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15行政法二審

2015行政法二審

發布時間: 2022-04-26 14:47:15

❶ 行政訴訟二審完整流程


行政訴訟法第七十來條規定源: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審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1. 主要證據不足的;

  2. 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3. 違反法定程序的;

  4. 超越職權的;

  5. 濫用職權的;

  6. 明顯不當的。


第八十九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1. 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的,判決或者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2. 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3. 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4. 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❷ 行政訴訟二審如何應訴

行政訴訟二審的應訴方法如下:被上訴人應當就上訴人向人民法院提交的上訴狀書寫相應的答辯狀,其中對上訴狀包含的新證據或新事實以及新理由進行申辯,並提出對於自身有利的相關證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
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

❸ 請問行政訴訟一審二審敗訴後,在2015年5月1日後申請再審適用新行政訴訟法嗎

您好,

還是那句話,二審完了,你這個案子法院就不會受理了!因為我國是二審終回審制答度。
如果是再審,必須是判決裡面發生了法律效力的錯誤判決、裁定。
如果是這樣,才能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對案件重新進行的審理。
如果裡面沒有法律方面的錯誤,那就不會受理。

❹ 行政訴訟二審庭審流程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專規定的除屬外。
第四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應當是三人以上的單數。

第五十九條 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
也就是說一審要開庭審理,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不公開審理。注意不公開審理也要開庭審理。
二審法院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也就是不開庭審理。

❺ 行政訴訟二審不服怎麼辦

當事人對行政訴訟中的二審終審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是二審的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如果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也認為有錯誤的,也可以提出再審的要求。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條
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
第九十二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九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或者發現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書內容違法,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九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或者發現調解違反自願原則或者調解書內容違法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

❻ 行政訴訟第二審程序

行政訴訟第二審程序,又稱上訴審程序,是指上一級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根據當事人對第一審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或判決不服,而在法定期限內向一審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的上訴,對一審的人民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判決或裁定重新進行審理,並作出裁判的程序。二審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首先應當組成合議庭。合議庭應當全面審查一審法院的判決或裁定認定的事實是否清楚,適用法律是否正確,訴訟程序是否合法,審查不受上訴人在訴狀中止范圍和上訴內容的限制。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八十六條,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不開庭審理。
《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七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對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和被訴行政行為進行全面審查。
《行政訴訟法》第八十八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❼ 行政訴訟怎麼二審再審

行政訴訟二審申請再審之後,如果上一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再審申請,則當事人可以申請二審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或者申請二審法院的同級人民檢察院向其提出檢察建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三條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九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提出抗訴。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有本法第九十一條規定情形之一,或者發現調解書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並報上級人民檢察院備案;也可以提請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審判監督程序以外的其他審判程序中審判人員的違法行為,有權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檢察建議。

❽ 行政訴訟的二審審理方式有哪些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所謂書面審理,是指人民法院不需要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到庭,不進行法庭調查和辯論,只根據上訴狀、原審案卷材料和其他書面材料進行審理,就作出判決或裁定的審理方式。在行政訴訟第二審程序中,適用書面審理方式的前提,必須是案件事實清楚。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八十九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的,判決或者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的,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改變原審判決的,應當同時對被訴行政行為作出判決。

❾ 行政訴訟二審如何

行政訴訟二審生理的方式是: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如果確實不需要開庭的,也可以不開庭審理。二審應當對原審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和被訴行政行為進行全面審查。二審審理期限是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八十六條
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調查和詢問當事人,對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證據或者理由,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不開庭審理。
第八十七條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對原審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和被訴行政行為進行全面審查。
第八十八條
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❿ 關於行政訴訟二審的問題

和一審類似,關於實體問題需要判決,關於程序問題一般是用裁定。

熱點內容
法律規定為什麼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發布:2025-02-10 23:37:17 瀏覽:737
地方性法規不可以設定 發布:2025-02-10 22:49:45 瀏覽:629
法律碩士有學歷嗎 發布:2025-02-10 22:23:26 瀏覽:366
搜狗輸入法官方下載2015 發布:2025-02-10 21:46:22 瀏覽:230
媒人隱瞞病情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0 21:34:01 瀏覽:178
勞動法連續 發布:2025-02-10 21:33:50 瀏覽:811
上海財經大學商法 發布:2025-02-10 21:27:38 瀏覽:374
藝術碩士和法律碩士 發布:2025-02-10 20:09:00 瀏覽:929
新勞動合同法第50 發布:2025-02-10 20:03:40 瀏覽:731
不批假算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0 19:36:00 瀏覽: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