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中不會寫字
1. 在拘留證上必須由被拘留人本人簽名嗎在那能看到必須由被拘留人本人簽名的規定
拘留決定書(拘留證)要送達給被拘留人.但不是一定要簽名..如被拘留人拒絕在送達回證上簽字.適用留置送達.也就是說不需要簽名.此處,簽名的意思只是說.告知你..而並非是要得到你的同意.形成合同或契約形式..
2. 行政案件嫌疑人不會寫字怎麼辦
是可以按手印代簽名的。
依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證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如果當事人不會寫字的,是可以按手印代簽名的,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犯罪嫌疑人又稱嫌疑犯、嫌犯、疑犯,是指對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訴的人,在檢察機關正式向法院對其提起公訴以前的稱謂。
3. 刑事訴訟法中刑事拘留的問題
拘留的對象是現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證據證明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人,既然有證據證明了,就不用再強調指認了,所以第2條肯定不適用這類對象。而現行犯是指正在實施犯罪的人。「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應該是在犯罪現場指認的才算,其他的不行。
4. 刑事訴訟法
你好:
1、二審期來間,一審法院提源起審判監督程序是否符合法定程序,為什麼?
不合法。因為二審受理後,一審判決就不會生效;既然不生效,就不會成為審判監督程序的提起對象了。
2、一審法院院長能否獨立決定提起審判監督程序?請說明理由。
不能夠。理由:提起再審的主體必須是法定的行使審判權的機關和公職人員。依照我國《民事訴訟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在民事訴訟中有權行使審判權的機關和公職人員包括:各級人民法院的院長和審判委員會,他們共同對本院的審判行審判監督權。
3、二審法院將案卷材料退回一審法院是否正確?請說明理由。
不正確。於此無法律依據。二審法院應該自己審完。
5. 口供老人不會寫字按指印後代簽名可以嗎
證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口供,如果當事人不會寫字的,是可以按手印代簽名的,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訊問筆錄應當交犯罪嫌疑人核對,對於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他宣讀。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補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承認筆錄沒有錯誤後,應當簽名或者蓋章。偵查人員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犯罪嫌疑人請求自行書寫供述的,應當准許。必要的時候,偵查人員也可以要犯罪嫌疑人親筆書寫供詞。
第一百二十六條: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條的規定,也適用於詢問證人。
6. 盲人錄完口供怎麼簽字捺印
一、現行法律的規定:
刑訴法第120條、第124條規定,訊問、詢問筆錄應當交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證人核對,對於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他宣讀。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犯罪嫌疑人可以提出補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承認筆錄沒有錯誤後,應當簽名或者蓋章。
現實中,盲人的情況也不見相同,有的是先天,有的是後天,先天的,一般不識字也不會簽名。在司法實踐中,有不同的做法:
1、一般由偵查人員在筆錄中註明實際情況,再引導盲人在簽名處按手印。
2、有的地方,遇到這種情況,一般會邀請與案件無關的見證人到場,由見證人在現場對訊問或詢問過程、宣讀筆錄及簽名過程進行見證,並由見證人在筆錄上簽名。
3、就本人所知,現在檢察機關辦案時,針對這種情況,必須是全程錄音錄像。
二、針對盲人、無文化人員,刑訴法僅規定「向其宣讀」,實踐中有漏洞。
因為「向其宣讀」亦無法保證每一名取證人員都能認真、准確地宣讀。也許有人故意遺漏呢,這個操作空間就太大了。
三、應當完善相應的制度
1、建立筆錄閱讀輔助人制度。
邀請與案件無關的第三人到場,在取證結束時,由該第三人向取證對象宣讀筆錄,並記錄在卷。
2、建立強制法律援助制度。
刑訴法規定,犯罪嫌疑人如果是盲人的,公檢法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3、建立同步錄音錄像制度。
任何機關在製作特殊人員筆錄時,對訊問或詢問過程、宣讀筆錄的過程進行錄音錄像,以此保證取證過程的合法性,保障取證對象的筆錄核對權。
7. 沒證據能舉報嗎
沒有證據舉報法院也會受理案件,可到當地司法機關舉報。
《民事訴訟法》第64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自行調查收集。
根據民事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只要原告是直接利害關系人,有明確的被告,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屬於法院的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法院就必須受理。
對於一方當事人沒有證據支持的事實和訴訟請求,只要對方當事人認可,法院就可以支持。
《民事訴訟法》第64條第2款規定: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自行調查收集。
(7)刑事訴訟法中不會寫字擴展閱讀:
第五十三條公安機關提請批准逮捕書、人民檢察院起訴書、人民法院判決書,必須忠實於事實真象。故意隱瞞事實真象的,應當追究責任。
第五十四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
行政機關在行政執法和查辦案件過程中收集的物證、書證、視聽資料、電子數據等證據材料,在刑事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
凡是偽造證據、隱匿證據或者毀滅證據的,無論屬於何方,必須受法律追究。
第五十五條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重調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確實、充分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
證據確實、充分,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定罪量刑的事實都有證據證明;
(二)據以定案的證據均經法定程序查證屬實;
(三)綜合全案證據,對所認定事實已排除合理懷疑。
第五十六條採用刑訊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採用暴力、威脅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證人證言、被害人陳述,應當予以排除。收集物證、書證不符合法定程序,可能嚴重影響司法公正的,應當予以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不能補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釋的,對該證據應當予以排除。
8. 藝術簽名的法律作用
歷史演進到今天的信息時代,尤其是中國入世之後,中外文化的交融勢所必然,繁忙的成功人士,較早地首當其沖地面對著簽名效率問題;還有許許多多寫字不工者,今天深感自身形象的包裝,當仁不讓地要從簽名開始。簽名設計就應運而生了簽名之所以具有重要的法律意義,是基於下列因素。
簽名設計在法律作用為可忽視
簽名的生理特徵現代科學表明,書寫習慣的形成是人體的中樞神經系統在書寫活動中建立書寫「自動化」的條件反射體系,形成書寫動力定型的結果。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一樣,每個人的筆跡也不會相同。因此,同一個人的筆跡和不同人的筆跡都可以通過檢驗進行鑒別。
簽名的心理特徵作為表達自己的責任、信譽、認可和意願的工具主要有簽名、蓋章和手印。印章系他人所刻,公章專人保管,私章自己保管,一般說,如保管妥當,也可起到相應的法律作用。但印章一旦被盜,就會使印章的主人在毫不知曉的情況下承擔法律責任。且現代印章多為美術字體,機易仿刻,安全性較差。從防偽性上看,由於每個人的指紋都不相同,手印防偽程度比印章要高。但手印多為不識字的人所為,絲毫不能體現文化因素。而且一提及手印,稍長的人便會想起被黃世仁打昏後又被強行在賣身契上按手印的可憐的楊白勞。相比較之下,簽名則必須是簽名者在意志清楚時所為,他人不能替代,而且簽名所體現的文化效應和感情因素是其他二者不能相比的。
關於簽名的法律作用,中國許多法律、條例、規定、辦法等都有較為詳細的規定,茲錄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條規定:控告、檢舉可以用書面或口頭提出。接受口頭控告、檢舉的工作人員,應當寫成筆錄,經宣讀無誤後,由控告人、檢舉人簽名或蓋章。
第六十六條規定:被告人承認筆錄沒有錯誤後,應當簽名或者蓋章。偵察人員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
第七十六條規定:勘驗、檢查的情況應當寫成筆錄,由參加勘驗、檢查的人和見證人簽名或蓋章。
第八十九條規定: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結論並簽名。
第一百二十四條規定:法庭審判的全部活動,應當由書記員寫成筆錄,經審判長審閱後,由審判長和書記員簽名。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證暫行條例》第二章第四條規定的公證處的業務有14條,其中有「證明文件上的簽名、印章屬實」。
(3)《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第八條規定:公文一律加蓋公章。上報國務院的公文,應註明簽發人。
第二十四條規定: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發出的公文,由機關領導簽發,重要的或涉及面廣的,由正職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職領導簽發。有的公文,可由秘書長或辦公廳(室)主任根據授權簽發。
第二十五條規定:各級領導人審批公文要認真負責,文件主批要簽署自己的意見、姓名和時間。
關於類似的條文規定,我們還可以在有關法律中找出很多很多。我們不難發現,除必須用公章的地方外,凡是需要蓋私章的地方,簽名也可,而要求簽名的地方則不一定可用私章替代,足見我國法律對簽名作用的注重。
正因為簽名的這些特點,各國的法律必須由國家總統(主席)簽字方能生效,地方性的法規也必須有地方行政首腦簽名才具有法律效力。簽名的廣泛應用還導致了一種禮儀——簽字儀式的產生。大凡國與國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活動中,雙方和多方在某一領域內就相互關系達成的協議、締結的條約和公約都要舉行簽約儀式,即使國內的部門和地區之間重要協議的簽署也常採用這種形式。至於在民間經濟文化交往中,簽名的使用就更為普遍。
9. 請問什麼程度能算輕傷
關於《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和《人體重傷鑒定標准》有關條款的適用意見�
為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規范公、檢、法機關在人身傷害鑒定中對於鑒定標準的具體適用,結合我省實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和《人體重傷鑒定標准》及有關司法解釋,就兩個 「標准」在應用過程中不易掌握的一些情況及相關問題提出本適用意見。�
一、關於《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和《人體重傷鑒定標准》的基本適用原則
� (一) 輕、重傷鑒定標准中所指的損傷,是指器質性損傷。精神性損傷(如反應性精神病、癔病、人格異常等)不作損傷程度評定,必要時可作因果關系的分析。�
(二) 對於傷、病並存且傷、病對損傷後果難以區分責任的,不作損傷程度評定,只作因果關系的分析;但如果能夠確證暴力強度及致傷方式足以造成正常人出現同樣後果的,仍可依據輕傷標准有關條款評定損傷程度。�
(三) 損傷程度的評定應以損傷直接造成的後果及相關的並發症、後遺症為依據,對因其他因素(如延誤治療、診治失誤、醫療過錯等)造成損傷後果明顯加重的,不宜依據最終出現的結果評定損傷程度。�
(四) 多個輕傷綜合評定不構成重傷者,對每個輕傷均應分別說明。�
(五) 對於影響面容或造成肢體、器官功能障礙的損傷,應在臨床治療終結或傷情基本穩定後作出鑒定;對於損傷明確的(如損傷致內臟器官手術切除等),傷後即可作出鑒定。�
(六) 對於損傷後傷情確已達到輕傷以上程度,但尚難以確定是否構成重傷的,因處理案件需要,可以根據相應條款先出具輕傷的檢驗報告,並作情況說明,必要時出具補充鑒定書。�
(七) 輕傷標准中的骨折,不包括未達髓腔或髓質的骨質砍痕和骨皮質翹起。�
(八) 重傷標准中的容貌毀損系永久性,一般按常規治療情況,不考慮整形、整容術後的情況;鑒定一般應在治療終結後進行。�
(九) 關節活動度測量統一使用《事故傷害工作日標准》(GB/T15499-1995)附錄「A12關節活動度的鑒定」中的檢查與判定方法。�
(十) 作為鑒定依據的B超、CT、MR等影像學檢查,須附有相應的圖片資料;體表各種損傷(包括皮下出血、淤血、創等)、疤痕、色素沉著及容貌毀損等形態改變,須附有比例尺的彩色照片,並註明拍照日期。
� 二、關於《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有關條款的適用意見(以下宋體字部分為《人體輕傷鑒定標准(試行)》中的原條款)
第二章 頭頸部損傷�
第五條 帽狀腱膜下血腫;�
適用意見:指帽狀腱膜下彌漫性出血,經臨床穿刺、CT檢查等可確診的。�
第六條 頭皮銳器創口累計長度達8厘米,兒童達6厘米;鈍器創口累計長度達6厘米,兒童達4厘米。�
適用意見:頭部、面部跨區創口和疤痕,單獨構不成輕傷的,應按頭部、面部分別累計長度並除以相應規定構成輕傷之長度,再將二個數據相加,如大於或等於1,則構成輕傷;既有鈍器傷又有銳器傷者,同此方法鑒定。�
第七條 顱骨單純性骨折。�
適用意見:1、顱骨骨折主要依據X線、CT、MR等影像學檢查確證;2、顱底骨折的診斷,必須有影像學檢查確證骨折或確診腦脊液漏。
第八條 頭部損傷確證出現短暫的意識障礙和近事遺忘。�
適用意見:1、原則上不以此條作為評定損傷程度的依據;2、經CT、MR等影像學檢查確證有顱腦損傷但無中樞神經系統定位體征者,根據第五十二條比照本條評定。�
第九條 眼損傷�
適用意見:視功能應以治療終結、傷情穩定後檢查為准(應為矯正視力),鑒定時限不少於傷後三個月。�
(一) 眼瞼損傷影響面容或者功能的;�
適用意見:指治療後遺留有明顯條狀疤痕或致瞼內翻、瞼外翻、瞼裂變小、瞼閉合不全者。�
(二) 視野輕度缺損;�
適用意見:視野缺損情況應有兩次以上檢查且結果基本一致。�
第十條 鼻損傷�
(一)鼻骨粉碎性骨折,或者鼻骨線形骨折伴有明顯移位的;�
適用意見:原則上以粉碎性骨折評定傷情,線形骨折明顯移位是指斷端完全移位。
(二)鼻損傷明顯影響鼻外形或者功能的。�
適用意見:鼻損傷明顯影響鼻外形指鼻缺損或整復後仍有塌陷的。�
第十一條 耳損傷�
(一)耳廓損傷致明顯變形;一側耳廓缺損達一耳的10%,或者兩側耳廓缺損累計達一耳的15%;�
適用意見:缺損按照坐標紙法測量。�
(四)耳損傷造成一耳聽力減退達41分貝,兩耳聽力減退達30分貝。
� 適用意見:須有電生理、聲阻抗、電測聽確證,聽力下降應與外傷成傷機理相符;
傷後三個月後檢查純音聽力,要求兩次檢查結果基本一致。�
第十二條 口腔損傷�
(二)牙齒脫落或者折斷2枚以上;�
適用意見:牙齒折斷指牙髓腔暴露;原有斷齒、已暴露髓腔壞齒和義齒不計算在內;外傷性松動無法保留的,參照本條款。�
第十三條 顴骨骨折或者上、下頜骨骨折;顳下頜關節損傷致張口度(上下切牙切緣間距)小於3厘米。�
適用意見:間距指垂直距離。�
第十四條 面部軟組織單個創口長度達3.5厘米(兒童達3厘米),或者創口累計長度達5厘米(兒童達4厘米)或者頜面部穿透創。�
適用意見:1、口唇全層裂傷參照本條;2、一次損傷造成的星芒狀創口,累計長度按單個創口長度計算。�
第三章 肢體損傷�
第二十一條 肢體皮膚及皮下組織單個創口長度達10厘米(兒童達8厘米)或者創口累計總長度達15厘米(兒童達12厘米);傷及感覺神經、血管、肌腱影響功能的。�
適用意見:創道長度大於創口長度的,以創道長度計算。�
第二十四條 足損傷�
適用意見:足損傷出現攣縮畸形、關節活動受限,參照本條。�
第四章 軀幹部和會陰部損傷�
第三十三條 肋骨骨折(一處單純性肋骨線形骨折除外)。�
適用意見:單純性線形骨折指骨折端移位小於1/2。�
第三十六條 外傷性血尿(顯微鏡檢查紅細胞>10/高倍視野)持續時間超過二周。�
適用意見:1、原則上不單純以此條定輕傷;2、臨床化驗血尿次數二周內不少於4次,每次顯微鏡檢查紅細胞均大於10個/高倍視野。�
第三十七條 會陰部軟組織挫傷達10平方厘米(兒童酌減)或者血腫二周內不能完全吸收的。�
適用意見:兒童會陰部軟組織挫傷達8平方厘米的,參照本條。�
第三十八條 陰莖挫傷致排尿困難;陰莖部分缺損、畸形;陰囊撕脫傷、陰囊血腫、鞘膜積血;一側睾丸脫位、扭轉或者萎縮。�
適用意見:1、睾丸、精索、附睾積血參照本條。�
第三十九條 會陰、陰囊創口長度達2厘米;陰莖創口長度達1厘米。
適用意見:1、測量創口長度應在陰囊鬆弛、陰莖非勃起狀態下測量;2、陰囊開放性損傷、陰莖貫通創參照本條。�
第四十三條 外傷性脊柱骨折或者脫位;外傷性椎間盤突出;外傷影響脊髓功能,短期內能恢復的。�
適用意見:1、短期指一個月。2、依據「外傷性椎間盤突出」鑒定輕傷時,必須同時具備:
確證相應部位受到直接或間接暴力的作用;確證外傷前無椎間盤突出的症狀體征;必須有CT或MR等影像檢查證實有椎間盤突出,而且相應椎體骨質無退行性改變。否則只可進行傷病關系評定。�
第五章 其他損傷�
第四十五條 燒、燙傷�
(一) 燒燙傷占體表面積�
淺Ⅱ度5%以上(兒童3%以上);�
深Ⅱ度2%以上(兒童1%以上);�
Ⅲ度0.1%以上。�
適用意見:以手掌法計算�
第四十八條 損傷致異物存留深部軟組織內。�
適用意見:深部軟組織指深達肌層或關節腔內。�
第五十條 多部位軟組織挫傷比照第二十條。�
適用意見:多部位包括頭部、面部、頸部、軀干及四肢。�
第五十一條 多部位軟組織創傷比照第二十一條。�
適用意見:跨部位或多部位的創口,單獨不構成輕傷的,應按不同部位分別累計長度並除以相應規定構成輕傷之長度,再將幾個比值相加,如大於或等於1,則構成輕傷。
三、關於《人體重傷鑒定標准》有關條款的適用意見(以下宋體字部分為《人體重傷鑒定標准》中的原條款)�
第二章 肢體殘廢�
第七條 肢體缺失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適用意見:肢體缺失指形態學變化,一般為永久性缺如,但對肢體離斷或僅有少量皮膚相連、經再植成活的,根據原發性損傷確定傷情。�
(三)缺失任何兩指及其相連的掌骨;�
適用意見:相連掌骨部分缺失。�
(四)缺失一足百分之五十或者足跟百分之五十;�
適用意見:足跟缺失以跟骨缺失為准。�
(七)缺失任何一足第一趾及其相連的跖骨;�
適用意見:相連跖骨部分缺失。�
(八)一足除第一趾外,缺失任何三趾及其相連的跖骨。�
適用意見:相連跖骨部分缺失。�
第八條 肢體雖然完整,但是已喪失功能,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適用意見:喪失功能(功能障礙)指關節活動度喪失百分之五十以上;關節活動度喪失的百分比指該關節在各方向喪失活動度的總和與正常活動度總和的百分比。�
(八)掌指骨骨折影響一手功能,不能對指和握物 ;�
(九)一手拇指攣縮畸形,不能對指和握物;�
(十)一手除拇指外,其餘任何三指攣縮畸形,不能對指和握物;�
適用意見:不能對指和握物指三指以上不能對指和握物。�
第三章 容貌毀損�
第十條 眼部毀損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三)眼瞼損傷顯著影響面容;�
適用意見:顯著影響面容主要指眼瞼內翻、外翻或眼瞼閉合不全。�
第十五條 上、下頜骨和顳頜關節毀損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二)牙齒脫落或者折斷共七個以上;�
適用意見:牙齒折斷指牙髓腔暴露;原有斷齒、已暴露髓腔壞齒和義齒不計算在內;外傷性松動無法保留的,參照本條款。�
第十六條 其他容貌損毀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一)面部損傷留有明顯塊狀疤痕,單塊面積大於4平方厘米,兩塊面積大於7平方厘米,三塊以上總面積大於9平方厘米或者留有明顯條狀疤痕,單條長於5厘米,兩條累計長度長於8厘米、三條以上累計總長度長於10厘米,致使眼瞼、鼻、口唇、面頰等部位容貌毀損或者功能障礙。�
適用意見:明顯疤痕是指除萎縮疤痕(外觀多平坦、光滑,與四周皮面等齊或者稍低)以外的其他疤痕,如增生疤痕、攣縮疤痕、疤痕疙瘩等。�
第四章 喪失聽覺
� 適用意見:須有電生理、聲抗阻、電測聽確證,聽力下降應與外傷成傷機理相符;傷後三個月後檢查純音聽力,要求兩次檢查結果基本一致。�
第五章 喪失視覺�
第十九條 各種損傷致使視覺喪失是指下列情形之一:�
(一)損傷後,一眼盲;�
(二)損傷後,兩眼低視力,其中一眼低視力為2級。�
適用意見:應以治療終結、病情穩定後(一般在傷後三個月以上)的視力檢查為准。認定外傷性盲應具備以下條件之一:1、眼球結構有外傷所致的器質性改變;2、視神經有外傷所致的器質性改變;3、視覺中樞有器質性損傷。�
第二十條 眼損傷或者顱腦損傷致使視野缺損(視野半徑小於10度)。�
適用意見:視野缺損情況應有兩次以上檢查且結果基本一致。�
第六章 喪失其他器官功能�
第二十四條 喉損傷後引起不能恢復的失音、嚴重嘶啞。�
適用意見:喉損傷包括喉返神經損傷、聲帶損傷等。�
第二十七條 女性兩側乳房損傷喪失哺乳能力。�
適用意見:絕經期婦女不適用本條。�
第三十五條 陰莖損傷後引起陰莖缺損、嚴重畸形致其功能嚴重障礙。�
適用意見:1、陰莖缺損指冠狀溝以近缺失;2、功能嚴重障礙指排尿困難或無法進行正常性生活;3、外傷性器質性陽萎參照本條。�
第三十六條 睾丸或者輸精管損傷喪失生殖能力。�
適用意見:傷前無生殖能力者除外。�
第七章 其他對於人體健康的重大損傷�
第一節 顱腦損傷�
第四十條 開放性顱腦損傷。�
適用意見:1、開放性顱腦損傷指頭皮、顱骨、硬腦膜破裂,腦與外界直接相通,不包括單純性內開放性顱腦損傷(顱底骨折)、單純氣顱。2、未出現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的體征,經保守治療(包括清創縫合術)痊癒的,不適用本條。�
第四十一條 顱底骨折伴有面、聽神經損傷或者腦脊液漏長期不愈。
適用意見:長期不愈指腦脊液漏達三個月以上。�
第四十四條 顱腦損傷致成硬腦膜外血腫、硬腦膜下血腫或者腦內血腫。�
適用意見:1、應伴有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征,或須手術治療的;2、外傷性腦積水、外傷性硬膜下積液伴有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征者,參照本條。
第四十八條 顱腦損傷引起外傷性癲癇。�
適用意見:認定為外傷性癲癇必須具備:1.顱內有可導致癲癇發作的器質性損傷;2.確證傷前無癲癇發作史,傷後有明確的癲癇發作;3.腦電圖檢查有與受損部位相吻合的特異性腦電異常。�
第二節 頸部損傷�
第五十四條 甲狀腺損傷伴有喉返神經損傷致其功能嚴重障礙。�
適用意見:1、甲狀腺或甲狀旁腺損傷,致嚴重功能障礙,需要依靠葯物維持的,參照本條;2、喉返神經損傷參照第二十四條。�
第五十七條 頸部損傷導致異物存留在頸深部,影響相應組織、器官功能。
適用意見:頸深部指鄰近氣管、食管、頸椎、頸髓的。�
第三節 胸部損傷�
第五十八條 胸部損傷引起血胸或者氣胸,並發生呼吸困難。�
適用意見:胸部損傷須開胸手術治療的,參照本條。�
第六十五條 胸部的嚴重擠壓致使血液循環障礙、呼吸運動障礙、顱內出血。�
適用意見:1、血液循環障礙必須出現休克的症狀和體征,呼吸運動障礙必須出現呼吸困難,顱內出血必須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和體征;2、腹部嚴重擠壓傷,參照本條。�
第四節 腹部損傷�
第六十八條 肝、脾、胰等器官破裂;因損傷致使這些器官形成血腫、膿腫。�
適用意見:形成血腫、膿腫經保守治療後吸收的除外。�
第七十二條 腹部損傷致使腹腔積血,須手術治療。�
適用意見:創傷性橫膈破裂引起膈疝,須手術治療的,參照本條。�
第五節 骨盆部損傷�
第七十八條 孕婦損傷引起早產、死胎、胎盤早期剝離、流產並發失血性休克或者嚴重感染。�
適用意見:嚴重感染指腹膜炎、血栓性靜脈炎、敗血症等。�
第七十九條 幼女外陰或者陰道嚴重損傷。�
適用意見:1、嚴重損傷致外陰血腫達會陰的50%或陰道軟組織Ⅱ度以上撕裂傷;2、陰道銳器創深達肌層,長度達3厘米以上的,參照本條。
第七節 其他損傷�
第八十二條 燒、燙傷。�
(一)成人燒、燙傷面積(一度燒、燙傷面積不計算內,下同)在百分之三十以上或者三度在百分之十以上;兒童總面積在百分之十以上或者三度在百分之五以上。�
適用意見:以燒、燙傷當時的面積為准。�
燒、燙傷面積低於上述程度但有下列情形之一:�
2.吸入有毒氣體中毒;�
適用意見:必須出現中毒的症狀和體征。�
4.伴有並發症導致嚴重後果;�
適用意見:嚴重後果參照本標准相關條款的規定。�
第八十七條 損傷引起創傷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或者感染性休克。�
適用意見:必須以較嚴重損傷為前提,輕微損傷因延誤治療造成的休克,不適用本條。�
第八十八條 皮下組織出血范圍達全身體表面積百分之三十;肌肉及深部組織出血,伴有並發症或者遺留嚴重功能障礙。�
適用意見:皮下組織出血范圍必須附彩照加比例尺。
抄送: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委政法委,省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省政府法制辦,省檔案局。省法院領導及有關部門。省檢察院領導及有關部門。省公安廳領導,廳屬有關處級單位。
10. 一個74周歲的老人被打傷他不認識字也不會寫字,做筆錄的鑒字由辦案民警把當事人的手鑒上當事人的名字。
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他宣讀。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應當補充或者改正。認為筆錄沒有錯誤的,在筆錄上逐頁簽名、蓋章或者捺指印,並在末頁寫明「以上筆錄向我宣讀過 ,和我說的相符」,同時簽名、蓋章、捺指印並註明日期。上述情況(當事人不識字),應當在筆錄上註明。訊問的工作人員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
法條鏈接:〈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
1、第一百九十九條 訊問犯罪嫌疑人,應當製作訊問筆錄。訊問筆錄應當忠實於原話,字跡清楚,詳細具體,並交犯罪嫌疑人核對。犯罪嫌疑人沒有閱讀能力的,應當向他宣讀。如果記載有遺漏或者差錯,應當補充或者改正。犯罪嫌疑人認為訊問筆錄沒有錯誤的,由犯罪嫌疑人在筆錄上逐頁簽名、蓋章或者捺指印,並在末頁寫明「以上筆錄我看過(向我宣讀過),和我說的相符」,同時簽名、蓋章、捺指印並註明日期。如果犯罪嫌疑人拒絕簽名、蓋章、捺指印的,檢察人員應當在筆錄上註明。訊問的檢察人員也應當在筆錄上簽名。
2、第二百零七條 本規則第一百九十八條、第一百九十九條的規定,適用於詢問證人。
3、第二百零八條 詢問被害人,適用詢問證人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