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中代理許可權的規定

民事訴訟法中代理許可權的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4-25 18:04:48

Ⅰ 民事訴訟一般代理許可權有哪些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一般代理許可權有權調查收集證據,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代理訴訟的律師和其他訴訟代理人有權調查收集證據,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查閱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一條

代理訴訟的律師和其他訴訟代理人有權調查收集證據,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查閱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

Ⅱ 一般授權的代理許可權

一般代理之許可權的內容具體如下:
1、代為起訴和應訴;
2、代為申請財產保全、證據保全和先予執行;
3、代為向法院、仲裁機構提供證據、詢問證人、鑒定人和勘驗人員;
4、發表代理意見;
5、代為申請執行。
一般授權代理,是指委託人只授予代理律師代理當事人進行一般性的訴訟活動,而不能代理當事人進行實體性權利處分的授權代理。委託人只授予代理律師代理當事人進行一般性的訴訟活動,而不能代理當事人進行實體性權利處分的授權代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八十九條
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六十二條
代理人在代理許可權內,以被代理人名義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代理人發生效力。第一百六十三條
代理包括委託代理和法定代理。委託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託行使代理權。法定代理人依照法律的規定行使代理權。

Ⅲ 民事訴訟代理人的范圍及分類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代理人因產生的原因與基礎不同,可分為:

1、委託代理人,即根據當事人的委託授權,代理當事人進行訴訟行為的人,其代理許可權依當事人的委託授權而定。委託代理人行使代理權應持有合法有效的授權委託書。

2、法定代理人,即根據法律規定具有代理權的人。這主要是為了保護無民事訴訟行為能力的人的合法權益而由法律作出一定的條文規定。法定代理人基於一定的身份關系而產生,如親屬關系,監護關系等。法定代理人行使代理權不是基於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是基於法律的規定。

3、指定代理人,即為保護無民事訴訟行為人的合法權益而由人民法院指定代理其進行訴訟的人。指定代理人的許可權依法院指定范圍而定,是法定代理的補充。在海事訴訟中,訴訟代理人適用民事訴訟法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四十九條 當事人有權委託代理人,提出迴避申請,收集、提供證據,進行辯論,請求調解,提起上訴,申請執行。當事人可以查閱本案有關材料,並可以復制本案有關材料和法律文書。查閱、復制本案有關材料的范圍和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規定。當事人必須依法行使訴訟權利,遵守訴訟秩序,履行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和調解書。

Ⅳ 民事訴訟中哪些類型的案件只能用一般授權 是否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目前身份關系的訴訟只能一般授權,如離婚訴訟。根據民訴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民事訴訟代理分為一般代理和特別授權代理,委託事項和許可權應在授權委託書中記明。一般授權代理是指代理人僅享有出庭、收集提供證據、辯論、起草代寫訴狀等法律文書等訴訟權利。
法律分析
一般授權代理在訴訟程序問題上的代理,如參加訴訟活動,調查,提供有關證據,參加法庭辯論和調解等,范圍較窄,律師代理許可權是參加訴訟活動,不對當事人在案件中的實體權利作出明確的表態,因此不需要委託人對代理律師特別授權。根據委託人授權,享有一般授權的代理人只能代理當事人行使其一般民事訴訟權利的代理,包括下列內容,代為起訴、應訴;代理申請訴訟保全或證據保全;申請迴避,向法庭提供證據,鑒定人和勘驗人,要求重新鑒定調查或勘驗請求調解,發表代理意見;申請執行;雙方商定的其他可以代理的事項。同時,對於如離婚案件之類的特殊情況,一般也只允許一般授權代理,因為婚姻關系的解除涉及人身關系的變更,這是根據離婚訴訟的特點決定的,法律並未明確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九條 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僑居在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從國外寄交或者託交的授權委託書,必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沒有使領館的,由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關系的第三國駐該國的使領館證明,再轉由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第三國使領館證明,或者由當地的愛國華僑團體證明。

Ⅳ 民事訴訟法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他人代理訴訟么

民事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他人代理訴訟。
《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回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答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第五十九條 委託他人代為訴訟,必須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託人簽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託書。
授權委託書必須記明委託事項和許可權。訴訟代理人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或者上訴,必須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Ⅵ 當事人如何改變訴訟代理人的許可權

法律分析:訴訟代理人的許可權如果變更或者解除,當事人應當書面告知人民法院,並由人民法院通知對方當事人。醫療糾紛民事訴訟中,常有訴訟代理人參加訴訟,在我國《民事訴訟法》中,對訴訟代理人的許可權、地位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三)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Ⅶ 哪些人可以成為法定代理人具有什麼權利與義務

公民、法人及其他民事主體不論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一般均可作為被代理人,通過代理人進行民事活動。但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成為法定代理關系或指定代理關系中的被代理人,通過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或指定代理人為自己取得民事權利,設定民事義務。

1、按照《民事訴訟法》第58條規定,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作為訴訟代理人。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1)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2)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3)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2、委託訴訟代理人的代理許可權,來源於當事人、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理人的委託,因此委託訴訟代理人只能在被代理人授權的范圍內實施訴訟行為。只有在被代理人授權范圍內實施訴訟代理行為,其行為的法律後果才能由被代理人承擔。

3、當事人在訴訟中的權利,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實體權利或與實體權利密切相關的訴訟權利,如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另一類是純粹的訴訟權利或與實體權利關系不密切的訴訟權利,如申請迴避。

熱點內容
刑事訴訟法龍宗智 發布:2025-02-11 21:24:59 瀏覽:289
刑法同業競 發布:2025-02-11 21:19:32 瀏覽:995
後勤領導幹部學習准則條例心得 發布:2025-02-11 21:03:29 瀏覽:639
注冊公司後法律條文 發布:2025-02-11 20:02:13 瀏覽:835
浙江省水土保持條例宣傳 發布:2025-02-11 19:33:43 瀏覽:191
消費者權益屬於社會法嗎 發布:2025-02-11 19:29:40 瀏覽:14
廣東計劃生育條例2017 發布:2025-02-11 18:47:46 瀏覽:217
一個店鋪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11 18:05:14 瀏覽:830
教育法學案例 發布:2025-02-11 17:45:19 瀏覽:198
鎮公共法律服務 發布:2025-02-11 17:11:04 瀏覽: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