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一人多職勞動法

一人多職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2-04-27 08:44:38

A. 勞動法是否允許一人多崗位工作(在工作時間內兼顧3種以上工作)

勞動法允許一人多崗位工作,但不能同時工作,一個崗位完後接著干第二個崗位工作……

B. 一人在多家公司就職,是否簽訂多份勞動合同

按勞動法規定,
勞動合同分為全日制勞動合同和非全日制勞動合同。
勞動者在同一時間內只能有一個全日制勞動合同,
非全日制勞動合同可以簽定多個,
全日制勞動合同時需要交納社保金的,
非全日制勞動合同不需要繳納社保金。
勞動者簽訂了全日制勞動合同的,
一般用人單位都會在制度上或合同中有隱含有不能隨意兼職的條款,
除非合同中明確約定勞動者可以兼職其他公司。
一旦被用人單位發現在外兼職並有可能影響本職工作的,
可直接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不需要支付補償金。
所以你要想好了。

C. 一人兩職務工資沒雙份,罰款罰雙倍,違反勞動法嗎

企業沒有罰款的權利,一倍都是不合法,更別提雙倍了。

D. 一人上兩份工作違反勞動法嗎


【法律分析】
1、員工入職與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和單位之間形成勞動合同關系,需要依照勞動合同履行自己的工作職責,工作時間干私活影響本工人作,單位能夠依照勞動合同法的限定解除勞動合同。

2、員工在工作期間,因有意而導致公司損失的,單位能夠依照勞動合同的商定主張賠償。利用單位資源干私活,就隸屬有意做法,如果導致單位資源損失,需要承受賠償職責。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能夠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取要求的;

(二)嚴重違背用人單位的規章規則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導致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導致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議,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限定的情形招致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職責的。

E. 一個人可以同時跟兩個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嗎

法律分析:一個人不可以同時和兩家公司簽訂兩份勞動合同。依據勞動法的規定,除非全日制用工關系之外一個人是不可以在兩家不同的單位簽署勞動合同的。一個人同時與兩個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的情況屬於違反勞動法的相關規定,任意一家用人單位可以隨時解除勞動者的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F. 同時在兩家公司任職,違反勞動法嗎

同時入職兩家公司並與兩家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的,是否違反勞動法,需要查明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是否有提前的合同約定,如果兩家公司都共同約定允許雙入職,那麼不涉及到違法,反之則違法。

如果勞動合同上明確約定了勞動者不得同時在兩家公司任職的,那麼此時同時在兩家公司任職是違法的,勞動者因此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同時在兩家公司任職相關法規:

《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九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G. 勞動法一人多職怎麼辦

勞動法沒有具體規定,需要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就可以。

H. 一人在公司兩職務工資沒雙份,罰款罰雙倍,違反勞動法嗎

首先你與國營公司或私人企業是否簽訂合同,合同是如何簽訂,有否一人身兼雙專職而沒有雙份工資及罰屬款雙倍一項,如果沒有,先不說罰款罰雙倍為不違反勞動法,單單身兼雙職沒有雙倍工資就是違反勞動法的,法律明文規定,任何企業及私人老闆,都不能用各種方式剝削勞動力資源,無論你做錯了什麼,或者損壞了企業的公共財物,只能照價賠償,私自更改罰款,你可以拿出有理有力的證據,向勞動部門申訴,勞動保障部門會安國家規定給你解決問題

I. 一工多職是否違反勞動法

若是影響了其中一份工作,該單位有權解除與其的勞動合同,且不承擔經濟補償或者經濟賠償。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研究生就業 發布:2025-02-10 09:28:21 瀏覽:741
義烏最好的律師 發布:2025-02-10 09:19:57 瀏覽:54
女子司法所 發布:2025-02-10 08:01:29 瀏覽:962
法官辭職做法務 發布:2025-02-10 07:54:06 瀏覽:890
法社會學在中國的地位 發布:2025-02-10 07:34:37 瀏覽:674
民法典對賠償的 發布:2025-02-10 07:30:27 瀏覽:484
公司法實物出資比例 發布:2025-02-10 07:16:02 瀏覽:713
銀川中級人民法院新聞 發布:2025-02-10 07:15:50 瀏覽:25
新刑事訴訟法第33條 發布:2025-02-10 06:59:51 瀏覽:951
勞動合同法重要意義 發布:2025-02-10 06:28:26 瀏覽: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