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原則
『壹』 我國刑事訴訟法有哪些基本原則
1.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2.獨立行使職權原則3.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4.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5.依靠群眾原則6.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8.人民檢察院實行法律監督原則9.公開審判原則10.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權利原則11.未經人民法院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原則12.尊重和保障人權原則13.認罪認罰從寬原則
『貳』 我國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有:
1、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是國家權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專屬性,只能由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等專門機關依法行使;
2、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應由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分別行使,而不能相互代替和混淆;
3、嚴格遵守法律程序;
4、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
5、依靠群眾;
6、審判公開;
7、未經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不得確定有罪;
8、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9、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第五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第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第九條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訊,用當地通用的文字發布判決書、布告和其他文件。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
『叄』 我國刑事訴訟法原則是什麼
我國刑事訴訟法原則:
1、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與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原則;
2、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
3、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
4、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肆』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反映刑事訴訟理念和目的的要求,貫穿於刑事訴訟的全過程或者主要訴訟階段;
對刑事訴訟過程具有普遍或者重大指導意義和規范作用,為國家專門機關和訴訟參與人參與刑事訴訟必須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
一、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與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刑訴法》第3條規定: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
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
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刑訴法》第5條: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三、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刑事訴訟法第7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准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四、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刑事訴訟法》第8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五、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
六、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刑事訴訟法》第14條規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訴訟參與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
對於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訊問和審判時,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
訴訟參與人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的訴訟權利和人身悔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代理人到場。訴訟參與人對於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和偵查人員侵犯公民的訴訟權利和人身悔辱的行為,有權提出控告。
『伍』 我國刑事訴訟法確定的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有哪些
【法律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一)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國家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
(二)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
(三)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
(四)人民檢察院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五)各民族公民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
(六)審判公開原則。
(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原則。
(八)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不得確定有罪原則。
(九)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原則。
(十)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第三條 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本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陸』 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有哪些
1.刑事訴訟基本原則體現刑事訴訟活動的基本規律。這些基本法律准則有著深厚的法律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思想內涵。例如,審判公開原則要求法院的審判活動從形式到內容應當向社會公開,使得審判活動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監督,這是審判程序公正的基本保證,也是司法審判活動的基本要求。
2.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是由《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的法律原則。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必須由法律作出明確規定,那些在法律適用過程中應當遵循的政治或理論原則,只要沒有由《刑事訴訟法》作出明確規定,就不屬於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刑事訴訟和其他性質的訴訟必須共同遵守的原則,如: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原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各民族公民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審判公開原則;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原則;等等,我們稱之為一般原則。另一類是刑事訴訟所獨有的基本原則,如: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原則,即刑事訴訟的特有原則。
3.刑事訴訟基本原則一般貫穿於刑事訴訟全過程,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刑事訴訟基本原則是規范和調整整個刑事訴訟程序的原則,適用於刑事訴訟的各個階段,不僅國家專門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當遵守,而且各訴訟參與人也應當遵守。一些具體的制度或原則,由於只適用於刑事訴訟的某一階段或僅對某一專門機關或訴訟參與人有約束力,只解決具體的訴訟問題,因此不是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如:兩審終審、上訴不加刑等。
4.刑事訴訟基本原則具有法律約束力。基本原則雖然較為抽象和概括,但各項具體的訴訟制度和程序都必須與之相符合。各項具體制度、程序是刑事訴訟基本原則的具體化,如果違背了這些制度和程序,就違反了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就必須承擔一定的法律後果。
『柒』 刑事訴訟法的原則有哪些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審判刑事案件的原則有:
1、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國家專門機關依法行使原則;
2、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
3、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
4、人民檢察院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督原則;
5、審判公開原則等。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四條
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
第五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依靠群眾,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對於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面前,不允許有任何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