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著名專家
A. 鄒建章的介紹
鄒建章,眾合教育獨家簽約教師,前資深檢察官,國內司法考試輔導專家,主講刑事訴訟法、論述題、法律文書等。
B. 卞建林的個人著作
1. 《刑事起訴制度的理論與實踐》(獨著),中國檢察出版社1993年6月版;
2. 《聯合國刑事司法准則與中國刑事法制》(副主編),法律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改建議稿與論證》(參著),中國方正出版社1999修訂版;
4. 《刑事訴訟的現代化》(獨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年6月版;
5. 《聯合國刑事司法准則撮要》(合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版;
6.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證據法專家擬制稿(條文、釋義與論證)》(副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04年1月版;
7. 《刑事證明理論》(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版;
8.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組織法〉修改專家意見稿》(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2006年8月版;
9. 《刑事正當程序研究》(主編),中國檢察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再修改專家建議稿與論證》(參著),中國法制出版社2006年9月版;
11. 《傳媒與司法》(合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12. 《中國刑事司法改革探索——以聯合國刑事司法准則為參照》(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版;
C. 馬婷婷是誰
女,河北省石家莊市人,200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訴訟法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現任廣東警官學院法律系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刑法、刑事訴訟法,承擔刑事訴訟法課程的授課任務。
自讀研伊始,即筆耕不輟,在多種學術刊物及論叢上發表論文20餘篇。到目前的主要成果有:
1.《從民事訴訟的系統開放性看民事「執行難」》,載《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第1期;
2.《淺析專家證人制度》,載《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第3期;
3.《中國古代少年司法制度》,載《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第4期;
4.《域外民事被執行人財產查明及借鑒》,載《廣西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5.《淺論「暫緩判決」》,載《黑龍江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6.《也論「刑辯難」》,載《經濟與社會發展》2005年第5期;
7.《淺析社會服務令》,載《學術經緯》2005年第5期;
8.《試評兩大法系之偵查模式》,載《高教理論導刊》2005年第8期;
9.《淺析刑事審判階段的律師辯護》,載《教育信息化》2005年第4期;
10.《試論中國古代司法官責任制度的演進及特徵》,載《學位》2005年第3期;
11.《淺析單位犯罪主體》,載《台聲·新視角》2005年第6期;
12.《辯訴交易與簡易程序》,載吉林大學出版社和吉林音像出版社聯合出版的《學術與創新》2005年8月版(論叢);
13.《也談辯訴交易》,載《法制與社會》2006年第10期;
14.《恢復性司法本土化理性思考》,載《理論觀察》2007年第5期;
理論研究的同時,亦不忘社會實踐。大學期間曾經在石家莊市裕華區人民法院、上海市中級人民法院、石家莊市佳誠律師事務所實習,並在研究生期間配合我國著名刑事訴訟法專家陳光中教授在佳誠律師事務所就刑事訴訟法修改中的律師辯護問題進行調研。由於社會實踐表現突出,獲得優秀研究生,優秀畢業研究生的稱號。進入廣東警官學院任教期間,在2007年3月-2007年8月在順德分局樂從派出所進行基層調研,積累了一定基層辦案經驗。
搜一下就有,不曉得是不是介個。。。
D. 中國著名律師前10名
中國著名律師有:朱樹英、田文昌、宋中清、彭雪峰、曹樹昌。
1、朱樹英,上海建緯律師事務所創始主任。畢業於華東政法學院。任上海市第十、十一屆政協常務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民事業務委員會主任,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常務理事兼法律事務專業委員會執行主任。
上海、北京等九城市以及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建設專業仲裁員。擔任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八所大學法學客座教授。獲上海市勞動模範、上海市首屆「東方大律師」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秀建設者、全國優秀律師稱號。
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有一百多篇論文在國內外專題會議上發表,有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三本共130餘萬字的專著《建設工程法律實務》、《房地產開發法律實務》、《建設工程實務問答》,以及與他人合著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建設工程合同與索賠管理》。
由知識產權出版社出版的《住宅商品房交易與物業管理案例評析及法律實務》均深得業內人士和廣大讀者的好評。
5、曹樹昌律師至今從事專職律師工作已經三十多年,具有深厚的法學功底和社會經驗,曾經從事企業管理、法學教學和法律研究工作。
曹樹昌律師的法律知識是建立在自然科學知識基礎之上的,具有融法學、自然科學、管理科學於一身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的知識結構。
曹樹昌律師致力於經濟犯罪的研究和各類刑事案件的辯護,以自己的綜合實力和敬業精神最大限度地維護可能受到刑事追究或已經受到刑事追究的委託人的合法權利。
E. 我國有哪些比較有名的刑訴法學家
法學家,一般是按照法律部門分類的,分為:理論法學、法律史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專學屬、刑法學、民商法院、訴訟法學、軍事法學。刑訴法學屬於訴訟法學的一個分支。
按照《當代中國法學名家》所載,訴訟法學較為專業的學者有:
「卞建林 常 怡 陳光中 陳桂明 陳瑞華 陳衛東 程榮斌 崔 敏 樊崇義 顧培東 江 偉景漢朝 李 浩 劉家興 龍宗智 沈達明 沈德詠 宋英輝 譚 兵 譚世貴 湯維建 田平安 汪建成 王國樞 王敏遠 王亞新 徐靜村 嚴 端 楊榮馨 張衛平 周國均 左衛民 孫長永 李昌道...」等人。
F. 《刑事訴訟法》課程主講老師是誰
《刑事訴訟法》課程主講老師是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內書記,容兼任北京地石律師事務所律師,新華通訊社法律顧問,北京市法學會訴訟法學研究會理事,沈陽市政法委執法監督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主講《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學》、《證據學》、《律師學》、《外國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程序論》等課程。
G. 楊雄的刑訴法怎樣
楊雄的刑訴法學的可以。
課程上的好與否主要在於是否適合你自己,刑訴比較著名的司法考試輔導老師是楊雄和左寧。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可以多比較,看看哪個老師的課比較合適自己。左寧的課程是會偏理論的,而且現在刑訴考試的方向也比較側重理論了。
(7)刑事訴訟法著名專家擴展閱讀:
訴訟是一種三方組合,其最一般的含義是:處於平等對抗地位、有糾紛的雙方向處於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訴其糾紛,並請求裁判方解決其糾紛的活動。在現代社會,訴訟是國家司法活動的重要內容,國家司法權通過訴訟活動得以實現,從而達到解決社會糾紛、實現法律正義的目的。
根據訴訟的內容和形式不同,訴訟活動可以具體分為刑事訴訟、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部分。其中,刑事訴訟是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和偵查機關在當事人以及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被追訴者[1]刑事責任問題的訴訟活動。
1.刑事訴訟[2]是實現國家刑罰權的活動。刑事訴訟的中心內容是解決被追訴者(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責任問題。因此,刑事訴訟法與刑法關系密切,學習刑事訴訟法必須對此有所了解。
2.刑事訴訟由國家專門機關負責進行。刑事訴訟活動主要由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負責進行。其中,享有偵查權的機關包括: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檢察機關、軍隊的保衛部門、監獄和海關總署緝私局。在考試中,一般以公安機關、檢察機關的偵查許可權為考察重點。人民檢察院是唯一享有檢察權的機關。在刑事訴訟中,檢察權貫穿始終,如對公安機關不立案的監督;自偵案件的偵查;批准逮捕;審查起訴;出庭支持公訴;抗訴;執行監督;等等。人民法院是唯一享有審判權的機關。根據第12條規定,審判階段是確定公民有罪的必經階段。因此,審判程序一直是司法考試的重點。
H. 誰有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的具體介紹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簡介
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成立於2005年8月18日,是專門從事刑事法學研究的、中國刑事法學領域首家且目前唯一的具有獨立性、實體性、綜合性的學術研究機構。研究院的建立,旨在建設全國領先並與國際知名刑事法學機構看齊的新型刑事法學術機構,本著刑事法學一體化的精神,逐步全面發展刑事法的學術領域,培養高級刑事法學專門人才,努力為我國法學研究和高層次人才培養作出新的探索和較大的貢獻。
一、研究院建設
研究院成立以來,即在學術隊伍、機構設置、規章制度等各方面努力探索,積極嘗試,從而使各項工作日益走上正軌,並呈現出健康、良性發展之態勢。
1.學術隊伍
研究院由著名中年刑法學者趙秉志教授擔任院長,盧建平教授擔任常務副院長,首批專職研究人員10餘位,初步構成研究院的學術中堅力量。目前,研究院正在廣納人才,力爭在一年左右使專職研究人員達到25人的規模,並在此之後的三年內達到40人左右。
研究院聘請了包括高銘暄教授、王作富教授、馬克昌教授、儲槐植教授等老一輩著名刑法學家、20餘位中央與地方政法機關副部長級以上專家型領導以及重要國際組織領導人等在內的國內外著名的刑事法專家、學者擔任特聘顧問教授,並聘請了包括資深刑法學家、著名中青年刑法學者以及中央和地方政法機關廳局級專家型領導等在內的40餘位國內知名的刑事法專家學者擔任研究院疑難刑事問題研究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還聘請了一批兼職教授(研究員)。
2.機構設置
研究院已設立學術委員會,並將與學校其他法學單位共建校學位委員會法學分會。
研究院以常設機構研究所為基本架構,並輔之以研究交流中心、項目辦公室,從而保障和促進研究工作的正常開展與繁榮、深化。
目前,研究院已設立及擬設立的研究所主要有:
(1)中國刑法研究所;
(2)外國刑法與比較刑法研究所;
(3)國際刑法研究所;
(4)犯罪學與刑事政策學研究所;
(5)刑事執行法研究所;
(6)刑事訴訟法研究所。
研究院已設立及擬設立的研究交流中心暨項目辦公室主要有:
(1)中日刑事法研究中心;
(2)中美刑事法研究交流中心;
(3)中歐刑事法研究交流中心;
(4)中俄刑事法研究交流中心;
(5)中國區際刑事法研究交流中心;
(6)刑事法律制度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7)促進國際刑事法院項目辦公室。
研究院還設立有處理日常事務的辦公室。
3.規章制度
研究院正著力進行規章制度建設,包括日常工作制度、財務制度、人事制度、外事制度、人才引進制度、業績考核制度、科研獎懲制度等。
4.發展規劃
研究院正著手研究和制定三年暨六年的發展規劃,希望在學校的領導和支持下,在各有關方面的鼎力幫助下,通過發展規劃的制定與貫徹落實,逐步將研究院建成名副其實的國家刑事法學研究重鎮。
5.人才培養
培養高層次法律人才是研究院的基本任務。根據北京師范大學有關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文件精神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工作的需要,研究院已正式開展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後、訪問學者的招生與招收工作。
二、積極舉辦國際學術會議
1.第三屆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
由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和西南政法大學主辦、由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和西南政法大學毒品犯罪與治理對策研究中心承辦的「第三屆中韓刑法學術研討會」,於2005年8月21-22日在中國著名山城重慶市隆重召開。來自中韓兩國的專家學者共計60餘人出席了研討會。此次研討會的主要議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國際暨區際刑事司法協助問題;二是有組織犯罪(包含毒品犯罪、偷渡犯罪、黑社會犯罪等)的懲治暨中韓相關刑事司法合作問題。研究院院長、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會長趙秉志教授不僅在開幕式上致詞,而且還作了題為「中國刑事法治一年來的新進展」的學術演講。
2.21世紀第4次中日刑事法學術研討會
由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所屬的中日刑事法研究中心主辦、吉林大學法學院承辦並得到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吉林省人民檢察院、黑龍江省人民檢察院、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長春市人民檢察院等單位協辦的「21世紀第4次(總計第10次)中日刑事法學術研討會」,於2005年8月28日至30日在長春市吉林大學隆重舉行。來自中日兩國刑事法學界的近百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會議以「危險犯與危險概念」為主題,中日兩國刑事法學者提交了10篇相關論文作為研討的基礎。
3.世界法律大會國際刑法專題研討會
法學界舉世矚目的第22屆世界法律大會於2005年9月5日至9日在北京、上海兩地隆重舉行。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院長趙秉志教授、常務副院長盧建平教授、專職研究員黃風教授和王秀梅副教授,研究院特聘顧問教授高銘暄教授(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昌教授(武漢大學)和儲槐植教授(北京大學)等參加了此次盛會。研究院還配合最高人民法院協辦了「國際刑法專題論壇」。研究院院長趙秉志教授和美國西蘭克斯大學法學院塞繆爾·J·李維教授作為該論壇的主席,共同主持了這一國際熱點論壇。
4.研究院主要人員主持、承辦「首屆當代刑法國際論壇」
2005年8月26-27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辦的「首屆當代刑法國際論壇」在京召開。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全體同仁作為論壇的主要負責人和籌備者參與組織、籌辦和主持了此次論壇。來自聯合國、國際刑事法院、國際刑法學協會等國際組織和美國、德國等近十個法治發達國家的著名刑事法學者、專家,以及我國大陸與香港、澳門地區的刑法學界同行共計150餘人出席了此次論壇。該論壇圍繞「全球化時代的刑法變革——國際社會的經驗及其對中國的啟示」這一主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
三、相繼簽訂對外學術交流協議
研究院研究人員以往即非常注重對外學術交流,並與歐美等法治發達國家的諸多學術機構開展了十分密切的交流與合作。在原有對外交流合作關系的基礎上,研究院成立不久即相繼與德國、韓國、西班牙等國的學術機構簽訂了正式學術交流協議。
1.與德國、韓國、澳門有關學術機構簽訂學術交流協議
2005年8月27日晚,正值首屆「當代刑法國際論壇」在京落下帷幕之際,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院長趙秉志教授與參加論壇的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哲學研究所所長許乃曼教授、韓國東亞大學法學院院長許一泰教授、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常務副院長楊誠教授分別代表所在單位簽訂了雙方學術交流與合作協議。
2.與西班牙有關學術機構簽訂學術交流協議
2005年9月4日晚,值第22屆世界法律大會在北京召開前夕,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院長趙秉志教授與西班牙巴斯克犯罪學研究院主任(國際刑法學協會主席)德·拉·奎斯塔教授分別代表兩機構簽訂了學術交流與合作協議,相互承諾在人員交流、資料交換和項目研究等方面開展更為深入而廣泛的合作。
四、組團赴加拿大考察訪問
為了進一步拓展中加之間的合作領域,應加拿大刑法改革與刑事政策國際中心的邀請,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特組成以趙秉志教授為團長、盧建平教授為副團長的刑事法學術考察訪問團,於2005年9月16-28日對加拿大溫哥華、渥太華、多倫多等地進行了學術訪問。
作為中加雙方合作項目之重要組成部分,此次學術訪問旨在通過考察加拿大貫徹聯合國反腐敗公約、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的立法與實踐,為中國刑事司法中貫徹國際標准提供借鑒。在加拿大刑法改革與刑事政策國際中心的精心策劃和組織下,考察訪問團不僅與加拿大皇家騎警高級顧問、加拿大有關刑事法專家以及加拿大外交部所邀請的實務專家分別進行座談研討,而且還參觀訪問了SFU犯罪學研究院、BC省司法學院、多倫多大學法學院以及加拿大國家司法學院等培訓與研究機構。此次訪問不僅達到了預期的目標,而且還促使中國公安部與加拿大有關各方初步達成了合作的意向,可謂取得了非常圓滿的成功。
五、主辦「名家講座」系列
研究院近期邀請了幾位國際上知名的專家學者作了學術講座。具體包括:
1.「名家講座」第1講——中國與禁止酷刑國際公約
2005年8月26日晚,研究院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辦首期「名家講座」。此次講座的主講人為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兩屆前任主席、聯合國附屬研究機構加拿大刑法改革與刑事政策國際中心董事長、布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名譽院長彼得?伯恩斯先生。伯恩斯先生主講的題目為《中國與禁止酷刑國際公約》。
2.「名家講座」第2講——全球化與刑法公正
2005年9月4日晚,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在學校主樓314學術報告廳主辦「名家講座」第2講,主講人為國際刑法學協會主席、西班牙巴斯克犯罪學研究院主任德?拉?奎斯塔教授。德?拉?奎斯塔教授主講的題目為《全球化與刑法公正》。
3.「名家講座」第3講——國際刑事法院中的普遍管轄權問題
2005年9月9日上午,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在京聘請著名國際刑法專家、前南國際刑事法庭上訴庭庭長劉大群先生為客座教授,並舉行名家講座第3講。劉大群法官主講的題目為《國際刑事法院中的普遍管轄權問題》。
此外,「名家講座」第4講也將於2005年10月11日在北京師范大學舉行,演講者為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資深中國法專家科恩先生。
六、科學研究與成果出版
科學研究應是研究院的重心,也是研究院學術水平與地位的標志。在主要研究人員以往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研究院把學術研究的組織和開展放在首位,並取得了初步成果。
(一)創建「京師刑事法文庫」
為保證學術研究的規模、效應和成果積累,研究院成立伊始便建立了系列性著作項目,即「京師刑事法文庫」。目前,該文庫第一本專著,即趙秉志教授所著《刑法基本理論專題研究》,已由法律出版社公開出版。而研究院講師陰建峰博士所著《現代赦免制度論衡》和研究院兼職研究人員袁登明博士所著《行刑社會化研究》亦已被納入該文庫,並將於近期出版。
(二)繼續創辦學術叢刊
研究院主要成員多年來主編、編輯了多種學術論叢和年刊。為營造前沿性學術陣地,研究院調整了《刑法論叢》、《刑法評論》、《刑事法判解研究》、《刑事法治發展研究報告》、《刑法學的新動向》等學術叢刊的主辦單位和編輯隊伍,並繼續向社會公開推出。
目前,由研究院主辦的《刑事法判解研究》2005年第2-4輯總第11-13輯已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公開出版。研究院近期面世或即將交稿的學術叢刊主要包括:《刑法論叢》第10卷、《刑法評論》第8卷、《刑事法治發展研究報告》(2005年卷)。此外,研究院還創辦了我國首份《國際刑法評論》雜志,其首卷也將於2005年底前出版。
(三)出版多種學術著作
除了建立「京師刑事法文庫」、創辦學術叢刊外,研究院同時也專注於其他有分量、有影響的學術專著的出版。概而言之,研究院成員近期將出版的學術書籍主要有:《中韓刑事制裁的新動向》(趙秉志教授主編,中韓刑法比較研究系列之二,中國法學會刑法學研究會於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合作項目)、《當代刑事法熱點問題研究》(趙秉志教授與盧建平教授主持,中英文對照,系列著作之一)、《中美刑法熱點問題研究》(,趙秉志教授主編,中英文對照)、《仇視性犯罪》(王秀梅副教授譯著)等。研究院還計劃陸續組織撰著、編輯和出版其他一系列刑事法著作。
七、網路信息與圖書資料建設
網路信息與圖書資料已經成為信息時代不可或缺的宣傳和交流的工具。通過網路信息與圖書資料建設,可以加強與各界的交流,有助於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刑事法治的宣傳和咨詢。通過網路信息的反饋,可以調查收集一些基礎性研究數據,從而為刑事法治的實證研究提供參考資料。因此,研究院的信息資料與網路建設應當是基礎性學術建設的重要環節。在北京師范大學網路中心的鼎力支持與協助下,研究院研究人員已經創建了「京師刑事法治網」。同時,研究院的圖書資料建設亦已初具規模。當然,研究院將繼續積極創造條件,更加努力工作,不斷建設和完善「京師刑事法治網」與圖書資料室,為全國刑事法學研究、刑事法學信息資料交流、刑事法治建設、刑事法治宣傳提供服務與便利。
北京師范大學
I.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七條,內容如下:
第八十七條 人民檢察院審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檢察長決定。重大案件應當提交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
J. 中國刑事訴訟法專家有誰
陳錦華,b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