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主體向違反行政法規定
① 違反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
法律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相關規定,行政機關作出行政處罰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處罰無效。行政處罰就是行政主體依照法定職權和程序對違反行政法規范,但是尚未構成犯罪的相對人給予行政制裁的一種具體行政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八條:行政處罰沒有依據或者實施主體不具有行政主體資格的,行政處罰無效。違反法定程序構成重大且明顯違法的,行政處罰無效。
② 什麼是行政違法行為(再舉個例子)
行政違法行為是指違反行政法律規范,應當受到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的行為,如擾亂社會治安的行為。
例子: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毆打他人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
③ 行政主體向違反行政法的相對方收取排污費、滯納金的行為在性質上屬於()
行政主體向來違反行政法的相對源方收取排污費、滯納金的行為在性質上屬於行政徵收。
行政徵收是指行政機關或者法定授權的組織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向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無償收取一定財物的行政行為。行政徵收須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負有行政法上的繳納義務為前提,其實質是國家以強制方式無償取得管理相對人一定財產所有權。
④ 行政違法必須是 行政主體 違反行政法規。中國式過馬路中的普通公民不是行政主體,怎麼能說是行政違法呢
行政違法不是准確的行政法上的概念,你說的應該是指具體行政行為違法和行政處罰兩個概念。行政主體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違法,行政相對人(利害關系人)可以提起行政訴訟;中國式過馬路屬於違反交通規則,屬於行政處罰的范疇。
⑤ 違反行政法規是違法嗎
違反行政法規當然是違法行為。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它的制定主體是國務院,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組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它的效力僅次於憲法和法律。
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行政法規規定的程序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由於法律關於行政權力的規定常常比較原則、抽象,因而還需要由行政機關進一步具體化。行政法規就是對法律內容具體化的一種主要形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五十六條規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第五十七條規定:行政法規由國務院組織起草。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向國務院報請立項。第五十八條規定: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和公民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第五十九條規定:行政法規起草工作完成後,起草單位應當將草案及其說明、各方面對草案主要問題的不同意見和其他有關資料送國務院法制機構進行審查。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國務院提出審查報告和草案修改稿,審查報告應當對草案主要問題作出說明。第六十條規定:行政法規的決定程序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的有關規定辦理。第六十一條規定: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
⑥ 一個主體違反多個行政法律如何處罰
一個主體是同一行為還是一個主體的多個行為?
1、如版果是同一個行為權,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
2、如果是同一主體的多個行為,則可以分別處罰;
一個主體同一行為違反多個行政法規的,行政處罰的原則是後法優於前法、特別法優於一般法、並且要在所應受到的不同處罰幅度的條款之間,擇一從重處理。
⑦ 行政違法違規行為
法律分析:1,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的違法,與民事違法和刑事違法不同,行政違法是行政主體在行政法上的違法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只有當他們以行政法主體身份或以行政法主體名義出現時,他們的違法才能構成行政違法。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2.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首先,行政違法具有違法性,它違反了行政法律法規,侵害了受行政法保護的行政關系,因而具有一定的社會危害性;其次,行政違法在性質上屬於一般違法,其社會危害性較小,尚未達到犯罪的程度。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3.行政違法是依法必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行政違法是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並依照法律規定應當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五條 行政處罰遵循公正、公開的原則。
設定和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對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規定必須公布;未經公布的,不得作為行政處罰的依據。
第六條 實施行政處罰,糾正違法行為,應當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自覺守法。
第七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行政機關違法給予行政處罰受到損害的,有權依法提出賠償要求。
⑧ 什麼叫行政違法 什麼叫違法行政
行政違法有來廣義與狹義自之分,狹義的行政違法僅指行政主體的違法,廣義的行政違法還包括行政相對人違法。我們採用狹義說。據此,行政違法是指行政主體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但尚未構成犯罪而依法須承擔行政責任的行為。
違法行政行為 是指行政主體實施的行為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侵害受法律保護的行政關系而尚未構成犯罪的有過錯的行為,如濫用職權、適法錯誤、程序違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