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平等勞動法
A. 我國法律在男女平等方面有何規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關於男女平等的規定如下:
1、第三十三條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2、第三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3、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國家保護婦女的權利和利益,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培養和選拔婦女幹部。
4、第四十九條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
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1)男女平等勞動法擴展閱讀
男女平等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它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鄭重承諾,寫進了婦女權益保障法,寫進了政府的發展綱要,並在黨的十八大上首次寫進了黨代會報告。對婦女而言,男女平等又是現實權利,體現為現實生活中的生育權、受教育權、健康權、發展權等各種權利。從基本國策到現實權利,我們仍要在實際操作層面付出更多的努力。
基本國策,在一個國家的政策體系中處於最高層,它規定、制約和引導著具體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從這個角度講,社會性別意識應當成為決策過程中必須考量的因素,即每頒布一部法律、出台一個政策、採取一項措施都要進行評估,看它是否會影響性別平等、損害婦女利益,從而建構起體現性別公正的法律政策體系,從源頭上確保男女兩性獲得平等對待。
我們建立了男女平等的社會制度,但要真正實現男女平等的文化認同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應在全社會倡導先進的性別文化。這種文化以男女平等為核心,也承認和尊重性別差異;既把婦女看作重要的人力資源,創造條件讓其性別優勢和聰明才智最大限度地發揮,也立足女性處於弱勢地位的現實,給予她們必要的政策傾斜與保障。
只有基本國策真正落實到公共政策的具體環節、先進性別文化得到全面的普及與認同,婦女的現實權利才能得到全面實現,男女兩性才能更加平等協調發展。讓我們不懈努力,共同托舉起一個男女平等發展、更加和諧美好的社會。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大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人民網—人民日報評論員:男女平等是一種現實權利
B. 我國《勞動法》規定了哪些基本原則
我國《勞動法》規定了我國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有四個,即:
(1)公民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的原則。
(2)按勞分配原則。
(3)男女平等原則。
(4)勞動者民主管理原則
C. 我國的勞動法有哪些主要的原則是什麼
我國《勞動法》規定以下基本原則:公民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的原則;按勞分配原則;男女平等原則;勞動者民主管理原則。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D. 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有 A,按勞分配 B, 男女平等 C,同工同酬 D,權利義務統一 哪一個是對的呢
我國《勞動法》規定了我國勞動法的基本原則有四個,即:(1)公民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的原則。(2)按勞分配原則。(3)男女平等原則。(4)勞動者民主管理原則。
選AB!
CD是平等的體現
E. 男女平等是什麼法
男女平等是一個社會家庭意識的表現,並沒有法律規定
F. 對男女勞動者進行不合理的差別對待
男女勞動者進行不合理的差別對待,這當然是不可以的,因為現在都是想要使都是男女平等的一個社會了,他們這樣的差別對待就會引起公憤的,而且是不符合勞動法裡面的規則的,這個是非常不合法
人活一輩子,就活一顆心,心好了,一切就都好了,心強大了,一切問題,都不是問題。
人的心,雖然只有拳頭般大小,當它強大的時候,其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可以戰勝一切,當它脆弱的時候,特別容易受傷,容易多愁善感。
心,是我們的根,是我們的本,我們要努力修煉自己的心,讓它變得越來越強大,因為只有內心強大,方可治癒一切。
沒有強大的敵人,只有不夠強大的自己
人生,是一場自己和自己的較量,說到底,是自己與心的較量。如果你能夠打開自己的內心,積極樂觀的去生活,你會發現,生活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糟糕。
面對不容易的生活,我們要不斷強大自己的內心,沒人扶的時候,一定要靠自己站穩了,只要你站穩了,生活就無法將你撂倒。
人活著要明白,這個世界,沒有強大的敵人,只有不夠強大的自己,如果你對現在的生活不滿意,千萬別抱怨,努力強大自己的內心,才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只要你內心足夠強大,人生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人生路上,坎坎坷坷,磕磕絆絆,如果你內心不夠強大,那這些坎坎坷坷,磕磕絆絆,都會成為你人生路上,一道道過不去的坎,你會走得異常艱難。
人生的坎,不好過,特別是心坎,最難過,過了這道坎,還有下道坎,過了這一關,還有下一關。面對這些關關坎坎,我們必須勇敢往前走,即使心裡感到害怕,也要硬著頭皮往前沖。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你勇敢,只要內心足夠強大,一切都會過去的,不信,你回過頭來看看,你已經跨過了多少坎坷,闖過了多少關。
內心強大,是治癒一切的良方
面對生活的不如意,面對情感的波折,面對工作上的糟心,你是否心煩意亂?是否焦躁不安?如果是,請一定要強大自己的內心,因為內心強大,是治癒一切的良方。
當你的內心,變得足夠強大,一切困難,皆可戰勝,一切問題,皆可解決。心強則勝,心弱則敗,很多時候,打敗我們的,不是生活的不如意,也不是情感的波折,更不是工作上的糟心,而是我們內心的脆弱。
真的,我從來不怕現實太殘酷,就怕自己不夠勇敢,我從來不怕生活太苦太難,就怕自己不夠堅強。我相信,只要我們的內心,變得足夠強大,人生就沒有那麼多雞毛蒜皮。
強大自己的內心,我們才能越活越好
生活的美好,在於追求美好的生活,而美好的生活,源於一顆強大的內心,因為只有內心強大的人,才能消化掉各種不順心,各種不如意,將陰霾驅散,讓美好留在心中。
心中有美好,生活才美好,心中有陽光,人生才芬芳。一顆陰暗的心,托不起一張燦爛的臉,一顆強大的心,可以美化生活,精彩人生,讓我們越活越好。
生活有點欺軟怕硬,如果你內心很脆弱,生活就會打壓你,甚至折磨你,如果你內心足夠強大,生活就會獎勵你,眷顧你,全世界都會對你和顏悅色。
G. 有沒有關於男女平等的法律(除憲法以外的普通法律)
《勞動法》(同工同酬)
《婚姻法》(結婚、離婚方面,教育撫養子女方面、夫妻共同財產方面等都有同等的權利和義務)
《繼承法》(繼承權男女平等)
《義務教育法》(適齡兒童的同等受教育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確立了男女平等的原則)
《選舉法》
年滿十八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和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
《民法通則》(婦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民事權利)
《民事訴訟法》同等的訴訟權利
……
H. 《勞動法》和《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了對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如何理解男女平等和特殊保護之間的關系
《勞動法》和《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了對女職工的特殊勞動保護,還有《內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容定》更為明確具體。
如何理解?女職工有其性別與社會活動中的處境特別因素,女性與男性比明顯處於弱勢,施以相應的保護則是更明確的維護男女平等。而且從社會家庭關繫上,人人有母親,或妻子、姐妹、女兒,對女職工的保護本身就是對親人的保護,延伸到對本人的保護。
I. 我國勞動就業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條、第十至十五條規定,勞動就業有五項原則:
1、平等就業原則,指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權利和就業機會。
2、相互選擇原則,指勞動者自由選擇用人單位,用人單位自主擇優選擇勞動者。
3、競爭就業原則,指勞動者通過用人單位考試考核競爭取勝而獲得就業崗位。
4、照顧特殊群體人員就業原則,指指謀求職業有困難或處境不利的人員,包括婦女、殘疾人、少數民族人員、退出現役的人員。
5、禁止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就業原則,指用人單位禁止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必須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並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9)男女平等勞動法擴展閱讀:
未成年人與特殊群體的勞動就業權利
1、未成年人權利
《勞動法》第十五條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
國務院《禁止使用童工規定》同時規定:禁止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體工商戶、農戶、城鎮居民等使用童工;禁止各種職業介紹機構以及其他單位和個人為未滿16周歲的少年兒童介紹職業;禁止各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為未滿16周歲的少年兒童頒發個體營業執照;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不得允許未滿16周歲的子女或被監護人做童工。
2、婦女權利
《勞動法》第十三條規定:「婦女享有與男子平等的就業權利。」
在勞動就業上男女平等是憲法原則的具體化,也是我國勞動法的一項基本原則。用人單位不能以性別為理由拒絕錄用婦女,除國家規定的不適合婦女的工種或者崗位外,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用人單位不能提高對婦女的錄用標准。
3、殘疾人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有具體規定:
(1)國家保障殘疾人勞動的權利;
(2)殘疾人勞動就業,採取優惠政策和扶持保護措施,使殘疾人勞動就業逐步普及、穩定、合理;
(3)國家和社會舉辦殘疾人福利企業、工療機構、按摩醫療和其他福利性企業事業組織,集中安排殘疾人就業,國家推動各單位吸收殘疾人就業;
(4)政府有關部門鼓勵、幫助殘疾人自願組織起來從業或者個體開業;
(5)國家對殘疾人福利性企業事業組織和城鄉殘疾人個體勞動者,實行稅收減免政策;
(6)國家保護殘疾人福利性企業事業組織的財產所有權和經營自主權,對於國家分配的高等學校、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的殘疾畢業生,有關單位不得因其殘疾而拒絕接受。
4、退役軍人權利
國家對退出現役軍人的勞動就業也有規定:
(1)符合安排工作條件的義務兵退出現役後,由當地政府負責安排工作,保證退伍義務兵的第一次就業;
(2)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必須貫徹從哪裡來、回哪裡去的原則和妥善安置、各得其所的方針;
(3)對按國家政策規定需要安排工作的傷病殘退伍義務兵,要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們的工資、福利和其他待遇應等同本單位因公致殘的職工,無特殊理由不得辭退;
(4)隨用工單位勞動制度改革實行勞動合同制,在簽訂合同,培訓等方面給予優待。
5、少數民族人員
國家對少數民族人員的就業規定主要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該法第23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事業單位在招收人員的時候,要優先招收少數民族人員,並且可以從農村和牧區少數民族人口中招收。自治州、自治縣從農村和牧區少數民族人口中招收人員,須報省或者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第62條又規定:「上級國家機關隸屬的在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事業單位,在招收人員的時候,應當優先招收當地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