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❶ 如果光有口供,沒有其他認證物證可以作為判刑依據嗎
如果只有口供,沒有其他證據來佐證口供的真實性,是不能定罪和量刑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1)最新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❷ 只有指紋沒有口供沒有物證能否定罪
只有指紋是否可以定罪要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而定的。即使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但是必須符合證據確實、充分的條件。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2)最新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條,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偵查人員對於與犯罪有關的場所、物品、人身、屍體應當進行勘驗或者檢查。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指派或者聘請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在偵查人員的主持下進行勘驗、檢查。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二條,為了確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徵、傷害情況或者生理狀態,可以對人身進行檢查,可以提取指紋信息,採集血液、尿液等生物樣本。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絕檢查,偵查人員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強制檢查。檢查婦女的身體,應當由女工作人員或者醫師進行。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三條,勘驗、檢查的情況應當寫成筆錄,由參加勘驗、檢查的人和見證人簽名或者蓋章。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四條,人民檢察院審查案件的時候,對公安機關的勘驗、檢查,認為需要復驗、復查時,可以要求公安機關復驗、復查,並且可以派檢察人員參加。
❸ 第四十六條 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是的,法條的意思很明確,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內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因容此如果只有甲的供述,但沒有其他任何證據,比如一些證物或者證言,則不能只憑甲的供述就認定其有罪。必須根據甲的供述核實案件情況,找尋相關證據以佐證其供述,才可定罪。
❹ 刑事訴訟法規定一審普通程序是不是必須兩名以上公訴人出庭
沒有這個來規定,但一自般案件出庭的都是二人,一人是公訴人,另一人是記錄人。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
高檢發釋字[2012]2號
(1997年1月15日通過 1998年12月16日第一次修訂 2012年10月16日第二次修訂 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百二十六條 提起公訴的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派員以國家公訴人的身份出席第一審法庭,支持公訴。
公訴人應當由檢察長、檢察員或者經檢察長批准代行檢察員職務的助理檢察員一人至數人擔任,並配備書記員擔任記錄。
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公訴案件,可以不配備書記員擔任記錄。
❺ 刑訴法司法解釋新舊對比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2012)》第一條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侮辱、誹謗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侵佔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的)
《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2021)》第一條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侮辱、誹謗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但被害人沒有能力告訴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除外);侵佔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條 第一款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
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侮辱、誹謗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
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但被害人沒有能力告訴或者因受到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除外);
侵佔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的)。
❻ 僅憑犯罪嫌疑人自己的正常口供能否對其進行定罪如果其後來又翻供的,先前的口供還有沒有證據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單憑犯罪嫌疑人自己承認有罪的供述而沒回有其他答證據時,不能對犯罪嫌疑人定罪。如果其後來又翻供的,要認定先前的口供還有沒有證據效力要看法院是否採信,如果沒有其他證據一般採信的可能性較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判處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判處刑罰。
(6)最新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擴展閱讀:
可以用於定案的證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八條 可以用於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❼ 刑事訴訟法調取證據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第四十二條 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
證據有下列七種:
(一)物證、書證;
(二)證人證言;
(三)被害人陳述;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五)鑒定結論;
(六)勘驗、檢查筆錄;
(七)視聽資料。
以上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第四十三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並且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第四十四條 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人民法院判決書,必須忠實於事實真象。故意隱瞞事實真象的,應當追究責任。
第四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
對於涉及國家秘密的證據,應當保密。
凡是偽造證據、隱匿證據或者毀滅證據的,無論屬於何方,必須受法律追究。
第四十六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來源嘉興律師網頁鏈接
第四十七條 證人證言必須在法庭上經過公訴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辯護人雙方訊問、質證,聽取各方證人的證言並且經過查實以後,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法庭查明證人有意作偽證或者隱匿罪證的時候,應當依法處理。
第四十八條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人,都有作證的義務。
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別是非、不能正確表達的人,不能作證人。
第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應當保障證人及其近親屬的安全。
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❽ 調取證據通知書刑訴法多少條
法律分析:證明案件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都是證據。證據有下列七種: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鑒定結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勘驗、檢查筆錄;視聽資料。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我國的司法部門在正確適用刑事訴訟法的過程當中,其實就應該能夠體會到現今的刑事訴訟法是強化證據裁判的這種觀念的,所有的訴訟活動都是依託於證據的展開跟推進才能夠揭露刑事犯罪行為的。因此只有調取的證據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才能夠對犯罪嫌疑人定罪的。關於調取證據的規定主要規定在《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三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第四十七條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三條 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輕重的各種證據。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必須保證一切與案件有關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觀地充分地提供證據的條件,除特殊情況外,並且可以吸收他們協助調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 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❾ 高法刑訴解釋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作為我國常用到的一項法規,對我國公民以及執法機關都是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通常來說,在一般的刑事案件當中,在刑事訴訟法的法條中都有著詳細的規定。所以說對於我國公民來說,針對刑事訴訟法當中的相關事宜,還是有必要做一定的認識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的解釋》 第一條 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訴案件包括:
(一)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侮辱、誹謗案(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規定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七條第一款規定的);
虐待案(刑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
侵佔案(刑法第二百七十條規定的)。
(二)人民檢察院沒有提起公訴,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故意傷害案(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
非法侵入住宅案(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條規定的);
侵犯通信自由案(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條規定的);
重婚案(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規定的);
遺棄案(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條規定的);
生產、銷售偽劣商品案(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一節規定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侵犯知識產權案(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七節規定的,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規定的,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
本項規定的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對其中證據不足、可以由公安機關受理的,或者認為對被告人可能判處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應當告知被害人向公安機關報案,或者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
(三)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且有證據證明曾經提出控告,而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案件。
❿ 刑事訴訟法四六條
《刑事訴訟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