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款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款

發布時間: 2022-05-04 21:02:34

Ⅰ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詳細內容

  1. 民訴法第一百七十條共有二款,是關於二審法院應如何處理上訴案件的內容,第一款是: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以判決、裁定方式駁回上訴,維持原判決、裁定;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三)原判決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後改判;

    (四)原判決遺漏當事人或者違法缺席判決等嚴重違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第二款是: 原審人民法院對發回重審的案件作出判決後,當事人提起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不得再次發回重審。

    所以,第一款第二項的內容就是:(二)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錯誤或者適用法律錯誤的,以判決、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銷或者變更;

  2.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的意思是:二審法院在處理上訴案件時,如果發現原審判決、裁定中認定的事實有錯誤,或是適用的法律有錯誤,二審法院應當以判決或裁定方式對原審裁決進行改判、或是撤銷原審裁決或對原審裁決進行變更,但不能發回重審。


Ⅱ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款原文如下:
人民法院內受理容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

Ⅲ 被告提出管轄區異議一般多久法院會下裁定

被告提出管轄區異議的人民法院會在收到異議之日起15日內作出書面裁定,管轄區異議是指案件當事對受訴法院是否具有本案的管轄權所提出的質疑,人民法院經審查確定具有管轄權的可以駁回其申請。
法律分析
當事人如果對人民法院的裁定結果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上級人民法院會在收到其上訴的在30日內給出結果。管轄權異議應在答辯期間內提出,人民法院經審查不具有管轄權的,應將該案件移送給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提起民事訴訟需要向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提交相關的證據材料。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後會在七日內確定是否立案,如果原告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對此案件沒有管轄權的,不能受理。提起訴訟必須到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同一訴訟案件具有多個被告住所地的、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原告需要到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二十七條 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Ⅳ 民事訴訟法207條第一款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七條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迴避的審判人員沒有迴避的;

Ⅳ 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法定期限應如何計算

管轄權異議是指當事人認為受訴法院對這個案件無管轄權時,而向受訴法院提出的不服管轄的意見或者主張。那麼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期限是多久?下面華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這方面的知識,歡迎閱讀!

一、管轄權異議在什麼時間提出?以什麼方式提出?被告超過答辯期限提出管轄權異議,應當如何處理?

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第一百二十五條的規定:「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管轄權異議的提出時間,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即為被告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5日內。至於以什麼方式提出,是書面提出還是口頭提出,能否在答辯狀中直接提出管轄權異議問題,還是需要另外提交管轄權異議申請,並無明確規定。結合實踐中的做法,一般應以書面形式提出,因為此時案件尚未進入實體審理,口頭答辯及提出管轄權異議不易操作。而至於是否需要另外提交管轄權異議申請,本人認為不需要,當事人可以在答辯狀中一並提出管轄權異議問題。

華律網

被告超過答辯期限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應當如何處理?依據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當事人未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規定的除外。」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未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異議並應訴答辯的,視為其放棄了管轄異議,則受訴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但有可能存在另外一種情形,當事人未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異議,而在超過該期限後提出管轄異議,並未應訴答辯的,此種情況下該如何處理呢?人民法院是否還應當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進行審查並作出裁定。本人認為,人民法院仍然應當對當事人提出的管轄異議進行審查並裁定駁回。當事人以何種理由提出管轄異議,在什麼時間提出,哪怕該理由根本不能成立,法院都不能拒絕審查和裁定。如果經審查異議不成立的,可以裁定駁回。而當事人超期提出管轄異議,無非是裁定駁回的一個理由而已。

二、提出管轄權異議後,舉證期限如何計算?

法院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的同時,通常會將舉證通知書、開庭傳票等法律文書一並發送被告。在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後,法院原本確定的開庭時間肯定要變更,但對於法院原本確定的舉證期限是否要變更呢?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有關舉證時限規定的通知》第三條的規定:「關於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後的舉證期限問題。當事人在一審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在駁回當事人管轄權異議的裁定生效後,依照《證據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重新指定不少於三十日的舉證期限。但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少於三十日的舉證期限。」

三、勞動爭議仲裁案件,能否提出管轄權異議?不服該決定的,該如何救濟?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三十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後,應當在五日內將仲裁申請書副本送達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後,應當在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答辯書後,應當在五日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該規定並未明確賦予被申請人提出管轄異議的權利。但是依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第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提出管轄異議的,應當在答辯期滿前書面提出。當事人逾期提出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當事人因此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申請撤銷。」我們可以得知,勞動爭議仲裁案件,被申請人有權提出管轄權異議。如果對管轄異議決定不服的,救濟途徑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逾期提出管轄異議的,仲裁委將不予處理,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當事人因此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申請撤銷;第二種是在答辯期內提出管轄異議的,仲裁委認為異議成立或者不成立並作出相應決定的,當事人應當如何行使救濟權?是申請法院撤銷?還是直接復議?因為仲裁機構和人民法院的設置不對稱性,申請撤銷應當向哪個法院提起?復議的話仲裁委的上級機關又是誰?沒有明確法律規定。

四、商事仲裁案件,能否提出管轄權異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二十五規定:「仲裁委員會受理仲裁申請後,應當在仲裁規則規定的期限內將仲裁規則和仲裁員名冊送達申請人,並將仲裁申請書副本和仲裁規則、仲裁員名冊送達被申請人。被申請人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後,應當在仲裁規則規定的期限內向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仲裁委員會收到答辯書後,應當在仲裁規則規定的期限內將答辯書副本送達申請人。被申請人未提交答辯書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該規定並未明確賦予被申請人提出管轄異議的權利。第二十條規定:「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或者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請求仲裁委員會作出決定,另一方請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當事人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有異議,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提出。」可視為當事人對仲裁提出管轄異議的一種情形,即對仲裁協議的效力提出異議,從而對仲裁委受理案件提出管轄異議。那麼,除了這種情形之外呢,當事人能否像普通的民事訴訟程序一樣,提出管轄異議。依據《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規則(2012版)》第六條規定:「當事人對仲裁協議及/或仲裁案件管轄權的異議,應當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書面提出;書面審理的案件,應當在第一次實體答辯前提出。對仲裁協議及/或仲裁案件管轄權提出異議不影響仲裁程序的繼續進行。上述管轄權異議及/或決定包括仲裁案件主體資格異議及/或決定。仲裁委員會或經仲裁委員會授權的仲裁庭作出無管轄權決定的,應當作出撤銷案件的決定。撤案決定在仲裁庭組成前由仲裁委員會秘書長作出,在仲裁庭組成後,由仲裁庭作出。」我們可以得知,在商事仲裁案件中,當事人可以像普通的民事訴訟程序一樣,提出管轄權異議。

五、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案件,如何交納訴訟費?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六款規定:「當事人提出案件管轄權異議,異議不成立的,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第八條第三款規定:「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管轄權異議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案件,不交納案件受理費。」依據前述規定可以得知,當事人提出案件管轄權異議,不由當事人預先交納案件受理費,異議不成立的,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當事人對管轄權異議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案件,不交納案件受理費。

六、提出管轄權異議後,是否重新指定開庭時間?

如前所述,當事人提出管轄權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在駁回當事人管轄權異議的裁定生效後,依照《證據規定》第三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重新指定不少於三十日的舉證期限。既然舉證期限需要重新指定,開庭時間當然需要重新指定,除非重新指定的舉證期限仍然早於原定的開庭時間屆滿。

七、誰有權提出管轄權異議?

依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的規定,當事人均有權提出管轄異議。廣義的當事人包括原告和被告、共同訴訟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訴訟代表人等,因此前述人員均有權提出管轄異議,而非僅限制於被告。

八、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提出管轄權異議?

在發回重審案件中,被告是否有權提出管轄權異議;重審法院是否應予受理,司法實踐中,對此理解不同,認為應當予以受理的法院認為,依照《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發回重審的案件適用一審程序,既然適用一審程序,就應當重新送達起訴狀副本,也應當允許被告提出管轄權異議,並就此應作出管轄權裁定。雙方當事人有權在法定時限內提出上訴。本人認為,發回重審的案件,被告無權提出管轄權異議,同理,重審法院也無權受理被告所提出的管轄權異議,更無權再作出管轄權裁定。二審法院的發回重審裁定本身,就已經明確了是由原審法院重審,並通過這種形式確認了原審法院的管轄權,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原審法院在管轄權已經明確的情況下,更兼有原審管轄權裁定有效或者被告在原審已經接受管轄的事實,在發回重審中,一審法院受理管轄權異議並做出裁定的法律依據何在?在發回重審裁定中,二審法院明確指令原審法院重審,而重審法院通過它的裁定又能將案件裁定到哪一個法院?我國《民事訴訟法》沒有授予原審法院可以變更上級法院指令的權利。原審法院如果對被告所提出的管轄權異議予以受理和做出裁定,又置我國《民事訴訟法》所確定的上下級法院之間的關系於何地?所以,發回重審以後,原也沒有受理被告的管轄權異議權利,更不應當去再作裁定,在這個問題上,也應當貫徹「一事不再理」原則。

二審法院發回重審裁定的性質,決定了被告在發回重審程序中無權提出管轄權異議和原審法院也無權受理管轄權異議。無論是相關法院以裁定的形式確定管轄權,還是被告主動接受管轄,在確定了一審法院的管轄權以後,二審法院發回重審程序的啟動,並不意味著被告當然重新獲得了管轄的異議權。發回原審法院重審,並不包括管轄權的重審,僅僅是指對實體的重新審理。這是由二審法院的發回重審裁定的性質所決定的。其所以這樣,是因為二審法院的發回重審裁定,實質是一個指令性的裁定,在二審法院的發回重審裁定中,包含兩層意思,其一,撤銷的僅僅是一審的實體判決,而對於一審(或者二審)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管轄權裁定是沒有被撤銷的。其二,是指令原審法院重新審理,這個裁定本身,已經包含了二審法院肯定原審法院是具有管轄權的。所以,通過二審法院的發回重審裁定,就完全排除了被告對原審法院再次提出管轄異議的權利。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35條的規定:「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不行以行政區域變更為由,將案件移送給變更後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判決後的上訴案件和依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案件,由原人民法院的上級人民法院進行審判;第二審人民法院發回重審或者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再審的案件,由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再審。」該條全文講了三層意思,第一,法院受理後不得因行政區域變更而移送管轄;第二,由那一級法院受理上訴案件和那一級法院有權提審案件。第三,發回重審的案件和指令再審的案件由哪個法院管轄。這個規定充分的說明發回重審的案件,是由原審人民法院進行審理,最高法院的這個規定是一個指令性的規定,其所以這樣規定,也就是考慮到關於管轄權的問題,已經在原審程序中予以解決。所以,在發回重審案件中,被告無權再行提出管轄權異議,重審法院也不應當予以受理,更不應當再做出裁定,管轄權問題已經在原審程序中予以解決,發回重審的案件不包括對管轄權的審查,對於被告在發回重審中,向原審法院重提管轄權異議,應當口頭告知不予受理。

Ⅵ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險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人民法院對下列起訴,分別情形,予以處理:

1、依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屬於行政訴訟受案范圍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訴訟;

2、依照法律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書面仲裁協議申請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3、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

4、對不屬於本院管轄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5、對判決、裁定、調解書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案件,當事人又起訴的,告知原告申請再審,但人民法院准許撤訴的裁定除外;

6、依照法律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起訴的案件,在不得起訴的期限內起訴的,不予受理;

7、判決不準離婚和調解和好的離婚案件,判決、調解維持收養關系的案件,沒有新情況、新理由,原告在六個月內又起訴的,不予受理。

(6)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款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任務,是保護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保證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審理民事案件,確認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制裁民事違法行為,教育公民自覺遵守法律,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順利進行。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民事訴訟,適用本法的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進行民事訴訟,必須遵守本法。

Ⅶ 誰知道中國民事訴訟法的127條內容

民事訴訟法第127條規定,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

Ⅷ 提出管轄權異議的期限是怎樣的

管轄權異議的提出時間,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即為被告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5日內。結合實踐中的做法,一般應以書面形式提出,因為此時案件尚未進入實體審理,口頭答辯及提出管轄權異議不易操作。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款,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後,當事人對管轄權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提出的異議,應當審查。異議成立的,裁定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異議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第一百二十五條被告應當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管轄權異議的提出時間,應當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即為被告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15日內。

Ⅸ 民事訴訟法第207條第一款什麼意思

民事訴訟法第207條第一款,意思是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的,可以上專訴;而二審判決、裁定屬是最終判決、裁定。

<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零七條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的案件,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一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一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當事人可以上訴;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由第二審法院作出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審的,按照第二審程序審理,所作的判決、裁定是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
人民法院審理再審案件,應當另行組成合議庭。

熱點內容
人大最高立法權包括 發布:2025-02-08 07:25:34 瀏覽:485
今年是民法典 發布:2025-02-08 07:25:33 瀏覽:168
婚姻法中孳息的解釋 發布:2025-02-08 07:14:26 瀏覽:93
道德基礎測試 發布:2025-02-08 06:53:40 瀏覽:79
重慶大學法律碩士難不難 發布:2025-02-08 06:48:09 瀏覽:561
長春勞動法局電話號碼是多少錢 發布:2025-02-08 06:39:03 瀏覽:426
一村居一法律顧問ppt 發布:2025-02-08 06:16:45 瀏覽:441
社會與法頻道普法劇 發布:2025-02-08 06:16:23 瀏覽:963
合同法關於合同有失 發布:2025-02-08 05:36:27 瀏覽:433
司法考試怎麼繳費 發布:2025-02-08 05:21:06 瀏覽: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