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我國勞動法的淵源

我國勞動法的淵源

發布時間: 2022-04-30 03:22:13

A. 分析並舉例說明勞動法的淵源

勞動法的淵源來,也稱為勞動源法的形式,即勞動法律規范以什麼樣的立法形式體現出來。
(1)憲法中的有關規定。
(2)法律。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工和國礦山安全法》等。
(3)行政法規行政法規,是指國務院規定的規范性文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失業保險條例》等。
(4)部門規章。部門規章,是指國務院所屬各部委制定的規章。
(5)其他法律規范中有關勞動問題的規定。
(6)地方性法規和經濟特區法規。地方性法規,主要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以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勞動法規。
(7)地方規章。地方規章,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省會及自治區政府所在地的市,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勞動規章。

B. 《勞動合同法》有哪些法律淵源

勞動法的淵源有兩類:一、規范性文件1憲法,2法律,包括勞動法典、回單項勞動法律答和相關法律,3行政法規,4部門規章,5地方性法規和經濟特區法規,6地方規章,7國際法律文件。二、准規范性文件1勞動政策,2勞動標准,3抽象勞動行政行為,4工會規章,5規范性勞動法規解釋,6集體合同。

C. 勞動法的起源是什麼

你好:勞動法淵源於50年代初的 勞保條例 以及一系列勞動保護政策!

D. 勞動法基本原則的法律淵源是

法律分析:勞動法淵源,亦稱「勞動法形式」。勞動法律規范的具體表現形式。在中國,勞動法淵源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地方法規、地方規章、其他規范性文件、司法解釋以及中國批準的國際勞工公約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 國家通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並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 勞動是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國有企業和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都應當以國家主人翁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勞動。國家提倡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國家提倡公民從事義務勞動。 國家對就業前的公民進行必要的勞動就業訓練。

第四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 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

E. 結合我國勞動立法實踐,闡述我國勞動法淵源

勞動法的淵源有抄兩類:
一、規范性文件
1、憲法
2、法律,包括勞動法典、單項勞動法律和相關法律
3、行政法規
4、部門規章
5、地方性法規和經濟特區法規
6、地方規章
7、國際法律文件。
二、准規范性文件
1、勞動政策
2、勞動標准
3、抽象勞動行政行為
4、工會規章
5、規范性勞動法規解釋
6、集體合同。

F. 簡述勞動法的淵源

勞動法淵源是指勞動法在法律體系中的表現形式。其表現形式有:

1、憲法;內

2、法律;

3、行政法規容;

4、部門規章;

5、其他法律規范中有關勞動問題的規定;

6、地方性法規和經濟特區法規;

7、地方規章;

8、國際法律文件;

9、國際慣例。

(6)我國勞動法的淵源擴展閱讀:

勞動法在我國的全面施行,能對勞動人員以及用人單位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其能夠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識。當勞動人員認識到自己在付出了勞動之後應當享受到相應的權利及義務,就會培養出碰到問題時尋求法律援助的意識。

部分用人單位在學習了勞動法的相關理念和條款後,也會根據具體的法律法規制定出合理的用人管理制度,並逐漸完善自身的管理規程。這樣一來就能夠進一步優化工資管理及休假管理等制度,不僅充分保護了員工的合法利益,還促使用人單位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層台階。

熱點內容
不符合建設行政法規的有 發布:2025-02-09 04:43:29 瀏覽:742
西城法院副院長 發布:2025-02-09 04:33:17 瀏覽:54
婚姻法關於家暴 發布:2025-02-09 04:07:44 瀏覽:221
行使國家立法權的國家機關是 發布:2025-02-09 03:55:38 瀏覽:625
婚姻法第11條規定 發布:2025-02-09 03:22:06 瀏覽:936
上海勞動法律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9 03:15:38 瀏覽:901
佛教道德 發布:2025-02-09 03:15:38 瀏覽:54
司法體制原理 發布:2025-02-09 03:06:38 瀏覽:146
毒殺貓咪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9 02:32:16 瀏覽:292
冠邦律師 發布:2025-02-09 02:20:36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