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行政法專題劉志剛電子書
A. 河北大學行政管理研究生導師
劉志剛教授、宮敬才教授、李振綱教授、陳玉忠教授、韓振峰教授、黃雲明教授、石東坡教授分別是民商法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訴訟法學、馬克思主義與思想政治教育、倫理學和憲法與行政法學的學科帶頭人。
法律系
劉志剛 男 教授 陳玉忠 男 教授
馬永雙 男 教授 甄樹青 男 教授
王志祥 男 教授 石東坡 男 教授
孟慶瑜 男 教授 馮 軍 男 教授
於建嶸 男 教授 柯陽友 男 副教授
趙金龍 男 副教授 郝建志 男 副教授
劉國利 男 副教授 王昆江 男 副教授
許雙全 男 副教授 馬英娟 女 副教授
劉曉蜜 女 副教授 張 霞 女 副教授
王瑞起 男 副教授 孫 平 女 副教授
馮惠敏 女 副教授
政治學系
梁素珍 女 教授 韓振峰 男 教授
王武嶺 男 教授 宇文宏 男 教授
耿 昭 女 教授 胥仕元 男 副教授
白德全 男 副教授
袁 剛 男 副教授
哲學系
程志華 男 教授 李振綱 男 教授
張燕京 男 教授 張小燕 女 教授
黃雲明 男 教授 李和平 男 教授
張嶺泉 男 副教授 韓進軍 男 副教授
孟曉路 男 副教授 宋 薇 女 副教授
B. 《十八歲的天空》中演高子文的是誰呀
劉志剛,男,漢族,1960年3月出生,河北省靈壽縣人,中共黨員,1983年.7月中國政法大學畢業,獲法學學士學位。現為河北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點中國政法史方向博士研究生。現任河北大學政法學院院長,教授,河北大學學位委員會委員,河北大學法律顧問。民商法碩士研究生導師組組長,中國法學會會員,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會理事,河北省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河北省人大建設研究會理事河北省民商法研究會副理事長,河北省版權協會理事。
自1983年以來一直在河北大學法律系從事民法學及外國民法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民法總論、合同法、公司法、侵權行為法、擔保法等領域有較深的研究,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已發表有關論文近 30餘篇,出版教材、著作8部 ,主持兩項、參加一項河北省社科規劃課題,參加三項廳級科研課題,曾獲河北省法學會學術論文二、三等獎各一次,河北省依法治省研討會論文二等獎,保定市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河北大學科研貢獻獎一次。
二、主要科研成果
(一)科研課題
1.《依法治省的實現途徑研究》,1999—2000年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主持人。
2.《影響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行為研究》,2001—2002年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主持人。
3.《行政失范與法律對策研究》,2000—2001年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主研人。
4.《河北省鄉鎮企業家誠信觀念經濟倫理研究》,河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主研人。
(二)教材、著作
1.《民法學》主編,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8
2.《依法治省的實現途徑研究》第一作者, 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6
3.《銀行借貸與擔保》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6.6
4.《房地產經營管理法律導論》副主編中國物價出版社,1996.2
5.《依法行政與公務員職業道德》參編,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7
6.《中國市場經濟大辭典》參編,中國經濟出版社,1993.3
7.《中國市場經濟法》參編1992.6
(三)論文
1.《交通事故法律責任制度的幾點思考》,《社會科學論壇》,2001.10
2.《電子商務合同中的法律問題》,《經濟論壇》,2001.12
3.《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思考》《經濟論壇》,2002.12
4.《法律在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中的作用》,《人民日報》2003.8.8學術動態
5.《依法行政的難點探討》,《河北法學》1999.1,《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9.2
6.《民法學習指南》,《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1999.2
7.《股份制與我國企業法人制度的完善》,《河北大學學報》,1994.3
8.《論我國監護制度的完善》,《河北大學學報》,1990.4
9.《完善我國破產法的幾點建議》,劉志剛,《法制日報》,1996.1.10
10.《抵押權實現途徑探討》,《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6.3
11.《商標法再完善之我見》,《河北大學學報》,1995.4
12.《立法決策的本位探討》,《河北法學》,1999.5
13.《西方國家民商法的來源及其對兩大法系的影響》,《河北大學學報》1996增刊
14.《論我國經濟法的目標模式》,《江海學刊》1988.4,《人大復印報刊資料》1999.1
15.《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性質與制度完善》,《四川大學法律評論》2004.
(四)獲獎
《依法治省的實現途徑研究》,2004年,河北省第九屆社科三等獎。河北省法學會優秀成果三等獎。
《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思考》,2003年,保定市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民商經濟法課程體系建設及教學內容改革的實踐》,2004年,河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依法行政的難點探討》十三省、市、區法學會依法治國學術研討會二等獎。
系建設及教學內容改革的實踐》,2004年,河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依法行政的難點探討》十三省、市、區法學會依法治國學術研討會二等獎。
C. 劉志剛的個人事跡
1991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浙江大學能源工程系內燃動力專業的劉志剛毅然放棄上海、杭州等地十多家公司開出的豐厚待遇,主動投身國防,成為海軍第四工程建築處助理工程師。 從軍16年來,劉志剛始終以強國強軍為己任,瞄準新軍事變革前沿,以打贏信息化條件下海戰為目標,不斷實現知識更新和能力躍升,努力在本職崗位創造一流業績,從一名普通地方大學生成長為人民海軍的優秀艦艇指揮員,從一名工程建設部隊助理工程師,跨專業、跨兵種成為海軍最新型導彈護衛艦全訓合格艦長,用矢志不渝的青春為當代優秀青年投身祖國國防事業樹立了光輝榜樣。 新型艦艇在未來軍事斗爭中擔負著多項重要使命任務,劉志剛從任職伊始,就把目光緊緊盯在打贏現代化海戰的需要上,堅持仗怎樣打、兵就怎樣練,組織官兵刻苦鑽研提高技戰術本領。他帶頭自我加壓、自覺補課,系統學習了全艦各大作戰系統和動力、電力、輔助系統的基本原理、性能指標和使用管理知識,記錄了數千條戰術技術性能數據,在較短時間里對全艦整體性能和作戰系統有了深入了解,熟練掌握了指揮艦艇全系統、全功能開展訓練和遂行作戰任務的本領。為了充分挖掘新型艦艇戰鬥力潛力,他帶領官兵積極開展技術攻關,攻克100多項技術難題,自行排除故障130多起,撰寫了20餘萬字的新裝備技術總結,組織編寫了100多萬字的《裝備維護保養手冊》,成功完成新型艦艇試驗試航和新型武器系統實彈射擊檢驗任務,有力促進了新型艦艇戰鬥力盡快形成,也為該型後續艦艇戰鬥力建設積累了重要經驗。提高防空反導能力是現代海戰中水面艦艇必須應對的關鍵問題,面對「用小口徑火炮抗擊來襲導彈」這一世界性的海軍難題,劉志剛主動請纓,帶領技術骨幹集體攻關,反復研究論證和模擬操演,大幅縮短了副炮系統反應時間和主、副通道切換時間,終於總結出了一套副炮攔截來襲導彈的戰法,並在歷次實兵實彈演習中得到檢驗,取得了連續擊落來襲導彈靶的好成績,為提高新型艦艇海上防空反導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D. 劉志剛的個人簡歷
2002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2002年至2004年在武漢大學法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2004年7月博士後出站後任教於復旦大學法學院至今,任教授。《立憲主義視野下的公法問題》(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2009年獲得司法部全國法學研究與法學教材三等獎。代表性個人學術成果有:論文《人格尊嚴的憲法意義》(載《法學研究》2007年第1期)、《立憲主義語境下的憲法與民法的關系》(載《《法學評論》2007年第2期);著作《立憲主義視野下的公法問題》。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司法部法學理論與法治建設項目多項。
長期致力於憲法學基礎理論的研究,關注憲法訴訟制度、憲法與民法的關系、立法缺位狀態下的基本權利、法律規范的沖突解決規則等問題,圍繞上述問題,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7部。2012年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稱號。現為中國憲法學會理事、中國立法學會理事、上海市法學會理事等。
E. 張家口的歷任市長有誰
截止到2012年張家口市的歷任市長和任職時間如下
1、宋叔華,1983.04 - 1983.07
2、劉善祥,1983.07 - 1990.09
3、田震田,1990.09 - 1993.02
4、劉健生,1993.02 - 1994.09
5、馮文海,1994.09 - 1997.12
6、楊德慶,1997.12 - 2003.12
7、劉永瑞,2003.12 - 2006.12
8、宋太平,2006.01 - 2008.01
9、許寧,2008.01 - 2012.01
(5)中國行政法專題劉志剛電子書擴展閱讀
張家口現任市長武衛東,男,漢族,1969年10月生,河北平山人,1991年10月入黨,1989年8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學位。
河北省張家口市委書記回建,男,回族,1961年7月出生,河北省滄縣人,1982年12月入黨,1981年1月參加工作,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學位。
2018年5月,第十五屆(2018)中外避暑旅遊目的地排名」發布,張家口市在2018中國避暑名城榜中排第51名。
2018年5月,「2017最具體育活力城市排行榜」正式公布,張家口排名第65位。
2018年4月份,張家口以4.67的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在全省地級市中排名第一。
2018年7月,河北省2018年上半年11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AQI)及同比變化幅度排名出爐,張家口市以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45分排名第1位。
張家口市是現行長城最多的地區,素有「長城博物館」的美稱。崇禮、赤城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滑雪場,被譽為東方達沃斯。2015年7月3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攜手河北省張家口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6]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
F. 劉志剛的人物簡介
1970——1972 中國中醫研究院衛校學習
1972——1974 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骨科
1974——1975 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西學中班
1975——1979 廣安門醫院骨科
1979——1980 北京醫科大學人民醫院骨科進修
1980——1986 廣安門醫院骨科
1986——1988 衛生部第六期西學中班,獲大專文憑
1983——1987 參加北京中醫學院函授學習,完成全部課程
1988——1990 廣安門醫院骨科
1991——1992 廣安門醫院分院骨科
任中國傳統醫學手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G. 有關國家賠償法 的文獻,本人高分懸賞
1、《國家賠償法律制度專論》 作者: 姚天沖主編 出版日期: 2005.7
2、《行政補償制度研究》 作者: 高景芳 出版日期: 2005年01月第1版
3、《論行政補償制度》 作者: 夏軍著 出版日期: 2007年09月第1版
4、《國家補償法律制度專論》 作者: 姚天沖著 出版日期: 2008
5、《國家賠償常用法律法規手冊》作者: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審定 出版日期: 2004年08月第1版
6、《國家賠償實用核心法規(第二版)》作者: 《實用核心法規系列》編寫組編 出版日期: 2004年06月第2版
7、《國家賠償案件訴訟策略與實例點評》 作者: 胡肖華 出版日期: 2004年05月第1版
8、《國家賠償指導》 作者: 江必新主編 出版日期: 2004年04月第1版
9、《法律幫助一點通:國家賠償》 作者: 趙汝琨 出版日期: 2004年01月第1版
10、《向國家索賠》 作者: 王新 出版日期: 2006年1月
11、《立案指南 行政訴訟·國家賠償·執行卷》作者: 羅書平主編 出版日期: 2004年01月第1版
P.S: 其實03年之前還有一些《國家賠償法》方面的教程,鑒於你要04年以後出版,就不再羅列了,我國的國家賠償法1995年就開始實施了,其實在基礎方面作為文獻參考也不用過於拘泥於出版時間,關於2010年4月的修改也可逐步了解(個人意見僅供參考)。祝一切順利。
H. 劉志剛的主要科研成果
(一)科研課題
1.《依法治省的實現途徑研究》,1999—2000年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主持人。
2.《影響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行為研究》,2001—2002年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主持人。
3.《行政失范與法律對策研究》,2000—2001年河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主研人。
4.《河北省鄉鎮企業家誠信觀念經濟倫理研究》,河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主研人。
(二)教材、著作
1.《民法學》主編,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8
2.《依法治省的實現途徑研究》第一作者, 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6
3.《銀行借貸與擔保》主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1996.6
4.《房地產經營管理法律導論》副主編中國物價出版社,1996.2
5.《依法行政與公務員職業道德》參編,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7
6.《中國市場經濟大辭典》參編,中國經濟出版社,1993.3
7.《中國市場經濟法》參編1992.6
(三)論文
1.《交通事故法律責任制度的幾點思考》,《社會科學論壇》,2001.10
2.《電子商務合同中的法律問題》,《經濟論壇》,2001.12
3.《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思考》《經濟論壇》,2002.12
4.《法律在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中的作用》,《人民日報》2003.8.8學術動態
5.《依法行政的難點探討》,《河北法學》1999.1,《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1999.2
6.《民法學習指南》,《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1999.2
7.《股份制與我國企業法人制度的完善》,《河北大學學報》,1994.3
8.《論我國監護制度的完善》,《河北大學學報》,1990.4
9.《完善我國破產法的幾點建議》,劉志剛,《法制日報》,1996.1.10
10.《抵押權實現途徑探討》,《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996.3
11.《商標法再完善之我見》,《河北大學學報》,1995.4
12.《立法決策的本位探討》,《河北法學》,1999.5
13.《西方國家民商法的來源及其對兩大法系的影響》,《河北大學學報》1996增刊
14.《論我國經濟法的目標模式》,《江海學刊》1988.4,《人大復印報刊資料》1999.1
15.《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性質與制度完善》,《四川大學法律評論》2004.
(四)獲獎
《依法治省的實現途徑研究》,2004年,河北省第九屆社科三等獎。河北省法學會優秀成果三等獎。
《整頓規范市場經濟秩序的法律思考》,2003年,保定市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民商經濟法課程體系建設及教學內容改革的實踐》,2004年,河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依法行政的難點探討》十三省、市、區法學會依法治國學術研討會二等獎。
系建設及教學內容改革的實踐》,2004年,河北省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
《依法行政的難點探討》十三省、市、區法學會依法治國學術研討會二等獎。
I. 復旦大學法學院研究生住宿情況
宿舍位於楊浦區新江灣城復旦新校區,淞滬路2005號
宿舍比較普通,無空調,4人間,有獨立衛生間
以下是復旦大學法學院的簡介:
復旦大學法學院初創於1929年(法律系),在八十餘年的輝煌歷史中,法學家群星璀璨,王寵惠、張志讓、梅汝璈、楊兆龍等著名法學家都曾在復旦執教,形成了復旦法學特有的精神特徵。後雖幾經改組與調整,但依然薪火相傳。1981年恢復法律學專業,1983年重建法律系。2000年11月,在原法律系基礎上正式組建單一學科的法學院。
新法學院成立後,各項事業快速發展,現已建成完整的本科—碩士—博士人才培養體系,擁有法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資格,已設國際法、民商法、法學理論、法律史、憲法學與行政法學、訴訟法和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等七個二級學科博士點,設立一級學科碩士點(已設除軍事法學外的其他九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建有法學博士後流動站,自2000年起開展法律碩士專業學位(JM)研究生培養;我院法學一級學科2012年入選上海市一流學科(上海市重點學科),獲批設立「復合型」和「涉外型」等兩個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和兩個上海市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
法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6位,其中31位教授,17位副教授,8位講師。現有在校本科生和碩博士研究生1800人左右(本科生450餘人,法學碩士生200餘人,法律碩士生1000餘人,博士生73人)。復旦法學教師在教書育人、研究學術、服務社會有優良傳統,努力為推進民主與法治建設、實現社會正義做貢獻。建國以來,張志讓教授被任命為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李昌道教授曾任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室主任,孫南申教授曾任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孫笑俠教授獲「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榮譽稱號和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張乃根、董茂雲、龔柏華、謝佑平、季立剛、王志強、陳力等7位教師獲得「上海市優秀中青年法學家」榮譽稱號;有8位教師獲「上海市育才獎」;孫笑俠、謝佑平、趙立行等3位教授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胡華忠老師入選上海市陽光學者人才計劃;王志強教授入選上海市曙光學者人才計劃;杜宇、楊嚴炎等2位教師入選上海市晨光學者人才計劃;朱淑娣、陳力、王志強、白江、許凌艷、徐美君、梁詠、劉志剛等8位教師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新法學院成立以來,我院教師先後承擔30餘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0餘項省部級科研項目;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40餘項。
2008年7月,根據復旦大學的統一安排,法學院整體搬遷至新落成的復旦大學江灣校區;2011年3月,在美國廖凱原基金會和基金會主席廖凱原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建築面積約2.7萬平方米的「廖凱原法學樓」揭牌儀式隆重舉行,法學院教學科研條件獲得了極大的改善和提升。法學院法律圖書館建設依託復旦大學江灣校區李兆基圖書館。該圖書館建築面積1.9萬平方米,提供藏、查、借、閱一體化的書刊開架服務,還設有兼具上網、閱讀與休閑功能的網路學習區,有專供小型團隊學習、討論的研究室等。館藏法學類圖書6萬余冊,其中中文圖4.7萬冊,外文圖書1.3萬冊;訂有中外文期刊256種,其中中文期刊220種,外文期刊36種;訂有法學類電子資料庫和電子期刊庫61個,其中中文類23個,外文類38個。
近年來,我院在服務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2000年至今,累計為包括公檢法司在內的上海政法系統和律師界培養了兩千多名在職法律碩士,在提升上海政法幹警的整體素質方面貢獻了力量。我院教師也積極投身於服務全國、服務上海的大局,多位教授受聘或受邀參與到國家和上海的法治建設,在立法、行政、司法等各層面為法治建設建言獻策,特別是主動服務於上海「四個中心」的建設。孫南申、謝佑平教授受聘為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董世忠、張乃根、龔柏華教授擔任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構專家組成員,孫笑俠、段匡教授受聘為上海市人民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委員,等等。
我院依託上海國際化大都市的區位優勢,走出了一條以國際化為特色的發展道路。與哈佛大學法學院、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等十餘所世界一流大學的法學院建立了穩定的院際合作關系,互派師生到對方開展交流學習。我院的留學生教育也走在國內前列,2010年起開設全英文授課的「中國商法」國際碩士項目,每年招收十餘名留學生;本科留學生的規模和質量也不斷提升。
復旦大學法學院歷來注重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1993年在新加坡舉辦的國際華語大專辯論賽中,復旦大學代表隊一舉奪冠,隊員嚴嘉、季翔為法律系學生。2001年以來,法學院先後有九個班級獲得「上海市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09年,2005級本科班獲全國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法學院學生獲全國大學生挑戰杯一等獎一項。2003年,復旦大學代表隊獲「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競賽」中國賽區第一名,代表中國赴美參加國際比賽。
目前,法學院在學校的領導和支持下,在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依託復旦學術生態,聚力量,建平台,拓賢路,擴格局,凝煉學科創新特色,建設師生理想家園,正加快法學院發展的步伐,努力提升復旦法學院在國內和國際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J. 復旦大學 劉志剛行政法給分好嗎
呵呵 劉志剛
不說給分怎麼樣 剛哥上課會讓你很爽噠
筆記擠滿書 分分鍾小測試
而且他讓你記筆記都是那種 他念一句你寫一句噠 上過小學語文的都知道那是什麼情景
記完筆記 回去背吧
不然下次課考試你答不上來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