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訴訟法判決七種
❶ 新行政訴訟法的判決形式有哪幾類及適用情形
新行政訴訟法有下列幾種判決形式及適用情形。一是駁回原告的行政內訴訟請求。二是判決行政容機關重新做出具體行政行為。三是對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行政機關,判決其履行法定義務。四是判決具有支付義務的行政機關,履行支付義務。
❷ 《行政訴訟法》中行政判決分為6種,其中維持判決與履行判決和確認判決有什麼區別謝謝
維持判決是確認行政機關行政行為合法的判決。
履行判決是要求行政機關履專行法定職責的判決,針對的是行屬政機關不作為。
確認判決是確認行政行為違法的判決,主要存在於行政行為已經產生效果,撤銷或變更已無意義的情形。如行政拘留已經結束的案件。
❸ 行政訴訟的判決種類是什麼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1)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2)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消或者部分撤消,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
出具體行政行為:
① 主要證據不足的;
② 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③ 違反法定程序的;
④ 超越職權的;
⑤ 濫用職權的。
(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1) 人民法院認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但不適宜判決維持或者駁回訴訟請求的,可以作出確認其合法或者有效的判決。
(2)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確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無效的判決:
① 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但判決責令其履行法定職責已無實際意義的;
② 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可撤消內容的;
③ 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依法不成立或者無效的。
[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57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57條:
第五十四條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做出以下判決:
(一) 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二) 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做出具體行政行為:
1.主要證據不足的;
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 超越職權的;
5. 濫用職權的。
(三) 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四) 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直接判決變更具體行政行為。
第五十七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做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❹ 新《行政訴訟法》的新判決類型有哪些
新行政訴訟法有下列幾種判決形式及適用情形。一是駁回原告的行政訴訟請求。版二是判決行政機關重權新做出具體行政行為。三是對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行政機關,判決其履行法定義務。四是判決具有支付義務的行政機關,履行支付義務。
更多精彩內容來源海口律師咨詢 http://china.findlaw.cn/haikou
❺ 行政訴訟的一審判決種類有哪些
維持判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撤銷判決
1.主要證據不足專;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3.違反屬法定程序;4.超越職權;5.濫用職權
限期履行判決
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變更判決行政處罰顯失公正
駁回原告訴訟請求的判決
1.起訴被告不作為理由不能成立;2.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但存在合理性問題;3.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但因法律、政策變化需要變更或者廢止;4.被告在一審期間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原告不撤訴,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原具體行政行為合法;5.其他應當判決駁回訴訟請求的情形(不適宜適用前四種判決時)確認判決合法或者有效
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但不適宜判決維持或者駁回訴訟請求
違法或者無效1.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但判決責令其履行法定職責已無實際意義;2.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可撤銷內容的;3.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依法不成立或者無效的;4.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撤銷該具體行政行為將會給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失;5.被告在一審期間改變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原告不撤訴,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原具體行政行為違法(補充性判決:不適宜適用撤銷判決、限期履行判決、變更判決時)
❻ 行政訴訟一審判決的種類及適用條件
法律分析:行政訴訟一審判決的種類:維持判決、撤銷判決、履行判決、變更判決、確認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判決、行政附帶民事訴訟判決。適用條件:一是證據確鑿。二是適用法律法規正確。三是符合法定程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前款所稱行政行為,包括法律、法規、規章授權的組織作出的行政行為。
❼ 行政訴訟立案有哪些種類
行政訴訟判決的種類有:行政行為正確無誤的,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行政行為有錯誤的,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被告在一定期限內履行;被告依法負有給付義務的,判決被告履行給付義務。
❽ 行政訴訟裁判的種類有哪些
主要有維持判決、撤銷判決並可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責令行政機關在一定期限內履行法定職責判決、顯失公正的變更判決等。
附參考:
《行政訴訟法》
第五十四條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二)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1、主要證據不足的;
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超越職權的;
5、濫用職權的。
(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四)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❾ 行政訴訟判決形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
行政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已經規定了包括維持判決、撤銷判決、履行判決、變更判決、確認判決和駁回原告訴訟請求判決等六種形式的判決。具體為駁回原告的行政訴訟請求,判決行政機關重新做出具體行政行為,對不履行法定義務的行政機關,判決其履行法定義務,判決具有支付義務的行政機關,履行支付義務。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六十九條 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請被告履行法定職責或者給付義務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七十七條 行政處罰明顯不當,或者其他行政行為涉及對款額的確定、認定確有錯誤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人民法院判決變更,不得加重原告的義務或者減損原告的權益。但利害關系人同為原告,且訴訟請求相反的除外。
❿ 行政訴訟的判決種類有哪些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1)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2)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消或者部分撤消,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
出具體行政行為:
①
主要證據不足的;
②
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③
違反法定程序的;
④
超越職權的;
⑤
濫用職權的。
(3)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
(1)
人民法院認為被訴具體行政行為合法、但不適宜判決維持或者駁回訴訟請求的,可以作出確認其合法或者有效的判決。
(2)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確認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無效的判決:
①
被告不履行法定職責,但判決責令其履行法定職責已無實際意義的;
②
被訴具體行政行為違法,但不具有可撤消內容的;
③
被訴具體行政行為依法不成立或者無效的。
[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57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54條、第57條:
第五十四條
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做出以下判決:
(一)
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
(二)
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做出具體行政行為:
1.主要證據不足的;
2.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3.違反法定程序的;
4.
超越職權的;
5.
濫用職權的。
(三)
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
(四)
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直接判決變更具體行政行為。
第五十七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做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法律問題,你可以去
11464
律師查詢網咨詢,可進行一對一咨詢
免費的,網路搜一下就出來了,也可按11464網上的律師電話,直接給律師打電話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