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提取被執行人收入
『壹』 強制執行提取收入會要求被執行者單位協助嗎
摘要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一款規定,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也就是說,在收到法院的裁定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後,協助法院扣留被執行人的部分工資收入是法定義務,必須依法協助執行。拒不協助執行的,法院可以對其進行處罰。
『貳』 法院對強制執行的常見措施有哪些
1、拘留、罰款;2、責令被執行人報告財產;3、查詢、凍結、劃撥被執行人銀行存款;4、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收入;5、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的財產;6、搜查;7、強制交出財物或票證;8、強制遷出房屋或土地;9、強制辦理財產權證照轉移手續;10、強制完成指定的行為;11、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和支付遲延履行金;12、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13、限制出境;14、在徵信(誠信)系統記錄。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法院有權採取執行措施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叄』 對被執行人的收入如何執行
法律分析: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
被執行人的收入是被執行人的生活來源,關繫到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切身利益,因此,人民法院在決定扣留、提取收入時;
應當為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的家屬保留生活必需費用,不能因執行使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基本生活發生困難。這是由我國民事訴訟法的性質所決定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肆』 法院強制執行如果被執行人只有工資沒有其它財產法院會怎麼辦
法院強制執行,如果被執行人只有工資沒有其它財產,法院可以執行工資。只要被執行人有固定工資是最好執行的案件。法院執行時除了每月給被執行人留下生活費以外,全部作為執行款將其執行。沒有其他財產,只有工資就行。
法律分析
只有工資,每個月有固定收入,工資本身就是可供執行財產的一種,是可以進行強制執行的。在涉及法院強制執行時,工資是個人財產中的合法收人;執行法院會依執行申請人的申請對被執行人的財產進行摸排,確定只有工資的情況下,是可以只執行工資的。對被執行人的工資進行強制執行主要使用的是扣留和提取的方式。對工資扣留是指執行人員將被執行人的工資收入進行扣押,控制在單位賬戶或者其自己的銀行工資賬戶下,這個過程中由單位和銀行協助配合完成。這種狀態下,被執行人無法動用自己的工資,目的是給被執行人施加壓力,逼其主動履行債務。這種執行措施是臨時性的,最終還是通過提取的方式來實現執行。提取,是通過用人單位和銀行的協助對被執行人的工資收入進行提取,直接將工資的一部分按月轉入法院執行賬戶的一種執行方式。申請執行人便可以到法院去申領執行款。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伍』 在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後,法院要我提供被執行人財產狀況。我該如何了解被執行人財產從何入手,求解答。
申請人申請強制執行後向法院提供准確的被執行財產的線索,有利於版有效執行,對維權護申請執行的債權是有利的。但在現實社會的社會管理機制中,往往是申請人本人很難掌握被執行人的實際財產狀況的。只能本著盡力為之原則盡量提供。比如:被執行人的房產、車輛信息,以及銀行賬戶、工作單位的工資收入,還有可執行的收益或財產,可以提供所掌握的情況,由法院去查核。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協查函,還可以委託律師事務所調查。
『陸』 被執行人的哪些收入可以強制執行
法律分析:被執行人可以強制執行的收入:被執行人每月工資及績效工資、租金收入、股息、紅利等應得收入,但需按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每月預留基本生活保障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柒』 怎麼領取被執行人工資
被執行人的工資不能領取。法院在扣留、提取被執行人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會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配合執行通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捌』 民事案件強制執行中,如何向法院提供被執行方的財產情況,財產情況都包括什麼呀
在法院執行中,申請人可以以書面或口頭的方式向承辦執行的法官提供被執行人的財產情況。2、所謂的財產情況,可以是被執行人的具體財產或財產線索,包括對方的房產、車輛、銀行存款或開戶銀行、在其它公司的投資情況、購買保險、理財產品的情況、股票開戶情況等。
法律分析
當事人申請強制執行,應向人民法院提交下列文件和證件:申請執行書。申請執行書中應當寫明申請執行的理由、事項、執行標的,以及申請執行人所了解的被執行人的財產狀況。申請執行人書寫申請執行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提出申請。人民法院接待人員對口頭申請應當製作筆錄,由申請執行人簽字或蓋章。外國一方當事人申請執行的,應當提交中文申請執行書。當事人所在國與我國締結或共同參加的司法協助條約有特別規定的,按照條約規定辦理。生效法律文書副本。申請執行人的身份證明。公民個人申請的,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法人申請的,應當提交法人營業執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其他組織申請的,應當提交營業執照副本和主要負責人身份證明。繼承人或權利承受人申請執行的,應當提交繼承或承受權利的證明文件。其他應當提交的文件或證件。申請執行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有仲裁條款的合同書或仲裁協議書。申請執行國外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的,應當提交經我國駐外使領館認證或我國公證機關公證的仲裁裁決書中文本。針對所有的執行工作,申請執行人可以委託代理人代為申請執行。委託代理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經委託人簽字或蓋章的授權委託書,寫明委託事項和代理人的許可權。委託代理人代為放棄、變更民事權利,或代為進行執行和解,或代為收取執行款項的,應當有委託人的特別授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玖』 法院執行局在執行時把全部資收入都扣除,不給留生活費可以嗎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執行局不給生活費可以起訴。法院在執行的時候如果直接扣除了被執行人的全部收入,而不給被執行人留一定的生活費是明顯不合法的,根據民事訴訟法的相關規定,可以很明確的知道執行的時候必須給被執行人預留部分生活費。在法院沒有預留生活費的情況下,被執行人可以提出執行異議,要求預留。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扣留提取收入,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拾』 法院如何執行被執行人的工資
法律分析:如果法院執行,一般來講是發協助執行通知書到被執行人所在單位,在發工資時直接將被執行人的錢扣下或者劃撥到相應的賬戶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三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扣留、提取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收入。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費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時,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被執行人所在單位、銀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儲蓄業務的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四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