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長案例分析
① 民事訴訟法執行程序的案例分析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一條的規定:發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決、裁定,以及刑事判決、裁定中的財產部分,由第一審人民法院或者與第一審人民法院同級的被執行的財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執行。
本案判決應由乙市人民法院執行。
雖然本案中一審法院是甲市中級人民法院,但是被申請人(長城廠)住所地乙市,被執行的財顯然是在乙市,為了方便執行,應由乙市人民法院執行,才能更好維護申請人的利益。
② [急]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1.涉及了公開審判制度、合議制度、迴避制度、兩審終審制度。
2.違法之處:(1)離婚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法院應當允許。
(2)男對甲女說我的律師是審判長介紹的,審判長與案件有利害關系,應當迴避。
(3)合議制的原則是『少數服從多數』,合議庭產生分歧,應以B和C的多數意見為判決意見。並且,發回重審的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A不應參與新的重審合議庭。
③ 民事訴訟法的案例分析
1、訴訟標復的是陳某與崔制某的婚姻關系;
2、本案應由B區法院管轄,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3條第二款之規定,本案屬於對下落不明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應該由原告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管轄,因崔某經常在B區居住,因此應由B區法院管轄;
3、法院做法的錯誤有:一、B區法院接到A區法院移送後,認為無管轄權又移送回B區,二、B區法院審理本案應組成合議庭審理,三、B區法院對原告崔某提出的迴避申請沒有進行處理,四、原告崔某僅起訴離婚,法院沒有權利依職權宣告陳某為失蹤人。五、對下落不明人應該公告送達法律文書,交給其父母不能視為送達。
4、張某應該以陳某和崔某為被告提起訴訟。民事訴訟法規定,個體工商戶實際經營人與登記的不一致的以登記人和實際經營人為共同被告。
5、B區法院對張三的起訴沒有管轄權,因個體工商戶的實際經營地在A區,應由A區法院管轄。
④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本人認為:
(1)B市某區人民法院對該案由無管轄權?為什麼?
有管轄權,合同締結地,主要覆行地都在B市
(2)B市發電廠能夠成為本案第三人?為什麼?
不能成為第三人,
安裝調試地為B市發電廠,本案是糾紛是A市實達公司與C市電機總廠付款糾紛,與B市發電廠無關
該案在審判程序上存在什麼問題?應如何進行糾正?
1,民訴法
第二百四十八條 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人民法院應當將起訴狀副本送達被告,並通知被告在收到起訴狀副本後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被告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二百四十九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當事人,不服第一審人民法院判決、裁定的,有權在判決書、裁定書送達之日起三十日內提起上訴。被上訴人在收到上訴狀副本後,應當在三十日內提出答辯狀。當事人不能在法定期間提起上訴或者提出答辯狀,申請延期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2,離婚需雙方當事人均在場。
⑤ 民事訴訟法學案例分析
甲在本市鬧市區開了一家名叫「長安食府」的飯店,辦理了營業執照,後因身體原因,甲將飯店交給其弟弟乙與丙經營。一日建築公司司機丁駕駛本單位一輛裝有建築材料的貨車路過飯店,因建築材料堆放太高,將「長安食府」的牌子碰掉,正好將放在飯店門前的戊的摩托車砸壞,並將放在車筐里的掌上電腦砸壞。就損害賠償一事,戊與乙、丙交涉,兩人推說甲是業主,與已無關;而甲則推說是因為建築公司司機丁駕駛車輛所致。於是,戊以甲為被告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給自己造成的摩托車以及掌上電腦的損失總計8000元。在訴訟進行過程中,甲與戊自行和解,答應賠償戊的損失7000元整,不幸,戊在回家途中遇車禍身亡。
現問:(1)本案中戊應以誰作為被告?
(2)本案所涉及其他人的訴訟地位如何?
(3)本案中甲與戊的和解行為對其他人是否有效?
(4)戊因車禍身亡後,訴訟應當如何進行?
案例分析:
1、王明處於原先地位。王亮處於被告地位。王恩義處於有獨立請求權的訴訟第三人地位。
2、訴訟應當中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36條第一項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
3、是否准許應由法院裁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31條規定,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⑥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1.賀甲是被告,賀乙是原告,賀丙是有獨立請求的第三人。賀乙向法院起訴專賀甲,認為屬侵害離自己的繼承權,故二人存在權利義務上的爭議,確定了原告被告的地位。
2.能,他是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3.賀丙應該與賀乙一並列為原告。首先,這是關於繼承的爭議案件,是必要共同訴訟,所以,必須一並審理,賀丙與賀乙的訴訟請求相同,均要求繼承其父的遺產,所以,為共同原告。
4.依職權追加賀丙為原告。通知她參加訴訟。
⑦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謝謝
1.本案協議管轄是否有效?為什麼?
解析:無效。因此,協議管轄,即當事人在不違反級別管轄和法定管轄的情況下,從多個有管轄權法院確定其中之一作為糾紛管轄法院的意思表示。選擇的法院必須確定、唯一。法律依據是民訴法司法解釋第23條、第24條。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54915
23、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書面合同中的協議,是指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或者訴訟前達成的選擇管轄的協議。
24、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擇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人民法院中的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確定管轄。
2.本案有管轄權的法院包括哪些?為什麼?
解析:B市乙區和A市丙區法院。
因為,本案中的協議管轄無效,應適用法定管轄。根據民訴法第24條的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根據民訴法司法解釋第19條的規定: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因此,本案有管轄權的法院包括被告住所地B市乙區和合同履行地A市丙區。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1543.htm
第二十四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54915
19、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採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採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代辦托運或按木材、煤炭送貨辦法送貨的,以貨物發運地為合同履行地。購銷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3.本案指定管轄是否正確?本案應該如何處理?
解析:不正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在同一個省內的A市丙區法院與B市乙區法院的共同上級不是A市中院,而是省高院。
根據民訴法司法解釋第36條的規定,本案應該如此處理: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發生管轄權爭議的兩個人民法院因協商不成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如雙方為同屬一個地、市轄區的基層人民法院,由該地、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同屬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兩個人民法院,由該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如雙方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協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依前款規定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應當逐級進行。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1543.htm
第三十七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54915
36、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發生管轄權爭議的兩個人民法院因協商不成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如雙方為同屬一個地、市轄區的基層人民法院,由該地、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同屬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兩個人民法院,由該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如雙方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協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
依前款規定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應當逐級進行。
⑧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我的理解,對於管轄權異議,二審裁定已經生效,就不能對原審法院回提出答管轄權異議(除非申請再審)。
原告不服原審判決,提起上訴後,二審法院僅應就實體部分(事實和法律適用)進行審理。根據民訴規定,事實清楚、法律適用錯誤的,依法改判;事實認定錯誤,或者事實認定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申,或者查清事實後依法改判。
因此,我認為二審法院應該改判,或者發回原審法院重審。
⑨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急0
1,二審必須組成合議庭審理,不能獨任審理。
理由:第一百五十二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內對上訴案件,應容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和調查,詢問當事人,在事實核對清楚後,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徑行判決、裁定。
2,不能用簡易程序,此案復雜,必須普通程序處理
理由:第一百四十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
3,不能用裁定,而應該是判決
理由: 第一百五十三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
⑩ 民事訴訟案例分析
首先明確,本案屬於運輸合同糾紛(司機的行為屬於違反運輸合同的違約行為而非侵權),不是運輸事故所導致的侵權糾紛。
1、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運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據此,甲市、乙市的法院有管轄權。
2、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五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訴訟,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最先立案的法院管轄後,其他收到起訴的法院沒有立案的,不得再立案,已經立案的,應裁定移送最先立案的法院(民事訴訟意見33)。
3、《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據此,法院先協商,協商不成,報共同上級法院指定管轄。
4、由於本案屬於客運合同糾紛,學生請求營運公司違約損害賠償,所以屬於給付之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