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環境公益訴訟法的看法

環境公益訴訟法的看法

發布時間: 2022-04-29 09:12:13

『壹』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法律分析:與傳統的、一般的民事訴訟、行政訴訟相比,環境公益訴訟有其特殊性:1、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具有特殊性。2、環境公益訴訟目的具有特殊性。環境公益訴訟的目的是維護環境公共利益。3、環境公益訴訟具有顯著的預防性,同時兼具補救功能。環境公益訴訟的提起及最終裁決並不要求一定有損害事實發生,只要能根據有關情況合理判斷出可能使社會公益受到侵害,即可提起訴訟,由違法行為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4、環境公益訴訟訴訟對象特殊。環境公益訴訟可以是針對民事主體,也可以是針對行政主體。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百八十四條 環境保護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提起公益訴訟,符合下列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

(一)有明確的被告;

(二)有具體的訴訟請求;

(三)有社會公共利益受到損害的初步證據;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百八十五條:公益訴訟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但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因污染海洋環境提起的公益訴訟,由污染發生地、損害結果地或者採取預防污染措施地海事法院管轄。

對同一侵權行為分別向兩個以上人民法院提起公益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必要時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貳』 環境公益訴訟制度

法律分析:一、環境公益訴訟的種類:在現實生活中,對於環境公益的侵害不是僅限於某一種類型,民事的、行政的、刑事的都可能發生,根據提起訴訟的原告身份,可以將公益訴訟分為普通環境公益訴訟和環境公訴兩大類型,表現為五種具體形式。

(一)環境公益訴訟:1.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在具有相應制度設計與制度實踐的國傢具有不同的稱謂,但本質上均屬於環境公益訴訟之范疇。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制度是指為直接維護環境公益,任何公民或團體依法對侵害環境公益者提起訴訟,要求人民法院對環境公益予以救濟的法律制度。2.環境行政公益訴訟。行政公益訴訟是相對於私益訴訟而言的,是指沒有直接利益關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的違法行為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在法律法規賦予訴權的情況下,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行政訴訟的一種訴訟類型。

(二)環境公訴:1.環境刑事公訴。即檢察院以制裁環境犯罪行為、追究刑事責任為目的的訴訟。這是最常見的環境公訴。2.環境民事公訴。它是指在公民或者法人的民事經濟行為,污染了環境或者破壞了生態.因而侵害公共環境利益的情形下,檢察院為了維護環境公益,以國家公訴人身份實施干預,請求法院制止和制裁環境侵害行為的訴訟。3.環境行政公訴。它是指檢察院認為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危害公共環境利益,向法院提起的司法審查之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二十六條 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國務院《關於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環境保護的決定》 第十九條 完善對污染受害者的法律援助機制,研究建立環境民事和行政公訴制度。

『叄』 環境公益訴訟司法解釋

法律分析:為正確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法律的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出來的解釋。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等法律的規定,對已經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或者具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重大風險的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的行為提起訴訟,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規定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第二條 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在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團體、基金會以及社會服務機構等,可以認定為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社會組織。

第三條 設區的市,自治州、盟、地區,不設區的地級市,直轄市的區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可以認定為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八條規定的「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門」。

『肆』 關於環境公益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新的《民事訴訟法》、《環境保護法》及其司法解釋的實施,推動了我國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立案數量的增長和裁判結果的公正。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原告資格在司法界得到確定,適格原告提起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再不會以「主體不適格」這種理由被駁回。但是,我們在看到法律進步的同時,也不能盲目的樂觀,對環境民事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的限制依舊存在。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環境保護法》。

『伍』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

法律分析:環境公益訴訟即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公益性訴訟,是指由於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違法行為或不作為,使環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時,法律允許其他的法人、自然人或社會團體為維護公共利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

環境公益訴訟利益歸屬於社會,訴訟成本應當由社會承擔,因此,原告起訴時可緩繳訴訟費,若判決原告敗訴,出於防止訴權濫用的考慮,原告仍應繳納訴訟費,若判決被告敗訴,則應判決由被告承擔。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 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破壞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葯品安全領域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在沒有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或者前款規定的機關和組織不提起訴訟的情況下,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前款規定的機關或者組織提起訴訟的,人民檢察院可以支持起訴。

『陸』 環境公益訴訟的主要特徵有哪些

法律分析:1.環境公益訴訟的主體具有特殊性;2.環境公益訴訟目的具有特殊性;3.環境公益訴訟具有顯著的預防性,同時兼具補救功能;4.環境公益訴訟可以是針對民事主體,也可以是針對行政主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五條 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柒』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與環境行政訴訟的區別

1、主體不同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是對侵害環境的民事主體提起訴訟,而環境行政訴訟是在環境保護方面疏於職守的行政機關提起的訴訟。

2、具體規定

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法律上沒有規定,環境行政訴訟是有具體規定的。由於訴訟主體的不同,導致的訴訟方式、救濟方式、訴訟費用等都有差別。

(7)環境公益訴訟法的看法擴展閱讀

不論是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還是環境行政公益訴訟,行政機關是否履行職能成為環境公共利益救濟的核心。

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是公益保護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行政機關怠於對應當提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訴訟的案件行使訴權,檢察院可以針對行政機關此種不作為情形發出檢察建議,或者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以督促其履行職責。

『捌』 環境公益訴訟

環境公益訴訟

法律分析:

環境公益訴訟即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公益性訴訟,是指由於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違法行為或不作為,使環境公共利益遭受侵害時,法律允許其他的法人、自然人或社會團體為維護公共利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訴訟。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對污染環境、侵害眾多消費者合法權益等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法律規定的機關和有關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玖』 有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的嗎

一個抄教環境法的老師說這個專業很好,考公務員的話,環保局、林業部門之類很多部分都可以進。但本人覺得沒什麼意思,似乎經濟發展重於環境保護,雖然在美國環保律師數量非常多,因為它們的EPA對企業有嚴格的環保標准,公益訴訟也很盛行。在我國好像只有中華環保聯合會有資格發起公益訴訟。

熱點內容
月息3違約金有法律效力嗎 發布:2025-02-09 09:01:01 瀏覽:551
刑事訴訟法再審抗訴 發布:2025-02-09 08:58:44 瀏覽:371
財經法規習題集 發布:2025-02-09 08:53:13 瀏覽:838
集體土地司法強拆 發布:2025-02-09 08:37:26 瀏覽:538
第三人要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9 08:26:03 瀏覽:301
行政法派出機關類型 發布:2025-02-09 08:25:17 瀏覽:74
全國法院系統學術 發布:2025-02-09 08:24:34 瀏覽:770
論民法的精神 發布:2025-02-09 08:24:31 瀏覽:389
教師法律法規學習 發布:2025-02-09 08:18:17 瀏覽:201
社區政策法規 發布:2025-02-09 08:01:14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