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中居住地
⑴ 刑事訴訟法的管轄問題的解釋
刑事訴訟法的管轄問題的規定:一般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管轄。犯罪地包括犯罪行為地和犯罪結果地。根據上述規定,犯罪行為地、犯罪結果地以及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機關都可以依法對屬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偵查。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⑵ 刑訴法區域管轄判定的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確定地域管轄的原則有二:其一,以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轄為主、被告人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為輔。其中,犯罪地是指,犯罪行為發生地。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的財產犯罪,犯罪地包括犯罪實施地和取得財產所在地。只有在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才由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轄。其二,以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為主,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審判為輔。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人民法院審判。所謂「主要犯罪地」,是指,案件涉及多個地點時,對該犯罪成立起主要作用的行為地,也指一個人犯罪時,主要罪行的實行地。在共同犯罪中,是主犯的犯罪實施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五條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⑶ 刑事訴訟法的管轄問題是怎麼規定的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法的管轄問題的規定為: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普通刑事案件,但是依照本法由上級人民法院管轄的除外。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四條 上級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刑事案件;下級人民法院認為案情重大、復雜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第一審刑事案件,可以請求移送上一級人民法院審判。
第二十五條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六條 幾個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
⑷ 刑事訴訟法的地域管轄
刑事訴訟地域管轄是這樣規定的:刑事案件應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此外,幾個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六條
幾個同級人民法院都有權管轄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審判。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審判。
⑸ 刑事訴訟法中如何劃分地區管轄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中的地域管轄,是指同級人民法院之間按照各自的轄區在審理第一審刑事案件上的分工。由於級別管轄只是解決了哪些案件歸哪一級人民法院管轄,而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中的每一級都有許多人民法院組成,同一級的各個人民法院之間對該案是否有管轄權仍然不明確。因此,只有規定了地域管轄,才能使各個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刑事案件的許可權分工得到最終的確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十四條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⑹ 刑事訴訟立案管轄咋規定的
法律分析:刑事訴訟立案管轄的規定如下:
(一)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案件:
《刑事訴訟法》第18條第1款規定:
刑事案件的偵查均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的案件有:
1、貪污賄賂犯罪;
2、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犯罪;
3、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權利和民主權利的犯罪案件;
4、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三)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
《刑事訴訟法》第18條第3款規定: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自訴案件包括:
1、告訴才處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證據證明對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財產權利的行為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而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重大涉外案件;
(二)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
第十九條 高級法院管轄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在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第一審民事案件。
第二十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民事案件:
(一)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案件;
(二)認為應當由本院審理的案件。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⑺ 刑訴法地域管轄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刑訴法地域管轄的具體內容: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條 單位犯罪的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單位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單位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⑻ 刑事訴訟中被害人居住地或戶籍地是否有管轄權
沒有。
《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定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轄。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審判更為適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⑼ 起訴被告是在案發地還是去被告的居住地法院
根據原告就被告的原則,一般民事案件由被告住所地的法院管轄;其次,如果被告經常住所地跟戶口所在地不一致的,由被告居住滿一年以上的經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轄。但是,如果是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對不在中國境內居住的人提起的關於身份的訴訟等,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轄。
法律分析
一般原則是原告就被告,但是不同性質的案件可以有變化,比如侵權案件,可以在侵權行為地,合同糾紛可以在合同履行地,還有部分案子是專屬管轄比如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在工程所在地。涉外商事合同訴訟管轄權的相關規定是由合同簽訂地、合同履行地、訴訟標的物所在地、侵權行為地或者代表機構住所地的人民法院來管轄。前提條件要建立在被告方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有可供扣押的財產,或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設有代表機構,合同是在我國境內履行的。另外,如果被告被監禁或者採取強制性措施的,由被告被監禁地或者採取強制性措施的法院管轄。因此,民事訴訟需原告到被告戶籍所在地法院,或被告經常居住地區法院提出訴訟。如果是牽扯到合同糾紛的案件,原告可以到合同履行地區法院提出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一條 對公民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被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對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民事訴訟,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一訴訟的幾個被告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在兩個以上人民法院轄區的,各該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
第二十二條 下列民事訴訟,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原告住所地與經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經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轄:(一)對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居住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二)對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蹤的人提起的有關身份關系的訴訟;(三)對被採取強制性教育措施的人提起的訴訟;(四)對被監禁的人提起的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