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關於退休醫保規定嗎

勞動法關於退休醫保規定嗎

發布時間: 2022-05-04 07:16:06

㈠ 退休時必須要交醫保嗎

退休人員是不需要繼續繳納醫療保險費。在職工醫療保險辦理完成退休之後,那麼退休以後是不需要交納任何的費用,但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後,才可以享受到正常的醫保報銷待遇,並且作為退休人員來說,醫保的報銷比例相對應的是有所提升。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㈡ 退休職工醫保怎麼交費

退休職工醫保交費方法:
1、退休前沒有達到規定的繳費年限的可一次性補繳;
2、退休後逐年繳費,直到達到規定的繳費年限為止;
3、退休前沒有辦理醫療保險的,可在退休後繼續辦理職工醫保;
4、對退休後不允許辦理職工醫保的,可辦理城鄉居民醫保。參加職工醫保的,達到當地政府部門規定的繳費年限,不再繳納醫療保險而終身享受醫保待遇,沒有達到當地規定的繳費年限的,可一次性補繳或是逐年繳費,達到規定的繳費年限後不再繳費終身享受醫保待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
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
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㈢ 關於退休人員醫保政策

醫保現在需要連續交滿20年才能在退休後享受醫保政策。
根據《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規定,職工醫保最低繳費年限不得少於20年(包括大額醫療保險)。
根據相關規定,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而基本醫療保險累計繳費年限未達到20年的,用人單位可按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5%一次性補繳所缺年限的醫保費;或由用人單位按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5%按月繳納;或先由用人單位按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的6.5%為標准作為補償基本醫療保險費,並與服務年限掛勾,每工作滿1年則補償1年,不足1年的按1年補償,用人單位補償後仍未達到最低繳費年限的,再由職工本人按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5%一次性補繳所缺年限的醫療保險費。
靈活就業人員達到退休年齡而未達到最低繳費年限的,需按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一次性補繳所缺年限的醫療保險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㈣ 1995年勞動法關於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我國全面推行養老保險是在1998年;
1998年之前的工齡,在退休時將會被認為視同繳費年限,計算退休工資。

㈤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對醫療保險有哪些規定

《勞動法》第二十條規定:國家發展社會保險事業,建立社會保險制度,設立社會保險基金,使勞動者在年老、患病、工傷、失業和生育等情況下獲得幫助和補償。
《勞動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是應當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
《勞動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患病或者負傷,在規定醫療期間,用人單位不得依據本法第二十六條、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
《勞動法》第七十二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按照保險類型確定資金來源,逐步實行社會統籌。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必須依法參加社會保險,繳納社會保險費。
《勞動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勞動者在有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一)退休;(二)患病、負傷;(三)因公傷殘或者患職業病;(四)失業;(五)生育。
《勞動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依照法律規定收支、管理和運營社會保險基金,並負有使社會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責任。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依照法律規定,對社會保險基金的收支、管理和運營實施監督。社會保險基金經辦和社會保險基金監督機構的設立和職能由法律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挪用社會保險基金。
《勞動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國家鼓勵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為勞動者建立補充保險。國家提倡勞動者個人進行儲蓄性保險。
《勞動法》第一百條規定:用人單位無故不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的,可以加收滯納金。
《勞動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和社會保險基金經辦機構的工作人員挪用社會保險基金,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㈥ 在單位幹了十七年到退休還要自己補交醫保勞動法規定了嗎

合法,職工醫保需連續繳納滿二十五年之後方可享受免費醫療待遇,如果繳費年限不滿是需要自己補交的。

㈦ 退休後醫保辦理的規定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可以一次性補繳。
根據《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勞動者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基本養老保險繳費不足當地規定的最低繳費年限的,必須補足到最低繳費年限,方才可以不繳費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勞動者退休,基本養老保險補足最低繳費年限,可以一次性補繳,也可以按月延長繳費。一次性補繳的具體辦法,按當地規定執行。
《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七條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常用政策問答(社會保險)》
二、社會保險
(五)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知識問答
2、職工符合退休(職)條件辦理退休(職)手續時,達不到基本醫療保險最低繳費年限的應該怎麼辦?
答:可以辦理一次性補繳。其中,因單位欠繳造成,由單位和個人分別按欠繳年度的繳費基數和比例補繳;其他原因造成,由本人以退休時上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數,按規定比例補繳。
補繳所需費用,除因單位欠繳造成繳費年限不足的部分,補繳費用由單位和職工本人按規定比例共同負擔外,其它原因造成繳費年限不足的部分,由本人負擔。

㈧ 醫保退休新政策出台的規定有哪些

醫保退休新政策出台如下: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而恰恰由於國家沒有統一規定,致使各地各取所需,各行其是,侵害了社會弱勢群體下崗退休職工醫療保險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第十三條
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㈨ 勞動法關於醫保的規定嗎

1、勞動法規有規定,用人單位要給職工購買社會保險的,其中包括醫療保險的。
2、《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㈩ 2020年退休職工醫保規定

法律分析:1、未達年限者退休一次補足。根據政策,參保人達到退休年齡,享受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待遇的累計最低繳費年限為:男滿30年、女滿25年。2、職工退休時,應由管理單位在30日內持職工檔案、退休審批表、基本醫療保險證卡到醫保經辦機構辦理待遇審核手續。3、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辦理退休手續的人員,符合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的,從其被批准退休的次月起享受退休人員基本醫療保險待遇。4、未達到最低繳費年限的,用人單位和參保人以辦理退休手續時的本市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一次性補足所差月份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後,方可享受退休人員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熱點內容
行政法3大塊 發布:2025-02-08 10:09:47 瀏覽:333
遼寧大學法律碩士排名 發布:2025-02-08 09:38:54 瀏覽:8
應寶市法律援助志願者章程 發布:2025-02-08 09:30:28 瀏覽:259
法治是制度嗎 發布:2025-02-08 09:16:40 瀏覽:55
網約車中的行政法問題 發布:2025-02-08 08:26:50 瀏覽:263
貴州計生條例2017 發布:2025-02-08 08:06:35 瀏覽:8
公司大股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8 08:02:52 瀏覽:202
遺囑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8 07:45:20 瀏覽:178
勞工道德風險評估表 發布:2025-02-08 07:38:32 瀏覽:821
人大最高立法權包括 發布:2025-02-08 07:25:34 瀏覽: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