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追索勞動報酬一定要仲裁勞動法

追索勞動報酬一定要仲裁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2-04-27 15:14:57

Ⅰ 勞動報酬糾紛是否需仲裁

法律分析:勞動報酬糾紛需要仲裁前置。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八十五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依法對用人單位遵守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有權制止,並責令改正。

第八十六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監督檢查人員執行公務,有權進入用人單位了解執行勞動法律、法規的情況,查閱必要的資料,並對勞動場所進行檢查。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監督檢查人員執行公務,必須出示證件,秉公執法並遵守有關規定。

Ⅱ 勞動報酬爭議需要仲裁前置嗎

勞動報酬爭議需要仲裁前置,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 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Ⅲ 追索勞動報酬糾紛是否先要勞動仲裁

法律分析:如果屬於勞動關系,必須先仲裁的;如果不屬於勞動關系,直接去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二十七條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前款規定的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Ⅳ 提起訴訟,人民法院應該怎樣追索勞動報酬

追索勞動報酬的案件,先要提起勞動仲裁,除非是有工資欠條的可以直接起訴;
案件到法院經審理後,法院會根據雙方的證據和調查結果作出判決,對原告的訴求有充足證據支持的,法院會支持。
判決後如果用人單位還不履行支付義務,勞動者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只要單位還在正常經營,是能執行到款項的。

Ⅳ 追索勞動報酬糾紛適用的法律

法律分析: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十四條 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勞動合同可以解除。

第二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

第二十七條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後,可以裁減人員。

Ⅵ 追索勞動報酬糾紛是否先仲裁

法律分析:追索勞動報酬糾紛需要先勞動仲裁。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九條 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Ⅶ 勞動報酬爭議需要仲裁嗎,怎麼處理

勞動報酬糾紛不一定需要勞動仲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勞動者以用人單位的工資欠條為證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訴訟請求不涉及勞動關系其他爭議的,視為拖欠勞動報酬爭議,按照普通民事糾紛受理

熱點內容
假報工傷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3-31 12:23:37 瀏覽:371
法院審監部 發布:2025-03-31 12:20:43 瀏覽:373
注冊會計師造假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3-31 12:08:08 瀏覽:744
張艷法律碩士 發布:2025-03-31 11:47:23 瀏覽:310
道德綁架英文作文 發布:2025-03-31 11:47:18 瀏覽:301
依法治國哲學知識主觀題 發布:2025-03-31 11:34:36 瀏覽:221
協議與合同在法律效力 發布:2025-03-31 11:29:04 瀏覽:309
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規責任 發布:2025-03-31 11:29:03 瀏覽:794
自考本科司法考試 發布:2025-03-31 11:15:36 瀏覽:143
民法典是法律 發布:2025-03-31 10:35:27 瀏覽: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