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規人大管么
❶ 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是要由全國人大還是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專務委員會屬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第五十六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
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❷ 全國人大、國務院、地方人大、地方政府之間是什麼關系誰管誰
全國人大是我國的最高權力機關,可以說所有單位都受全國人大的管理;而國務院是我國最高的行政管理部門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地方政府受國務院管轄;而地方人大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的遵守和執行,受全國人大的管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五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八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
(2)行政法規人大管么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九十九條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的遵守和執行;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通過和發布決議,審查和決定地方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公共事業建設的計劃。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和批准本行政區域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以及它們的執行情況的報告;有權改變或者撤銷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民族鄉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採取適合民族特點的具體措施。
❸ 在我國,制定行政法規的國家機關是哪個國務院還是全國人大常委會
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人大是制定基本法律,人大常委會制定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並負責解釋法律,
憲法只能由專門的制憲機關制定,而不是人大。他們的效力:憲法>法律>行政法規
❹ 地方性法規需要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嗎
解析: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應當在公布後的30日內依照下列規定報有關機關備案:
(1)行政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2) 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3) 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
(4) 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報國務院備案;地方政府規章應當同時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應當同時報省、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人民政府備案;
(5) 根據授權制定的法規應當報授權決定規定的機關備案;經濟特區法規報送備案時,應當說明對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作出變通的情況。
❺ 國務院及各部委制定的行政法規要提交全國人大表決通過嗎
國務院及各部委制定的行政法規,不需要提交全國人大表決通過。
根據《中華人民版共和國立法法》第六權十七條行政法規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或者國務院法制機構具體負責起草,重要行政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草案由國務院法制機構組織起草。
行政法規在起草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機關、組織、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社會公眾的意見。聽取意見可以採取座談會、論證會、聽證會等多種形式。行政法規草案應當向社會公布,徵求意見,但是經國務院決定不公布的除外。
(5)行政法規人大管么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十條行政法規由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公布。有關國防建設的行政法規,可以由國務院總理、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共同簽署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令公布。
第七十一條行政法規簽署公布後,及時在國務院公報和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以及在全國范圍內發行的報紙上刊載。在國務院公報上刊登的行政法規文本為標准文本。
❻ 行政法規有哪些行政法律和行政法規怎麼區分
❼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制定行政法規嗎
立法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版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權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因此,行政法規是由國務院制定的,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事項,國務院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授權決定先制定的行政法規,經過實踐檢驗,制定法律的條件成熟時,國務院應當及時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
❽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有權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嗎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回並且按照《行政法規制定程序答暫行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八十九條第一款明確規定:作為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可以「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發布決定和命令。」因此,制定行政法規是憲法賦予國務院的一項重要職權,也是國務院推進改革開放,組織經濟建設,實現國家管理職能的重要手段。
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
1.立法權。包括:(1)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2)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大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修改和補充,但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3)當法律的規定需要進一步明確具體含義,或者法律制定以後出現新的情況,需要明確適用法律依據時,進行法律解釋。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法律解釋同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所以,全國人大常委沒有權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
❾ 行政法規由國務院制定嗎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為領導和管理國家各項行政工作,根據憲法和法律,並且按照《回行政法規答制定程序條例》的規定而制定的政治、經濟、教育、科技、文化、外事等各類法規的總稱;是指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有關行使行政權力,履行行政職責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行政法規的制定主體是國務院,行政法規根據憲法和法律的授權制定、行政法規必須經過法定程序制定、行政法規具有法的效力。行政法規一般以條例、辦法、實施細則、規定等形式作成。發布行政法規需要國務院總理簽署國務院令。它的效力次於法律、高於部門規章和地方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