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工傷9級賠償多少錢
Ⅰ 九級工傷一共能賠償多少錢我的月工資5000元35歲沒有合同沒有社保
工傷的處理應先申請工傷認定,再申請工傷等級鑒定、在工傷鑒定停工留薪期間,再進行具體數額的索賠。九級傷殘的賠償標准:九級傷殘本人工資×9個月。工傷9級享有9個月本人工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解除或終止合同有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就業補助金。
法律分析
工傷賠償金與勞動者的個人工資、傷殘等級和所在地的工傷保險政策法規有關,條件不足很難估算準確,應當根據所在地賠償標准進行計算。醫療費用按醫院出具的單據,一次性殘疾補償金:9級就是8個月,然後乘以平均工資(前12個月)。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一)退休;(二)患病、負傷;(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四)失業;(五)生育。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Ⅱ 工地,工傷九級賠償是多少
九級工傷當事人可以享受九個月本人工資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如果解除勞動關系的話,還有一次性工傷傷殘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但總的說來,九級工傷,一般賠付標准在8萬---10萬元之間。
法律分析
工傷保險是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符合規定的員工強制性購買的保險,所以無論用人單位是否購買工傷保險,勞動者受到傷害並被鑒定為九級傷殘時,用人單位都應當根據所在地的相關補償標准支付勞動者工傷補償金。工傷保險和商業保險是可以同時存在於工傷這種傷殘情況下的,一般工傷補償金相對於商業保險要賠償的更多一點,但是是否購買商業保險是由老闆個人意願決定的,通常是老闆購買來沖抵員工工傷時由公司支付的那部分補償金的,所以如果是老闆同時為勞動者購買了工傷保險和商業保險時,勞動者也只能享受工傷保險。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Ⅲ 工傷九級殘疾能賠償多少錢
法律分析:企業職工最低生活費標准各個地區不同,同時還要考慮某一時段的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最低生活標準是指在社會發展的某一時期內,由政府制定的,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維持一個人生存的最低限度的基本生活標准。
法律依據:《勞動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勞動法〉若干條文的說明》的通知》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本條中的「最低工資」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內履行了正常勞動義務的前提下,由其所在單位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最低工資包括基本工資和獎金、津貼、補貼,但不包括加班加點工資、特殊勞動條件下的津貼,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險和福利待遇排除在外。最低工資的具體規定見《企業最低工資規定》。
Ⅳ 工傷9級傷殘能賠償多少
工傷鑒定9級的工傷待遇:
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
2、停工留薪,在治療和修養期間,由用人單位按正常工資待遇支付;
3、醫療費、交通、食宿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4、其他待遇。
【法律依據】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勞動、聘用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聘用合同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Ⅳ 工傷九級應該得到多少賠償
九級工傷,一般賠付標准在13萬元左右。 如果用人單位繳納了工傷保險,那相關費用工傷保險基金支付部分由社保局與用人單位交涉,再由用人單位轉付給你。工傷賠償金與勞動者的個人工資、傷殘等級和所在地的工傷保險政策法規有關,條件不足很難估算準確,因工被鑒定為七級至十級傷殘的,根據所在地賠償標准進行計算。
【法律分析】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就業補助金(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才有)、停工留薪期、生活津貼、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住宿費、護理費和輔助器具費用。工傷鑒定賠償流程:1、工傷報告程序,用人單位為勞動者在工傷保險機構投了工傷保險的才有這個程序。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確診之日起15日內,向當地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報告。2、工傷認定程序,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對工傷(亡)事故進行調查確定是否屬工傷的程序,這是一般工傷必走第一步。但用人單位書面認可為工傷的,又沒有投工傷保險的情況下,可以不走這一程序。注意工傷認定的兩個時間:單位沒有提起工傷認定的,工傷者一定要在事故發生之日起一年內向勞動部門提出申請。社保經辦機構調查認定後,書面通知單位及傷者。3、工傷鑒定程序,工傷鑒定是在申請工傷鑒定的職工被認定為工傷的基礎上(即走完工傷認定程序後),在其醫療終結或醫療期滿之後,由縣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對其進行的評定傷殘等級的行為。廣義的工傷鑒定包括勞動能力鑒定和致殘等級鑒定。窄義的工傷鑒定指致殘等級鑒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條 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一)退休;(二)患病、負傷;(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四)失業;(五)生育。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