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比較民事訴訟法2000年卷

比較民事訴訟法2000年卷

發布時間: 2022-04-26 07:12:51

❶ 江偉的代表性成果

一、著作
1、柴發邦、江偉、劉家興等著:《民事訴訟法通論》,法律出版社1982年。
2、江偉、楊榮新主編:《人民調解學概論》,法律出版社1990年。
3、江偉、邵明、陳剛著:《民事訴權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江偉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修改建議稿(第三稿)及立法理由,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
二、譯著
1、В·К·普欽斯基著:《美國民事訴訟》,江偉、劉家輝譯,法律出版社,1983/1993。
2、米爾頓·德·格林著:《美國民事訴訟程序概論》,江偉譯,法律出版社,1988。
三、主編教材和專論
(一)民事訴訟法
柴發邦、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講座》,第三期全國法律專業《民事訴訟法》師資進修班,西南政法學院1983年出版。
江偉主編:《中國民事訴訟法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
江偉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釋義》,華夏出版社1991年。
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
柴發邦主編,常怡、江偉副主編:《民事訴訟法學新編》,法律出版社1992年。
江偉主編:《中國民事訴訟法教程》,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江偉主編:《中國民事訴訟法專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江偉、楊榮新主編:《民事訴訟機制的改革》,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
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
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003年第二版(修訂版)。
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學》,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2005年。
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學·自學考試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學》,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3年。
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江偉主編:《研究生統編教材·民事訴訟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江偉主編:《民事訴訟法專論·研究生教學指導用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二)證據法
江偉主編:《證據法學》,法律出版社1999年。
王利明、江偉、黃松有:《中國民事證據的立法研究與應用》,法律出版社2000年。
江偉主編:《 中國證據法草案(建議稿)及立法理由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江偉主編:《證據法學》,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
(三)公證、仲裁與律師
1、江偉主編:《公證法學》,法律出版社,1996年。
2、江偉主編:《律師、公證與仲裁製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四、主編期刊和論文集
陳光中、江偉主編:《訴訟法論叢》(以書代刊),法律出版社。
陳光中、江偉主編:《訴訟法理論與實踐》(訴訟法專論~1997年卷),中國法學會訴訟法學研究會,1998年。
江偉主編:《中國民事審判改革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
江偉主編:《比較民事訴訟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
文章
一、發展民事訴訟法及民事訴訟法學的總體思路
(一)發展民事訴訟法的總體思路
1、《建議民事訴訟法先於民法頒布施行》(與劉家興合作),發表於《民主與法制》1981年第5期。
2、《民事訴訟法概說》,發表於《網路知識》1982年第1期。
3、《經濟體制改革與民事訴訟法》(與王強義合作),發表於《法律學習與研究》1987年第4、5期。
4、《新民事訴訟法的重大突破》,發表於《法學評論》1991年第3期。
5、《談民事訴訟法的補充和修改——為民事訴訟法正式頒行而作》,發表於《法學雜志》1991年第3期。
6、《完善我國民事訴訟立法的若干理論問題》(與王強義合作),發表於《中國社會科學》1991年第5期。
7、《民事訴訟法的新發展》,發表於《法制日報》1991年5月27日。
8、《簡論民事訴訟法與實體法的關系》(與趙金山合作),發表於《法學雜志》1998年第6期。
9、《實體法與訴訟法的關系要論——民事實體法與訴訟法分離的歷史小考》(與劉榮軍合作),發表於《訴訟法論叢》第3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10、《實現民事訴訟現代化》,發表於《人民法院報》2001年1月1日。
11、《評民事訴訟法的修訂及其主要缺陷——兼論民事訴訟的進一步完善》(與趙秀舉合作),發表於《湘江法律評論》2001年第4卷。
12、《民事訴訟法的憲法化》(與邵明合作),發表於《民商法前沿》2002年第12輯。
13、《論現代民事訴訟立法的基本理念》(與吳澤勇合作),發表於《中國法學》2003年第3期。
14、《中國民事訴訟基本理論體系的建構、闡釋與重塑》(與劉學在合作),發表於《訴訟法學研究》第5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15、《現代訴訟理念與中國民事訴訟制度的重塑》(與吳澤勇合作),發表於《訴訟法論叢》第8卷,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
16、《民事訴訟法修改勢在必行》(與孫邦清合作),發表於《人民法院報》2004年1月28日。
17、《民事訴訟法典修訂的若干基本問題》(與徐繼軍合作),發表於《中國司法》2004年第2期。
18、《民訴法修訂的指導思想與立法框架》(與孫邦清合作),發表於《人民法院報》2004年2月4日。
19、《略論民事訴訟法的修訂》(與孫邦清合作),發表於《法學家》2004年第3期。
20、《民事訴訟法修改的若干問題》(與楊劍合作),發表於《法學論壇》2005年第3期。
21、《將「公益訴訟制度」寫入<民事訴訟法>的若干基本問題的探討》(與徐繼軍合作),發表於《中國司法》2006年第6期。
(二)發展民事訴訟法學的總體思路
22、《市場經濟與民事訴訟法學的使命》,發表於《現代法學》1996年第3期。
23、《民事訴訟法學的研究成就及其發展的若干問題》(與邵明合作),發表於《中國法學》1998年第4期。
24、《走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民事訴訟法學》(與傅鬱林合作),發表於《中國法學》1999年第6期。
25、《中國民事訴訟法學》(與邵明合作),收入《與時俱進的中國法學》,中國法制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26、《董必武訴訟法學思想初探》(與吳澤勇合作),收入《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
27、《十年來我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概述》(與宗琴娟合作),發表於《法律學習與研究》1989年第2期。
28、《民事訴訟法學的回顧與展望》,發表於《中國法學》1997年第5期。
29、《訴訟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與程榮斌、張建華、劉春玲合作),發表於《法學家》1994年第1期。
30、《1994年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與薩仁合作),發表於《法學家》1995年第1期。
31、《1995年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與肖建國、王謝春合作),發表於《法學家》1996年第1期。
32、《1996年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與單國軍合作),發表於《法學家》1997年第1期。
33、《1997年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與單國軍、徐卉合作),發表於《法學家》1998年第1期。
34、《1998年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與傅鬱林合作),發表於《法學家》1999年第1期。
35、《1999年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與劉敏、張艷合作),發表於《法學家》2000年第1期。
36、《2000年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與熊躍敏、吳澤勇合作),發表於《法學家》2001年第1期。
二、民事訴訟法學基本理論
(一)訴權論
37、《關於訴權的若干問題的研究》(與單國軍合作),發表於《訴訟法論叢》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
38、《論股東訴權》(與段厚省合作),發表於《浙江社會科學》1999年第3期。
39、《論救濟權的救濟——訴權的憲法保障研究》(與王鐵玲合作),發表於《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二)訴訟標的論
40、《論訴訟標的》(與韓英波合作),發表於《法學家》1997年第2期。
41、《論訴訟標的與訴訟請求的關系》(與段厚省合作),發表於《訴訟法學研究》第1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42、《請求權競合與訴訟標的理論之關系重述》(與段厚省合作),發表於《法學家》2003年第4期。
43、《民事訴訟標的新說在中國的適用及相關制度保障》(與徐繼軍合作),發表於《法律適用》2003年第5期。
(三)既判力論
44、《論既判力的客觀范圍》(與肖建國合作),發表於《法學研究》1996年第4期。
45、《論判決的效力》(與肖建國合作),發表於《政法論壇》1996年第5期。
(四)訴訟模式論
46、《民事訴訟中當事人與法院的作用分擔——兼論民事訴訟模式》(與劉榮軍合作),發表於《法學家》1999年第3期。
47、《論民事訴訟模式的轉換與法官的釋明權》(與劉敏合作),發表於《訴訟法論叢》第6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五)訴訟法律關系論及程序保障觀
48、《論民事訴訟法律關系》(與常怡合作),發表於《法學雜志》1984年第1期。
49、《民事訴訟程序保障的制度基礎》(與劉榮軍合作),發表於《中國法學》1997年第3期。
50《民事訴訟程序之協調與整合》,發表於《人民法院報》 2001年12月15日。
(六)民事爭議與刑事爭議、行政爭議的協調處理機制
51、《民事行政爭議關聯案件訴訟程序研究》(與范躍如合作),發表於《中國法學》2005年第3期。
52、《刑民交叉案件處理機制研究》(與范躍如合作),發表於《法商研究》2005年第4期。
三、民事訴訟法具體制度
(一)當事人制度
53、《論民事訴訟當事人與民事主體的分離》(與王強義合作),發表於《法律學習與研究》1988年第2期。
54、《論集團訴訟(上、下)》(與賈長存合作),發表於《中國法學》1988年第6期、1989年第1期。
55、《離婚訴訟中的第三人問題》(與熊志輝合作),發表於《法學雜志》1993年第4期。
56、《關於代表人訴訟的幾個問題》(與肖建國合作),發表於《法學家》1994年第3期。
57、《論民事訴訟中無獨立請求權第三人的確定》(與單國軍合作),發表於《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58、《合夥不具有民事訴訟主體資格》(與王國征合作),發表於《法商研究》1999年第1期。
59、《修改公司法應增加股東代表訴訟制度》(與段厚省合作),發表於《法制日報》2000年8月6日。
60、《當事人適格的識別》(與孫邦清合作),發表於《人民法院報》2003年10月28日。
61、《民事法律關系義務人提起確認之訴的適格性》(與孫邦清合作),發表於《人民法院報》2003年11月4日。
62、《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起訴法人適格性探討》(與孫邦清合作),發表於《人民法院報》2003年11月18日。
63、《牽連訴訟中的事實認定問題》(與楊劍合作),發表於《人民法院報》 2005年9月13日。
(二)人民檢察院與民事訴訟的關系
64、《試論人民檢察院參加民事訴訟》(與劉家興合作),發表於《法學研究》1981年第1期。
65、《論人民檢察院在民事訴訟中的當事人地位》(與王強義合作),收入《民事訴訟檢察監督》,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88年出版。
66、《民事訴訟檢察監督若干問題探討》(與李浩合作),發表於《人民檢察》1995年第6期。
67、《論檢察機關提起民事訴訟》(與段厚省合作),發表於《現代法學》2000年第6期。
68、《論我國民事審判監督制度的改革》(與徐繼軍合作),發表於《現代法學》2004年第2期。
69、《民事行政檢察監督改革論綱》(與張慧敏、段厚省合作),發表於《人民檢察》2004年第3期。
70、《略論檢察監督權在民事訴訟中的行使》,發表於《人民檢察》2005年第18期。
71、《檢察機關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若干問題的探討》(與楊劍合作),發表於《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三)保全制度
72、《完善我國財產保全制度的設想》(與王國征合作),發表於《中國法學》1993年第5期。
73、《民事訴訟中的行為保全初探》(與肖建國合作),發表於《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
(四)審判程序
74、《論開庭審理》(與尹小亭合作),發表於《法律學習與研究》1990年第5期。
75、《民事審判制度改革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與傅鬱林合作),發表於《法學雜志》1999年第6期。
76、《走出民事再審困境的出路》,發表於《人民法院報》2001年11月12日。
77、《論審判獨立的制度保障及其與審判監督的關系》(與廖永安合作),發表於《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5期。
78、《論我國民事訴訟一審與上訴審關系之協調與整合》(與廖永安合作),發表於《法律科學》2002年第6期,收入《公正與效率的法院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
79、《虛假陳述證券民事責任訴訟機制研究》(與王鐵玲合作),發表於《金陵法律評論》2004年第2期。
80、《我國民事訴訟主管之概念檢討與理念批判》(與廖永安合作),發表於《中國法學》2004年第4期。
81、《民事再審程序的價值取向與申請再審程序的完善》,發表於《法商研究》2006年第4期。
82、《論民事再審程序的完善:制度整合與程序剛性》(與楊劍合作),發表於《法律適用》2006年第7期。
(五)證據制度
83、《關於產品責任訴訟中的舉證責任》(與宗琴娟合作),發表於《中國法學》1988年第5期。
84、《民事訴訟舉證責任若干問題的思考》(與尹小亭合作),發表於《政法論壇》1991年第2期。
85、《論民事訴訟中的認證》(與劉敏合作),發表於《證據學論壇》第1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86、《關於我國制定統一證據法典的意義和若干設想》(與邵明合作),收入《中國民事證據的立法研究與應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87、《科學裁判與證據》(與劉榮軍合作),中國法學會訴訟法學研究會2000年年會論文。
88、《論證據制度中的衡平原則》(與徐繼軍合作),發表於《浙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89、《論民事舉證責任分配的價值蘊涵》(與肖建國合作),第三屆全國民事訴訟法學研討會論文,2000年。
90、《證據法若干基本問題的法哲學分析》(與吳澤勇合作),發表於《中國法學》2002年第1期。
91、《對我國舉證時限制度確立的反思》(與孫邦清合作),發表於《證據學論壇》第6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年5月出版。
92、《統一證據法的基本架構》,發表於《訴訟法學研究》第6卷,中國檢察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
93、《在經驗與規則之間——論民事證據立法的幾個基本問題》(與徐繼軍合作),發表於《政法論壇》2004年第5期。
94、《經驗與規則之間的民事證據立法》(與徐繼軍合作),發表於《法學》2004年第8期。
95、《專家證人若干問題的探討(上、下)——以我國證據立法為背景》(與謝文哲合作),發表於《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第1、2期。
(六)執行制度
96、《民事執行制度若干問題的探討》(與肖建國合作),發表於《中國法學》1995年第1期。
97、《完善代位申請執行制度之兩點建議》(與單國軍合作),發表於《政治與法律》1998年第5期。
98、《民事執行存在問題的病理探析》(與劉榮軍合作),第二次全國民事訴訟法學研討會論文,1999年。
99、《論執行行為的性質與執行機構的設置》(與趙秀舉合作),發表於《人大法律評論》2000年卷第1輯。
100、《論我國強制執行法的基本構造》(與肖建國合作),發表於《法學家》2001年第4期。
(七)非訟程序
101、《論公示催告程序》,發表於《中國法學》1991年第6期。
102、《論訴訟程序和非訟程序的交錯適用:兼析程序法之適用》(與楊燕妮合作),發表於《東吳法學(蘇州大學學報)》2000年特刊。
(八)涉外民事訴訟程序
103、《論涉外民事訴訟中的協議管轄》(與劉永娥合作),發表於《法律學習與研究》1988年第6期。
四、民事糾紛的非訟解決機制
(一)仲裁製度
104、《企業承包經營合同的可仲裁性初探》(與王國征合作),發表於《法制日報》1992年12月7日。
105、《仲裁范圍初探》(與王國征合作),發表於《法學家》1993年第2期。
106、《勞動爭議仲裁製度的比較研究——兼論我國勞動爭議仲裁立法之完善》(與肖建國合作),發表於《法律科學》1995年第2期。
107、《論人民法院與仲裁機構的新型關系──為《仲裁法》的頒行而作》(與李浩合作),發表於《法學評論》1995年第4期。
108、《當事人意思自治與現代仲裁法》,發表於《法學雜志》1997年第1期。
(二)調解制度
109、《論市場經濟與法院調解制度的完善》(與李浩合作),發表於《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
110、《德國民事訴訟上的和解制度介評——兼論對改革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啟示》(與熊躍敏合作),發表於《福建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111、《簡論人民調解協議的性質與效力》(與廖永安合作),發表於《法學雜志》2003年第2期。
五、WTO與民事訴訟法
112、《WTO協議與中國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與王景琦合作),發表於《中國法學》2001年第1期。
113、《論WTO爭端解決機制與我國的對應之策》(與王景琦合作),發表於《河南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
114、《WTO爭端解決機制與中國對該機制的運用》(與張力合作),發表於《中國改革報》2002年1月14日。
六、比較民事訴訟
115、《英國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新動向》(與劉榮軍合作),發表於《訴訟法論叢》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
116、《兩岸交往中的民事訴訟問題》,收入《海峽兩岸交往中的法律問題》,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出版。
七、破產法
117、《論破產法》(與劉春田、甄占川合作),發表於《訴訟法學論叢》,1985年出版。
118、《論我國制定破產法的客觀必要性》(與劉春田、甄占川合作),發表於《中國法學》1986年第1期。
八、會議報告與書評
(一)會議報告
119、《民事訴訟法立法與實踐的一些新情況新問題》,1990年11月在全國訴訟法學術討論會(杭州)上的發言。
120、《關於民事訴訟法的修改和補充》,1991年10月在湖南法學會民法學經濟法學會上的發言。
121、《中國民事訴訟程序的改革》,1995年8月在亞太法協第十四屆大會上的發言。
(二)書評
122、《充滿時代氣息的民事審判權理論及其架構——評黃松有博士的專著〈中國現代民事審判權論〉》,發表於《法學評論》2004年第3期。
123、《充滿時代氣息的審判權理論與構架——評專著〈中國現代民事審判權論〉》,發表於《人民司法》2004年第7期。
124、《民事訴訟憲法理念開拓性研究的一部力作——評劉敏著<裁判請求權研究>》,發表於《金陵法律評論》2005年第1期。

❷ 邵明的代表性成果

一、專著和教科書
獨著:《民事訴訟法理研究》(「十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法律科學文庫),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獨著:《民事訴訟法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獨著:《正當程序中的實現真實——民事訴訟證明法理之現代闡釋》(中國法學學術叢書),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合著:《民事訴權研究》(國家教委博士點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台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合著:《民事訴訟法學原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合著:《中國大網路全書(法學卷)》,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2003年版
合著:《證據法原理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合著:《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法律發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合著:《中國檢察制度憲法基礎研究》(最高人民檢察院重大研究項目),中國檢察出版社2007年版
合著:《證據法學研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副主編:《民事訴訟法學》(復旦博學·法學系列)(第一版和第二版),復旦大學出版社
副主編:《證據法學》(全國高等自學考試指定教材),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副主編:《民事訴訟法學原理及案例教程》(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法律碩士教科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合著:《民事訴訟法學》(全國高等自學考試指定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合著:《民事訴訟法專論》(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研究生教學用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合著:《民事訴訟法》(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規劃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合著:《民事訴訟法》(第3版和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2008年版
副主編:《民事訴訟法學》(研究生教材),中央黨校出版社2009年版
二、學術論文
「論社會主義法與利益分配正義」,《法商研究》1995年第5期
「簡論絕對豁免主義」,《法學雜志》1995年第6期
「析撤銷權的建立及其訴訟中的若干適用問題」,《安徽大學學報》1996年第3期
「試論比較法學的研究對象」,《法商研究》1996年第4期
「程序公正及其在法庭辯論中的具體運作」,《政法論壇》1996年第5期
「民事訴訟法學的研究成就及其發展的若干問題」,《中國法學》1998年第4期
「當事人的程序利益」,《法制現代化研究》(第4卷)1998年
「論訴的利益」,《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民事訴權理論與民事訴訟法學方法論」,《比較民事訴訟法》(2000年卷)
「訴訟標的論」,《法學家》2001年第6期
「民事訴訟行為要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民事訴訟當事人的程序基本權」,《法制日報》2002年8月18日
「民事訴訟法的憲法化」,《民商法前沿》(第1卷)
「民事糾紛及其解決機制論略」,《法學家》2002年第5期;
「民事訴訟制度的發展」,《法學雜志》2003年第2期
「訴訟中的免證事實」,《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3年第5 期
「析自由心證原則」,《人民法院報》2003年9月23日
「關於我國制定統一證據法典的思考」,《證據學論壇》(第8卷)2004年
「我們需要一部什麼樣的民事訴訟法典」,《訴訟法學研究》(第8卷)2005年
「論現代法治視野中的民事舉證責任」,《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6 期
「民事糾紛之行政解決方式」,《人民法院報》2006年1月23日
「證據共通原理在普通共同訴訟中的適用」,《甘肅社會科學》2006年第2期。
「民事之訴法理探微」,《東吳法學》(總第11卷)2006年
「民事訴訟直接言詞原則研究」,《山東警察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
「我國檢察機關在民事法領域的功能分析」,《學習與實踐》2007年第7期
「現代民事再審原理論」,《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論我國和諧社會中的民事調解」,《學術界》2008年第2期
「民事爭訟程序基本原理論」,《法學家》2008年第2期
「透析民事訴訟的正當性」,《法制日報》2008年6月29日
「民事之訴的構成要素與訴的識別」,《人民司法》2008年第17期
「《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述評」,日本《國際商事法務》2008年第9期
「漫談經驗法則在訴訟中的適用」,《法制日報》2008年12月14日
「民事訴權學說發展簡史」,《團結》2008年第5期
「論民事訴訟證據裁判原則」,《清華法學》2009年第1期
「我國民事訴訟當事人陳述制度之『治』」,《中外法學》2009年第2期
「論民事訴訟程序參與原則」,《法學家》2009年第3期
「析民事證明責任的減輕技術」,《東南司法評論》2009年卷
論法院民事預決事實的效力及其採用規則》,載《人民司法》2009年第10期
「憲法視野中的民事訴訟正當程序」,《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
「析法院職權探知主義」,《政法論壇》2009年第6期

❸ 求問民事訴訟法與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關系如何

民事訴訟法與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同屬於程序法,都是法院行使審判權應專當遵守的原則、屬制度和程序的規定。訴訟活動的共同規律和特點,決定了三者有不少相同或相近的規定。但由於三者的具體任務和所要達到的目的不同,因而三者在不少方面又存在差異。
海事糾紛亦屬於平等主體之間的糾紛,但又具有許多不同於一般民事糾紛的特點。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是針對海事案件的特點和法院審理海事案件需要適用的特殊程序作出的規定。民事訴訟法與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的關系是一般法與特別法的關系,法院在審理海事案件時,應當優先適用特別法,特別法未作規定的,才適用民事訴訟法。

❹ 比較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行政訴訟法的異同

三種訴訟最大的區別是舉證責任的分配。

民事訴訟一般情況下是「誰主張、誰舉證」,只專有在特殊侵權(屬如環境污染糾紛、醫療糾紛等)實行舉證倒置。

行政訴訟一般情況下是舉證倒置,原告只需要推動訴訟,只有在申請性質的行政審批行為,原告應當對自己的申請行為進行一定的舉證。

刑事訴訟一般情況下是由公訴機關或自訴的原告進行舉證,被告人沒有舉證的義務。但是,由於我國沒有實行緘默權制度,在一定情況下,被告人也承擔了一些舉證責任。也就是說我國的無罪推定原則並不完全。

我認為其他的區別都是細微的區別,沒有什麼實際價值。

❺ 民事訴訟法

審理上訴案件(即二審案件),應首先審查上訴相關事項,要依法審理(應該開庭的要開庭審理,反之無需開庭),作出相應的判決或裁定,二審法院可以先行調解,一般應在三個月內審結。《民訴法》相關規定如下:

一【審查上訴材料】
第一百六十八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對上訴請求的有關事實和適用法律進行審查。

二【開庭審理或不開庭審理的情形】
第一百六十九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可以不開庭審理。

三【作出相應的判決或裁定】
第一百七十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四【可以先行調解】
第一百七十二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可以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應當製作調解書,由審判人員、書記員署名,加蓋人民法院印章。調解書送達後,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即視為撤銷。

五【審結期限】
第一百七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對判決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人民法院審理對裁定的上訴案件,應當在第二審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終審裁定。

❻ 簡述我國程序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

4. 民事、行政案件實行再審申請預收費制度,這是遏制申請再審無序狀態的有效途徑。
所謂收受理費,待案件處理後,如果結果是駁回再審申請的,則費用不予退還,以懲戒其濫用申請再審權的行為;如果結果是申請再審有理,案件被改判的則法院會把這項費用如數退還給申請再審人,把申請再審收費作為申請再審人的一種訴訟義務。加以制度化規定下來,對於當事人而言,申請再審之訴是自己的訴訟權利,而且還必須承擔相應的訴訟義務,從而使起更珍惜自己擁有的權利,切實有效地減少無理纏訟和濫用申請再審權利的現象。況且在司法實踐中,90%左右的申請再審案件經審查後確認原裁判正確,駁回再審申請,辦理這類案件也要花費人力、物力、財力對申請人收取一定的費用是合理的、應該的,也可以增強辦案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五、結語
通過對我國現行審判監督程序的現實和理論的檢討以及重構再審程序的價值取向的分析,我們在重構時應充分考慮在再審設計與運行中注入程序公正、效益、安定的程序價值。同時應考慮到「中國需要又在一系列基本原則、概念和形式上能夠與現代世界各國法律銜接的而又具有自己的法理的法律。這種法律能夠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下,在適應發展的前提下處理的一般與本土的關系。」①
但是,審判監督程序既是一「人為制度」,就難以擺脫人類制度固有的局限性。完善再審程序應當比較完美地實現法的安定性與法的真實性之間的統一。再審是對既判力的挑戰,也是對訴訟中不誠實信用行為的懲罰。我國的審判監督程序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相信在公正陽光的照耀下,秩序雨露的滋潤下,效益春風的吹拂下成長。相信不久的將來,審判監督程序必定會是一個合理有序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張衛平主編《民事訴訟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陳桂明著《訴訟公正與程序保障》,中國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
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4、高洪賓著《審判監督與司法權威》載《人民司法》2001年第一期
5、馬慶文著《訴訟十八年,裁判二十次》,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6、田平安主編《民事訴訟改革熱點問題研究》中國檢察出版社,2001年版
7、陳瑞華著《程序正義論綱》轉載陳光中主編《訴訟法論叢》(第十卷)法律出版社1998版
8、E.博登海默著,鄧正來譯《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9、陳桂明著《程序理念與程序規則》,中國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0、E.博登海默著,鄧正來譯《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11、陳瑞華《刑事審判原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12、沈達明著《比較民事訴訟法初論》(上冊)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
13、陳瑞華《通過法律實現正義》載《北大法律評論》第一卷,第一期,
14、常怡《審判監督與審判獨立》載《訴訟法學新探》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5、宋冰《程序、正義、現代化---外國法學家在華講演錄》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❼ 華南理工校園網的請進!!

算了,做回好人,把剩下的部分貼上來。
866 無機化學 《無機化學》華南理工大學無機教研室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年版
867 財會綜合 《中級財務會計》,劉永則主編,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出版;
《管理會計學》,孫茂竹等4人主編,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4版。
868 經濟學(含宏觀、微觀) 《經濟學》(第三版)(上、下冊),[美]斯蒂格利茨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869 管理學 《管理學——現代的觀點》(第二版),芮明傑等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70 語言學和英美文學基礎知識 《語言學教程》胡壯麟等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英語語體和文體要略》秦秀白編著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年
《英美文學史及作品選讀》劉洊波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
點擊查看
871 毛澤東思想與鄧小平理論概論 1、《毛澤東選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2、《中國共產黨七十年》,胡繩主編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出版;
3、《毛澤東思想概論》莫岳雲等主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
4、《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鄭永廷主編,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二版
(考試內容涉及史、論、原著)

874 生物化學 《生物化學》沈同、王竟岩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878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提供考試大綱
主要參考書有
《生物化學》(第三版) 王鏡岩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現代分子生物學》(第二版)朱玉賢,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楊安鋼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習題集》王金發,科學出版社
英文雙語教學參考書
1. Robert F. Weaver: Molecular Biology,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科學出版社,
2. Trdy Mckee et al: Biochemistry::An Introction.(2nd Edition),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科學出版社
點擊查看
880 分析化學 《分析化學》華東理工大學化學系、四川大學化工學院合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883 西方哲學史 《西方哲學簡史》趙敦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884 中外音樂史 《西方音樂通史》 於潤洋主編 上海音樂出版社
《西方音樂史》 格勞特(美)著 人民音樂出版社
《中國音樂通史簡編》 孫繼南主編 山東教育出版社
《中國近現代音樂史》(第二次修訂版) 汪毓和編著 人民音樂出版社
885 行政管理學 1、行政管理學(第三版),夏書章,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
2、行政管理學概論(第二版),張國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3、西方行政學說史(修訂版),丁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年。
點擊查看
901 機械工程基礎(含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基礎、測試技術) 主要參考教材:
1. 曾志新主編,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 黃平、朱文堅主編,機械設計基礎,華南理工出版社,2004
3. 黃長藝等主編,《機械工程測量與試驗技術基礎》,機械工業出版社。
4.黃長藝、盧文祥、熊詩波等主編,《機械工程測量與試驗技術》,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點擊查看
902 上機能力測試:資料庫 《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三版);王能斌著,電子工業出版社.
《資料庫系統概念》(第四版)中文版,楊冬青、唐世渭 等編譯機械工業出版社.
《資料庫系統教程》王能斌著,電子工業出版社.
903 建築歷史與理論
904 工業設計史 點擊查看
905 材料加工綜合(材料的力學及物理性能、微機基礎為必考內容,工程材料、弧焊電源為選考內容) 《金屬力學性能》來德林編,機械工業出版社《金屬物理性能》宋學孟編,機械工業出版社
《計算機應用基礎》陳立行等編,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01
《機械工程材料》梁耀能編,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弧焊電源》鄭宜庭、黃石生編,機械工業出版社1998版

906 微機原理及介面技術
參考教材:
劉瑞新主編,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教程》,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907 中外建築史 參考書目同621
908 工程水文學 《工程水文學》詹道江、葉守澤主編,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0年版
909 城市歷史與理論
910 建築技術科學 《建築物理》華南理工大學主編,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版;《建築物理》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第三版)
911 園林歷史與理論 參考書目同639
912 半導體物理 《半導體物理》劉恩科等,國防工業出版社;《半導體物理》顧祖毅、田立林等,電子工業出版社;《半導體器件物理》孟慶巨、劉海波等編著,科學出版社 點擊查看
913 混凝土結構 《混凝土結構》(上、中冊),東南大學、天津大學、同濟大學合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914 機械設計基礎 主考教材:黃平、朱文堅主編《機械設計基礎》,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年。
參考教材:孫桓、陳作模主編《機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濮良貴、紀名剛主編《機械設計》,高等教育出版社。
點擊查看
915 汽車構造基礎知識 《汽車構造》上下 機械工業出版社 陳家瑞主編 2005年版 點擊查看
916 內燃機原理 《內燃機學》周龍保、劉俊、高宗英編,機械工業出版社 點擊查看
917 製冷技術與應用 《製冷技術與應用》岳孝方、陳汝東編著,同濟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點擊查看
918 力學概論(以材料力學為主) 《力學史》武際可編,重慶出版社

《材料力學》劉鴻文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919 交通規劃與交通控制 《道路交通規劃》李旭宏主編,東南大學出版社 1997 年版;

《道路交通控制基礎》徐建閩、尹宏賓主編,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0版
920 鋼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結構設計原理》葉見曙主編,人民交通出版社
921 道路綜合專業知識 參考書同初試科目416
922 船舶專業綜合知識 參考書同初試科目414
923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和數字電子技術基礎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 童詩白 華成英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四版) 閻石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924 光電子技術基礎 《光電子技術基礎》朱京平,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925 傳熱學 《傳熱學》(第三版)楊世銘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926 流體機械原理 《水輪機原理及水力設計》曹錕、姚志民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 1991

927 電機學 《電機學》湯蘊璆主編,哈爾濱理工大學出版社

928 土力學 《土力學》楊小平主編,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929 計算機組成原理 《計算機組成原理》黃欽勝、朱娟編著,電子工業出版社
930 資料庫原理 《資料庫原理》,薩師煊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 點擊查看
931 控制系統(運動控制或過程式控制制)和微機原理及應用 《運動控制系統》羅飛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年8月
《過程式控制制工程》第二版邵裕森、戴先中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第四版)鄭學堅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932 計算機應用基礎(C語言、資料庫) 《新概念C語言程序設計》張基溫 編 中國鐵道出版社 2003
《資料庫系統概念》楊冬清 唐世渭 譯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3

933 數學綜合(線性代數、數學分析) 《數學分析》上、下冊 陳傳璋等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數學分析簡明教程》上、下冊 鄧東皋、尹小玲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線性代數》齊民友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934 機械設計專業綜合 點擊查看
935 材料加工工程專業綜合 點擊查看
936 過程裝備綜合 姚玉英主編,《化工原理》(上冊),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鄭津洋等編《過程設備設計》,化學工業出版社
或王志文主編《化工容器設計》和聶清德編《化工設備設計》化學工業出版社
點擊查看
937 安全技術基礎 點擊查看
938 環境污染控制工程 《水處理工程》胡勇有、劉綺,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廣州,2006年
《固體廢物污染控制工程》張小平,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939 製糖專業綜合 《甘蔗製糖原理與技術》(第二、三、四冊)陳維鈞等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
940 食品專業基礎知識 《食品生物化學》(第二版)寧正祥、趙謀明編著,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食品加工與保藏原理》曾慶孝 芮漢明 李汴生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2

941 制漿造紙原理與工程 <<制漿原理與工程>> (第二版)詹懷宇等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5年出版
<<造紙原理與工程>> 盧謙和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制漿造紙機械與設備>> (上.下冊)陳克復主編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3年版

942 電力系統(含電力系統穩態和暫態分析) 《電力系統分析》上下冊(第三版)何仰贊等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943 計算方法(含C語言) [1] 《計算方法》,鄭咸義著,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

944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1]《概率論及數理統計》(上、下冊)梁之舜等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概率論》(第1冊、第2冊1分冊)復旦大學數學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點擊查看
945 微分方程與復變函數 [1]《常微分方程》王高雄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2]《常微分方程教程》(第二版)丁同仁、李承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復變函數》余家榮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4]《復變函數論》(第三版),鍾玉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點擊查看
946 微生物學 《現代工業微生物》楊汝德,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微生物學教程》周德慶,高等教育出版社

947 分子生物學 《分子生物學》中國科學院研究生教學叢書,科學出版社和McGraw-Hill聯合出版影印版
948 生物工程與工藝 《微生物工程工藝原理》姚汝華,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生物工程設備》梁世中主編,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

949 數字信號處理和計算機軟硬體基礎知識 《數字信號處理-理論、演算法與實現》胡廣書,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
950 理論力學、流體力學基礎知識 《理論力學》同濟大學理論力學科研室,同濟大學出版社1990
《流體力學》(上下冊)吳望一,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

951 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基礎知識 《無機化學》天津大學無機教研室編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有機化學》惲魁宏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952 固體物理 《固體物理學》黃昆、韓汝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點擊查看
953 微機原理及應用 《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第二版)鄭學堅等,清華大學出版社。

點擊查看
954 光電技術 《光電技術》王慶有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次印刷
955 半導體集成電路 《半導體集成電路》張延慶、張開華、朱兆宗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點擊查看
956 基礎化學 基礎化學(含物理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
《物理化學》(第四版)天津大學物化教研室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分析化學》華東理工大學化學系、四川大學化工學院合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有機化學》(第四版)高鴻賓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無機化學》華南理工大學無機教研室編,化學工業出版社2001年版
957 管理研究 《管理研究方法論》李懷祖,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版
958 水力學 《水力學》吳持恭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59 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陸正飛主編,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2版
960 電力電子技術 《電力電子技術》(第四版)王兆安、黃俊主編,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2 年 1 月
961 管理經濟學、財務管理(各佔50%) 《管理經濟學》(第3版),吳德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財務管理》,崔毅、邵希娟,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962 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17版,薩繆爾森,人民郵電出版社
963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著 《馬列著作選編(內容提要和注釋)》中共中央黨校教務部編,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版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編導讀》陳占安,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點擊查看
964 科學技術史 《世界科學技術史》王鴻生,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965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 《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修定版)張耀燦、鄭永廷、劉書林、吳潛濤等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張耀燦、陳萬柏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966 比較高等教育 《比較高等教育》符娟明等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967 管理學(命題作文) 《管理學》(第二版),周三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968 資料庫和上機測試 《資料庫系統教程》(上下冊)王能斌主編,電子工業出版社2002
969 傳熱學 《傳熱學》天津大學主編,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0年版
970 貨幣銀行學、金融市場學、國際金融的綜合 《貨幣銀行學教程》,武康平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
《金融市場學》,教育部高教司組編,張亦春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國際金融學》姜波克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971 產業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蘇東水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972 運籌學 《運籌學》,運籌學教材編寫組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
973 發展經濟學 《發展經濟學》(第四版),[美]吉利斯、波金斯、羅默、斯諾德格拉斯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974 美學綜合 1、《美學基礎》,唐孝祥主編,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現代美學體系》,葉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975 高電壓工程 《高電壓工程》 邱毓昌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976 物流綜合 (1)《物流學基礎理論》,桂壽平編著,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2)《資料庫系統簡明教程》,王珊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點擊查看
977 油氣儲運綜合 《油氣儲運工程 》嚴大凡 張勁軍 編著, 中國石化出版社, 2004年版 點擊查看
978 管理決策方法(統計學原理、資料庫原理任選一門) 《統計學》袁衛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2版
《資料庫系統概論》(第三版),薩師煊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第4版
979 高分子專業基礎 《高分子化學》 第三版 浙江大學潘祖仁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分子物理》 復旦大學何曼君等編,復旦大學出版社
《高分子近代測試分析技術》曾幸榮主編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周達飛主編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金屬考生:
1.金屬的晶體結構
2.金屬的結晶
3.二元合金的相結構與結晶
4.鐵碳合金及Fe-Fe3C相圖
5.三元合金相圖
6.金屬及合金的塑性變形
7.金屬及合金的回復與再結晶

980 《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精文解析 期刊:
1.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
3.Harvard Business Review
981 英漢互譯及文學專業知識
982 英漢互譯及語言學專業知識
983 傳播學綜合 《傳媒社會學》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麥克萊著
《當代電視攝影製作教程》(第一篇不考)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黃匡宇著
《整合營銷傳播》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年版,舒爾茨(HeidiSchultz)著

984 中國文化史 《中國文化史》馮天瑜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中國文化導論》李宗桂著,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85 無機非金屬材料科學基礎 點擊查看
986 經濟法學分論 《經濟法學》,張富強主編,法律出版社2005年9月版。
《經濟法》,楊紫烜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87 民事訴訟法學 《比較民事訴訟法》常怡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民事訴訟法學(修訂版)》田平安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3月版

988 商法學(含知識產權) 《民法學》(2007年修訂版),彭萬林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修訂版
《商法學》雷興虎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知識產權法》吳漢東,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989 刑法學分論 《刑法學》徐松林主編、胡學相副主編,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刑法學》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北京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990 中國法制史 《中國法制史》張晉藩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中國法制史》張洪林、李世宇主編,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2月修訂版

991 西方法律思想史 《西方法律思想史》谷春德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992 材料物理化學前沿基礎知識 點擊查看
993 網路營銷 《網路營銷》,瞿彭志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二版。 點擊查看
994 旅遊綜合 1)旅遊行政管理(第二版).張俐俐 劉丹萍 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
2)旅遊消費者行為學. (英)約翰•斯沃布魯克,蘇珊•霍納著.俞慧君,張鷗,漆小燕譯.電子工業出版社,2004年9月
3)飯店管理(第二版).蔣丁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

(註:以上參考書目在高等教育出版書店和藍色暢想網路書店均有出售。)
995 電子器件導論 《電子器件導論》,包興 胡明主編,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
996 系統工程(涉及對工業工程與管理工程專業的理解,重點是對所報考方向的研究設想) 《系統工程》,汪應洛,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三版

❽ 齊樹潔的主要著作

主編:《民事程序法》,廈門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13年第8版)。
主編:《民事司法改革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6年第3版)。
參編:《民事訴訟法》(江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2007年第3版)。
主編:《英國證據法》,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參編:《比較民事訴訟法》(常怡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參編:《仲裁法新論》(張斌生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1版(2010年第4版)。
主編:《英國民事司法改革》,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主編:《破產法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05年第2版)。
專著:《程序正義與司法改革》,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1版(2010年第2版)。
主編:《證據法案例精解》,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參編:《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原理與實務》(沈恆斌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參編:《民事訴訟法·訴訟程序篇》(廖中洪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主編:《環境糾紛解決機制研究》(與林建文共同主編),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主編:《英國司法制度》,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版(2007年第2版)。
主編:《美國司法制度》,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1版(2010年第2版)。
專著:《民事上訴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專著:《民事程序法研究》,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主編:《民事訴訟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主編:《破產法》,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版(2009年第2版)。
參編:《外國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湯維建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主編:《民事訴訟法》,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第1版(2012年第6版)。
主編:《民事訴訟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第1版(2013年第3版)。
參編:《民事訴訟法學》(常怡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主編:《民事審前程序》,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主編:《台港澳民事訴訟制度》,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主編:《糾紛解決與和諧社會》,廈門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合著:《民事訴訟法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主編:《美國證據法專論》,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主編:《民事審前程序新論》,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主編:《英國民事司法制度》,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主編:《美國民事司法制度》,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主編:《英國證據法新論》,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❾ 關於司法考試

2006年國家司法考試考試說明
04-08 文章來源:職稱在線 文章作者:職稱在線

一、考試性質與測試目標
國家司法考試是國家統一的從事特定法律職業的資格考試。初任法官、檢察官和取得律師資格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通過國家司法考試的合格人員可以向司法部申請授予法律職業資格。

基於此,國家司法考試的目標是通過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司法考試方式和方法,檢驗應試人員是否具備擔任法官、檢察官和執業律師,從事法律職業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

二、考試內容與考試科目

根據《國家司法考試實施辦法(試行)》的規定,國家司法考試的內容包括:理論法學、應用法學、現行法律規定、法律實務和法律職業道德。據此,並參照教育部法學專業主幹課程的設置,2006年國家司法考試的科目為:法理學、法制史、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民事訴訟法、商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共14個科目。

三、考試方式

國家司法考試採用閉卷筆試的方式,分兩天進行。

四、試卷結構與考試要求

2006年國家司法考試試卷的具體結構為:

試卷一:本卷共100道試題,由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組成。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50題,每題2分,本卷分值150分,考試時間180分鍾。

本卷包括以下科目: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

試卷二:本卷共100道試題,由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組成。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50題,每題2分。本卷分值150分,考試時間180分鍾。

本卷包括以下科目: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本卷共100道試題,由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組成。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50題,每題2分。本卷分值150分,考試時間180分鍾。

本卷包括以下科目: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本卷主要由簡析題、分析題、法律文書題、論述題等題型組成。本卷分值150分,考試時間210分鍾

本卷包括以下科目:法理學、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

以上四卷總分為600分。合格人員必須參加以上四卷的全部考試,且四卷中任何一卷不得為零分。應試人員各卷的考試成績當年有效。

五、題型與實例

(一)單項選擇題

答題要求:每題給四個選項,選項中只有一個答案是正確的,應試人員應將正確的選項選擇出來並按要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填塗,多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示例:養花專業戶李某為防止有人偷花,在花房周圍私拉電網。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觸電,經送醫院搶救,不治身亡。李某對這種結果的主觀心理態度是什麼?

A.直接故意 B.間接故意

C.過於自信的過失 D.疏忽大意的過失

(二)多項選擇題

答題要求:每題給四個選項,選項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答案是正確的,應試人員應將正確的選項選擇出來並按要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填塗,多選、少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示例:甲公司與乙公司交易中獲面額為100萬元的匯票一張,出票人為乙公司,付款人為丙公司,匯票上有丁、戊公司的擔保簽章,其中丁公司擔保80萬元,戊公司擔保20萬元。後丙公司拒絕承兌該匯票。以下判斷哪些是正確的?

A.甲公司在被拒絕承兌時可以向乙公司追索100萬元;

B.甲公司在被拒絕承兌時只能依據與乙公司的交易合同要求乙公司付款;

C.甲公司只能分別向丁公司追索80萬元和向戊公司追索20萬元;

D.丁公司和戊公司應當向甲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三)不定項選擇題

答題要求:每題給四個選項,選項中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包括四個)答案是正確的,應試人員應將正確的選項選擇出來並按要求在答題卡相應位置填塗,多選、少選或不選均不得分。

示例:在某法院受理的一起交通處罰案件中,被告提供了當事人闖紅燈的現場筆錄。該現場筆錄載明了當事人闖紅燈的時間、地點和拒絕簽名的情況,但沒有當事人的簽名,也沒有其他證人簽名。原告主張當時不在現場,並有一朋友為其出庭作證。根據原被告雙方提供的證據,法院應如何認定?

A.法院可以認定原告闖紅燈;

B.法院可以認定原告沒有闖紅燈;

C.法院對原告是否闖紅燈無法認定;

D.法院需進一步調查後再作認定。

(四)簡析題

答題要求:要求應試人員按照試題提問回答問題。應試人員應仔細審閱試題及提問,按要求作答。

示例:甲市人民政府在召集有關職能部門、城市公共交通運營公司(以下簡稱城市公交公司)召開協調會後,下發了甲市人民政府《會議紀要》,明確:城市公交公司的運營范圍,界定在經批準的城市規劃區內;城市公交公司在城市規劃區內開通的線路要保證正常運營,免繳交通規費;在規劃區范圍內,原由交通部門負責的對城市公交公司違法運營的查處,交由建設部門負責。《會議紀要》下發後,甲市城區交通局按照《會議紀要》的要求,中止了對城市公交公司違法運營的查處。

田某、孫某和王某是經交通部門批準的三家運輸經營戶,他們運營的線路與《會議紀要》規定免繳交通規費的城市公交公司的兩條運營線路重疊,但依《會議紀要》,不能享受免繳交通規費的優惠。三人不服,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撤銷《會議紀要》中關於城市公交公司免繳交通規費的規定,並請求確認市政府《會議紀要》關於中止城區交通局對城市公交公司違法運營查處的內容違法。

問題:

1.甲市人民政府《會議紀要》所作出的城市公交公司免繳交通規費的內容是否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為什麼?

2.田某、孫某和王某三人是否具有原告資格?為什麼?

3.田某、孫某和王某三人提出的確認甲市人民政府中止城區交通局對城市公交公司違法運營查處的內容違法的請求,是否屬於法院的審理范圍?為什麼?

(五)分析題

答題要求:要求應試人員根據案情,做出全面分析。應試人員應應仔細審閱試題及提問,按要求作答。

示例:李某長期在甲市行人較多的馬路邊詢問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證,然後將需要身份證的人的照片、住址等資料送交何某偽造。何某偽造後,李某再交給購買者。在此期間,李某使用偽造的身份證辦理手機入網手續並使用手機,造成電信資費損失3000餘元。為了防止司法人員的抓捕,李某一直將一把三角刮刀藏在內衣口袋中。2001年4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李某在馬路上詢問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證時,發現錢某孤身一人行走,便竄至其背後將其背包(內有價值2000元的財物)奪走後迅速逃跑。錢某大聲呼喊抓強盜。適逢民警趙某經過此地,趙某將李某攔住。此時李某掏出三角刮刀,朝趙某的腰部捅了一刀後逃離,致趙某重傷。甲市公安機關抓獲李某後,與李某居住地乙市公安機關聯系,發現李某是因為在乙市使用信用卡透支l萬元後,為逃避銀行催收而逃至甲市的。

問題:請結合上述案情,分析李某各行為的性質,並請說明理由。

(六)法律文書題

答題要求:要求應試人員對試題所提供的事實材料進行加工整理,並按試題要求將其製作為相應的法律文書,或要求應試人員對試題所提供的法律文書找錯,並提出理由或分析。法律文書題要求答題格式規范、文字通順、標點正確、無語法錯誤等。

示例:被告人李某,男,1970年8月2日生,漢族,農民,住赤山市龍安村。2000年9月7日上午,被告人李某路經該市郊區時,見被害人徐某(女,34歲)一人在草灘上牧羊,便上前搭話。交談中李產生了強姦邪念,便將徐拉入附近溝內按倒在地,強行撕扯徐的褲子欲行強奸。徐極力反抗,大聲呼救。李害怕罪行暴露,掏出隨身攜帶的匕首向徐的腹部猛刺一刀。徐繼續呼救,李一手卡住徐的脖子,另一手用匕首向徐的腹部猛刺數刀,致徐當場死亡。李取下徐手上戴的手錶和身上的80元錢,並將徐的屍體移到附近掩埋。隨後,李將被害人放牧的125隻綿羊趕到臨近的高家店村,准備銷贓時被發現。李畏罪潛逃,後被抓獲歸案。

問題:現假定你為本案的公訴人,請根據上述案情撰寫一份起訴書。

答題要求:

1.格式正確,應具備的事項齊全;

2.請求合法有據,定性准確;

3.文字通順簡練,無語法錯誤和錯別字;

4.題中未涉及的當事人自然情況及司法機關的名稱、文號等可自行編撰,但不得署應考人員姓名。

(七)論述題

答題要求:要求應試人員根據試題所提供的材料,運用掌握的法學知識、理論進行分析和論述。論述題要求觀點明確、說理充分、語言流暢、邏輯嚴謹、表述准確。

示例:英美法系國家實行判例法制度,法官的判決本身具有立法的意義,並對以後處理類似案件具有拘束力。我國主要以成文法律及司法解釋作為審判案件的依據,同時最高人民法院也通過公布案例指導審判實踐。請圍繞「判例、案例與司法解釋」談談你的看法。

答題要求:

1.在分析、比較、評價的基礎上,提出觀點並運用法學知識闡述理由;

2.說理清楚,邏輯嚴謹,語言流暢,表達准確;

3.字數不少於500字。

熱點內容
福建林欽法院 發布:2025-04-10 05:59:38 瀏覽:837
法律責任的認定程序 發布:2025-04-10 05:57:25 瀏覽:222
美國聯邦州立法權 發布:2025-04-10 05:57:23 瀏覽:474
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案例 發布:2025-04-10 05:46:22 瀏覽:84
警察算司法 發布:2025-04-10 05:45:44 瀏覽:75
蘇州法院開庭公告 發布:2025-04-10 05:40:40 瀏覽:338
法律責任都有什麼 發布:2025-04-10 05:40:39 瀏覽:773
快遞立法物流 發布:2025-04-10 05:34:17 瀏覽:930
空間執法官 發布:2025-04-10 05:29:24 瀏覽:476
勞動法實習期多久 發布:2025-04-10 05:29:17 瀏覽: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