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六盤水的行政法治

六盤水的行政法治

發布時間: 2022-04-26 18:04:46

『壹』 六盤水市長熱線投訴電話

摘要 您好,我是網路咨詢的合作律師,已經收到您的問題了,目前咨詢的人比較多哈~請稍等2分鍾的哦,親親,正在幫您解決問題。

『貳』 行政法治的意義與作用是什麼

行政法治就是政府的行為應當與法有據,應當依法執政。只有按照法律規定,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辦事,並且政策公開透明,政府才能有資格代表公民行使權力,才能避免人治行政,行政法治才能實現。對行政法治的理解,關鍵在於對行政「權力」的理解。行政「權力」實質是「職責」,是一種依法執政的法定責任,因此,其權力來源於法律,而不是領導的主觀言行。這樣一來,行政法治的實現意味著政府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職責,無法律,無職責,即無權力。唯有在這種情況下,公民的行為只要合理、合法,就無需當心受政府權力欺壓,社會才會安全,因為法律對事不對人。

「權力濫用」這個提法是不準確的。權力法定,無法律則無權力。「權力濫用」是超越了權力的法定范圍行使權力,而這時應稱為「無權力」,就像「自由權濫用」稱謂一樣。譬如,你有說話自由,濫用這種自由權一般是指不顧別人的感受亂說話,傷及別人時還大聲辯護說:「我有說話的自由,你不能不讓我說話。」這是自由權嗎?顯然不是,這只能是一種侵權行為。同樣「權力濫用」是政府的侵權行為,談不上「權力」。因此衡量「權力」的存在與否,要看法律的規定。如果行政機關的官員們在執政時,多想一想其是否「有權」,公民權利遭受侵害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而惟有行政法治才能勝此重任。

『叄』 六盤水盤縣法律援助

如何申請法律援助,你可以認真看看《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2009年修正本)》的有關條文。=======================================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2009年修正本)(2002年1月7日貴州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通過 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根據2004年5月28日貴州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通過的《貴州省部分地方性法規條款修改案》修正 根據2009年3月26日貴州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的《貴州省法律援助條例修正案》第二次修正)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維護司法公正,規范法律援助工作,保障公民平等享有法律保護的權利,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設立的法律援助機構,組織、指導和協調法律服務機構及其律師、公證員、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和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以下統稱為法律援助人員),為經濟困難或者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免費的法律幫助,以保障其合法權益得以實現的一項法律保障制度。本條例所稱受援人是指獲得法律援助的當事人。第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援助機構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法律援助日常工作。第四條 社會團體、大專院校及其他有關組織開展的法律援助,應當接受所在地同級法律援助機構的指導和監督。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法律援助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法律援助機構可以接受社會、組織和個人的捐贈。法律援助經費由法律援助機構管理,專款專用,並且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第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務,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第七條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雜居的地區,對不通曉通用語言文字的受援人,法律援助機構根據需要可以為其提供翻譯。第八條 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及其他有關單位、個人應當支持、配合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的工作。第九條 對於開展法律援助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給予表彰和獎勵。第二章 對象、范圍和形式第十條 公民為保障自己合法權益有事實證明需要法律幫助,但因經濟困難無力支付法律服務費用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經濟困難的標准按照當地人民政府公布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五保供養標准執行。第十一條 除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第二章規定的法律援助范圍外,符合前條規定的當事人還可以就下列事項申請法律援助:(一)因工傷和交通、醫療事故或者其他人身傷害事故受到人身損害的;(二)因合法勞動權益受到損害的;(三)因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遺棄等行為受到損害的;(四)因征地、拆遷使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五)因假劣種子、農葯、化肥以及環境污染使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六)需要申請法律援助的其他事項。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下列刑事案件的被告人,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為其提供法律援助:(一)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二)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人民法院的指定,可以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第十三條 外國籍、無國籍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沒有委託代理人或者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法律援助機構根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申請或者根據人民法院的指定,可以為其提供法律援助。第十四條 法律援助的形式:(一)解答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二)刑事案件的辯護及其代理;(三)民事、行政訴訟代理;(四)非訴訟法律事務代理;(五)辦理公證證明;(六)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務。第三章 管轄第十五條 為受援人提供法律援助,由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受理、審查、指派和監督。第十六條 人民法院指定辯護的刑事案件,由人民法院所在地的同級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受理。非指定辯護的刑事訴訟案件和其他訴訟案件的法律援助,由申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或者申請人住所地、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非訴訟法律事務,由申請人向住所地或者工作單位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機構提出申請。如果案件或者事件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更為適宜的,可以由案件或者事件發生地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第十七條 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都有權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申請人可以向其中一個法律援助機構申請。申請人就同一法律援助事項向兩個法律援助機構申請的,由先接到申請的法律援助機構受理。法律援助機構之間因為受理發生爭議時,由共同的上級法律援助機構指定。第十八條 上級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可以指定下級法律援助機構辦理,下級法律援助機構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也可以請求上級法律援助機構辦理。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法律援助機構在必要時可以聯合辦理同一法律援助事項。法律援助機構根據需要,可以委託異地法律援助機構代為調查取證、送達法律文書;接受委託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及時辦理。第四章 程序第十九條 申請法律援助,申請人應當填寫由省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統一製作的《法律援助申請表》。第二十條 申請法律援助應當如實提交下列材料:(一)身份證、戶籍證明、暫住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明;(二)申請人所在村(居)民委員會或者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工作單位出具的申請人及其家庭成員經濟狀況證明;(三)與申請法律援助有關的案件材料;(四)法律援助機構認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法律援助機構認為申請人提供的證明及其材料不完備或者有疑問的,應當通知申請人作必要的補充或者說明,並且可以向有關單位、個人進行調查。第二十一條 申請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由其監護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代為申請。監護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應當出示其資格證明。第二十二條 法律援助機構負責審批法律援助申請的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迴避:(一)是法律援助事項的申請人或者申請人的近親屬;(二)與申請的法律援助事項有直接利害關系。第二十三條 法律援助機構接待申請人時,應當製作筆錄。第二十四條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在收到人民法院指定辯護通知書3日內,指派法律服務機構或者法律援助人員為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第二十五條 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自受理當事人申請之日起15日內對其申請進行審查。對符合條件的,作出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指派法律援助人員,並且書面通知受援人;對不符合條件的,作出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並且書面通知申請人。法律援助機構根據案件或者事件的具體情況,可以適當延長對申請進行審查的時間,但是延長時間最多不得超過10日。申請人對法律援助機構作出不予提供法律援助的決定有異議的,可以在收到通知書之日起5日內,向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申請重新審議。同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應當在收到重新審議申請之日起15日內作出審議決定,並且書面通知申請人和法律援助機構。第二十六條 法律援助機構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有下列緊急情況時可以及時決定予以法律援助:(一)可能激化矛盾,在公眾中造成不良影響的;(二)當事人面臨生命或者重大財產危險的;(三)其他緊急情況的。第二十七條 法律援助機構同意提供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人員所在單位與受援人應當簽訂法律援助協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第二十八條 律師事務所、公證處、基層法律服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應當為申請法律援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對認為應當受理的法律援助事項,移送有管轄權的法律援助機構審批同意後,實施法律援助。第二十九條 人民法院對指定辯護的案件,應當按照規定將指定通知書和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或者一審判決書副本送交有權受理的同級法律援助機構,並且附送被告人符合法定的法律援助條件的情況說明或者經濟困難的證明材料。第三十條 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應當向司法機關、仲裁機構和有關行政、事業及其他單位提交法律援助機構統一印製的公函和文書。第三十一條 行政、事業單位及其他單位向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法律援助人員提供法律援助事項的相關資料,應當免收費用。第三十二條 法律援助事項辦結後,法律援助人員應當按照規定將卷宗交由指派法律援助事項的法律援助機構驗收存檔。第三十三條 受援人除依照本條例獲得法律援助外,還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仲裁機構申請緩交、減交或者免交訴訟費、仲裁費、仲裁案件受理費。第五章 權利和義務第三十四條 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在實施法律援助過程中,發現受援人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可以終止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已經完成的,法律援助機構有權向受援人收取辦案費和服務費。第三十五條 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依法履行職責,受法律保護。法律援助人員在履行法律援助職責時,受到任何單位和個人非法干預或者打擊的,有權向相關部門提出控告。第三十六條 法律援助人員應當按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第三十七條 法律援助人員辦理法律援助事項,必須接受法律援助機構的監督,不得拖延、無故中止援助或者擅自委託他人辦理。法律援助人員不得收取受援人及其親屬的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當利益。第三十八條 法律援助人員辦結法律援助事務後,可以獲得適當補貼。第三十九條 受援人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或者法律援助協議使法律援助義務難以履行的,經法律援助機構同意,法律援助人員可以終止提供法律援助。第四十條 受援人有事實證明法律援助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的,可以要求法律援助機構更換法律援助人員。第四十一條 受援人有義務如實陳述事實與情況,提供有關證據材料,協助法律援助機構和法律援助人員工作。第四十二條 受援人在受援期間因經濟情況改善,不再符合受援條件或者因受援獲得較大收益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向法律援助機構支付法律服務費等相關費用。第六章 法律責任第四十三條 法律援助機構的工作人員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第四十四條 法律援助人員無正當理由拒絕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或者因過錯給受援人造成重大損失的,依照有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理。第四十五條 法律援助人員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責令其返還受援人及其親屬的錢、物,並給予警告;情節嚴重,尚不構成犯罪的,給予停止執業3個月以上1年以下的處罰。第四十六條 受援人以欺騙方式獲得法律援助的,應當向法律援助機構雙倍支付已獲得法律服務的全部費用;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責任。

『肆』 六盤水市政法委副書記是什麼級別

市政法委書記(地級市)一般由市委常委兼任,行政級別為副廳級,市政法委副書記的行政級別為正處級。比如:六盤水市政法委副書記的行政級別為正處級。
縣級市政法委書記也是由市委常委兼任,行政級別為副處級,市(縣級市)政法委副書記的行政級別為正科級。

『伍』 誰能給我找一份斯信強寫的《六盤水地名漫談》

縣以下的地名 地名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為地理實體、行政區域居民點取的名稱。翻開地圖,密密麻麻的都是地名,能保存下來的地名許多都包含著歷史文化的內涵。千百年後,時過境遷,當歷史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逐漸消磨,甚至不同的語言也相互融合之後,許多地名卻保留了下來。地名的這種頑強的延續性和穩定性較好地保存了歷史文化的某些本來面目。探究這些熟知地名的來由,對我們解讀地方歷史文化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本市境內大部分地名源於山川河流、地形地貌或物產廠房等,如大山、高山、尖山、高石、紅岩、滑石板、峽溝、關門山、埡口、岩腳、坪地、西沖、干河、響水、大河、斷江、濫壩、魚塘、麻窩、炭山、銀山、銀溝、鹽井、楊梅、木果、蒿枝、新窯、瓦廠、紙廠、老廠、鏵口寨等等。這些地名從字面上就可理解其意,除了能反映地域特色外,沒有太復雜的文化含義。另一些地名由統治者按自己的政治理想或道德規范冠名,如水城廳清代的常平里、永順里、時豐里、歲稔里、崇信里;郎岱廳清代的樂善里、歲稔里、物阜里、財豐里、敦孝里、篤行里、明讓里、崇正里、時合里、家仁里,民國時期的中庸、開化、六合、濟民、長壽、憲章、法治、治安、明禮、仁愛、崇德、敦厚,俗美等鄉。這些地名固然有文化含義,卻是一些沒有特點的空洞概念,似乎用在什麼地方都可以,並極易重復。歷史並不買賬。隨著政權的更迭和社會的變遷,這些地名多已被人遺忘。盤縣以此框框取的地名要少一些,解放前區一級有「歸順」、「民權」、「忠義」等,解放後「歸順」改為「民主」,「民權」改「雞場坪」,僅「忠義」保留至今。大躍進和「文革」期間,在極「左」思潮影響下,改名成風,「東風」、「紅旗」之類地名泛濫,結果都不長久,其教訓值得記取。至今,全市98個鄉鎮名稱中,帶有政治和道德色彩的大概只有忠義、民主、新華、新民等幾個了。

『陸』 六盤水市新的拘留所在哪裡

六盤水市新的看守所在鍾山西路,1、行政拘留的執行場所是拘留所,而不是關押在看守所。
2、行政拘留是指法定的行政機關(專指公安機關)依法對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人,在短期內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種行政處罰。
拘留所,是指公安機關依法將特定的人短時間拘禁留置的場所。拘禁的人犯包括:被刑事拘留的人。刑事拘留是公安機關在緊急情況下依法限制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人身自由的一種強制措施。目的是防止罪該逮捕的現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逃避偵查、審判或繼續進行犯罪活動。公安局拘留人犯時必須出示拘留證,並令其在拘留證上面簽字或蓋章。拘留後,除有礙偵查工作和無法通知的情形以外,應當把拘留的原因和羈押的處所,在24小時以內,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屬或他的所在單位。對被拘留的人,要在拘留後的24小時以內進行訊問。如果發現不應當拘留時,必須立即釋放,發給釋放證明。
《拘留所條例》
第五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需要設置拘留所。拘留所的設置和撤銷,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提出意見,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審批。
第六條拘留所應當按照規定的建設標准,設置拘留區、行政辦公區等功能區域。
第七條拘留所依照規定配備武器、警械,配備交通、通訊、技術防範、醫療和消防等裝備和設施。
第八條拘留所所需經費列入本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

『柒』 法制行政和行政法制是一樣的嗎!如果有區別,其區別在哪裡

當然不一樣。文字順序不同含義完全不一樣。法治行政,一般是指依法行政,在法律許可范圍內行使公共權利;行政法治,一般是指行政法規定的基本原則,是指行政違法應該承擔的後果。僅供參考。

『捌』 貴陽安克佳干什麼工作

安克佳,貴州大學法律碩士,貴州兌誠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人,大治法律聯盟成員,曾任職六盤水市公安局、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貴州盤江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中文名 安克佳
外文名 Ankejia
別 名 安克家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彝族
出生地 貴州威寧
出生日期 19751008
職 業 警察 法官 律師
畢業院校 貴州大學
信 仰 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 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員,員額法官

1996年入職貴州省六盤水市公安系統,先後從事治安、刑偵、緝毒、預審等法律實務工作,從警12年,辦理大量在全市乃至全省有重大影響的復雜疑難案件。
2007年考調至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又在多個工作崗位歷練了12年,熟悉人民法院的司法運作流程。歷任行政審判庭助理審判員、審判員、四級高級法官、員額法官。
2010.02 與程守艷一起撰寫《西部少數民族地區鄉鎮政府行政執行中的優勢、劣勢分析》,載《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2013.03 與程守艷一起撰寫《內在機理與終極價值—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運行的現實性分析》,載《貴州民族研究》2013年05期;
2015.04 撰寫的《推動省以下地方法院經費統一管理、確保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在首次全國法院司法行政裝備管理優秀業務成果評選活動中,獲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二等獎。
2016.08 撰寫的《雷公山地區苗族習慣法司法適用情況調查》在中國審判理論研究會行政審判理論專業委員會2016年年會暨「法治政府建設與行政審判」主題論壇徵文中榮獲三等獎。
2017.12 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2016)黔行終1143號行政判決書,在第五屆全國行政審判優秀業務成果評選中獲裁判文書類二等獎。
2018年5月進入貴州盤江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擔任法律事務部負責人,積極參與研究民商事、刑事、行政交叉案件的訴訟處理機制。
共同創辦貴州兌誠律師事務所,並積極組建大治法律聯盟,專注高端商事訴訟、商事仲裁、商事犯罪,倡導運用民刑行手段一體化解決高端商事爭議。

『玖』 什麼是法治行政

法治行政是指政府的一切權力來源於法律,法律優於行政,行政受制於法律版,政府受法律權支配,並嚴格按照法的規定以及法的宗旨和原則行事。
法治不等於「用法來治」(Rule by law)。
「用法來治」是把法單純作為工具和手段,政府運用這種工具和手段來治理國家、管理公民。
法治首先是依法治權、治官,依法規范政府機關及其公職人員的行為;而不是首先、更不是僅僅依法治民、治事,只用法律規范和約束行政相對人的行為。
法治行政的核心是用法律控制政府,防止政府越位、錯位與缺位,避免行政機關失職、越權和濫用職權,從權力源頭上最大限度地控制行政權的惟我獨尊,切斷行政權的無處不在,限制行政權的無事不管,轉化行政權的無所不能。

熱點內容
勞動法合同法44條 發布:2025-04-03 07:42:31 瀏覽:754
逾期利息司法解釋 發布:2025-04-03 07:29:21 瀏覽:358
道德講堂標記 發布:2025-04-03 07:28:28 瀏覽:245
合同法不包括那一項 發布:2025-04-03 07:27:57 瀏覽:843
國籍法合同法效力 發布:2025-04-03 07:22:50 瀏覽:935
考研刑法哪個學校好 發布:2025-04-03 07:00:50 瀏覽:47
法院凌鴻 發布:2025-04-03 06:34:29 瀏覽:391
望江最好律師 發布:2025-04-03 06:25:55 瀏覽:517
行政訴訟法中的原告適格 發布:2025-04-03 06:18:16 瀏覽:297
學法學正裝 發布:2025-04-03 06:12:03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