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產品責任

民事訴訟法產品責任

發布時間: 2022-04-30 21:36:35

『壹』 產品責任與產品質量責任的區別

「產品質量責任」與「產品責任」在概念、責任性質和范圍、責任主體、責任形式等方面存在較多區別。

1、概念不同

產品責任是指由於產品有缺陷,造成了產品的消費者.使用者或其他第三者的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依法應由生產者或銷售者分別或共同負責賠償的一種法律責任

產品質量責任是指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以及對產品質量負有直接責任的人違反產品質量法規定的產品質量義務應承擔的法律後果。

2、歸責原則不同

產品質量責任為違約責任,適用嚴格責任的歸責原則,即只要銷售者或者生產者提供的產品不符合法定或約定的質量要求,不論有無過錯,均應承擔法律責任。根據《合同法》的規定,不可抗力為違約責任的法定免責事由。

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因人而異,生產者承擔嚴格責任而銷售者承擔推定過錯責任(過錯責任的一種)。生產者承擔嚴格責任表現為: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生產者無論是否有過錯,均應承擔賠償責任。

3、免責事由不同

產品責任的免責事由,對生產者的免責條件,由《產品質量法》第41條第2款規定,一是未將產品投入流通;二是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三是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

對銷售者的免責條件,是其能夠證明產品缺陷並非出於自己的過錯,且能夠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或供貨者。而產品質量責任免責事由不同,如產品瑕疵擔保責任,不可抗力為免責事由。

『貳』 產品缺陷侵權舉證責任是什麼

產品缺陷侵權的,由產品的生產者就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承擔舉證責任;受害方應當就其訴訟請求承擔舉證責任。
產品質量侵權責任,是因缺陷產品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時,產品的生產者及銷售者應承擔的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
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叄』 產品責任糾紛訴訟要注意哪些事項

產品責任是指因產品存在內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引起的賠償責任。產品責任不是合同責任,也不等同於產品質量責任,而是侵權責任的一種特殊形式。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商家向市場上投放的新產品日益增多,現實生活中因產品責任引發的訴訟將呈增長趨勢。由於產品責任訴訟在舉證責任的承擔、管轄法院的確定等方面與其他訴訟有所不同,因此,了解相關的法律規定很有必要。那麼,究竟如何打產品責任訴訟官司呢?
正確選定產品責任訴訟當事人
產品責任訴訟的當事人,是指在因產品責任侵權行為產生的糾紛中,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並受人民法院裁判約束的利害關系人,包括賠償權利人和賠償義務人。賠償權利人即原告,是指因產品質量不合格而遭受人身、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受害人一般是指不合格的缺陷產品的購買者和消費者,特殊情況下也包括第三人。賠償義務人即被告,主要指缺陷產品的生產者或銷售者。運輸者、倉儲者對此負有責任的,產品製造者、銷售者可以提請法院將其追加為案件當事人,也可以承擔賠償責任以後向其追償損失。受害人不能拋開產品的製造者或銷售者而直接向運輸者或倉儲者求償。如果受害人不能准確判明缺陷產品到底是在哪個環節出現的,可以在產品的製造者和銷售者中選擇其一作為被告,也可以同時對二者起訴。
合理選擇訴訟的管轄法院
由於產品責任屬於特殊侵權責任,所以,產品責任訴訟應當屬於侵權行為訴訟,其訴訟中的管轄應該根據侵權行為訴訟的管轄原則來確定。《民事訴訟法》第29條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這里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地。具體到產品責任訴訟中,侵權行為實施地即為缺陷產品投放市場的地點;結果發生地即是受害者受到損害的地點。根據法律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提起的訴訟,產品製造者、產品銷售者、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
注意訴訟中特殊舉證責任形式
在產品責任訴訟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這一特殊舉證形式,即將根據一般原則應由原告負擔的舉證責任,轉換為被告負擔。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受害人只須證明其是由於產品原有的缺陷所致就可以提出賠償請求,而被告是否有過錯,由被告自己舉證。需要說明的是,產品責任訴訟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並不意味著受害人在產品責任訴訟中不負任何舉證責任,受害人要想獲得賠償,必須舉證其有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害的事實客觀存在,還要舉證證明其受損害是由產品質量不合格即產品缺陷所造成的,只是不要受害者證明被告對損害是否有過錯。
把握產品責任的訴訟時效
根據法律的規定,產品責任訴訟時效期間為二年,自受害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缺陷產品造成損害之日起計算,超過二年訴訟時效期間,受害人便喪失了勝訴權;產品侵權損害要求賠償權期間為10年,自該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給第一個用戶或者消費者之日起計算,滿10年喪失請求賠償權。法律同時規定的「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其他除外」,是指產品明示的安全使用期超過10年,請求權期間適用明天的安全使用期限。
合理確定賠償范圍和數額
產品責任中的可賠償范圍一般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人身傷害引起的直接財產支出和間接損失即可得利益損失。直接財產支出,如醫葯治療費、住院費,一般應以所在地治療醫院的單據為憑。對傷、殘者未來所必須的、合理的醫療費也應考慮予以賠償,如傷殘者換假肢、裝假眼珠等費用。間接損失即可得利益,如受害者的工資收入及應得的獎金,經醫院批准專事護理人的誤工補助費及應得獎金等。
(2)人員死亡引起的直接財產支出和必要的撫恤金。
(3)財產損毀的直接損失。包括修理、重作、更換被損失財產的合理費用。關於賠償數額問題,我國目前尚無賠償限額規定,當事人在產品責任訴訟中確定賠償金時,既不能偏少也不宜過高,原則上賠償的數額要與實際損失相一致。除此之外,如果因產品缺陷造成受害者終身殘疾,其精神上遭受痛苦,受害者還可以要求給予適當的精神賠償。

『肆』 產品責任的特殊之處

1.一般的民事侵權責任,實行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責任原則。而按照產品質量法的規定,只要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的,除了法定可以免責的事由外,不論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主觀上是否存在過錯,都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我國產品質量法關於產品責任的規定,與國際上關於產品責任的立法趨勢相一致,從責任的分配上看,也是公平的。生產者因生產、出售商品而盈利,也應當承擔因其產品可能存在的缺陷給他人造成損害的風險責任。這也有利於促使產品的生產者在產品的設計、生產過程中,更加小心謹慎,防止產品出現缺陷給使用者造成損害,有利於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利益。
2.按照一般民事侵權責任中的過錯責任,受害人要求賠償的,應當對責任人的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即民事訴訟法所規定的,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而由於產品責任實行無過錯責任原則,因此,受害人要求生產者賠償時,無需證明生產者是否有過錯。而是由生產者依照產品質量法的有關規定,對其生產的產品是否具有產品質量法規定的免責事由、自己是否具備法定的免責條件,承擔舉證責任。即實行「舉證責任倒置」的原則。因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品的技術性能和製造工藝越來越復雜,要求處於產品生產過程之外、並不具備各種產品專業知識的消費者對生產者的過錯承擔舉證責任,難以做到,也不公平。
3.缺陷產品造成的人身和缺陷產品之外的財產(其它財產)損失,生產者承擔無過錯責任,銷售者承擔過錯責任。即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生產者和銷售者對受害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過錯的社會團體、社會中介機構對產品質量作出承諾、保證,而該產品又不符合其承諾、保證的質量要求產品責任,給消費者造成損失的,與產品的生產者、銷售者承擔連帶責任。產品責任的訴訟時效是2年,10年的最長保護期間。

『伍』 產品質量官司怎麼打

法律分析:一、確定產品質量責任當事人。一般是指產品的購買者和消費者,特殊情況下也包括第三人;賠償義務人指缺陷產品的生產者或銷售者。二、確定管轄的人民法院。因產品質量責任屬侵權責任,依照民事訴訟法中「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的規定,侵權行為地法院和被告住所地法院都有管轄權,消費者可以向其中任何一個法院起訴,需要說明的是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三、舉證責任。因產品質量責任糾紛,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即原告只須證明其損害是由於產品有缺陷所致就可以提出賠償,而被告是否有過錯,由被告自己舉證。四、訴訟時效。五、賠償范圍和數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陸』 關於產品責任的法律訴訟方面的問題

無獨三。

有獨三和無獨三雖一字之差,實天壤之別。
要判斷民事訴內訟中的第三人應是有容獨三還是無獨三,有個不錯的方法:
假設原被告之間的訴訟被不存在了(比如原告撤訴被准許了,又或終止了,但不包括判決),該第三人還有參加訴訟的必要嗎?
如果有,就是有獨三。因為有獨三對於訴訟標的需要主張權利,雖然原被告之間的糾紛已經不存在,但有獨三與原被告的糾紛沒有得到解決,所以有獨三訴原被告之間的訴訟繼續審理。
如果沒有,就是無獨三。因為無獨三的權利義務與原被告之間的訴訟緊密聯系,只要訴訟不存在了,無獨三的權利義務就不受影響了。
總之一句話,有獨三是訴原被告,無獨三不訴原告,也不訴被告。

在你舉的例子中,如果受害人撤訴了,那麼生產商就一定不承擔產品責任了,它的權利義務因此不再受影響了,它與受害人、生產商之間再無糾紛,沒有繼續訴訟的必要,所以它是無獨三。

另外,如果你是法學院學生,還是去翻翻教科書比較好。
我記得當初是看了某民訴法教科書上的表格,才記住了兩種第三人的區別。

『柒』 產品質量糾紛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由於產品責任屬於特殊侵權責任,所以,產品責任訴訟應當屬於侵權行為訴訟,其訴訟中的管轄應該根據侵權行為訴訟的管轄原則來確定。
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這里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地。
具體到產品責任訴訟中,侵權行為實施地即為缺陷產品投放市場的地點;結果發生地即是受害者受到損害的地點。根據法律和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
因產品質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財產、人身損害提起的訴訟,產品製造者、產品銷售者、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原告可以向其中一個人民法院起訴。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捌』 產品質量責任糾紛的舉證責任分配是怎樣的

司法實踐中產品責任的舉證責任的分配是:
1、受害人的舉證責任。受害人舉證的事項包括受到的傷害、產品缺陷存在、使用了缺陷產品、傷害是使用缺陷產品造成的、產品的生產者或者銷售者等。
2、生產者的舉證責任。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證據規則的規定產品責任糾紛生產者應當對免責事項負有舉證責任。
產品責任是無過錯責任,但不是絕對責任。生產者的責任是否免除還要看其他法律的規定,生產者不承擔產品責任的情形主要有:生產者能夠證明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
生產者能夠證明將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上不存在的;生產者能夠證明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3、銷售者的免責舉證責任。銷售者承擔的是過錯責任,因此,其只要舉證產品缺陷是:產品自身存在的,而非其過錯造成的;產品的生產者是誰是明確的,銷售者的免責舉證就可以完成。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後果。

『玖』 產品責任案件的法律解決是如何規定的

《產品質量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因產品質量發生民事糾紛時,「當事人各方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這是法律規定的解決產品質量民事爭議的最後途徑。向人民法院起訴是整個訴訟活動中的一個階段,整個訴訟活動由起訴、審判、執行三個基本階段構成。根據訴訟所要解決的問題的不同性質,訴訟可以分為民事訴訟、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三種類型。因產品質量引起的糾紛屬於民事糾紛,因此採用的訴訟類型是民事訴訟。
1991年4月9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策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是在原《民事訴訟法》試行9年的基礎上修改,並加以完善的。新的《民事訴訟法》全面規范了人民法院、訴訟參加人、訴訟參與人進行民事訴訟活動的行為,是人民法院審理各種類型的民事案件,解決民事糾紛的法律依據,也是公民進行民事訴訟活動的行為准則。一般來講,當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司法保護必須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1)起訴和受理。提起訴訟的人稱為原告,原告起訴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是原告與糾紛有直接利害關系。二是有明確的被告。被告是指原告認為侵犯其權益的人或組織。三是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是屬於人民法院受理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特殊情況下也可以口頭起訴。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或口頭起訴後,依法進行審理,對符合條件的,決定立案受理,對不符合條件的,裁定不予受理。
(2)審判。對決定受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在開庭之前都要做好准備工作,包括發送起訴書副本和答辯狀副本,審閱訴訟材料,調查收集證據,更換或追加當事人等。准備工作做好的,即通知開庭。開庭審理中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一是准備開庭。二是法庭調查。三是法庭辯論。四是法庭調解。五是合議庭評議。六是宣判。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當事人對一審判決不服的,還可以在法定期限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二審法院所做的判決就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
(3)執行。就某一個具體案件講,執行不一定是必經程序,如果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自覺履行了判決的內容,就沒有必要再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了。如果負有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無故拒不履行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就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熱點內容
哺乳一小時勞動法 發布:2025-02-09 00:20:12 瀏覽:793
河南一諾司法 發布:2025-02-09 00:18:29 瀏覽:517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電話地址 發布:2025-02-08 23:51:49 瀏覽:696
網路安全立法過程 發布:2025-02-08 23:40:38 瀏覽:552
詐騙罪立法目的 發布:2025-02-08 23:39:25 瀏覽:820
司法三效果 發布:2025-02-08 23:33:26 瀏覽:534
刑事訴訟法的公民代理 發布:2025-02-08 23:28:23 瀏覽:731
與道德有關的詩 發布:2025-02-08 23:08:55 瀏覽:973
廣州天河法院招聘 發布:2025-02-08 23:03:48 瀏覽:675
東方市的律師 發布:2025-02-08 22:54:46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