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7日要是安排上班有算加班嗎勞動法有沒有規定
⑴ 關於加班 勞動法有什麼 規定
關於加班問題《勞動法》是如下規定的:
1、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2、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3、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工資的是按工作日計算的,星期天是不發工資的,計算方法分為,標准日工資和隨機日工資。
1、標准日工資:月工資÷20.83天=日工資
2、隨機日工資:月工資額÷當月實有工作日= 日工資
註:標准工作日:(全年的天數-全年公休日-法定節假日)/12=20.83
隨機工作日:全月天數-當月所有公休日(星期天)
所以,一個月有30天,周末有8天,如果他周末8天都沒有加班,就只算他一個月22天的工資。
以上是指按月發放工資。如果按日發工資,即上一天班發一天的工資。可參閱以下文件: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8>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的規定,全體公民的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據此,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分別調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二、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⑵ 勞動法有沒有規定加班多少小時算一天的啊
勞動法沒有就加班時間折算為正常出勤時間進行規定,但勞動法規定每天不超過8小時的工作時間。根據我國《勞動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2)2014年4月7日要是安排上班有算加班嗎勞動法有沒有規定擴展閱讀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⑶ 國家勞動法有明確規定上班時間和加班時間沒
很顯然上班時間是無法明文規定的。
至於加班時間常規認為是工作八小內時之外的上班時間容是加班時間。
但有些單位是規定沒有加班的。
自己工作沒有做完,是可以通過延長工作時間的。
這延長的時間公司是不認定為加班時間的。
這都是根據公司具體情況自行規定的。
⑷ 勞動法關於加班規定有哪些
《勞動法》規定每天工作不超過8小時,超過8小時算加班,每天加班最多不超過三小時,每個月不超過三十六小時。正常加班按1.5計算工資,雙休加班按2倍。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第四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4)2014年4月7日要是安排上班有算加班嗎勞動法有沒有規定擴展閱讀
加班工資是用加班時間乘以每單位工資標准(即加班天數乘以日工資標准,或者加班小時數乘以小時工資標准),再按《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乘以相應的倍數。但從《勞動法》第四十四條里,我們只能知道加班加點相對於正常工資的「倍數」。
即: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以及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應分別按照工資的150%、200%和300%支付加班工資,而沒有每單位工資標准(即日工資標准或小時工資標准)的規定。這也是有些用人單位隨意剋扣,少發勞動者加班工資的根源所在。
這是一點《深圳市員工工資支付條例》關於加班工資支付標准就明確規定,加班工資應按照不低於員工本人標准工資或者計件工資的標准進行計算。所以,我國還應出台相關規定,明確加班工資的計算標准,以免用人單位鑽法律不盡完善的空子,而侵害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班工資計算公式
1、延長時間的加班工資計算:加班工資=日標准工資(或計件工資)÷8(小時)×1.5×加班時間
2、休息日的加班工資計算:加班工資=日標准工資(或計件工資)÷8(小時)×2×加班時間
3、法定休假日加班工資計算:加班工資=日標准工資(或計件工資)÷8(小時)×3×加班時間。
⑸ 勞動法的工作時間規定,及加班費計算方法
1、工作時間規定
《勞動法》第三十六條 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四十一條 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
第三條 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
2、加班費計算
《勞動法》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5)2014年4月7日要是安排上班有算加班嗎勞動法有沒有規定擴展閱讀:
加班費,指勞動者按照用人單位生產和工作的需要在規定工作時間之外繼續生產勞動或者工作所獲得的勞動報酬。
勞動者加班,延長了工作時間,增加了額外的勞動量,應當得到合理的報酬。
對勞動者而言,加班費是一種補償,因為其付出了過量的勞動;
對於用人單位而言,支付加班費能夠有效地抑制用人單位隨意地延長工作時間,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2012年2月,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表示節假日加班費需依法納稅
按照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支付加班費的具體標準是:在標准工作日內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150%的工資報酬;
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200%的工資報酬;
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和休息日、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都是佔用了勞動者的休息時間,都應當嚴格加以限制,高於正常工作時間支付工資報酬即是國家採取的一種限制措施。
但是,在上述三種情形下組織勞動者勞動是不完全一樣的,如法定休假日對勞動者來說,其休息有著比往常和休息日更為重要的意義,也影響勞動者的精神文體生活和其他社會活動,這是用補休的辦法無法彌補的,因此,應當給予更高的工資報酬。
用人單位遇到上述情況安排勞動者加班時,應當嚴格按照勞動法及本法的規定支付加班費。
屬於哪一種情形的加班,就應執行法律對這種情況所作出的規定,相互不能混淆。
不能代替,否則都是違反勞動法和本法的行為,都是對勞動者權益的侵犯,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本條的規定,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的,應當視為違反勞動法的規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
勞動者可以依據勞動法和本法的有關規定,要求用人單位補發其為了完成超過合理數量的勞動定額而加班工作的工資報酬。
⑹ 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必須加班嗎
勞動法規定不讓加班,加班必須給加班費或者安排調休。這是為了保護員工的利益。
到現實中因為行政部門監管不到位或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加上目前經濟主體中私人和民營企業比重比例越來越高,考慮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也不太刻意管。
民不舉官不究。除非員工申請仲裁或起訴,一般不會過度關注企業的違法行為。
企業里加班不僅僅是常態,多數企業沒有加班費甚至沒有調休,嚴重損害員工利益。
還有更嚴重的就是沒有五險一金等社保,這對員工的損害比加班還大。社保是保障員工的最基本利益和長遠的利益,但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往往不繳納任何社保,公積金的企業很少,繳納齊全五險的也少,個別好點的也就給個三險。
員工處於弱勢一方,就算是起訴或仲裁,周期長效率低,浪費了太多精力時間,可能也沒什麼效果,關鍵要自己拿出證據,進一步增大了維權的難度。這就造成很多人寧願吃啞巴虧,也不想浪費更多時間精力去打拉鋸戰,耗費不起啊。
你的情況,企業明顯是違規的,不能強制員工加班,動不動就以扣錢作為威脅。
如果你想爭取利益,這幾點必須做好
一保留證據
1企業的規章制度,包括考勤休假的制度
2你的出勤記錄一定保留好
3你是否存在違規行為,沒有保留好相關證據
4你的勞動合同,這個很重要,裡面有很多信息對你有利,比如社保薪資等
5你的工牌,工作記錄等
二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這是一場耗時很久的拉鋸戰,你要留出充分的時間精力,反復跑,過程是很氣人跟艱難的,如果不想浪費時間就算了,不然你必定牽扯很多。
三仲裁
先找勞動仲裁部門,申請勞動仲裁,如果沒效果就起訴
四起訴
起訴要把所有證據整理好提交上去,一定要留好備份意見,不然舉證會很難。
五媒體曝光
最後就是媒體曝光,通過報紙網路多種途徑把企業的不良行為公布於眾,做好隨時被刪帖的准備。最好找當地和上一級的官方或有影響力的媒體,記者對這類事情也是感興趣的,只要你證據夠充足,充分曝光對你有好處。企業也要面子和形象的,鬧大了對他也不好,一般還是會讓步的,這樣你才能拿回你的利益。
為自己正當利益而戰,用合法合理的途徑方式,千萬不要違法,不然你有理也變得無理了。
這就是能做的工作了,祝你好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