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粉塵補貼標准
A. 勞動法噪音多少分貝給予補助
具體是哪類噪音,工廠噪音,建築噪音還是其它 不同噪音有不同的標准。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
1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本標准規定了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雜訊最高限值。
本標准適用於城市區域。
鄉村生活區域可參照本標准執行。
2標准值城市5類環境雜訊標准值如下:
類別晝間夜間0類50分貝40分貝1類55分貝45分貝2類60分貝50分貝3類65分貝55分貝4類70分貝55分貝3各類標準的適用區域(1)0類標准適用於療養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等特別需要安靜的區域。
位於城郊和鄉村的這一類區域分別按嚴於0類標准5分貝執行。
(2)1類標准適用於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
鄉村居住環境可參照執行該類標准。
(3)2類標准適用於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
(4)3類標准適用於工業區。
(5)4類標准適用於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線道路兩側區域,穿越城區的內河航道兩側區域。
穿越城區的鐵路主、次干線兩側區域的背景雜訊(指不通過列車時的雜訊水平)限值也執行該類標准。
(1)勞動法粉塵補貼標准擴展閱讀: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防治環境雜訊污染,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保障人體健康,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環境雜訊,是指在工業生產、建築施工、交通運輸和社會生活中所產生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
本法所稱環境雜訊污染,是指所產生的環境雜訊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雜訊排放標准,並干擾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的現象。
第三條本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環境雜訊污染的防治。
因從事本職生產、經營工作受到雜訊危害的防治,不適用本法。
第四條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工作納入環境保護規劃,並採取有利於聲環境保護的經濟、技術政策和措施。
第五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制定城鄉建設規劃時,應當充分考慮建設項目和區域開發、改造所產生的雜訊對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統籌規劃,合理安排功能區和建設布局,防止或者減輕環境雜訊污染。
第六條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雜訊污染防治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B. 國家規定粉塵工種工資補助多少
勞動法只針對特殊工種的年齡,工作時間等事項做了規定。 至於報酬及補貼,這個是沒有規定的,簽合同時是雙方自願原則,只要合同報酬不少於最低工資標准,就不違法。 一般給出的補貼是企業為吸引人才給出的報酬以外的福利,這些是沒有強制規定的,可給可不給
C. 勞動法關於有毒環境補貼人群要求是什麼
1992年10月12日勞動部、財政部勞薪字〔〕43號文)
化工部:
為了貫徹勞動部、財政部《印發關於提高企業一線艱苦崗位津貼標準的意見的通知》(勞薪字〔1992〕33號)的精神,依據按勞分配原則,在工資分配上向艱苦崗位傾斜。經研究,同意在一九七九年經原國家勞動總局批准試行化工有毒有害作業崗位津貼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全國化工有毒有害作業崗位津貼制度,並適當調整津貼標准。現提出如下意見,請參照執行。
一、執行有毒有害崗位津貼的范圍
原則上按照化工部頒發的兩個提前退休工種范圍表,即:<78>化勞738號文和<86>化勞923號文頒發的范圍表和補充范圍表執行。屬於接觸毒物的性質相同或相近,沒有列入范圍的產品工種(崗位),企業可提出申請,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化工廳、局(公司)審批,同時報同級勞動、財政廳(局)備案。
二、有毒有害崗位津貼標准及發放辦法
崗位津貼等級的劃分以「有毒作業分級」國家標准(GB12331-90)為依據,並結合實際勞動條件狀況,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等級。日津貼標准提高後分別為: 甲等 極度危害 2.0元
乙等 高度危害 1.5元
丙等 中度危害 1.2元
丁等 輕度危害 0.9元
三、增資指標
你部直屬企業中有毒有害崗位職工共7000人,按人均日津貼提高1.1元計算,月核算增資指標為19.64萬元。各地區所屬化工企業提高有毒有害崗位津貼標准所需增資額,在國家當年安排的工資總額計劃內,統一平衡解決。
四、資金來源
已實行工資總額同經濟效益掛鉤辦法的企業,分兩年調增工資總額基數;未掛鉤企業今年先由企業自有資金負擔,從明年起分兩年進入成本。無論是掛鉤企業還是未掛鉤企業,列入成本的增資額,均不調整企業承包的上繳基數。
五、實施中幾個問題的意見
核增總量,由企業自主使用。對於進行崗位技能工資制試點的企業,應該把提高崗位津貼標準的資金與改革企業工資制度結合起來。既可以用於提高有毒有害崗位津貼標准,也可以用於適當提高崗位工資標准。未進行崗位技能工資制試點的企業,可以把提高崗位津貼標準的資金同搞活搞好企業內部分配結合起來,具體由企業自主安排。
六、提高後的化工有毒有害作業崗位津貼標準的執行時間,可以從一九九二年一月起,也可以根據企業工資制度改革的安排確定。
七、在建立化工有毒有害作業津貼標準的同時,要積極改善勞動條件,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採取措施切實保證工人的身體健康,不能因建立崗位津貼而忽視這項工作。
你部可根據上述意見制定具體實施辦法,並組織實施。實施中有何經驗和問題請及時告勞動部、財政部。
D. 勞動法關於粉塵怎麼賠償
你好,如果是因為工作環境有粉塵,建議做好勞動保護措施,如果因為粉塵的原因構成塵肺,可以申請工傷認定 如果構成傷殘 可以要求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准進行補償!
E. 勞動法對特殊工種(比如粉塵作業這項工種)的補貼有沒有特殊規定
勞動法對特殊工種沒有補貼的規定,但是有要求用人單位要提供勞動保護用品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四條
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5)勞動法粉塵補貼標准擴展閱讀:
勞動防護用品按照防護部位分為九類:
(1)頭部護具類。是用於保護頭部,防撞擊、擠壓傷害、防物料噴濺、防粉塵等的護具。主要有玻璃鋼、塑 料、橡膠、玻璃、膠紙、防寒和竹藤安全帽以及防塵帽、防沖擊面罩等。。
(2)呼吸護具類。是預防塵肺和職業病的重要護品。
(3)眼防護具。用以保護作業人員的眼睛、面部,防止外來傷害。分為焊接用眼防護具、爐窯用眼護具、防沖擊眼護具、微波防護具、激光防護鏡以及防X射線、防化學、防塵等眼護具。
(4)聽力護具。長期在90dB(A)以上或短時在115dB(A)以上環境中工作時應使用聽力護具。聽力護具有耳塞、耳罩和帽盔三類。
(5)防護鞋,防止足部傷害,有防滑鞋、防滑鞋套、防靜電安全鞋、鋼頭防砸鞋等等。
(6)防護手套。用於手部保護,主要有耐酸鹼手套、電工絕緣手套、電焊手套、防X射線手套、石棉手套、丁腈手套等。
(7)防護服。用於保護職工免受勞動環境中的物理、化學因素的傷害。防護服分為特殊防護服和一般作業服兩類。
(8)防墜落護具。用於防止墜落事故發生。主要有安全帶、安全繩和安全網。
(9)護膚用品。用於外露皮膚的保護。分為護膚膏和洗滌劑。
在各產業中,勞動防護用品都是必須配備的。根據實際使用情況,應按時間更換。在發放中,應按照工種不同進行分別發放,並保存台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勞動防護用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F. 求勞動法關於環境(空氣污染、噪音、粉塵)對身體的傷害,勞動法有沒有對環境污染對打工者有所補貼
得病才能補貼,只要你沒因工作環境得病,是沒補貼和管理的。
G. 勞動法有關防塵補助的條款嗎
勞動法並沒有有關防塵補助的相關規定,但如果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給勞動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相關部門可以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八條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一)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二)違章指揮或者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三)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勞動者的;
(四)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給勞動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
H. 勞動法上對粉塵作業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並沒有對粉塵作業的工作時間進行詳細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三十六條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
第三十七條對實行計件工作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根據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的工時制度合理確定其勞動定額和計件報酬標准。
I. 我在制葯廠工作,工作的環境有大量的粉塵,這種情況下勞動法中是否有粉塵補助津貼
化工有毒有害作業崗位津貼實施意見
(化勞發(1993)第150號 1993年3月12日)
化工有毒有害作業是化工生產的特點之一。有毒有害作業與無毒無害作業的工人,其勞動條件和勞動付出存在明顯的差別。為了對化工生產工人這種特殊勞動消耗給予必要的補償,以進一步貫徹按勞分配原則,穩定一線隊伍,根據勞動部、財政部聯合下發的勞薪字〔1992〕43號《關於建立化工有毒有害作業崗位津貼制度的通知》要求,特製定本實施意見。
一、實施化工有毒有害作業崗位津貼的范圍
1.原則上按照化工部頒發的〔78〕738號《有毒有害作業工種范圍表》和〔86〕化勞923號《有毒有害作業工種范圍補充表》執行,即以常年直接從事化工有毒有害作業的一線工人為津貼的主要對象。
2.凡沒有列入范圍的新產品、工種(崗位),企業可根據國家有關標准提出申請,報省、自治區、直轄市化工廳局(公司)審批,同時報部備案後執行。
3.產品崗位上的專職保全工、生產過程中的分析工、化驗工、試驗工、檢修工、車間生產管理人員,應低於相對應崗位生產工人的標准享受津貼。
4.化工防腐工,三廢處理工,有毒物料儲運工,可根據實際情況享受化工有毒有害作業崗位津貼。
5.化工生產中常年直接從事化學粉塵、化學礦山井下作業以及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作業等其他工種,按國家有關標准,參照其他產業部有關津貼規定執行。
二、津貼等級劃分與津貼標准
化工有毒有害作業崗位津貼共分四個等級。
崗位津貼等級的劃分,原則上以「有毒作業分級」國家標准(GB12331—90)為依據,即根據生產性毒物毒性的大小,作業環境毒物超標濃度,有毒作業勞動時間以及毒物的實際危害人體健康程度,分為甲、乙、丙、丁四等級。生產性毒物的危害程度按「職業性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國家標准(GB5044—85)予以確定。
凡是接觸蓄積性毒物,對人體、內臟、血液、神經系統能造成極度危害的作業崗位,列為甲級;
凡是接觸蓄積毒物,但勞動條件好些,用量小些或毒性小些,對人體造成高度危害的作業崗位,列為乙級;
凡是接觸刺激性毒物,勞動條件差,對人體造成中度危害的作業崗位,列為丙級;
凡是接觸刺激性毒物,毒性較低,勞動條件差,對人體造成輕度危害的作業崗位列為丁級。
各等級日津貼標准為:
甲等 極度危害 2.0元
乙等 高度危害 1.5元
丙等 中度危害 1.2元
丁等 輕度危害 0.9元
各單位在確定化工有毒有害作業崗位津貼等級時,應結合崗位勞動評價進行。
三、津貼資金來源
化工有毒有害作業崗位津貼是對常年直接從事有毒有害作業職工的一種工資性補償,津貼在工資基金下開支,列入生產成本。
實行工資總額與經濟效益掛鉤的企業,可調增工資總額基數。
四、津貼的發放和管理
1.化工有毒有害作業崗位津貼以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實際天數計算,按月發放。
2.改進了工藝、設備或經過治理,改善了有毒有害作業崗位勞動條件的,崗位津貼應按新的條件重新評定,調整等級。
3.實行化工有毒有害作業崗位津貼的企業要加強對工人的健康監護,建立健全工人健康檔案。
4.各單位要結合崗位津貼制度的建立,整頓勞動組織,嚴格定額定員,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
5.實行有毒有害作業崗位津貼的企業,所增津貼總量應與崗位技能工資試點和企業內部分配改革結合起來,由企業自主安排。
6.化工有毒有害作業崗位津貼作為一種工資性補償,是工資的一個組成部分,應該計入退休費計算基數。現在有些省、市已有政策解決了這個問題,企業按地方規定辦理;尚未解決的其他省、市,應創造條件積極爭取盡早解決。
7.化工有毒有害作業崗位津貼要建立起運行機制。隨著津貼標準的提高,范圍、等級的調整,津貼總量隨之變化,並及時進入成本和工效掛鉤的工資總額基數。
五、附則
本實施意見自一九九三年二月起執行。各省、市可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細則。已經建立津貼制度的企業,提高津貼標準的時間仍按勞薪字〔1992〕43號文的規定執行,也可以根據企業工資制度改革安排確定。
本實施意見的解釋權屬化工部。 (中央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