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一個月未簽合同雙倍工資何時算起勞動法

一個月未簽合同雙倍工資何時算起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2-04-27 16:42:02

A. 不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計算方法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對於不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的計算方法為:以勞動者本月的工資的二倍支付給勞動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B. 未簽勞動合同賠償雙倍工資怎麼算的

未簽勞動合同賠償的雙倍工資,用人單位自用工那天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需要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沒有和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從需要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那天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雙倍工資是指勞動者每月實發的工資的雙倍,已發放的工資部分應該扣除。具體按照實際發放的工資來計算。

C. 不簽勞動合同 支付雙倍工資 包括已經支付的工資嗎

這個是不包括的。
未簽勞動合同需賠雙倍工資: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因此企業在解除勞動關系時應支付雙倍工資。若未支付,職工可申請勞動仲裁
二倍工資不屬於勞動報酬的范疇,它具有懲罰性賠償金的性質,是針對企業未按照法定要求在法定時間內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懲罰性措施。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的規定。仲裁時效期間從最後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算。
二倍工資的仲裁時效又分為兩種情形: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期間短於一年的,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的仲裁時效起算點為雙方勞動關系終止之日的次日,即入職一年以內滿一個月,今天離職,明天起算,到明年今天,為仲裁有效期。
2、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期間長於一年的,勞動者要求用人單位支付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二倍工資的仲裁時效起算點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滿一年的次日。如2015年8月1日入職到2016年7月31日滿一年,從8月1日起算,到17年7月31日為仲裁時效期。
故勞動者向用人單位主張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須在上述法定的仲裁時效期間內主張,否則會因超過仲裁時效期間,而得不到仲裁庭與法院的支持。

D. 未簽勞動合同給付雙倍工資是勞動法第幾條

根據來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第自十四條、第八十二條,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五條、第六條可以得知,以下兩種情況用人單位應當支付雙倍工資:

1、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了勞動關系,但是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沒有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則在勞動關系建立滿一月後第二日起至滿一年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超過一年則視為已經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無需再支付雙倍工資。即用人單位最多應當支付不超過十一個月的雙倍工資。

如果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一個月之後滿一年之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則在勞動關系建立一個月之後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前一日此期間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

2、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支付雙倍工資。此時,支付雙倍工資不受十一個月的時間限制,只要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者均可提出要求支付雙倍工資。

E. 未簽勞動合同雙倍工資是按實際發放工資算,還是按照應發工資算

1、《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2、這們二倍工資,一般參照員工的應發工資,再支付一次的。如果你的工資是3000元,就會按3000元再進行支付的。

F. 沒簽勞動合同賠償雙倍工資是怎麼算的

沒簽勞動合同賠償雙倍工資是指勞動者每月實發的工資的雙倍,已發放的工資部分應該扣除,具體按照實際發放的工資來計算。用人單位未按照規定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需要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建立勞動關系的雙方需要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受法律保護,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用人單位必須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不滿一年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並依法為勞動者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如果對方實際在用人單位工作了,即使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職工可以收集存在勞動關在系的證據,到當地勞動局申請勞動仲裁,會形成事實上的勞動關系,還是受到勞動法保護的,確認了勞動關系之後,再到法院起訴。沒有簽訂勞動合同,職工要求公司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相關機構有權責令其限期繳納或者補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六條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G. 未簽訂勞動合同,雙倍工資是以實際幹活天數算的,還是以未簽訂勞動合同月數算的

未簽訂勞動合同的工資補償,應該以入職一個月後計算,不足一個月以半個月計算,最高不超過十二個月

H. 一個月未簽合同雙倍工資何時算起 勞動法

從入職第二個月起計算雙倍工資。

用人單位用工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已是非法用工,勞動者可以辭職,並可要求用人單位支付二倍的工資。

如有爭議,勞動者可向勞動仲裁委申請仲裁(不收費),同時遞交能證明勞動關系的證據,依法維權。

《勞動合同法》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第八十二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I. 沒簽合同雙倍工資怎麼算

沒簽合同雙倍工資計算方法如下:
1、未簽勞動合同需賠雙倍工資。因此企業在解除勞動關系時應支付雙倍工資,若未支付,職工可申請勞動仲裁;
2、未簽勞動合同能引起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成立;
3、未簽勞動合同依然不能免除為勞動者繳納各項社保費的義務。
企業就應履行勞動法規定的各項義務,若不履行,勞動者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
合同是民事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合同曾有契約與合同之分。契約是雙方當事人基於相互對立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如買賣契約。合同是雙方或者三方以上當事人基於方向並行的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如合夥合同。我國現行法律不再作這樣的區分,把二者統稱為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第十一條 用人單位未在用工的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約定的勞動報酬不明確的,新招用的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按照集體合同規定的標准執行;沒有集體合同或者集體合同未規定的,實行同工同酬。

J. 臨時工不簽訂勞動合同是否需要支付雙倍工資

需要,臨時工用工滿一個月不簽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當支付二倍工資,相關法律沒有正式工、臨時工之分,只要存在勞動關系就要簽訂勞動合同,如果超過一年沒簽視為已經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了,勞動者可以申請雙倍工資的支付賠償。
法律分析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在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所以可以要求用人單位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如果沒過仲裁時效可以申請雙倍工資的支付賠償。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勞動者不與用人單位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終止勞動關系,並依照相關法律的規定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工資的起算時間為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截止時間為補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前一日。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個月的次日至滿一年的前一日應當依照規定向勞動者每月支付兩倍的工資,並視為自用工之日起滿一年的當日已經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應當立即與勞動者補訂書面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勞動合同。
第十七條訂立和變更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勞動合同規定的義務。
第七十七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提起訴訟,也可以協商解決。

熱點內容
法社會學在中國的地位 發布:2025-02-10 07:34:37 瀏覽:674
民法典對賠償的 發布:2025-02-10 07:30:27 瀏覽:484
公司法實物出資比例 發布:2025-02-10 07:16:02 瀏覽:713
銀川中級人民法院新聞 發布:2025-02-10 07:15:50 瀏覽:25
新刑事訴訟法第33條 發布:2025-02-10 06:59:51 瀏覽:951
勞動合同法重要意義 發布:2025-02-10 06:28:26 瀏覽:826
朝國刑法 發布:2025-02-10 06:18:30 瀏覽:633
金華法院判決 發布:2025-02-10 05:36:59 瀏覽:471
婚姻法中婚後財產分配 發布:2025-02-10 05:19:15 瀏覽:152
民法基本制度 發布:2025-02-10 05:13:03 瀏覽: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