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教科書之總論行政法

行政法教科書之總論行政法

發布時間: 2022-04-30 02:37:06

行政法的概念是什麼什麼事行政法只要重點,不要太長,謝謝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內人、行政法容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㈡ 行政法有哪些特點是什麼行政法可劃分為哪些類別

特徵:

(1)行政法尚沒有統一完整的實體行政法典,這是因為行政法涉及的社會領域十分廣泛,內容紛繁豐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難以制定一部全面而又完整的統一法典。

(2)行政法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內容十分豐富。

由於現代行政權力的急劇膨脹,其活動領域已不限於外交如國防、治安、稅收等領域,而是擴展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3)行政法具有很強的變動性。

與其他部門法由於社會生活和行政關系復雜多變,因而作為行政關系調節器的行政法律規范也具有較強的變動性,需要經常進行廢、改、立。

分類:

(1)以行政法的作用為標准,行政法規范可分為下述三大類:

①關於行政組織的法律規范。一部分是有關行政機關的設置、編制、職權、職責、活動程序和方法的法律規范,其中職權、職責規范是行政組織法規范的核心;再一部分是有關國家行政機關與國家公務員雙方在錄用、培訓、考核、獎懲、晉升、調動中的權利(職權)、義務(職責)關系的法律規范。

②關於行政行為的法律規范,其中最主要的是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雙方權利(職權)、義務(職責)關系的法律規范。

③關於監督行政權的法律規范,即監督主體對行政權進行監督的法律規范,最主要的有行政監察、行政審計、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等法律規范。

(2)以行政法調整對象的范圍為標准,行政法可分為一般行政法與部門行政法。

①一般行政法是對一般的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如行政法基本原則、行政組織法、國家公務員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監督法、行政救濟法等。

②部門行政法是對部門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如經濟行政法、軍事行政法、教育行政法、公安行政法、民政行政法、衛生行政法等。

基本原則:

  1. 合法行政。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沒有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行政機關不得作出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義務的決定。

2.合理行政。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要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

3.程序正當。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外,應當公開,注意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要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系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

4.高效便民。

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遵守法定時限,積極履行法定職責,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5.誠實守信。

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

6.權責統一。

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實現權力和責任的統一。依法做到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行政處罰實施的條件是:一切違反相關法律的行為。

(2)行政法教科書之總論行政法擴展閱讀:

行政立法的體制:

(1)國務院立法(制定行政法規)。

(2) 國務院各部、委立法(制定部門規章)。

(3)國務院直屬機構立法(制定部門規章)。

(4)地方行政機關立法(制定地方行政規章)。

(5) 特別行政區政府立法。

㈢ 什麼是行政法什麼是行政法學二者有什麼區別

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法學是以行政法以及行政相關的社會關系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法律學科。

1、分類不同

行政法是法律規范。

行政法學是一門獨立的法律學科。

2、涵義不同

行政立法的涵義:行政立法是一種抽象的行政行為,其所針對的對象具有不特定性。行政立法是委託立法或叫准立法。

從行使職能的機關的性質著眼,說明行政的含義的,是形式意義上的行政。從國家職能的性質著眼,說明行政的含義的,則是實質意義上的行政。

(3)行政法教科書之總論行政法擴展閱讀:

許可權

(1) 國務院的行政立法許可權:

a) 為領導和管理各項行政工作制定和發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規范性文件。

b) 尚未立法的事項先行制定行政法規。

c)憲法和法律規定范圍內批准。

(2)國務院各部門的行政立法許可權: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3)地方政府的行政立法權:

依據地方組織法和相關法律,深圳、汕頭、珠海和廈門有地方規章的制定權。

(4) 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行政立法許可權:

制定行政政策,發布行政命令和制定行政法規並頒布執行。

㈣ 行政法的內容簡介

本書是英國行政法學的經典之作,先後被譯成義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在國際上享有盛名。回作者先後執教於牛津答大學和劍橋大學,並在世界許多國家(包括中國)講過學。本書系統地介紹了英國的政府體制,特別詳細地講述了行政系統與立法系統和司法系統的相互關系,闡述了英國法治的基本原則,英國不成文憲法對行政控制的基本原則,英國行政法的演變與發展,英國行政裁判制度及其運作方法,英國對行政系統實行的司法審查制度及其運作方法,英國司法審查制度的基本原則。本書資料翔實,觀點明確,邏輯嚴謹,思路清晰,在法學著作中具有相當的可讀性。

㈤ 什麼是行政法體系

行政處罰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稅收徵收管理法、政監察法、審計法、行政復議法百、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等。
1、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其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3、包括兩層含義:第一,行政法是國家一類法律規范和原則的總稱;第二,這一系列法律規范和原則調整的對象是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而不是別的社會關系。
4、行政法與刑法民法一樣,是現代法律體系中的三大基本法律部門之一,在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度。
行政法有什麼特點
(一)內容上的特點
1.行政法涉及的領域極為廣泛,內容非常豐富現代行政權的極度膨脹使行政管理活動的范圍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對公民實行「從搖籃到墳墓」的全程管理。作為上層建築的法律必定要反映這一現實,並對其進行全方位調整,這就決定了行政法內容的廣泛性。
2.行政法規范具有明顯的易變性以憲法、法律的形式表現的行政法規范因其具有一定的原則性和抽象性而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是國家的行政管理方式變動頻繁,而以行政法規、行政規章的形式表現出來的行政法規范,由於其涉及的內容過於具體,必須及時對規范內容進行調整才能適應管理的需要。
3.行政法的實體性規范與程序性規范相交織,並決存於一個法律文件之中由於行政權力的特殊性,出於民主、公正、效率等的考慮,必須對行政權力行使的步驟、順序、方式、時限等予以規定。因此,有關行政權的實體性規范和程序性規范通常相互交織,集實體與程序於一身。
(二)形式上的特點
1.行政法沒有完整、統一的法典行政法不同於民法和刑法,沒有一部集基本規范於一體的統一法典,行政法賴以存在的法律規范散見於各種法律文件中,這與其內容廣泛且易變有著很大關系。
2.行政法在局部領域內形成了統一的法典如我國已經制定的行政處罰法,正在制定之中的行政程序法、行政許可法、行政執行法等。

㈥ 行政法要怎麼復習呀

復習《行政法學》之要領
1、通讀教材,把握脈絡
考生拿到教材後,應從頭到尾地通讀一遍,除了比較仔細地閱讀緒言,了解教材的指導思想,結構體系,主要內容以及在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外,其餘部分也應循序漸進地認真地從整體上通讀教材。讀完一遍教材後,你就會發現全書可分為緒言和總論兩大部分,緒言主要闡明了行政法學的一般理論,包括行政法學的研究對象,歷史發展,學習行政法學的意義和方法等。總論又分十二章,第一至第三章主要闡明了行政法的一般理論,包括行政法的概念,淵源和作用,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法的基本原則等問題。第四至第五章講行政組織法,包括行政機關組織法,行政機關編製法,公務員法三部分。第六至第十章講行政行為法,包括行政行為的一般原理和程序,具體講了行政立法行為,行政執法行為和行政司法行為三大部分,還講了這些行為產生的法律後果即法律責任問題。第十一章講的是行政監督法,主要講了行政法制監督。最後第十二章講的是行政訴訟。這些是復習《行政法學》的目錄,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詳細以教材目錄為准。
通讀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把握教材脈絡,另一方面還是為了熟悉教材內容,勾劃出教材的重點難點,使考生能了解教材內容的概貌。通讀教材時一定要認真閱讀理解,並注意前後內容的關聯性。每看完一章節,可看看目錄,看能否聯起教材內容,切忌斷章取義。因為作為一門學科的內容,前後是相互聯貫,自成一體,只有系統全面地通讀一遍教材,才能使學習了的內容脈絡清晰,心中有譜。而且通讀教材時,還忌走馬觀花,只看要點,而忽視對要點的解釋。因為每一要點後面的解釋都是幫助考生對要點的理解,有利於考生牢記要點,即使考試時忘記了要點,考生也可以根據對問題的正確理解以及前後連貫的內容自己概括並提煉出要點來。可以避免死記硬背要點造成相似問題的混淆以及克服一旦考試情緒緊張,容易忘記要點的負面作用。
2、抓住重點、濃縮教材
要真正掌握教材內容,光第一遍的泛讀還不行,還應對教材進行復讀,復讀就是精讀、深讀。只有這樣,才能抓住重點、難點,才能深入淺出,濃縮教材。具體地說就是首先要從理解、熟悉概念人手。掌握概念,並非死記硬背,要抓住決竅,掌握概念的中心詞,並旁推側引。比如行政行為這一概念,應這樣理解記憶:作為某一行為是一定社會主體實施的,就行政行為來說,肯定是行政主體實施的行為,而行政法所講的行政行為是與行政主體行使行政職權過程中作出的,並且具有行政法意義的行為,而非行政主體從事的與行政法規規定的行政職權無關的民事行為,行政主體實施的與法律意義無關的事實行為,也不是行政法所要研究的行為。因此,這個概念的中心詞就是:「行政主體」,「行政職權,行政法律意義」。另外還要根據這個概念夯推側引,注意一對或幾個相通概念的比較,找出其異同點。比如行政行為與行政立法行為、行政執法行為、行政立法行為等等,這些概念是同類概念,這幾個概念往往只是某個中心詞的差異。通過這樣比較,不易混淆同類概念,更能牢固地掌握基本概念。《行政法學》中的基本概念主要有以下幾組:行政與行政法;行政關系與行政法律關系;行政法與行政法規、行政規章;行政主體與行政法主體;行政合法性原則與行政合理性原則;行政行為與行政立法、執法、司法等行為;行政處罰與行政處分;行政處罰與行政強制措施,行政許可與行政確認;行政仲裁和行政裁決;行政監督與行政檢查;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行政法制監督與監督行政行為;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行政責任與行政賠償等。這些概念必須牢固掌握,仔細領會。
其次,要抓住各章重點,領會各章精髓。每章都有各自的核心問題,考生在全面復習時要善於抓住這一核心問題,前後延伸展開。尤其是在精讀教材後,要能合上書本將各章節的主要內容聯想回憶,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點。較好的方法是平時看書時自己能盡量地多找出每一章節可能擬出的論述題和簡答題,同時還要注意有時一個論述題又可以分解為幾個簡答題,要注意題型之間的相互轉化。比如教材第六至八章主要是圍繞行政行為展開的,其中涉及到幾個重要的具體行政行為,如行政執法行為中的行政處罰,行政強制執行、行政許可、行政確認、行政檢查、行政合同等行為;行政立法行為中的行政調解、行政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等行為。行政立法行為又是圍繞抽象行政行為展開的,涉及到行政立法體制、行政立法的原則和程序、行政立法的技術和效力等。
3、勤奮練習,功夫在書外
考生要在無硝煙的考場上做到臨陣不亂、胸有成竹、運籌帷幄,還要多做練習。在練習過程中不斷檢查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練習主要有三大類,一類是輔導資料上的同步練習,一類是考生自己在閱讀教材過程中自己根據往年考試中的題型及自己的需要自編的練習,還有一類就是模擬試題和往年的考題。這三類練習,一般是先做前兩類,同步練習一般蓋著了每章的知識點,考試八九不離十;自編練習往往是考生自己認為的重點、難點以及自己容易疏忽忘記的知識點,雖有個體差異但針對考生自己有幫助。通過這兩類練習,可總結出自己的錯誤,並將錯誤牢記心中,步步為營,穩扎穩打,直至練習到最後能熟練地做模擬試題和往年的考試題。
另外,考生在做練習過程中,會發現有許多題型如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案例題很多是針對法律條文出題的。「功夫在書外」就是要求考生不僅要掌握教材內容,還應注意我國行政立法的發展動態,熟悉那些沒有附在教 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公務員暫行條例入《行政處罰法》、《國家賠償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等。還應熟悉一些相關的行政管理法規,如《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土地管理法》、《海關法》、《道路交通管理條例》等等。掌握這些法律法規不僅對考生進一步了解行政法很有幫助,而且可以使考生答題時心中有數,游刃有餘。

㈦ 有哪些好的行政法著作可以看

1.王名揚三部曲:
《英國行政法》政法大學出版社《法國行政法》北京大學出版社版《美國行政權法》中國法制出版社
2.哈特穆特.毛雷爾(德),高家偉譯:《行政法學總論》,法律出版社
3.鹽野宏(日):《行政法》,北京大學出版社
4.翁岳生:《行政法》(上、下),中國法制出版社

㈧ 什麼是行政法行政法有哪些基本原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不同於一般的政治原則,也不同於行政法的局部原則,它有其自身的特點。這些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具有法律性

行政法的制定與實施雖然要遵循許多的原理與准則,但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卻只能是具有法律意義的原則或准則,不能是為一切統治工具或管理工具都共同遵循的一般政治原則或一般社會原則。

(二)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具有特殊性

這就是說,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應當是行政法這一獨立法律部門所特有的原則,不是適用於一切統治工具或管理工具的原則,也不是適用於一切法律規范或一切法律部門的原則。

(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具有普遍性

在行政法部門內部,行政法也要遵循許多不同層次的原則,有些原則只適用於調整某一行政領域的部分行政法律規范,有些原則則適用於調整所有行政領域的一切行政法律規范。

【具體行政行為的分類】

1、依職權和須申請的具體行政行為。標準是行政機關是否以當事人的申請作為開始具體行政行為的條件。前者不需要申請直接依職權採取具體行政行為,後者則需要經過當事人的申請行政機關才能作出具體行政行為。

2、羈束的和裁量的具體行政行為。根據具體行政行為受法律羈束的程度,行政機關採取時基本沒有選擇餘地的,是羈束的具體行政行為;立法對具體行政行為的范圍、方法、手段等方面給予行政機關根據實際情況裁量餘地的,是裁量的具體行政行為。

3、授益的和負擔的具體行政行為。劃分的標準是具體行政行為與當事人之間的權益關系。為當事人授予權利,利益或者免除負擔義務的,是授益的具體行政行為;為當事人設定義務或者剝奪其權益的是負擔的具體行政行為。

4、要式和與不要式的具體行政行為。發憤標準式具體行政行為是否需要具備法定的形式。需要具備書面文字等其他特定意義符號為生效必要條件的是要式的具體行政行為。不需要具備書面文字或者其他特定意義符號就可以生效的,是不要式的具體行政行為。

㈨ 行政法是什麼

所謂行政法
,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作為行政法調整對象的行政關系主要包括四類:
(1)行政管理關系。即行政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等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的過程中,與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等行政相對人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形成的行政管理關系,是行政關系中的主要部分。行政主體的大量行政行為,如行政許可、行政徵收、行政給付、行政裁決、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大部分都是以行政相對人為對象實施的,從而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產生行政關系。
(2)行政法制監督關系。即行政法制監督主體在對行政主體及其公務人員進行監督時發生的各種關系。所謂行政法制監督主體,是指根據憲法和法律授權,依法定方式和程序對行政職權行使者及其所實施的行政行為進行法制監督的國家權力機關、國家司法機關、行政監察機關等。
(3)行政救濟關系。即行政相對人認為其合法權益受到行政主體做出的行政行為的侵犯,向行政救濟主體申請救濟,行政救濟主體對其申請予以審查,做出向相對人提供或不提供救濟的決定而發生的各種關系。所謂行政救濟主體,是指法律授權其受理行政相對人申訴、控告、檢舉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國家機關。主要包括受理申訴、控告、檢舉的信訪機關,受理行政復議的行政復議機關,以及受理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
(4)內部行政關系。即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包括上下級行政機關之間的關系,平行行政機關之間的關系,行政機關與其內設機構、派出機構之間的關系,行政機關與國家公務員之間的關系,行政機關與法律;法規授權組織之間的關系,行政機關與其委託行使某種行政職權的組織的關系等等。在上述四種行政關系中,行政管理關系是最基本的行政關系,行政法制監督關系和行政救濟關系是由行政管理關系派生的關系,而內部行政關系則是從屬於行政管理關系的一種關系,是行政管理關系中的一方當事人──行政主體單方面內部的關系。

㈩ 行政法的分類

1、以行政法的作用為標准,行政法規范可分為下述三大類:

(1)關於行政組織的法律規范。這類規范又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有關行政機關的設置、編制、職權、職責、活動程序和方法的法律規范,其中職權、職責規范是行政組織法規范的核心。

再一部分是有關國家行政機關與國家公務員雙方在錄用、培訓、考核、獎懲、晉升、調動中的權利(職權)、義務(職責)關系的法律規范。

(2)關於行政行為的法律規范,其中最主要的是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人雙方權利(職權)、義務(職責)關系的法律規范。這類規范數量最多,涉及面最廣。

(3)關於監督行政權的法律規范,即監督主體對行政權進行監督的法律規范,最主要的有行政監察、行政審計、行政復議、行政訴訟、行政賠償等法律規范。這一類規范數量雖不是最多,但十分重要,是行政法律制度的重點之一。

2、以行政法調整對象的范圍為標准,行政法可分為:

(1)一般行政法:是對一般的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如行政法基本原則、行政組織法、國家公務員法、行政行為法、行政程序法、行政監督法、行政救濟法等。

一般行政法調整的行政關系和監督行政關系范圍廣,覆蓋面大,具有更多的共性,為所有行政主體所必須遵守。

(2)部門行政法:是對部門行政關系加以調整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如經濟行政法、軍事行政法、教育行政法、公安行政法、民政行政法、衛生行政法等。在行政法學上,人們通常在行政法總論中研究一般行政法,而在行政法分論中研究部門行政法。

(10)行政法教科書之總論行政法擴展閱讀:

行政法是規定國家行政主體的組織、職權、行使職權的方式、程序以及對行使行政職權的法制監督,調整行政關系的法律規范系統。

行政法的基本內容包括三大部分:

(一)行政組織法;

(二)行政行為法;

(三)行政法制監督、行政救濟、行政責任法。

行政法的這三個部分分別調整著不同的行政關系:

行政組織法主要調整內部行政關系; 行政行為法,主要調整行政管理關系;

行政法制監督、行政救濟、行政責任法主要調整行政法制監督關系。

補充定義:行政法是指調整行政權被行使過程中所產生的社會關系以及對行政權進行規范和控制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它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某重心是控制和規范行政權,保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

熱點內容
不符合建設行政法規的有 發布:2025-02-09 04:43:29 瀏覽:742
西城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2-09 04:33:17 瀏覽:54
婚姻法關於家暴 發布:2025-02-09 04:07:44 瀏覽:221
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是 發布:2025-02-09 03:55:38 瀏覽:625
婚姻法第11條規定 發布:2025-02-09 03:22:06 瀏覽:936
上海勞動法律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9 03:15:38 瀏覽:901
佛教道德 發布:2025-02-09 03:15:38 瀏覽:54
司法體制原理 發布:2025-02-09 03:06:38 瀏覽:146
毒殺貓咪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9 02:32:16 瀏覽:292
冠邦律師 發布:2025-02-09 02:20:36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