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275條司法解釋
❶ 請問: ■新刑事訴訟法第275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
公安機關有案底,不會再出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因為未成年人已經犯罪,只是那個犯罪記錄被封存而已,出具無犯罪記錄的證明是說明那個人沒有犯罪的事實,情況不同
故意毀壞財物罪,是指故意毀滅或者損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專節屬的行為。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毀壞財物罪中的犯罪行為通常是由某種現實原因造成的。
❸ 不予起訴的當事人能否撤銷犯罪記錄
一、未成年的犯罪記錄,符合條件的應當封存,而不是撤銷。
案子的撤銷的法定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案子是錯誤立案的。
刑事訴訟法第275條規定: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二、你的情況,屬於附條件不起訴的案件,考驗期是6個月。
刑事訴訟法第273條規定:被附條件不起訴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考驗期內沒有違反規定的情形,考驗期滿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你的考驗期到了,檢察機關將對你作出不起訴的決定。你的案子也就結了。
三、檢察機關不起訴的決定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解釋一下:是指你的行為已經觸犯了刑法的規定,按規定應當起訴追訴你的刑事責任,但因你是未成年人,且符合依據刑事訴訟法第271條的規定,(即:對於未成年人涉嫌刑法分則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規定的犯罪,可能判處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符合起訴條件,但有悔罪表現的,人民檢察院可以作出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考驗期滿後,你也沒有違反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不再追究你的刑事責任了,你的案子也就結了。換句話說:你觸犯了刑律,但免於追究刑事責任。
因為法律規定:對任何人確定其是否有罪,必須由人民法院依法判決。
若幫到請採納,謝謝
❹ 刑法275條解釋
《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財物罪】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判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由於法律法規司法解釋每年都會出現新變化,蘇義飛律師將在此網站頁面每年更新一次該罪名量刑標准:
(2008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
第三十三條[故意毀壞財物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造成公私財物損失五千元以上的;
(二)毀壞公私財物三次以上的;
(三)糾集三人以上公然毀壞公私財物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辦理「碰瓷」違法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
五、實施「碰瓷」,故意造成他人財物毀壞,符合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的,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處罰。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公用電信設施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故意破壞正在使用的公用電信設施尚未危害公共安全,或者故意毀壞尚未投入使用的公用電信設施,造成財物損失,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規定,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處罰。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破壞廣播電視設施等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六條破壞正在使用的廣播電視設施未危及公共安全,或者故意毀壞尚未投入使用的廣播電視設施,造成財物損失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處罰。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辦理涉窨井蓋相關刑事案件的指導意見
四、盜竊本意見第一條、第二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場所的窨井蓋,且不屬於本意見第三條規定的情形,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以盜竊罪定罪處罰。
故意毀壞本意見第一條、第二條規定以外的其他場所的窨井蓋,且不屬於本意見第三條規定的情形,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的規定,以故意毀壞財物罪定罪處罰。
五、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有關安全管理的規定,擅自移動窨井蓋或者未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等,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以重大責任事故罪定罪處罰。
窨井蓋建設、設計、施工、工程監理單位違反國家規定,降低工程質量標准,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以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定罪處罰。
六、生產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窨井蓋,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窨井蓋,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條的規定,以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罪定罪處罰。
七、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盜竊所得的窨井蓋及其產生的收益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代為銷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飾、隱瞞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處罰。
八、在窨井蓋采購、施工、驗收、使用、檢查過程中負有決定、管理、監督等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或者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的規定,分別以玩忽職守罪、濫用職權罪定罪處罰。
九、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窨井蓋行政管理職權的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在受國家機關委託代表國家機關行使窨井蓋行政管理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玩忽職守或者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分別以玩忽職守罪、濫用職權罪定罪處罰。
十、對窨井蓋負有管理職責的其他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導致人員墜井等事故,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符合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條、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的,分別以過失致人重傷罪、過失致人死亡罪定罪處罰。
十一、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與窨井蓋相關利益,同時構成受賄罪和刑法分則第九章規定的瀆職犯罪的,除刑法另有規定外,以受賄罪和瀆職犯罪數罪並罰。
十二、本意見所稱的「窨井蓋」,包括城市、城鄉結合部和鄉村等地的窨井蓋以及其他井蓋。
(2015年)毀壞財物損失價格認定規則
第九條完全毀壞財物的損失價格,可通過財物毀壞前的價格扣減毀壞後的殘值確定。
計算公式:損失價格=財物毀壞前的價格-殘值
第十條部分毀壞財物的損失價格,可通過修正修復費用的方法確定,即以修復毀壞財物基本使用功能和外觀所需要的正常合理的修復費用為基礎,對比修復後和毀壞前的狀況,分析其差異因素,修正後確定損失價格。
計算公式:損失價格=修復費用±修正值-殘值
修復費用=更換主材價格+輔料價格+工時費+其他費用
第十一條當地不具備修復條件的,修復費用按鄰近具備修復條件的市場價格確定。
第十二條當地市場無法取得原使用材料價格的,按替代材料價格或鄰近市場的材料價格確定。
第十三條在實際修復過程中發生的毀壞財物的搬運、清理等其他費用不計入損失價格,辦案機關有特別要求的,應在價格認定結論書中單獨列示,並予以說明。
(2012年)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九條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三十七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未經批准,安裝、使用電網的,或者安裝、使用電網不符合安全規定的;
(二)在車輛、行人通行的地方施工,對溝井坎穴不設覆蓋物、防圍和警示標志的,或者故意損毀、移動覆蓋物、防圍和警示標志的;
(三)盜竊、損毀路面井蓋、照明等公共設施的。
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❺ 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百八十六條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一般情況下,任何單位都不能擅自查詢,但有需要的情況下,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
(5)刑事訴訟法275條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對於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應明確以下幾點。
1.犯罪記錄系封存,並非消滅。刑訴法採納了「犯罪記錄封存」的觀點,即不完全消滅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通過技術性操作嚴格限制未成年人犯罪記錄被查閱。
2.犯罪記錄封存依職權主動啟動,而非依申請啟動。封存的職責是「法定」而非「酌定」。負有封存職責的相應辦案機關,必須依法封存,無需未成年人申請封存。
3.封存有例外,但需嚴格把握,而不能隨意解除封存
4.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與相關法律法規的對接問題亟待解決。如我國公務員法等法律規定,有犯罪前科的人員不得或在一定期限內不得從事公務員、檢察官、法官、律師、教師等職業,但相關法律、如檢察官法、法官法、律師法等並無相關規定。
❻ 有犯罪記錄的幾年才能消除
犯罪記錄不可以消除,當地公安局機關都會將相關檔案、信息進行保存的。但如果是未成年人,會依照規定不得向任何單位或個人披露。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六條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記錄的封存與查詢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資料擴展
如果單純從「犯罪記錄」的字面來理解。那麼如果沒有經過法院判決的,不應該認為是「記錄」。法院才是是否「犯罪」的唯一有權判斷機關。
犯罪記錄包括:
(一)犯罪記錄指的是被法院判過刑罰的,比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緩刑、無期徒刑等。什麼時候判的,什麼時候釋放的,罪名。
(二)如果是拘留的,不是犯罪記錄。
(三)刑訴法第275條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作了原則性規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也規定應將擬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卷宗等相關材料裝訂成冊,加密保存。此規定在實施中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對犯罪記錄如何封存,在很多方面需要明確。
❼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具體如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證准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正確應用法律,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積極同犯罪行為作斗爭,維護社會主義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2、對刑事案件的偵查、拘留、執行逮捕、預審,由公安機關負責。檢察、批准逮捕、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的案件的偵查、提起公訴,由人民檢察院負責。審判由人民法院負責。除法律特別規定的以外,其他任何機關、團體和個人都無權行使這些權力。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進行刑事訴訟,必須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和其他法律的有關規定;
3、國家安全機關依照法律規定,辦理危害國家安全的刑事案件,行使與公安機關相同的職權。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十九條 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❽ 對新刑訴法理解的誤區,求解釋。
一、記錄封存不代表就不用處罰了;
二、法條中規定是應當封存,當然為主動;
三、一般查不到只有專門去調取時才能查到;
四、並未發現沖突,即使如此,可以利於上位法與下位法、新法與舊法、一般法與特別法沖突的相關規定處理!!
❾ 未成年犯罪記錄封存
當然在封存范圍內,且永遠封存。
一、新《刑事訴訟法》第275條關於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規定,包括以下規范內容:
(1)封存的范圍:犯罪的時候不滿18周歲,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
(2)封存的模式:「應當」封存。
(3)封存的後果:被封存的犯罪記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
(4)封存後的查詢:對於封存的犯罪記錄,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犯罪記錄情況予以保密。
二、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
既包括被判處5年有期徒刑的、被判處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如被判處4年6個月)、被判處拘役或者管制的,也包括被單處剝奪政治權利或者單處罰金的情形(如是附加適用剝奪政治權利或者罰金,則依主刑的情況判斷);既包括被判處實刑,也包括被判處緩刑的情形。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未成年人的違法行為屬於和應當封存記錄的犯罪行為有牽連關系,若不予封存便可能導致犯罪記錄也被公開的情形,則違法記錄應當屬於刑事訴訟程序中犯罪記錄封存制度所涉的封存范圍。
三、封存的適用主體:
在司法機關對犯罪記錄作出封存後,有關單位、組織和個人,都應當予以遵行和配合。因此,凡是有義務遵從、配合司法機關封存決定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均為遵守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的義務主體。
四、封存的時間:
需要強調的是,我國新刑事訴訟法在規定對犯罪記錄封存的同時,沒有規定封存的解除。這意味著,被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其一旦封存後,效力具有持續性,無論出現什麼事由,包括行為人再犯罪的情況,都不得解除封存。而且,如果再次犯罪仍然屬於應當封存記錄的犯罪行為,仍然必須予以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