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管轄權

行政法管轄權

發布時間: 2022-04-29 22:10:42

❶ 如何確定行政訴訟管轄權

行政訴訟管轄權的選擇:
1、一般地域管轄採取了「原告就被告」原則;
2、復議機關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案件,仍由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3、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十四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五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海關處理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❷ 如何進行行政訴訟的管轄權轉移

行政訴訟管轄權的轉移是受訴法院不具有管轄權的,移給有管轄權的法院,被移交的法院認為自己無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將案件的管轄權依法進行移交處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二條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三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四條
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理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理或者指定管轄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

❸ 行政訴訟管轄的范圍和條件是什麼

提起行政訴訟的條件:原告主體要合格(與被訴具體行政行為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
要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起訴要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要向人民法院遞交書面起訴狀。由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十四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行政訴訟法》第十五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海關處理的案件;(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四)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行政訴訟法》第十六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行政訴訟法》第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行政訴訟法》第十八條,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行政訴訟法》第十九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條,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一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九條,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四)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❹ 行政訴訟時候怎麼確定管轄權的

行政訴訟管轄地的確定是一般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是不動產案件,由不動產所在地法院管轄;如果是經過復議的案件,當事人也可以選擇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八條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行政案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九條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條
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一條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轄。

行政法級別管轄的原則

1.所有的行政事務應當由縣、市級行政主體處理。確立此原則的理由是,首先,縣、市級行政主體接近需要處理的行政事務的發生地,了解當地的民風民情,能夠充分考量與所處理的行政事務相關的各種因素,從而使行政相對人和當地民眾接受所作出的行政決定。其次,在實踐中,提高行政事務管轄的級別與行政相對人所承的負擔是成正比的,因此,將行政事務的管轄級別確定為縣、市級行政主體,可為行政相對人行使權利提供許多便利條件,從而減輕行政相對人的經濟負擔。再次,社會心理學認為:「空間上的距離越小雙方越接近,則往往容易引為知己,尤其在交往的早期階段更是如此。因為地理上的接近使互相接觸的機會更多,相互之間更容易熟悉對方。」因縣、市級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共同生活在雙方能接觸、了解的一個不大的社會圈內,雙方具有共同的社會習俗、價值觀念等認知基礎,有利於行政事務的處理決定的執行。

2.省級以上行政主體進行業務政策領導。首先,省級以上的行政主體的工作人員一般具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政策水平,掌握的信息比較豐富,有條件對下級行政主體處理行政事務提供業務和政策的指導。其次,雖然省級以上行政主體不具有縣、市級行政主體與行政事務發生地之間那種互相了解、熟悉的客觀條件。省級以上的行政主體可能會擁有遠遠大於縣、市級行政主體的行政職權,但是,權力的大小與公民的服從程度從來不是成正比的,經驗往往可以顛覆意識形態的邏輯。正如有學者所說:「對於任何一種權力的考察,在福柯看來,應當是在微觀層面,應當在權力運作的末梢,在一種權力與另一種權力交界的地方;只有在這里,我們才能真正了解權力是如何實現的。」再次,省級以上行政主體不介入具體行政事務的處理,可以用更多的時間來考慮宏觀的行政管理問題,制定更加切實可行的公共政策,以指導下級行政主體的行政執法活動。如果省級以上的行政主體經常陷於瑣碎、繁雜的行政事務中,可能難以發揮上級行政主體應有的作用。

3.例外情形應當以法律、法規為准。例外情形是指以上述兩原則不能確定有效的級別管轄,需要作出變通規定時各種客觀情形。為了確定級別管轄的可行性,法律、法規可以作出相應的變通規定。從各國立法和我國的行政執法實踐看,例外情形主要有:(1)涉外的行政事務。(2)縣、市級行政主體提請處理的行政事務,如因地方保護勢力的干擾導致其無法開展正常的行政事務的處理活動,通過法定程序提請省級以上行政主體行使管轄權。(3)涉及兩縣或兩市以上的行政事務,當地縣、市級行政主體無法處理的行政事務,如有的環境污染引起的行政事務,經常是涉及到兩個以上的行政區域,甚至省級行政區域,在這樣的情況下,變通級別管轄權是非常必要的

❻ 行政訴訟管轄權如何劃分

行政訴訟管轄權的選擇規定是: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中級人民法院管轄對國務院部門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等;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四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五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二)海關處理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規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六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❼ 行政法管轄權

一、可以提起行政訴訟。管轄法院為海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
二、專行政主體為煙草站的屬主管煙草局。由煙草局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沒有違背一事不再罰原則。一事不再罰是指對同一個行政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多次同一種類的處罰,主要指不得進行多次罰款。案例中沒有出現相同種類的不同次處罰。

❽ 如何確定行政訴訟地域管轄

地域管轄權應當按照如下情形確定:
1.應當到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法院起訴。或復議機關所在地法院起訴;
2.由高級人民法院確定管轄;
3.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或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4.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十八條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到最初作出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法院起訴。經復議的案件,也可以到復議機關所在地法院起訴;
(2)經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審判工作的實際情況,確定若幹人民法院跨行政區域管轄的行政案件;
(3)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或者原告住所地(包括原告的戶籍所在地、經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4)因為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熱點內容
香港外籍法官制度 發布:2025-02-09 06:12:50 瀏覽:447
優質司法服務 發布:2025-02-09 05:10:53 瀏覽:558
太湖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9 05:06:59 瀏覽:748
征稅立法是否要回歸人大 發布:2025-02-09 05:05:29 瀏覽:261
教師職業道德是 發布:2025-02-09 04:57:20 瀏覽:635
不符合建設行政法規的有 發布:2025-02-09 04:43:29 瀏覽:742
西城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2-09 04:33:17 瀏覽:54
婚姻法關於家暴 發布:2025-02-09 04:07:44 瀏覽:221
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是 發布:2025-02-09 03:55:38 瀏覽:625
婚姻法第11條規定 發布:2025-02-09 03:22:06 瀏覽: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