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房屋合同欺騙
❶ 合同欺詐構成要件都有哪些
房屋買賣合同欺詐的構成要件有:1、房屋買賣行為人必須有欺詐的故意;2、房屋買賣行為人必須有實施欺詐的行為;3、受欺詐人因欺詐而陷入錯誤,並基於錯誤認識作出意思表示。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❷ 起訴合同詐騙需要什麼證據
需要被騙的證據,比如網上的聊天記錄、交易記錄、銀行轉帳憑證等,受害人持身份證到當地公安機關報案。當然,如果合同詐騙被騙的金額較小,公安機關可能不會立案。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❸ 房屋中介欺詐怎樣舉報
房屋中介欺詐可以到中介公司所在地的工商局或工商所以及房管部門投訴,工商局應當在7個工作日內進行協調並通知結果;投訴協商未能解決糾紛的,應以房屋合同中指定的仲裁機構作為第三方進行仲裁;對仲裁結果不滿意的,雙方當事人可以直接向轄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仲裁法》第二條
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
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先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二條
中介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託人如實報告。中介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請求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❹ 房屋買賣合同欺詐的構成要件是什麼
法律分析:房屋買賣合同欺詐的構成要件是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❺ 怎麼起訴合同欺詐
合同欺詐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法院管轄的,應當到約定的法院起訴;沒有約定的,應當到合同履行地的法院起訴。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❻ 房屋買賣合同存在欺詐還有效嗎
一、房屋買賣合同存在欺詐,可以申請撤銷從有效變無效。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二、【法律依據】:《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的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
❼ 房屋買賣合同欺詐賠償標准
法律分析:買受人可以請求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並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房屋買賣合同司法解釋》 第九條 出賣人訂立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解除的,買受人可以請求返還已付購房款及利息、賠償損失,並可以請求出賣人承擔不超過已付購房款一倍的賠償責任:
(一)故意隱瞞沒有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事實或者提供虛假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
(二)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抵押的事實;
(三)故意隱瞞所售房屋已經出賣給第三人或者為拆遷補償安置房屋的事實。
❽ 合同欺詐屬於民事訴訟法還是刑事訴訟
【法律分析】
刑事訴訟,合同詐騙罪屬於刑法管轄范疇,涉嫌刑事犯罪。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❾ 合同詐騙可以提起民事訴訟是否要求賠損失
遭遇合同詐騙,可以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損失。受欺詐方可以請求法院撤銷該合同,而合同撤銷後,當事人因合同所得的財產要予以返還,並且過錯方要賠償對方所遭受的損失。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第一百二十條
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七條
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者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