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務單位績效扣除違反勞動法么
❶ 公司扣除我的績效工資,是否合法
【法律分析】
針對您的描述,可以從以下方面分析:首先,績效工資屬於工資范疇,但專是績效工資的發放屬制度由公司制定並發放。如果公司規定被客戶投訴要扣除績效工資的,則公司的行為合法。否則,公司的行為違法。
其次,《工資支付暫行規定》規定,員工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公司可以扣除員工工資,扣除的數額不得超過員工當月工資的20%。您並非給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的情形,因此無法適用該規定。
【行動建議】
建議您可以查找公司關於績效工資的規定,如果公司扣除您績效工資的行為違反了該規定的,則您可以要求公司不再扣除您今後的績效。如果您與公司發生爭議的,您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舉報或者去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維護您的合法權益。希望您的問題可以順利解決。
【相關法律法規】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❷ 績效工資被扣違法嗎
單位扣績效工資不一定就是違法的,這樣看雙方之前在勞動合同中是否有通過績效考核來扣績效工資的約定,若有則就是合法的,但扣了績效工資之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話,那就是不合法的。. 一、公司用 績效工資 變相扣工資合法嗎. 績效能不能扣除,首要的關鍵在於 勞動合同 中是否約定績效工資。. 如果公司在與勞動者 簽訂勞動合同 時約定了具體的績效工資標准,那麼公司通過績效考核來扣除績效工資是合理合法的,如果合同中沒有約定,那怎麼扣都是違法的。. 二、工資中扣除績效工資後,是否低於當地 最低工資 標准 。.
❸ 公司扣除績效工資的做法,到底違不違法
績效考核是企業常用的管理方法,通常由公司人事管理制度群中的工資制度規定,工資制度是企業的基本管理制度。任何企業內部管理制度都需符合以下條件才具有合法性:
1.經民主程序制訂:制訂過程中有職工代表參與,有職工代表參與討論和投票的記錄。
2.經簽發並明確告知職工:規章制度必須經總經理或其授權人簽發,並向職工公布,組織職工學習,以示職工了解這些制度,有簽發和職工學習的記錄。
3.有明確的執行證據:依據制度對職工進行處罰時要有明確的證據,依規定的程序進行。
如果單位用績效考核之名,扣除員工的基本工資,這是違法違規行為。
如果單位績效考核扣除的是績效工資,這是無話可說的,是合法的。
後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可與勞動者簽訂工資支付方式,工資標准,獎怎機制等方面的勞動合同,勞動者違反規定可進行懲罰,但無論怎樣懲罰,發到每個員工手裡的工資,都不能比當地規定的最低工資水平低。
❹ 公司績效扣錢合法嗎
法律分析:對於績效工資,實際勞動者能夠拿到手的可能沒有那麼多,於是有的勞動者就認為這是單位在通過績效工資變相的扣自己的工資。但其實單位扣績效工資不一定就是違法的,這樣看雙方之前在勞動合同中是否有通過績效考核來扣績效工資的約定,若有則就是合法的,但扣了績效工資之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話,那就是不合法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第四十九條 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三)勞動生產率;(四)就業狀況;(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
❺ 績效扣錢違法嗎
法律分析: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公司是實行績效考核的,績效考核往往會與勞動者的工資相關,考核成績好的,勞動者的工資可能會比較高,績效考核是提高勞動者積極性的方法,用人單位是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的,所以以績效考核為名剋扣工資是不合法的,勞動者可以投訴用人單位。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❻ 扣績效違反勞動法嗎
法律分析:屬於違反勞動法;正常離職扣績效是不合法的,屬於無故剋扣工資的情形,是違反勞動法的。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❼ 公司扣除績效違返勞動法嗎
法律分析: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不得非法對勞動者進行罰款,用人單位非法剋扣勞動者的績效屬於違法行為,違反了勞動法相關規定: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處理,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報酬的;(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四)解除勞動合同後,未依照本法規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