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與駕駛員的勞動法

與駕駛員的勞動法

發布時間: 2022-04-30 10:35:51

『壹』 對於司機這個特殊崗位勞動法有什麼規定

司機在勞動法里是不屬於特殊崗位的。不知你剛從事這份工作時,有無簽回訂協議,協答議對待遇和工作時間是怎麼約定的。如果確實有加班,但不支付加班費得話,肯定是違反勞動法的。從你表述來看,你似乎並不太在意加班費,而是擔心這份工作。如果最終你選擇跟他簽這個合同的話,最好要求在合同里註明,保證你每月工資不低於多少(如跟你以前的工資水平持平)。如果選擇維權,可能會要回一下利益,但基本上這份工作也就沒了。

『貳』 根據勞動法,駕駛員出交通事故後,公司要求駕駛員承擔經濟責任,合法嗎

現交通事故駕駛員一般承擔行政責任,公司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但公司可以根據規章制度給駕駛員處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四條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第三十五條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2)與駕駛員的勞動法擴展閱讀:

相關案例:

虛假陳述「e代駕」遭最高罰款

「e代駕」司機徐先生將客人送回家後,自己在使用同公司開發的「e拼車」軟體返程途中遭遇車禍,事後他向法院起訴索賠。而「e代駕」公司一方面否認李某是其員工,另一方面也不承認「e拼車」是其開發。本案經兩級審理後,在市三中院終審宣判,法庭認定李某與e代駕公司承擔連帶責任,賠償徐先生50餘萬元。不僅如此,因「e代駕」向法庭虛假陳述,嚴重影響案件審理,還被處以頂格百萬罰款。

出車禍「e代駕」不認賬

徐先生原是一名「e代駕」代駕司機,2014年1月25日深夜,他送客戶回家後使用「e拼車」軟體,乘坐司機李某的套牌車往回走,不料半路發生車禍。交警認定,李某負事故全部責任,徐先生經鑒定已構成傷殘。

因認為李某是開發「e代駕」的北京億心宜行汽車技術開發服務有限公司員工,他訴至法院,要求李某與該公司連同兩家保險公司賠償。一審宣判後徐先生不服提起上訴。

二審期間,「e代駕」稱與司機沒有僱傭關系,同時對於「e拼車」軟體,「e代駕」公司也否認由其開發。鑒於此,法庭對該軟體進行鑒定,但是鑒定結果顯示,「e拼車」所有者、發布者、後台維護者和操作者均是億心公司。

「e代駕」被罰百萬

三中院經審理認為,根據現有證據,雖不足以認定李某與「e代駕」公司存在僱傭關系,但「e代駕」作為平台提供者,對入駐平台的車輛具有審核管理義務,雙方有管理關系。公司為員工提供便利優惠的返程服務,可以從中獲利,故應承擔責任。

除此之外,李某駕駛的汽車還是一輛套牌車,屬於違法,這在客觀上增加了乘車人的風險,但是「e拼車」未停止李某的拼車服務,對事故發生具有明顯過錯,因此雙方應承擔連帶責任。最終,三中院終審判決李某與「e代駕」公司應承擔連帶責任,賠償徐先生各項損失共計50餘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宣判後法庭還宣布了另一項決定,鑒於「e代駕」公司否認「e拼車」由其開發,但經過鑒定與事實不符,該行為已經構成虛假陳述,嚴重妨礙了法院審理,法庭對其處以100萬元罰款,而該數額也是頂格處罰。

『叄』 計程車公司要與駕駛員簽訂勞動合同嗎有相關法律沒

計程車公司需要與駕駛員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第七條和第十條明確規定。

相關的法律法規依據:
《勞動合同法》
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用人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名冊備查。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六條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並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文本上簽字或者蓋章生效。
勞動合同文本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各執一份。
第十七條勞動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二)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三)勞動合同期限;
(四)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五)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六)勞動報酬;
(七)社會保險;
(八)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九)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勞動合同除前款規定的必備條款外,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約定試用期、培訓、保守秘密、補充保險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項。

『肆』 勞動法規定司機的勞動時間是多少

勞動法規定司機的勞動時間一天不能超過8個小時,一個月加班不能超過36個小時。

一般司機上班的時間是很特別的,一般公司都司機實行的是不定時工作工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工作制度。

『伍』 駕駛員公里數補貼標准勞動法

法律分析:用人單位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需要支付加班費,若是用人單位不支付加班費,且沒辦法和用人單位協商解決的,則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工作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1.5倍;雙休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2倍;法定節假日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月工資÷21.75÷8×加班小時數×3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陸』 勞動法規定公司駕駛員的工作時間

國務院關於職工抄工作時間的規襲定
第三條 職工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
第五條 因工作性質或者生產特點的限制,不能實行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標准工時制度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柒』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關於駕駛員的法規

和僱傭合同是一樣的,分為主體和客體

『捌』 勞動法關於駕駛員在公司工作范圍,在駕駛車輛以外安排干其他體力勞動應該嗎

摘要 勞動法並沒有做這樣的強制性規定,具體做什麼工作、工作時長、工作工資等,允許僱主和雇員協商。如果能提供更為詳細的信息,能給你更為周全的解答。

『玖』 駕駛員受勞動部的保護法!有哪些

只要是與境內的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均受法律保護。

具體保護范圍涉及:

1、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取得勞動報酬;

2、法定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3、勞動安全衛生保護;

4、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

5、參加職業培訓;

6、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

7、勞動爭議的司法救濟;

具體可參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


一、勞動者是誰?

勞動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二、勞動者的權益

勞動法相關規定

第三條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勞動者應當完成勞動任務,提高職業技能,執行勞動安全衛生規程,遵守勞動紀律和職業道德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

第五條國家採取各種措施,促進勞動就業,發展職業教育,制定勞動標准,調節社會收入,完善社會保險,協調勞動關系,逐步提高勞動者的生活水平。

第六條國家提倡勞動者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開展勞動競賽和合理化建議活動,鼓勵和保護勞動者進行科學研究、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表彰和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第七條勞動者有權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

工會代表和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依法獨立自主地開展活動。

第八條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

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

第四條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拾』 勞動法對司機有做何規定

司機也是勞動者,和勞動者有一樣的權利。
《勞動法》第三條規回定:勞動者享有以答下權利:
(1)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
(2)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
(3)獲得勞動安全衛生的保護權利;
(4)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5)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
(6)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7)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包括:
1、依法組織和參加工會的權利(《勞動法》第七條);
2、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與用
3、人單位平等協商的權利(《勞動法》第八條);
4、依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勞動法》第三十二條);
5、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拒絕執行的權利(《勞動法》第五十六條);
6、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的權利(《勞動法》第八十八條)等。

熱點內容
司法體制原理 發布:2025-02-09 03:06:38 瀏覽:146
毒殺貓咪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9 02:32:16 瀏覽:292
冠邦律師 發布:2025-02-09 02:20:36 瀏覽:760
公司員工涉及到的法律 發布:2025-02-09 01:58:25 瀏覽:661
簽購房合同請律師費用 發布:2025-02-09 01:56:20 瀏覽:85
商品房交接書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9 01:18:41 瀏覽:155
張庭法學 發布:2025-02-09 01:08:00 瀏覽:829
哺乳一小時勞動法 發布:2025-02-09 00:20:12 瀏覽:793
河南一諾司法 發布:2025-02-09 00:18:29 瀏覽:517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電話地址 發布:2025-02-08 23:51:49 瀏覽: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