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國際勞動法保險

國際勞動法保險

發布時間: 2022-05-03 14:07:25

勞動法社會保險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九章】社會保險和福利
第七十條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一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第七十二條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㈡ 勞動法哪一條規定保險

屬於勞動法規規定必須繳納的:
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由用人單位與員工以員工繳費工資為基數,按規定比例分別繳納,員工個人繳納部分,有用人單位代扣代繳。
生育保險、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以全部職工繳費工資為基數,按規定的比例繳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關於勞動法保險的問題

是的,你可以辭職並要求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補繳社會保險。

《勞動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應按規定支付經濟補償: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㈣ 勞動法對員工保險的規定

單位必須給員工繳納社會保險,這是法定義務

㈤ 勞動法有規定買保險

1、勞動法企業什麼時候為職工買保險,按現行的社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2、法律依據《社會保險法》規定:
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㈥ 國際上通用的社會保險項目共有

根據《勞動法》第70條規定,社會保險項目主要包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失業保險五個項目。 社會保險作為社會對勞動者在特殊情況下分配消費品的一種形式,屬政府管理經濟的一種職能。它主要有以下特徵:(1)強制性。社會保險是通過國家立法的形式建立並強制實施的。社會特定的主體必須依照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項目是依法確定的。基本保險的繳費標准和保險金支付標準是依法確定的,任何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都必須參加社會保險,必須按標准繳費。(2)互濟性。社會保險是按照社會共擔風險的原則進行組織的,社會保險費用按照不同的保險種類分別由國家、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共同負擔,遇到勞動風險的勞動者獲得的社會物質幫助是社會風險平均化的結果。社會保險是通過建立社會保險基金,實行社會保險費用的社會統籌來實現的。(3)非盈利性。社會保險是由政府的專門機構承辦經營,保險金的籌集、經營不以追求利潤為目的,不允許參與可能使保險金流失或可能受到損失的活動,必須與商業保障區別開來。(4)普遍性。社會保險是在全社會范圍內實施的,不管其所有制性質如何都必須參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統籌范圍的擴大和統籌措施的完善,社會保險的覆蓋面會越來越廣,社會保險程度也會相應提高。

㈦ 勞動法關於保險

勞動法關於社會保險的規定在第九章第七十條至第七十五條。
勞動法
第九章社會保險和福利
第七十條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第七十一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第七十二條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第七十三條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第七十四條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收支、管理和運營社會保險基金,並負有使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責任。
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依照法律規定,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運營實施監督。
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的設立和職能由法律規定。
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挪用社會保險基金。
第七十五條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
國家提倡勞動者個人進行儲蓄性保險。

㈧ 新勞動法保險規定的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勞動法中規定用人單位應在員回工入職三十天內購買答社會保險的。
2、《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熱點內容
中國行政與刑事法治世紀展望 發布:2025-02-08 13:44:26 瀏覽:549
駕培機構的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8 13:32:17 瀏覽:918
姓名變更條例 發布:2025-02-08 13:31:26 瀏覽:809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法規則 發布:2025-02-08 13:11:43 瀏覽:662
法院解查封 發布:2025-02-08 12:54:48 瀏覽:848
初級經濟法法律關系要素舉例 發布:2025-02-08 12:27:34 瀏覽:618
經濟補償金新勞動法 發布:2025-02-08 12:01:47 瀏覽:184
上海徐匯法院地址 發布:2025-02-08 11:59:39 瀏覽:296
2017勞動法辭職違約金 發布:2025-02-08 11:42:14 瀏覽:347
重慶電動車管理條例 發布:2025-02-08 11:25:45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