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n1賠償要交稅嗎

勞動法n1賠償要交稅嗎

發布時間: 2022-05-04 16:21:37

Ⅰ 公司給員工賠償金需要交稅嗎

法律分析:賠償金需要繳個稅。國家規定了對勞動者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和賠償金徵收個人所得稅的最低標准,只有超過該標準的數額在按照勞動者在用人單位工作的實際年限進行平均後,才向勞動者徵收個人所得稅。具體標准如下:

1、以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為標准,低於該數額的,勞動者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高於該數額的,勞動者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2、勞動者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金等收入高於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的,用高出的數額除以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勞動者在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照12年計算),所得數額視為勞動者個人的月工資或薪金收入,對該數額超過2000元的部分徵收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關於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問題的通知》 第一條 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

Ⅱ 勞動者取得賠償金需要交稅嗎

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款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但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
(七)財產租賃所得;
(八)財產轉讓所得;
(九)偶然所得。

Ⅲ 賠付n+1需要繳稅嗎

法律分析:經濟補償金(n+1)裡面的1不需要扣稅,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二十八條 用人單位依據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經濟補償。

Ⅳ 新勞動法補償金或賠償金需要交稅嗎

經濟補償抄金或賠償金總額高於當襲地市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不是月平均工資)3倍的,超過部分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不超過當地市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不是月平均工資)3倍的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所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僅僅是極少部分高工資的人可能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比如2015年度上海市職工平均工資為71269元,3倍就是213807元(21萬多),故上海的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金總額不超過213807元的都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

Ⅳ 勞動補償金要交稅嗎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勞動者的月平均工資只要在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以內,計算是2.9倍也不受十二年的限制,也就是說勞動者可以拿超過12個月的經濟補償金,這超過的部分就有可能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三倍數額以上,這部分還是要納稅。

Ⅵ 賠償金要交稅嗎

賠償金要交稅。勞動者所獲得的賠償金應當按規定計入其綜合所得中,用該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去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出的金額就是勞動者在該項收入中所要繳納的個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二條
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
(一)工資、薪金所得;
(二)勞務報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五)經營所得;
(九)偶然所得。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的稅率:
(一)綜合所得,適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二)經營所得,適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額累進稅率;
(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偶然所得,適用比例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二十。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Ⅶ 根據《勞動法》,勞動爭議引起的賠償,是否需要交納個人所得稅

如果復你取得的是社保制類性質(如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的賠償金,是不用交個稅的.如果你的企業是因為破產清算而取得的賠償金,也是不用交個稅的.
另外,如果是經濟補償這類的賠償金,只要低於所在城市上年人均工資的三倍,免予交個稅.高於三倍的就超過部份來交個稅

Ⅷ n+1賠償扣稅嗎

法律分析:勞動法辭退補償n+1是需要扣稅的,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這種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徵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徵收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准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第四十八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第八十七條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熱點內容
貴州計生條例2017 發布:2025-02-08 08:06:35 瀏覽:8
公司大股東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8 08:02:52 瀏覽:202
遺囑律師咨詢電話 發布:2025-02-08 07:45:20 瀏覽:178
勞工道德風險評估表 發布:2025-02-08 07:38:32 瀏覽:821
人大最高立法權包括 發布:2025-02-08 07:25:34 瀏覽:485
今年是民法典 發布:2025-02-08 07:25:33 瀏覽:168
婚姻法中孳息的解釋 發布:2025-02-08 07:14:26 瀏覽:93
道德基礎測試 發布:2025-02-08 06:53:40 瀏覽:79
重慶大學法律碩士難不難 發布:2025-02-08 06:48:09 瀏覽:561
長春勞動法局電話號碼是多少錢 發布:2025-02-08 06:39:03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