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學期末試題及答案

行政法學期末試題及答案

發布時間: 2022-04-30 10:44:36

行政法學及行政訴訟法學試題。(求答案)

2
1
3
3
3
1.3.4
1.2.3
1.4
2.3
1.3.4
4
2
2
4
4
1.3

㈡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期末考試兩道論述題求標准答案

  1. 針對的對象不同;抽象針對不特定多數人,具體針對具體的人;

  2. 行為後果不同;具體的行為後果會導致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抽象則不會;

  3. 實施主體不同,抽象的是行政機關以及立法機關,具體的各級行政機關及其委託的組織;


比例原則是行政法上重要的基本原則,比例原則有三方面的要求:
第一,合目的性。是指行政機關行使裁量權所採取的具體措施必須符合法律目的。為滿足這一要求,就需要行政機關在作出決定前准確理解和正確確定法律所要達到的目的。在多數情況下,法律會對其立法目的作出明確規定,但有時法律規定的目的可能比較含混,這些情況下就需要行政機關根據立法背景、法律的整體精神、條文間的關系、規定含義等因素作出綜合判斷。
第二,適當性。是指行政機關所選擇的具體措施和手段應當為法律所必需,結果與措施和手段之間存在著正當性。為達到這一要求,就需要行政機關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擬採取的措施對達到結果是否有利和必要。
第三,損害最小。是指在行政機關在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某一行政目的的情況下,應當採用對當事人權益損害最小的方式。即行政機關能用輕微的方式實現行政目的,行政機關就不能選擇使用手段更激烈的方式。
行政機關採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應當避免採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以上來自網友,我看了哈,基本准確。)


以上內容也不算什麼標准答案,僅供你參考,提供一個思路,具體的自己也可以想想,組織哈語言什麼的

㈢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期末復習指導試題類型舉例答案

一、選擇題
1、A 2、D 3、BC 4、AD
二、填空題
1、顯示公正 2、該組織、委託的行政機關
三、名詞解釋
1、行政訴訟: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認為國家行政機關及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時,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由人民法院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並出裁判的活動和制度。
2、行政侵權賠償: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的過程中,違法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並造成損害的,由國家對受害人承當賠償責任的制度。
四、簡答題
1、答:有八類:1、不服行政處罰的案件。1、不服行政強制措施的案件。3、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案件。4、對行政機關拒絕頒發許可證和執照或者不予答復不服的案件。5、申請行政機關履行法定職責而被拒絕或者不予答復的案件。6、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案件。7、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案件。8、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案件。
2、答:1.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2.有明確的被告。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4.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五、論述題
答:行政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一樣,也是程序法。行政訴訟法是從民事訴訟法中脫胎而來的。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除依照行政訴訟法外,對於行政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沒有規定的,還要適用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例如,民事訴訟中有關迴避、證據、期間、送達、第一審程序和第二審程序,以及執行程序的規定,人民法院在審理和執行行政案件時可以適用。但兩者調整的對象不同,因此,在具體內容上有顯著的不同:(1)訴訟的主體不同。行政訴訟是解決行政機關或行政機關工作人員與其他組織、法人和公民之間在行政管理中引起的糾紛。行政訴訟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關系。原告是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被告只能是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或行政復議機關。而民事訴訟是解決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法人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產生的糾紛,因而,民事訴訟主體之間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隸屬關系。(2)訴訟的性質不同。行政訴訟中爭執的是關於行政權利義務問題,即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服行政機關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時依法提起的訴訟;而民事訴訟中爭執的是關於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問題,即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發生糾紛時提起的訴訟。(3)訴訟發生的條件不同。行政糾紛發生後,有的爭議須經有關行政機關處理後,當事人對處理不服時,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而民事糾紛發生後,糾紛的任何一方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民事訴訟程序因此而發生。(4)舉證責任不同。行政訴訟中,由被告負舉證責任,即由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而民事訴訟中,不論是原告,還是被告,對自己提出的主張均負舉證責任。(5)適用調解的范圍不同。行政訴訟中,除行政侵權損害賠償之訴外,人民法院不能以調解方式處理當事人之間的行政爭議。這是因為被告是行使國家行政管理職權的主管機關,它的職責就是維護國家的利益,保障社會的穩定,保護公民或法人的合法權益,它不能對依據國家法規所作出的決定加以更改和讓步。而民事訴訟中,自願、合法調解原則是一項重要原則,貫穿於整個審判程序中,人民法院可以用調解方式處理當事人之間發生的爭議。

㈣ 電大期末考試復習資料《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多項選擇題

來啦來啦,不知道你現在還需不需要呢?隨便在電大題酷這個小程序上幫你搜了幾道題,這個回小答程序還挺好用的,我班主任告訴我考試復習的時候可以用這個小程序,我用了之後覺得還不錯,希望能夠幫到你哦~~~~~~~~~~~~
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已經受理的,( )。
a. 可以申請復議
b. 不可以申請復議
c. 法院判決後,不服可再申請復議
d. 撤訴後再申請復議
正確答案是:不可以申請復議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不適用調解,這是何種訴訟確立的基本制度( )。
a. 民事訴訟
b. 刑事訴訟
c. 行政裁決
d. 行政訴訟
正確答案是:行政訴訟

根據我國國家賠償法的規定,國家賠償的申請人的損失包括( )
a. 所有損失
b. 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
c. 間接損失
d. 直接損失
正確答案是:直接損失

公務員一經任用,非因法定程序不被免職、降職、辭退或者行政處分。這屬於公務員的( )權利。
a. 申訴控告
b. 享受報酬、福利
c. 依法執行公務
d. 身份保障
正確答案是:身份保障

下列( )項不是國務院組成人員。
a. 秘書長
b. 民航總局局長
c. 國務委員
d. 審計長
正確答案是:民航總局局長

㈤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試題求答案

A公司、C公司都可以成為原告,因為該公安廳所屬海警支隊扣押船和貨物。不能但就版扣押行為提起訴訟。根權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2010年修訂版)第21條的規定: 賠償請求人單獨提起行政賠償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具有請求資格;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賠償請求和受損害的事實根據;
(4)加害行為為具體行政行為的,該行為已被確認為違法;
(5)賠償義務機關已先行處理或超過法定期限不予處理;
(6)屬於人民法院行政賠償訴訟的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7)符合法律規定的起訴期限。
但是該具體行政行為及既被確認違法,A公司也未要求賠償義務機關先行處理,法院會不予受理,若受理也會駁回起訴。

㈥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期末考試兩道論述題求答案

現代法治原則之下,行政主體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必須誠實守信,不得隨意版變更、撤銷、廢止行政權行為,否則應賠償或補償相對人合理的信賴利益損失。在行政法領域,信賴保護原則已廣泛應用於行政許可、行政給付、行政指導等各個領域。為實現信賴保護原則在我國的法治化,必須在准確界定信賴保護原則法制地位的基礎上,逐步完善現行的行政程序、行政補償、行政賠償以及司法審查制度。信賴保護原則是行政法上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原則,目前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所謂信賴保護原則指當行政相對人對行政主體所做出的授益性行政行為形成值得保護的信賴時,行政主體不得隨意變更、撤銷或廢止該行為,否則必須對行政相對人基於對該行為有效存續的信賴而獲得的合法利益予以合理補償。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來理解:但是信賴保護原則在我國行政法學中的研究和行政法中的運用相對來說還比較落後。研究信賴保護原則對於維護政府誠信、保護社會成員的合法權益、建立誠信社會具有很好的現實意義。

㈦ 急需行政法學的所有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根據我國立法法的規定,有權制定行政法規的主體有:()
A.全國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
B.國務院
C.國務院各部委
D.省級人大及其常務委員會
2、下列哪個不屬於我國行政法的法源?()
A.國務院某部委的會議紀要
B.某市政府關於鄭守過橋費的通知
C.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執行行政訴訟法的若干問題的解釋
D.深圳經濟特區市政府第83號令
3、下列的行政組織中,哪一個不屬於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
A.派出所
B.行政公署
C.街道辦事處
D.區公所
4、下列關於行政主體的表述中正確的選項是:()
A.行政主體是指行政機關
B.行政主體是指具有行政職權的行政機關
C.行政主體是享有行政職權、實施行政活動、承擔行政責任的組織
D.行政主體是指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
5、下面所列組織中在行政法上不具備行政主體資格的是:()
A.行政機關委託的治安聯防處
B.縣公安局所屬的道路交通警察隊
C.某區街道辦事處
D.法律授權頒發注冊會計師資格證書的注冊會計師協會
6、某縣公安局為了加強對轄下農村社會治安的管理,決定委託無公安派出所的甲鄉人民政府裁決各種治安案件,試問鄉人民政府應當以誰的名義實施裁決?()
A.縣人民政府
B.縣公安局
C.縣政府法制辦公室
D.甲鄉人民政府
7、派出機關是由地方行政機關所設立的派出組織,在我國可以設立派出機關的地方人民政府有:()
A.省級政府
B.縣級公安局
C.縣級以上人民政府
D.國務院部門
8、關於行政機關和行政機構的設立,下列那些說法不正確?()
A.經國務院批准,省人民政府可以設立行政公署
B.經市公安局批准,縣公安局可以設立直屬機構
C.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國務院可以設立直屬機構
D.經省級人民政府批准,縣級人民政府可以設立區公所
9、行政主體在行使國家賦予的行政職權,實施國家行政管理活動的過程中,所必須承擔的法定義務,稱為()
A.行政職權B.行政優益權
C.行政職責D.行政許可權
10、下列國家行政機關中,屬於專門行政監督機關的是()
A.工商機關B.稅務機關
C.審計機關D.公安機關
11、下列基本制度中主要目的在於保障行政公正原則的是()
A.迴避制度B.表明身份制度
C.時效制度D.簡易程序制度
12、行政委託與授權是經常發生的行政活動。下列關於二者的比較選項中說法錯誤的是:()
A.行政授權與行政委託產生的原因不同
B.被授權與被委託的對象不盡相同
C.二者所產生的法律後果不同
D.都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法律責任
13、行政機關是否是行政主體需要通過一定標准加以判斷,下列選項中哪一項不屬於成為行政主體必須具備的資格條件?()
A.是否享有法定的行政職權和職責
B.能否以自己的名義獨立行使職權
C.管理的是內部事務還是外部事物
D.能否作為行政訴訟的被告
14、根據行政法學理論和實踐及現行有效法律的規定,下列那一選項並非行政委託的受委託組織一般必須具備的條件?()
A.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
B.具有熟悉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業務的工作人員
C.能夠獨立地承擔法律責任
D.對違法行為需要進行技術檢查和技術鑒定的,應當有條件組織進行相應的技術檢查或技術鑒定
15、下列選項屬於國家公務員的是()
A.縣檢察院檢察長
B.市人大辦公室主任
C.公安局局長D.村委會主任

二、多項選擇題
1、行政主體是指承擔一定法律後果的組織,一下選項中哪些是這種法律後果的體現?()
A.在行政復議中作為被申請人
B.在行政賠償案件中作為賠償義務機關
C.在行政訴訟中作為被告
D.可以成為行政復議機關
2、下列關於行政機關與行政主體之間的關系的選項中那些表述是正確的?()
A.並非所有的行政機關都可以成為行政主體
B.並非行政機關在所有的場合都能成為行政主體
C.成為行政主體的不限於行政機關
D.行政主體是對行政機關的行政法地位的法律表述
3、國家職務關系的保障意味著國家對公務員違反職業紀律和職務要求的懲戒?()
A.行政機關對公務員記大過的行政處分
B.行政機關要求公務員承擔部分賠償費用
C.公務員因達到年齡退休而與行政機關解除職務關系
D.公務員在執行職務中因暴力行為致人傷害而被判刑罰
4、行政追償制度是公務員機遇和國家之間的職務委託關系而對國家承擔的一種行政責任,旨在確保職務關系。其所應具備的條件有()
A.公務員執行職務造成的損害行為必須是故意或重大過失行為
B.追償金額必須與公務員的過錯程度相適應
C.要充分考慮公務員承擔賠償的責任能力
D.要符合時效和程序規則
5、以下選項中不屬於地方行政機關的派出機關的是()
A.街道辦事處B.村民委員會
C.區公所D.稅務局所屬的稅務所

三、名詞解釋
1、行政合理性原則
2、行政授權
3、行政主體
4、國家公務員
5、行政相對人

四、簡答題
1、簡述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內涵
2、什麼是行政委託?行政委託應滿足那些要件?
3、簡述行政法的法律關系有哪些特徵?

五、論述題
1、論述行政優益權。

六、案例分析題
[案情一]
王某和李某系鄰居,兩家房屋緊連。1993年8月,王某鄉市城建局提出將其原有房屋擴建二層樓房的申請,市城建局審查後同意並發放建房許可證,註明每層高度為3.2米。王某按照許可證的要求建成並投入使用。同年12月,李某也向城建局提出擴建房屋的神情,城建局予以批准,並且發放了建房許可證,註明每層高度3.6米,在李某建房過程中,王某發現李某建房的高度超過自己房屋的高度,擋光擋風,違反國務院頒布的《城鎮個人建造住宅管理辦法》,不符合城鎮規劃要求,即上前阻止,但李某聲稱有城建局的建房許可,無人可以阻止。王某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認為城建局違法行政,許可李某建房高3.6米,違反省政府的建房規定:城鎮居民建房一般不超過3.2米。在審理中城建局變成批准李某建房3.6米屬個別情況,城建局有自由裁量權,拒絕說明理由。
試結合行政法的一般原則,對此案加以評析。
[案情二]
某縣衛生防疫站認為某飲食店銷售的食品不符合衛生標准,決定對其罰款2000元。飲食店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衛生防疫站為避免敗訴,告之原告若能撤訴,可以減少罰款數額。在原告表示同意後,將罰款數額改為200元。隨後,原告向人民法院申請撤訴。
問題:
(1)屬於事業單位的縣衛生防疫站能否作為本案的被告?為什麼?
(2)如果縣衛生防疫站具備本案被告資格,人民法院應否准許原告的撤訴申請?為什麼?

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5
BAACA
6-10
BACCC
11-15ADCCC
二、多項選擇題
1、ABCD2、ABCD3、ABD4、ABCD5、BD
三、名詞解釋
1、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指行政機關不僅應當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種類和幅度范圍作出行政決定,而且要求這種決定應符合法律的意圖和精神,符合公平正義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則中的「理」,是指體現全社會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的法理。
2、行政授權實際上是指法律、法規、規章將某方面或某項行政職權授予行政機關以外的組織,被授權者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管理活動和行使行政職權,並由自己對外承擔行政活動的相應法律責任。這里所說的「行政機關以外的組織」,還包括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和派出機構,它們與行政機關本身還是有所區別的。
3、所謂行政主體,是指依法享有國家行政權力,能以自己的名義實施國家行政管理活動,並對由此產生的行為後果獨立承擔法律責任的組織。這意味著:行政主體是具有行政法上獨立人格和法律地位,能夠獨立作為行政訴訟主體的組織,其范圍包括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
4、國家公務員是指國家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在中央和地方國家行政機關中行使國家行政職權、執行行政職務的工作人員,不包括行政機關中的工勤人員。
5、行政相對人(簡稱相對人,也稱行政相對方)是行政法和行政法學中一個重要和常用的概念,其基本含義就是指行政機關的行為所指向的、與行政機關相對應的一方,包括作為公民的自然人、具有法人資格的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形態。
四、簡答題
1、簡述行政合法性原則的內涵。
行政合法性原則是行政法治的核心內容。它是指行政權力的設立、行使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與法律相抵觸(這里所說的是廣義的法律,也即多層次的法律規范)。行政合法性原則要求行政主體必須嚴格遵行行政法律規范的要求,不得享有行政法律規范以外的特權,超越法定許可權的行為無效;行政違法行為依法應受到法律制裁,行政主體應對其行政違法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行政合法性原則包括實體合法和程序合法兩方面的內容。實體合法,指行政主體的設立法定、職權法定、責任法定。程序合法,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內容:一是任何人不能成為審理自己案件的法官,落實這一原則的是迴避制度;二是行政機關在裁決行政爭議時不能偏聽偏信,應當給予當事人同等的辯論機會;三是作出對當事人不利的行政決定時,應預先通知當事人並給其發表意見的機會。
2、什麼是行政委託?行政委託應滿足那些要件?
行政委託是行政主體在其職權職責范圍內,出於管理的需要,依法將其行政職權或行政事項委託給另一行政主體或其他組織,以及特殊情況下委託給個人,受委託者以委託機關的名義實施管理行為和行使職權,並由委託機關承擔法律責任。
行政委託的要件:
(1)行政委託主體是有限制的。委託者必須是行政主體,否則不能稱為行政委託。
(2)行政委託權力是有限制的。委託者必須在行政主體職權范圍內進行委託,越權委託無效,而且受委託者不得將自己接受委託的職權和事項再自行委託給其他組織或個人。
(3)行政委託對象是有限制的。只有具備一定的條件,方可接受行政委託,代委託者行使某些行政管理職權和從事某些行政管理事務,從而成為受委託組織;鬆散的組織,如合夥組織、非正式組織,均不能接受委託行使行政職權而成為受委託組織。
(4)行政委託的事項是限制的。例如,行政管理職權中影響較小、程度較輕的部分,例如行政處罰中的申誡罰或較低數額的財產罰,可以委託其他組織或個人代為行使,而人身罰和能力罰以及數額較大的財產罰,則不能委託給其他組織或個人代為行使。
3、簡述行政法的法律關系有哪些特徵?
(1)這種法律關系的當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
(2)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雙方的地位不對等,又稱為行政法律關系的單方面性。
(3)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基本上由法律規范事先規定,一般來說不能由當事人相互約定和自由選擇,當事人只能依法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但行政合同的出現,是此特徵的一個例外。
(4)行政法律關系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具有相對性和統一性。在這種行政法律關系中,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出現許多交叉重疊,難以截然分開,這與民事法律關系的情況有所不同。尤其是對於國家行政機關而言,這種相對性表現得更為明顯。
(5)行政法律關系引起的爭議大都由行政機關或行政裁判機關依照行政程序或行政司法程序加以解決,只有在法律明文規定的情況下才通過司法程序解決。
五、論述題
1、論述行政優益權。
國家為保障行政主體有效地行使職權、履行職責,賦予行政主體職務上或物質上的許多優益條件,行政主體享受這些優益條件的資格和可選擇性便是行政優益權,它由行政優先權和行政受益權構成。
(1)行政優先權是行政主體在行使職權時依法所享有的種種優惠條件主要包括:先行處置權,即行政主體在緊急條件下,可以先行處置,如先行扣留、即時強制。獲得社會協助權,行政主體在從事緊急公務時,有關組織和個人有協助執行或提供方便的強制性義務,違反者可能會承擔法律責任。如公安機關或消防機構在執行緊急公務時,有權要求其它交通車輛避讓。
推定有效權,根據法律的有關規定,在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期間,不停止該行政決定的執行,這是為了保障行政秩序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而推定該行政決定只要未被依照法定程序加以撤銷就一直是有效的。它體現的是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方的關系。
(2)行政受益權是國家為保證行政主體有物質能力行使行政職權而向其提供物質條件,行政主體享受這些條件的資格和可選擇性。行政受益權是行政主體從國家所享受到的權益,而不是從相對方得到的,因此與行政優先權不同,它體現的是行政機關與國家的關系,而不是體現行政機關與行政相對方的關系。行政優益權與行政職權密切相關,但不同於行政職權,也不屬於行政職權,兩者最明顯的區別在於:行政優益權可以被行政主體放棄不用,但行政職權不能被放棄,否則將導致違法或失職。
六、案例分析題
[案例一]:
本案涉及行政機關行使職權時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問題,行政機關行使權力必須依據法律、符合法律,不得與法律的規定相抵觸,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行政機關根據具體情況的需要,可以自由地裁量權力的行使方式與程度,即享有自由裁量權。所以行政機關行使權力同時必須遵循合理性原則,即行政權力的行使應當符合立法的目的;基於正當的考慮;不得考慮不相關的因素;平等適用法律規范,同等事實同等對待等要求,以其行政權力的運作達到客觀、公正。本案中城建局對李某的建房許可表面看並未違反省政府關於建房的有關規定,因為在省政府的規章中只是規定城鎮居民建房一般不得超過3.2米,由此觀之,城建局對此向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及在一定的情況下,可以許可超過3.2米,但是,城建局對許可李某建房3.6米的理由拒絕說明,既表明示在無正當理由的情況下許可李某建芳層高超過省政府規章規定的高度,不當地行使了權力,屬於濫用職權的范疇,違反了行政合理性原則的要求。
[案例二]:
屬於事業單位的縣衛生防疫站能作為本案被告,應為其為行政機關授權的社會組織。被授權者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管理活動和行使行政職權,並由自己對外承擔行政活動的相應法律責任。
人民法院不應當准許原告的撤訴申請,因為在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機關對其所行使的國家權力無自由處分權。

㈧ 行政法試題(100分)

分在哪

熱點內容
毒殺貓咪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9 02:32:16 瀏覽:292
冠邦律師 發布:2025-02-09 02:20:36 瀏覽:760
公司員工涉及到的法律 發布:2025-02-09 01:58:25 瀏覽:661
簽購房合同請律師費用 發布:2025-02-09 01:56:20 瀏覽:85
商品房交接書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9 01:18:41 瀏覽:155
張庭法學 發布:2025-02-09 01:08:00 瀏覽:829
哺乳一小時勞動法 發布:2025-02-09 00:20:12 瀏覽:793
河南一諾司法 發布:2025-02-09 00:18:29 瀏覽:517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電話地址 發布:2025-02-08 23:51:49 瀏覽:696
網路安全立法過程 發布:2025-02-08 23:40:38 瀏覽: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