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件工資沒有勞動法高
⑴ 勞動法對於計件工資可有明確規定
你好,勞動法對於計件工資沒有明確規定。.計件工作狀態只是工資報酬方式的改變,並不改變工作時間標准。按照我國相關勞動法律的規定,我國實行每周40小時工作制,超過40小時的
勞動就應屬於加班。按照公司的規定聽起來是多勞多得,但這種多勞多得僅適用於在法定工作時間內超額完成工作量的情況下。在法定工時外完成的,就應認定為加班,加班自然應當支付加班工資。另外按照勞動法規定,員工工資支付周期最長不超過30天。
一般實踐中,計件用工單位不會購買社會保險和支付加班費的,可以按辭職程序索賠。可以以單位沒有給你上社會保險,沒有支付加班費為由解除勞動合同;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可以通過口頭辭職、遞交辭職報告等方式提出辭職;如果單位不接收辭職報告,您可以通過快遞的方式向單位寄送辭職申請並保留回執。
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後,按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四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應支付經濟補償金,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最後;主動辭職並未遞交辭職申請的,沒有賠償。
⑵ 工廠是計件工資,沒有加班費。計件工資遠低於勞動法計時規定。作為工
計件工資有一個法定標准要求,就是勞動定額的問題,也就說,同一崗位,必須70%以上的員工能在標准工作時間內達到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話,企業則是合法的,如果達不到的話,就意味著是勞動者的技能問題,要麼選擇解除勞動關系,要麼,繼續培訓,提升工作技能
⑶ 勞動法關於計件工資的規定
法律分析: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⑷ 勞動法關於計件工資的規定包括哪些
計件工資勞動法規定有:
1、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當按照確定的原則,以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為基準,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
2、在法定工作時間外安排加班的,對付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的工資。休息日和法定節假日加班的,分別支付不低於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200%、300%的工資。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
(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
(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
(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
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
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 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
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⑸ 勞動法有計件工資的說法嗎
有計件工資。復1、根據《勞動法制》第三十七條的規定,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2、工資低於最低工資標準的,要求支付到最低工資。根據《勞動法》第四十八條和《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⑹ 計件工資勞動法規定
法律分析:勞動法計件工資計算方法,根據勞動部《工資支付暫行規定》,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當按照《勞動法》和《工資支付暫行規定》所確定的原則,以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為基準,支付勞動者加班工資。在法定工作時間外安排加班的,對付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的工資;休息日和法定節假日加班的,分別支付不低於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200%、300%的工資。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三條 用人單位在勞動者完成勞動定額或規定的工作任務後,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勞動者在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工作的,應按以下標准支付工資:(一)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日法定標准工作時間以外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小時工資標準的150%支付勞動者工資;(二)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200%支付勞動者工資;(三)用人單位依法安排勞動者在法定休假節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勞動合同規定的勞動者本人日或小時工資標準的300%支付勞動者工資。實行計件工資的勞動者,在完成計件定額任務後,由用人單位安排延長工作時間的,應根據上述規定的原則,分別按照不低於其本人法定工作時間計件單價的150%、200%、300%支付其工資。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的,其綜合計算工作時間超過法定標准工 作時間的部分,應視為延長工作時間,並應按本規定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度的勞動者,不執行上述規定。
⑺ 計件工資怎樣才符合勞動法規定
首先,計件公司也需要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來執行才好好的
⑻ 一個正常的人計件工資算下來連勞動法歸定的最低工資都達不到這樣合法嗎
當然不合法,按勞動合同法規定,工資不能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否則你可以通過勞動部門申請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