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關於生病期間工資發放
① 員工生病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法律分析】
根據勞動法及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法律依據】
《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 第四條 職工患病,醫療期內停工治療在6個月以內的,其病假工資按以下辦法計發:
(一)連續工齡不滿1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70%發給;
(二)連續工齡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80%發給;
(三)連續工齡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本人工資的90%發給;
(四)連續工齡滿3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資的95%發給。
② 職工病假期間的工資發放標准
職工病假期間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請長病假的職工在醫療期滿後,能從事原工作的,可以繼續履行勞動合同;醫療期滿後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由勞動鑒定委員會參照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程度鑒定標准進行勞動能力鑒定。被鑒定為一至四級的,應當退出勞動崗位,解除勞動關系,辦理因病或非因工負傷退休退職手續,享受相應的退休退職待遇;被鑒定為五至十級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並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和醫療補助費。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第四十六條 工資分配應當遵循按勞分配原則,實行同工同酬。
工資水平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國家對工資總量實行宏觀調控。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第四十九條 確定和調整最低工資標准應當綜合參考下列因素:
(一)勞動者本人及平均贍養人口的最低生活費用;
(二)社會平均工資水平;
(三)勞動生產率;
(四)就業狀況;
(五)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③ 勞動法規定在大病期間工資怎麼發'
首先勞動法規定在答辯期間公司按最低保障的工資發給病人
④ 勞動法規定員工在病假期間工資支付情況是怎樣的
職工在病假期間仍然享有工資待遇。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法律依據】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九條規定,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⑤ 勞動法對病假工資的規定
一天120元
⑥ 生病期間工資發放的標准有哪些
勞動法里沒有關於生病期間工資發放標準的規定,但是《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有規定,即員工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的病假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
【法律依據】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五十七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形成或建立勞動關系後,試用、熟練、見習期間,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其所在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其不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
第五十八條
企業下崗待工人員,由企業依據當地政府的有關規定支付其生活費,生活費可以低於最低工資標准,下崗待工人員中重新就業的,企業應停發其生活費。女職工因生育、哺乳請長假而下崗的,在其享受法定產假期間,依法領取生育津貼;沒有參加生育保險的企業,由企業照發原工資。
第五十九條
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⑦ 勞動法2021年新規定病假工資
2021病假工資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
全國病假工資支付標准各不相同,有些省市還有其特殊規定,但大部分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
勞動法病假工資規定—病假工資計算公式:
1、月病假工資=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相應的病假工資的計算系數;
2、日病假工資=病假工資的計算基數÷當月計薪日×相應的病假工資的計算系數。
綜上所述,自然人生病是在所難免的,所以也會影響到工作,所以也制定了相關法律對於生病員工應該給予一定的病假福利等,在相關的規定中員工在病假期間應該正常領工資,只是按照當地的最低工資標准來發放,跟工作時的工資肯定是不能比的。
供參考。
⑧ 新勞動法病假工資規定,病假工資如何計算
基本工資 的6成.........
⑨ 勞動法規定員工在病假期間如何發放工資及最長能休多久
按勞動法及其相關法規規定,企業職工病假工資由用人單位按照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自行制定支付辦法。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按本人實際工作年限和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至二十四個月醫療期,醫療期內勞動者非《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的法定過錯,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合同。
附:勞動部《關於印發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勞部發〔1995〕309號)
59.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治療期間,在規定的醫療期間內由企業按有關規定支付其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可以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但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80%。
勞動部《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勞部發(1994)479號)
第三條 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的醫療期:
(一)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三個月;五年以上的為六個月。
(二)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六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九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為十二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十八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二十四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