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課堂教學案例分析
Ⅰ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謝謝
1.本案協議管轄是否有效?為什麼?
解析:無效。因此,協議管轄,即當事人在不違反級別管轄和法定管轄的情況下,從多個有管轄權法院確定其中之一作為糾紛管轄法院的意思表示。選擇的法院必須確定、唯一。法律依據是民訴法司法解釋第23條、第24條。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54915
23、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書面合同中的協議,是指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或者訴訟前達成的選擇管轄的協議。
24、合同的雙方當事人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擇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人民法院中的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確定管轄。
2.本案有管轄權的法院包括哪些?為什麼?
解析:B市乙區和A市丙區法院。
因為,本案中的協議管轄無效,應適用法定管轄。根據民訴法第24條的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根據民訴法司法解釋第19條的規定: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因此,本案有管轄權的法院包括被告住所地B市乙區和合同履行地A市丙區。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1543.htm
第二十四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54915
19、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採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採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代辦托運或按木材、煤炭送貨辦法送貨的,以貨物發運地為合同履行地。購銷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3.本案指定管轄是否正確?本案應該如何處理?
解析:不正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在同一個省內的A市丙區法院與B市乙區法院的共同上級不是A市中院,而是省高院。
根據民訴法司法解釋第36條的規定,本案應該如此處理: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發生管轄權爭議的兩個人民法院因協商不成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如雙方為同屬一個地、市轄區的基層人民法院,由該地、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同屬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兩個人民法院,由該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如雙方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協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依前款規定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應當逐級進行。
法律依據:民事訴訟法
http://www.dffy.com/faguixiazai/ssf/200311/20031109201543.htm
第三十七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54915
36、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規定,發生管轄權爭議的兩個人民法院因協商不成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如雙方為同屬一個地、市轄區的基層人民法院,由該地、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同屬一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兩個人民法院,由該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高級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如雙方為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法院,高級人民法院協商不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及時指定管轄。
依前款規定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時,應當逐級進行。
Ⅱ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急0
1,二審必須組成合議庭審理,不能獨任審理。
理由:第一百五十二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內對上訴案件,應容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經過閱卷和調查,詢問當事人,在事實核對清楚後,合議庭認為不需要開庭審理的,也可以徑行判決、裁定。
2,不能用簡易程序,此案復雜,必須普通程序處理
理由:第一百四十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
3,不能用裁定,而應該是判決
理由: 第一百五十三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
Ⅲ 民事訴訟法的案例分析怎麼做
太原市某區人民法院對該案有管轄權,理由是:本案屬於因合同糾紛提起的民事訴訟.《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合同履行地是指合同規定履行義務和接受該義務的地點.本案中,北京實達公司在太原與唐山電機總廠簽訂購銷合同,約定由唐山電機總廠供給北京實達公司汽輪發電機組一套,安裝調試地為太原發電廠,因此,太原發電廠可以認為是合同履行地.故,太原市某區人民法院對該案有管轄權.
太原發電廠不能成為本案第三人.理由如下:民事訴訟第三人是指對原告和被告所爭議的訴訟標的有獨立請求權,或者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與案件處理結果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而參加到正在進行的訴訟中去的人.本案中,太原發電廠對原告和被告所爭議的訴訟標的沒有獨立請求權,不能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同時,它與案件處理結果也沒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不能作為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參加訴訟.因為,所謂"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是指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與原告或者被告之間存在某一民事法律關系,根據這一法律關系,如果該方當事人敗訴,他應該承擔民事責任.本案中,存在兩個合同關系,存在兩個違約行為,北京實達公司的違約責任來源於其與唐山電機總廠的合同關系,太原發電廠的違約責任來源於北京實達公司與太原發電廠的合同關系,唐山電機總廠與太原發電廠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太原發電廠的民事責任並非來源於唐山電機總廠和北京實達公司地訴訟,與他們之間的訴訟也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
Ⅳ 民事訴訟法的案例分析
1、訴訟標復的是陳某與崔制某的婚姻關系;
2、本案應由B區法院管轄,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3條第二款之規定,本案屬於對下落不明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應該由原告住所地或經常居住地管轄,因崔某經常在B區居住,因此應由B區法院管轄;
3、法院做法的錯誤有:一、B區法院接到A區法院移送後,認為無管轄權又移送回B區,二、B區法院審理本案應組成合議庭審理,三、B區法院對原告崔某提出的迴避申請沒有進行處理,四、原告崔某僅起訴離婚,法院沒有權利依職權宣告陳某為失蹤人。五、對下落不明人應該公告送達法律文書,交給其父母不能視為送達。
4、張某應該以陳某和崔某為被告提起訴訟。民事訴訟法規定,個體工商戶實際經營人與登記的不一致的以登記人和實際經營人為共同被告。
5、B區法院對張三的起訴沒有管轄權,因個體工商戶的實際經營地在A區,應由A區法院管轄。
Ⅳ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
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我的理解,對於管轄權異議,二審裁定已經生效,就不能對原審法院回提出答管轄權異議(除非申請再審)。
原告不服原審判決,提起上訴後,二審法院僅應就實體部分(事實和法律適用)進行審理。根據民訴規定,事實清楚、法律適用錯誤的,依法改判;事實認定錯誤,或者事實認定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申,或者查清事實後依法改判。
因此,我認為二審法院應該改判,或者發回原審法院重審。
Ⅵ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題
1.賀甲是被告,賀乙是原告,賀丙是有獨立請求的第三人。賀乙向法院起訴專賀甲,認為屬侵害離自己的繼承權,故二人存在權利義務上的爭議,確定了原告被告的地位。
2.能,他是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
3.賀丙應該與賀乙一並列為原告。首先,這是關於繼承的爭議案件,是必要共同訴訟,所以,必須一並審理,賀丙與賀乙的訴訟請求相同,均要求繼承其父的遺產,所以,為共同原告。
4.依職權追加賀丙為原告。通知她參加訴訟。
Ⅶ 民事訴訟法學案例分析
甲在本市鬧市區開了一家名叫「長安食府」的飯店,辦理了營業執照,後因身體原因,甲將飯店交給其弟弟乙與丙經營。一日建築公司司機丁駕駛本單位一輛裝有建築材料的貨車路過飯店,因建築材料堆放太高,將「長安食府」的牌子碰掉,正好將放在飯店門前的戊的摩托車砸壞,並將放在車筐里的掌上電腦砸壞。就損害賠償一事,戊與乙、丙交涉,兩人推說甲是業主,與已無關;而甲則推說是因為建築公司司機丁駕駛車輛所致。於是,戊以甲為被告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給自己造成的摩托車以及掌上電腦的損失總計8000元。在訴訟進行過程中,甲與戊自行和解,答應賠償戊的損失7000元整,不幸,戊在回家途中遇車禍身亡。
現問:(1)本案中戊應以誰作為被告?
(2)本案所涉及其他人的訴訟地位如何?
(3)本案中甲與戊的和解行為對其他人是否有效?
(4)戊因車禍身亡後,訴訟應當如何進行?
案例分析:
1、王明處於原先地位。王亮處於被告地位。王恩義處於有獨立請求權的訴訟第三人地位。
2、訴訟應當中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36條第一項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訴訟: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
3、是否准許應由法院裁定。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31條規定,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
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Ⅷ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的內容簡介
《民事訴訟法案例抄分析襲(第2版)》的編寫注意「高水準」與「適周性」的合理結合。首先,本套教材以人大法學院具有全國影響的各學科的學術帶頭人領銜,約請全國高校優秀學者參加,形成學術實力強大的編寫陣容。同時,在編寫教材時,注意吸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法學研究的最新的學術成果,注意國際學術發展的最新動向,力爭使教材內容能夠站在21世紀初的學術前沿,反映各學科成熟的理論,反映20世紀後期中國法學的水平。其次,本套教材主要供法學專業本科教學使用。因此,本教材將學術性、新穎性、可讀性有機結合起來,注意運周比較生動的案例、簡明流暢的語言去闡釋法律理論與制度。
Ⅸ 民事訴訟法案例分析求助
1.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因鐵路、公路、水上、航空運輸和聯合運輸合同糾回紛提起的訴訟,由運答輸始發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2.只能是原告所在地或者被告所在地的法院管轄,因為這是訴訟的雙方當事人的所在地.
3.因公路事故請求損害賠償提起的訴訟,由事故發生地或者車輛、船舶最先到達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Ⅹ 《民事訴訟法學》案例分析
1、丙市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 下列案件,由本條規定的人民法院專屬管轄:
(一)因不動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二)因港口作業中發生糾紛提起的訴訟,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三)因繼承遺產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繼承人死亡時住所地或者主要遺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2、不正確。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 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3、不適當。因本案管轄權屬於丙市某港口所在地法院。
4、可以。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八條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5、不視為。因為如果裁定異議不成立,B公司必須應訴,為防止開庭時毫無准備而導致訴訟不利,B有權委託代理律師去閱卷、辦理委託手續和打聽開庭日期。
6、不能。應當報請上級法院指定管理,不得自行移送。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六條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認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規定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應當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不得再自行移送。
7、可以。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在訴訟中處於原告地位,享有原告的訴訟地位。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 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
8、應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七條 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確有錯誤,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
9、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三十七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之間因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解決不了的,報請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