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2015勞動法扣工資規定

2015勞動法扣工資規定

發布時間: 2022-04-26 23:45:37

❶ 2015勞動法規定一個月扣款不能超過多少

因勞動者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扣除後的剩餘工資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則按照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勞動法扣錢標准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不可以對工人進行罰款,如果勞動者對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進行經濟損失的賠償,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

(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

(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

(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

(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❸ 單位扣員工工資勞動法中怎麼規定的

法律分析:一些用人單位為避免員工辭職,故意拖欠和剋扣員工工資,也屬於違法。工資是指僱主或者法定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業規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勞動法明確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但是,用人單位在特定的情況下也可以扣除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1)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2)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3)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4)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法律依據:《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第五十六條 雙方當事人約定的勞動者在未完成勞動定額或承包任務的情況下,用人單位可低於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條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九條 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付清勞動者工資。

❹ 勞動法扣罰工資標准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不可以對工人進行罰款,如果勞動者對公司造成經濟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勞動者進行經濟損失的賠償,但是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百分之二十。法律另有其他規定的,應當依照其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❺ 勞動法對剋扣工資的規定是什麼

《勞動法》對剋扣工資的規定是如果用人單位有剋扣工資這一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的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單位限期向勞動者支付工資報酬,並可以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九十一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支付勞動者的工資報酬、經濟補償,並可以責令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❻ 勞動法剋扣工資規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發布日期:1994.12.06實施日期;1995.01.01發文字型大小;勞部發《1994》489號時效性內;現行有效效容力級別:部門規章。從中可以看出,《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現行有效。
在1994年,我國勞動部就發行了《工資支付暫行規定》。這份《工資支付暫行規定》,主要針對關於勞動報酬,工資支付等問題的法律而發行的。

❼ 勞動法遲到扣工資的規定

勞動法遲到扣工資規定:用人單位可以通過考勤卡或其他證據作為員工遲到違紀事實基本依據,對其遲到造成的經濟損失有權按照合同約定扣除相應的工資作為處罰,扣除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有學歷嗎 發布:2025-02-10 22:23:26 瀏覽:366
搜狗輸入法官方下載2015 發布:2025-02-10 21:46:22 瀏覽:230
媒人隱瞞病情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10 21:34:01 瀏覽:178
勞動法連續 發布:2025-02-10 21:33:50 瀏覽:811
上海財經大學商法 發布:2025-02-10 21:27:38 瀏覽:374
藝術碩士和法律碩士 發布:2025-02-10 20:09:00 瀏覽:929
新勞動合同法第50 發布:2025-02-10 20:03:40 瀏覽:731
不批假算違反勞動法嗎 發布:2025-02-10 19:36:00 瀏覽:651
2017上海養犬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10 19:29:16 瀏覽:832
七年級人教版政治法律知識點 發布:2025-02-10 19:28:36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