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刑事訴訟法209

刑事訴訟法209

發布時間: 2022-04-28 17:11:01

① 一審敗訴,二審維持原判,再審駁回申請,再審後還有無司法救濟程序

刑訴中提起再審的叫「申訴人」,民訴中提起再審的叫「申請人」,因此通過你的問題「再審駁回申請」我判斷你適用的是民事訴訟程序。
現在就民訴中二審維持原判,再審駁回申請的情況做如下回答:
首先,你仍然享有司法救濟途徑。
其次,再審駁回申請後,依據民訴法209,民訴法解釋416,417條規定。你可以向二審法院同級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向二審法院的上級檢察院申請抗訴。
再次,根據民訴法209,一旦檢察院對你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做出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針對該案件,你再無法律上的救濟。
最後忠告,根據民訴法207規定,你的生效判決是二審法院做出的,因此,再審適用二審審判程序,所作判決、裁定直接發生法律效力且再無法律上的救濟。
法條鏈接:
民訴法207: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做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做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替身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民訴法20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查建議或者抗訴:(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做出裁定的;(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做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民訴解釋416: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依當事人的申請對生效判決、裁定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再審檢察建議,符合下列條件的,應予受理。(以下省略)
民訴解釋417:人民檢察院依當事人的申請對生效判決、裁定提出抗訴,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三十日內裁定再審(以下省略)

② 如辯護人在開庭審判時有異議,能用簡易程序嗎

這要看具體情形,即審查異議的本質。如辯護人的意見得到被告人的認可,異議成立;如被告人認可使用簡易程序,則辯護人的意見不成立。

一、我國最新刑事訴訟法關於適用簡易程序的相關規定

第208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審判: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

(二)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的;

(三)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沒有異議的。

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建議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

第209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簡易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三)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認罪或者對適用簡易程序有異議的;

(四)其他不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

第211條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審判人員應當詢問被告人對指控的犯罪事實的意見,告知被告人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法律規定,確認被告人是否同意適用簡易程序審理。

第215條 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按照本章第一節(公訴案件)或者第二節(自訴案件)的規定重新審理(即普通第一審程序)。

二、法律規定的異議方:被告。而辯護人是被告的刑事辯護人,其本身並無權利對是否適用簡易程序作出決定,但如其異議代表的是被告人的意見,則其異議成立,即屬於被告人異議。如其異議不能得到被告人的認可,異議不成立。

③ 檢察院抗訴前是否一定要申請再審

當事人申請再審,是檢察機關抗訴的前置程序。因為民事案件無數,檢察機關在正常情況下,並不幹涉民事領域的案件,只有法定情形下,檢察機關才會提起抗訴。如果當事人不申請,檢察機關是不清楚的。

當事人申請抗訴的條件

(依據:《民事訴訟法》)

第209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3)刑事訴訟法209擴展閱讀:

檢察院抗訴的有效時間

一、按上訴程序提出的抗訴(二審抗訴)

即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認為同級人民法院的一審刑事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時,在法定抗訴期限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訴。

我國刑事訴訟法對這種抗訴規定的具體程序是:檢察院將抗訴書通過原審法院提交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的人民檢察院還應將抗訴書抄送上一級人民檢察院,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應就抗訴的理由和根據認真審核。

如果認為抗訴不當,可直接向同級人民法院撤回下一級人民檢察院的抗訴,並將撤回抗訴的情況通知下一級人民檢察院。

二是按審判監督程序提出的抗訴(再審抗訴)

即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如發現確有錯誤,按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這種抗訴不受時間限制,對於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接受抗訴的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重新審理。

上訴程序的抗訴,法律規定對於判決的抗訴期限為10日,對於裁定的抗訴期限為5日。

而審判監督程序的抗訴,沒有期限的限制,只要人民檢察院發現生效的判決和裁定有錯誤,不論判決和裁定是在執行中,還是已經執行完畢,均可提出抗訴。

1、不服判決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十日。即指被告人、自訴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辯護人和近親屬、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的上訴期限為十日。

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認為本級人民法院確有錯誤的第一審判決的抗訴期限為十日。

2、裁定的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為五日。即上訴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第一審的裁定,提出上訴的期限為五日;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本級人民法院確有錯誤的第一審裁定,提出抗訴的期限為五日。

3、上訴和抗訴的期限的計算,從接到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日起算。

④ 刑事訴訟法的立法程序是怎麼樣的

刑事訴訟法立法程序為:
1、提出法律草案;審議立法議案;
2、立法議案的表決通過;
3、公布法律: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人大常委會通過後,由國家主席公布。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09條規定:「人民檢察院發現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違反法律規定的訴訟程序,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糾正意見」。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辯護律師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其他辯護人經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許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會見和通信。
辯護律師持律師執業證書、律師事務所證明和委託書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會見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應當及時安排會見,至遲不得超過四十八小時。

⑤ 醉駕209ml取保候審需要准備什麼

駕駛機動車,駕駛員血液中酒精含量為209mg/100ml的,屬於醉酒駕駛機動車,構成危險駕駛罪,依法應處拘役並處罰金。
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如果被批准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或其家屬應提供相應的保證金或保證人提供擔保。所以,醉酒駕駛的犯罪嫌疑人家屬向公安機關申請取保候審的,應該要准備好一定數量的保證金,或提供符合要求的保證人。
《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六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第六十七條 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與本案無牽連;
(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第六十八條 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監督被保證人遵守本法第六十九條的規定;
(二)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本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被保證人有違反本法第六十九條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履行保證義務的,對保證人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條 取保候審的決定機關應當綜合考慮保證訴訟活動正常進行的需要,被取保候審人的社會危險性,案件的性質、情節,可能判處刑罰的輕重,被取保候審人的經濟狀況等情況,確定保證金的數額。
提供保證金的人應當將保證金存入執行機關指定銀行的專門賬戶。

⑥ 淺議控申工作如何應對兩大新訴訟法挑戰

蚌山區人民檢察院 吳安平 2012年,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同年,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二十八次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決定》。刑事訴訟法和民事訴訟法的修改,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重大舉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兩法的修改是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工作機制改革的需要,是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要求,對著力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群眾反映強烈、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兩法修改范圍廣、內容多,對於檢察機關來說,意義尤其重大。控申部門作為檢察機關行使訴訟監督職能的重要業務部門之一,要起到「窗口」和「橋梁」的作用,就應做到及時研究和適應兩法修改給控申工作帶來的新任務和挑戰,積極採取有力措施,創新工作機制,努力做好兩法賦予控申部門的新職責。一、刑訴法修改對控申工作新要求(一)首次明確規定了訴訟權利被侵害的救濟渠道新刑訴法第47條明確規定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認為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員阻礙其依法行使訴訟權利的,有權向同級或者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或者控告。人民檢察院對申訴或者控告應當及時進行審查,情況屬實的,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在刑事訴訟過程中,由於法律規定不夠明確及司法機關執法理念的影響,經常會出現辯護人行使權利不暢的現象,權利被侵害的事件也時有發生。新刑訴法首次從法律層面上明確規定了訴訟權利被侵害的救濟渠道,保障辯護人尤其是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執業權利,改善辯護律師的執業環境,是完善辯護制度、充分發揮律師作用的重要保證,也充分維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辯護權,體現了新刑訴法保障人權的宗旨。控申部門作為申訴的受理部門,要切實增強保障辯護人權利的意識,建立必要的工作機制,及時受理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申訴控告,維護辯護人的訴訟權利。(二)明確規定了整個訴訟過程中各種違法行為的投訴處理機制新刑訴法第55條規定:人民檢察院接到報案、控告、舉報或者發現偵查人員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的,應當進行調查核實。對於確有以非法方法收集證據情形的,應當提出糾正意見;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新刑訴法第115條:當事人和辯護人、訴訟代理人、利害關系人對於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有權向該機關申訴或者控告:採取強制措施法定期限屆滿,不予以釋放、解除或者變更的;應當退還取保候審保證金不退還的;對與案件無關的財物採取查封、扣押、凍結措施的;應當解除查封、扣押、凍結不解除的;貪污、挪用、私分、調換、違反規定使用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物的。受理申訴或者控告的機關應當及時處理。對處理不服的,可以向同級人民檢察院申訴;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申訴。人民檢察院對申訴應當及時進行審查,情況屬實的,通知有關機關予以糾正。刑訴法第115條雖然被置於「偵查」一章的「一般規定」中,但根據立法目的及條文內容,該條適用於整個刑事訴訟程序。該條規定是檢察機關對各類強制性偵查措施進行法律監督的明確規定和原則性規定。此前這類投訴多由公安機關和法院處理,在實際操作中由於缺乏外部的監督機構,投訴難、執行難的現象大量存在,這次修改將會有力的解決這一難題,充分保障司法公正和刑事訴訟參與人的合法權利。二、民訴法修改對控申工作新要求(一)明確規定了對民事申訴案件的審查受理民訴法第208條對審判監督做出了規定,第209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人民檢察院對當事人的申請應當在三個月內進行審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抗訴的決定。當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通知》中明確指出,當事人向人民檢察院申請監督,由作出生效判決、裁定、調解書或者正在審理、執行案件的人民法院同級人民檢察院控告檢察部門受理。人民檢察院受理監督申請時,應當要求當事人提交申請書、相關法律文書、身份證明和相關證據材料。人民檢察院控告檢察部門在接收材料後應進行審查,並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符合受理條件的,控告檢察部門應當在決定受理之日起三日內向申請人、被申請人送達《受理通知書》修改後的民訴法為檢察機關民事訴訟法律監督工作帶來了重要機遇和嚴峻挑戰。控申部門作為民事申訴案件的受理部門,應當明確受理條件,認真審查,切實保證受理質量。控申部門應當加快案件流轉,提高工作效率,全面貫徹落實修改後的民訴法。三、刑訴法修改對控申工作的挑戰(一)控申工作的工作量將大幅上升 新刑訴法第47條、第115條規定的情形很多是原屬於公安機關、人民法院自行處理的事項,在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日常的信訪量中佔有很大比例,尤其是查封扣押凍結等涉財問題,是信訪中的老大難問題。新刑訴法實施後,這些原屬於公安機關、人民法院受理的控告、舉報、申訴轉由控申部門受理,將會導致信訪量大幅上升,對信訪工作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二)對證據的要求更加嚴格,辦案風險加大,容易引起更多的涉檢信訪案件處理信訪案件是控申部門一項重要工作,信訪人法律意識淡薄是很多信訪案件的重要原因。新刑事訴訟法還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得被迫自證其罪的權利,完善了逮捕條件和審查批准逮捕的程序,調整了監視居住在強制措施體系中的地位,建立了未成年人附條件不起訴制度等,這些立法都會增加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訴的案件量,而這些案件很容易引發信訪。此外,新刑事訴訟法還有很多其他關於證據制度、強制措施、執行的新規定,如果當事人不理解其中的立法精神和程序意義,這些進步的立法也都可能會成為信訪的源頭,所以修改刑事訴訟法對控申部門釋法說理、息訴罷訪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三)對辦案人員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刑事訴訟法進一步加強了檢察機關對偵查權、審判權和執行權的監督,尤其強調在強制措施、辯護制度、證據制度、偵查措施、執行程序等容易侵犯訴訟權利的關鍵點加強監督。這些事項對控申部門來說是新增的課題,此前很少接觸,這就要求控申檢察幹警不僅要精通偵查監督、審判監督、執行監督等相關業務,還要熟悉訴訟法律、證據制度等方面的知識。重新審判條件的細化和抗訴權的轉移要求控申部門幹警具有公訴、出庭經驗的辦案人員,並且新刑訴法賦予了控申部門可以在再審程序中對被告人採取強制措施的權利,這些都對控申檢察幹警的專業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控申部門如何應對新挑戰(一)加強宣傳,規范執法控申部門要加強宣傳,規范執法,努力使民眾的法律意識與進步的立法同步。刑訴法和民訴法的修改有很多進步的地方,社會反響也很好,但是我國廣大民眾的法律意識普遍不高且參差不齊。要努力通過各種途徑擴大法律宣傳,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特別是「程序意識」和「證據意識」。控申部門應該承擔起相應的法律宣傳責任,相信更好的法律宣傳會減少更多的信訪。此外,作為檢察機關「窗口」的控申部門,應該樹立「一次執法就是一次普法」的意識,在執法中普法,讓規范的執法行為和成功的釋法說理成為有效的普法途徑。(二)加強學習,提升素質控申幹警要加強學習,提升素質,不斷提高執法辦案和釋法說理能力。面對新刑訴法和新民訴法提出的新挑戰,控申幹警要不斷學習和研究新刑訴法中出現的新程序、新機制,准確把握新程序、新機制中的立法精神和程序意義,要注意不斷發現和總結出現的新問題,著重尋找解決問題之道。只有不斷提高執法辦案和釋法說理能力,才能辦理好新型案件,才能在更加復雜的局勢下,處理更多的信訪案件。(三)加強與民行部門的協調與溝通新修改後民訴法對控申部門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控申部門應當加強與民行部門的溝通與協調,及時解決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發現可能影響社會穩定、可能引發新矛盾的苗頭,把不穩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確保修改後民訴法的順利實施。

⑦ 根據新刑訴辯護人認為當事人無罪的可以使用簡易程序嗎

新刑訴法第208條規定了基層法院適用簡易程序的條件:「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的;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沒有異議的」,這就將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擴展到基層法院所有的刑事案件,突破了原先僅對可能判處三年以下案件適用的限制。對於該適用條件,實踐中主要對「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的」存在不同的理解,根據立法精神,「如果被告人承認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實,僅對個別細節提出異議;或者對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僅對罪名認定提出異議的,仍然可以適用簡易程序,但庭審中應針對被告人有異議的部分重點調查、辯論」。應該注意的一個問題是如果被告人犯數罪,其僅對部分犯罪自願認罪的,一般不宜適用簡易程序。雖然《關於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第一條規定「對於指控被告人犯數罪的案件,對被告人認罪的部分,可以適用本意見審理」,但是該意見已於2013年4月被廢止,而且適用一個程序是對於案件整體來講的,同一案件部分簡易、部分普通,對量刑、文書製作等方面都會造成割裂。
擴大簡易程序適用的案件范圍,是為了提高效率。基於公正價值的要求,立法也明確了不適用簡易程序的情形。新刑訴法第209條規定了不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情形:「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有重大社會影響的;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認罪或者對適用簡易程序有異議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下稱解釋)第 290條有增加了「辯護人做無罪辯護的」及「被告人可能不構成犯罪的」兩種情形,進一步明確了不適用簡易程序的情形。

⑧ 刑事判決下來,執行局會通知當地派出所捉人嗎

一、刑事判決由哪個機關執行

刑事執行的依據是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08條和有關法律規定,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決和裁定,是指以下幾種:

(1)已過法定期限沒有上訴、抗訴的判決和裁定。即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上訴期滿而沒有上訴或抗訴的第一審判決和裁定。

(2)終審的判決和裁定。即中級、高級人民法院第二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審和第二審案件的判決和裁定。

(3)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判決和裁定。

(4)高級人民法院核準的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的判決、裁定和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授權核準的死刑判決和裁定。

生效判決和裁定因內容不同,執行主體也不相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09條、第211條、第219條和第220條的規定,死刑、罰金和沒收財產的判決和裁定,以及無罪或免除刑罰的判決,均由人民法院自己執行。《刑事訴訟法》第213條規定,對於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無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由公安機關送交監獄執行刑罰。對於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執行刑罰前,剩餘刑期在1年以下的,由看守所代為執行。對於被判處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機關執行。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14條、第217條和第218條的規定,暫予監外執行、徒刑緩刑、假釋以及管制、剝奪政治權利的判決和裁定,由公安機關執行。在交付有關部門執行時,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案件的性質和刑罰的不同,把判決或裁定交付法律所規定的有關部門執行。

⑨ 申訴是在檢察院好還是在法院好

申訴一般先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再審仍不服,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1、申訴是指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認為確有錯誤,向原審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提出的重新處理的一種訴訟請求。在申訴期間,原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如發現申訴有理的,由法院院長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是否再審。

2、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有錯誤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一方人數眾多或者當事人雙方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再審。當事人申請再審的,不停止判決、裁定的執行。

3、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再審申請書之日起三個月內審查,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再審;不符合本法規定的,裁定駁回申請。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

4、再審仍不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向人民檢察院申請檢察建議或者抗訴:

(一)人民法院駁回再審申請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對再審申請作出裁定的;

(三)再審判決、裁定有明顯錯誤的。

(9)刑事訴訟法209擴展閱讀:

根據《民事訴訟法》意見第208條的規定,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的裁定,當事人可以申請再審,而根據《民事訴訟法》意見第207條、209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人民法院再審立案的若干意見(試行)》第十四條的規定,以下民事案件的再審申請不予受理:

1、人民法院依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破產還債程序審理以及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審理後維持原判的案件;

2、人民法院裁定撤銷仲裁裁決和裁定不予執行仲裁裁決的案件;

3、人民法院判決、調解解除婚姻關系的案件,但當事人就財產分割問題申請再審的除外。

熱點內容
人民法院警示教育案例選編第四輯 發布:2025-02-09 11:44:22 瀏覽:844
謝丹律師 發布:2025-02-09 11:38:26 瀏覽:994
清華大學法學院招生簡章 發布:2025-02-09 11:18:52 瀏覽:303
上海勞動法試用期工資規定 發布:2025-02-09 11:07:05 瀏覽:126
中南政法法學院 發布:2025-02-09 10:42:14 瀏覽:693
行政法案例分析要點 發布:2025-02-09 10:40:16 瀏覽:435
女朋友和我分手後死了我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9 10:37:56 瀏覽:969
月息3違約金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9 09:01:01 瀏覽:551
刑事訴訟法再審抗訴 發布:2025-02-09 08:58:44 瀏覽:371
財經法規習題集 發布:2025-02-09 08:53:13 瀏覽: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