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恢復審理
Ⅰ 民事訴訟中止後恢復審理的審限是多久法律規定是哪條
訴訟時效中止恢復後案件的審理時限還是從法院立案以後的六個月之內審結,而且,訴訟時效的中止跟法院的審理時限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關系,訴訟中止和訴訟時效中止的性質是不一樣的。訴訟時效的中止發生在時效進行期間的最後六個月。
法律分析
訴訟時效中止恢復後一審案件的審理時限一般六個月,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一審民事案件的審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准;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的審限為三個月,不能延長,若三個月內不能審結,轉為普通程序繼續審理。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訴訟時效實際上是在當事人還沒有起訴之前就開始計算的,單純地針對訴訟時效中止這件事情來說,從中止時效消失以後是接著之前的時效期間開始計算訴訟時效的。至於說民事案件的審理時間,即便之前沒有發生過訴訟時效中止的任何情況,也都是一樣的。自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滿六個月,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如果法院超過六個月未執行的,申請人可以向上一級的人民法院申請執行,而上級的人民法院可以責令原執行法院在一定的期限內執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
Ⅱ 開過庭了,就等下判決書了,法院突然中止,恢復後需不需要二次開庭
你好,這種情況是否需要再次開庭並不確定,主要取決於中止事由以及是否查清了案件事實。
一般來講,如果案件在開庭之後中止審理,通常是客觀上出現了無法繼續進行訴訟的障礙,比如因疫情原因無法辦公,當事人一方提出鑒定申請並經過法院同意,案件涉及刑事犯罪移轉公安機關,案件判決需要以另案訴訟結果為依據等等,不同的原因會產生不同的後果,也會直接決定是否需要第二次開庭。
綜上,如果案件已經恢復審理,可以主動詢問案件承辦法官是否需要再次開庭及何時能送達判決書。
Ⅲ 民事訴訟案拻復審理是什麼意思
民事訴訟案件,因為各種原因中止訴訟,後來中止的原因消失了,就可以恢復審理了。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
Ⅳ 民事案件中止審理後由誰恢復
法律分析:依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審理民事案件時出現訴訟中止的情形時,待中止的原圖消失會恢復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
(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
Ⅳ 民事糾紛上訴後幾天恢復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九條 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
Ⅵ 民事中止恢復審理出什麼法律文書
中止審理是製作裁定書,等中止審理的事由消失,自動恢復審理,法院通知即可,無須裁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條
狹義僅指民事訴訟法典,即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頒布的關於民事訴訟的專門性法律。
Ⅶ 行政訴訟中止審理怎麼恢復審理
法律分析:法律明確規定,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在訴訟中止期間,人民法院和當事人都不得進行本案的各項訴訟行為。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應根據當事人申請,或由人民法院主動依職權恢復訴訟程序。從中止訴訟開始到恢復訴訟程序時止,訴訟期間中斷。中止訴訟前人民法院和當事人所進行的訴訟行為仍然有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
Ⅷ 法院中止審理後怎麼恢復審理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
Ⅸ 民事訴訟延期審理時限是多久
法律分析:民事訴訟延期審理時限是沒有規定的,延期審理情形消失的,人民法院應當恢復審理。 延期審理:是指人民法院在已通知當事人、其他訴訟參與人和公告開庭審理日期後,或者在開庭時,由於出現法定原因,而另定日期對案件進行審理的制度。延期審理只能發生在開庭審理階段,延期審理前已進行的訴訟行為,對延期後的審理仍然有效。但延期的時間不計算在審理期限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開庭審理: (一)必須到庭的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的; (二)當事人臨時提出迴避申請的; (三)需要通知新的證人到庭,調取新的證據,重新鑒定、勘驗,或者需要補充調查的; (四)其他應當延期的情形。
Ⅹ 恢復審理需要裁定嗎
法律分析:有很多的人可能會想要對案件進行審理,有很多的案件因為發生一些事故會進行中止審理,中止審理是製作裁定書,等中止審理的事由消失,自動恢復審理,法院通知即可,無須裁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一)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二)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三)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四)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五)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六)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人民法院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