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行政法中的程序正當

行政法中的程序正當

發布時間: 2022-05-05 15:35:43

Ⅰ 程序正當原則是什麼

行政機關作出影響行政相對人權益的行政行為,必須遵遁正當法律程序,包括事先告知相版對人,向相對人說明權行為的根據、理由,聽取相對人的陳述、申辯,事後為相對人提供相應的救濟途徑等。

Ⅱ 簡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
1、合法行政原則;2、合理行政原則;3、程序正當原則;4、高效便民原則;5、權責一致原則。《行政訴訟法》第二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合理行政原則的主要含義是行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屬於實質行政法治的范疇,尤其適用於裁量性行政活動。最低限度的理性,是指行政決定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更為規范的行政理性表現為以下三個原則:第一,公平公正原則。要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第二,考慮相關因素原則。作出行政決定和進行行政裁量,只能考慮符合立法授權目的的各種因素,不得考慮不相關因素。第三,比例原則。行政機關採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採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應當避免採用損害當事人權益的方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Ⅲ 請問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包不包括「合法行政原則 、 合理行政原則、誠信原則、高效原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原則:行政法治原則、適度性原則、互動性原則、程序正當原則。包括「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誠信原則、高效原則」。

1、合法行政原則

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原則,其他原則可以理解為這一原則的延伸。實行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活動區別於民事活動的主要標志。

2、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的主要含義是行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屬於實質行政法治的范疇,尤其適用於裁量性行政活動。最低限度的理性,是指行政決定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並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

3、程序正當原則

程序正當是當代行政法的主要原則之一。它包括了以下幾個原則:

行政公開原則。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公開,以實現公民的知情權。

公眾參與原則。行政機關作出重要規定或者決定,應當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特別是作出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利的決定,要聽取他們的陳述和申辯。

迴避原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與行政管理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時,應當迴避。

4、高效便民原則

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是行政效率原則。首先是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禁止不作為或者不完全作為;其次是遵守法定時限,禁止超越法定時限或者不合理延遲。延遲是行政不公和行政侵權的表現。

第二是便利當事人原則。在行政活動中增加當事人程序負擔,是法律禁止的行政侵權行為。在國際貿易中,行政當局不合理延遲和增加當事人程序負擔,也被認為是政府設置的貿易壁壘形式。

5、誠實守信原則

第一是行政信息真實原則。行政機關公布的信息應當全面、准確、真實。無論是向普通公眾公布的信息,還是向特定人或者組織提供的信息,行政機關都應當對其真實性承擔法律責任

第二是保護公民信賴利益原則。非因法定事由並經法定程序,行政機關不得撤銷、變更已經生效的行政決定;因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其他法定事由需要撤回或者變更行政決定的,應當依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進行,並對行政管理相對人因此而受到的財產損失依法予以補償。

6、權責統一原則

第一是行政效能原則。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經濟、社會和文化事務管理職責,要由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執法手段,保證政令有效。

第二是行政責任原則。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這一原則的基本要求是行政權力和法律責任的統一,即執法有保障、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侵權須賠償。

(3)行政法中的程序正當擴展閱讀:

相比於其他的部門法而言,行政法是最具時代精神的部門法,因為它調整的是行政機關與公民的關系。政府與公民的關系問題是行政法的現實起點,也是行政法理論的基本起點,對這種社會關系的研究是明確行政法性質與功能的關鍵。

從行政管理的角度看,行政管理範式的變化往往帶來的是政府的社會角色及政府與公民關系方面所進行的改革,即便不是行政管理範式的變化,而只是在一種現實的行政管理範式內所進行的局部改變,也可能帶來政府的社會角色和政府與公民關系方面的改變。

Ⅳ 程序正當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則。下列哪些選項是程序正當要求的體現

正確答案為A,D選項。答案解析:程序正當是當代行政法的主要原則之一。它包括了以下幾個原則:第一,行政公開原則。除涉及國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護的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外,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公開,以實現公民的知情權。第二,公眾參與原則。行政機關作出重要規定或者決定,應當聽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意見。特別是作出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利的決定,要聽取他們的陳述和申辯。第三,迴避原則。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履行職責,與行政管理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時,應當迴避。<br
/>A項:程序正當原則之公眾參與原則:行政機關在做出行政決定之前應給予相對人陳述和申辯的機會,並聽取其陳述和申辯,保障其參與權。所以A項正確。<br
/>D項:程序正當原則之程序公正原則:行政執法人員履行行政職責時,與相對人存在利害關系的,應當迴避。所以D項正確。<br
/>B項:權責一致原則之行政職責原則要求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時,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給相對人造成損失的應依法補償或賠償。B項內容屬於行政職責原則的體現,所以B項錯誤。<br
/>C項:合法行政原則中的法律優位(優先)原則要求法律、法規、規章有規定的,行政機關在行政決定時應遵守。C項內容屬於法律優位原則的體現,所以C項錯誤。<br
/>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AD。

Ⅳ 行政法的六大基本原則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有六個,分別是合法行政原則、合理行政原則、程序正當原則、誠實守信原則、高效便民原則和權責統一原則。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反應行政法本質和具體制度規則內在聯系的共同性規則。
法律分析
合法行政是行政法的首要准則,其他基本原則都是合法行政的延伸和擴展,實行合法行政原則是行政活動區別於民事活動的主要標志。合法行政原則在結構上包括對現行法律的遵守和依照法律授權活動兩個方面。合理行政追求公正、權利、平等、正義,屬於實質行政范疇,合理行政原則有三個子原則,分別是公平公正對待原則、考慮相關因素原則和比例原則。程序正當原則是當代行政法的主要原則之一,它包含了三個原則,分別是行政公開原則、公眾參與原則和迴避原則。誠實守信原則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行政信息真實原則,另一個是保護公民信賴利益原則;也包含兩個原則,即誠實公開原則和信賴利益保護原則。高效便民原則包含行政效率原則和便利當事人原則。行政機關應當積極履行法定職責,禁止不作為或不完全作為;行政機關必須遵守法定時限,禁止不合理延遲;行政機關在行政活動中增加當事人的程序性負擔的是行政侵權行為。權責統一原則分為兩個方面,一個是行政效能原則,另一個是行政責任原則。行政效能是指行政機關依法履行管理職責,要擁有法律、法規賦予其相應的強制執行手段,用國家強制力作保障,行使行政優益權,保證政令有效。行政責任是指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行政處罰的設定和實施,保障和監督行政機關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四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照本法由法律、法規、規章規定,並由行政機關依照本法規定的程序實施。

Ⅵ 什麼是行政程序的正當性

行政程序的正當性是指行政法律關系雙方主體都必須依法定程序作出行為。程序必須用法律形式進行規范化、系統化,要符合法律要求。行政程序必須貫穿法治精神,實行依法行政。

正當法律程序有兩個基本功能:

一、防止公權力濫用,遏制腐敗;

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不受公權力主體濫權、恣意行為侵犯。

我國的行政法中無不滲透和體現著「正當程序」原則。例如《行政處罰法》第六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所給予的行政處罰,享有陳述權、申辯權;對行政處罰不服的,有權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規定: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這就從實體法和程序法的雙重角度,賦予了行政行為的正當程序要求,明確了違反正當程序的救濟途徑。

(6)行政法中的程序正當擴展閱讀

行政程序的正當性常常被置於「正當程序」或「正當法律程序」的語境中加以討論。其意義在於確立某種價值基礎,使得行政程序具有支撐其自身存在的「精神內核」,具有充分的正義含量和高度的合理性,體現出對人主體性的尊重和關懷,以及人們對行政過程、行政結果的認可和信任。

行政程序的合法性,其意義在於判斷某種行政程序是否違背了成文法的明確規定。程序不正當往往表現為程序自由裁量權的濫用,而程序違法往往表現為程序越權、程序錯位、程序缺失、主體不適格,等等。

Ⅶ 程序正當原則包括

行政法原則:
合理行政、合法行政、程序正當、誠實守信、權責統一、高效便民
程序正當:行政公開(信息公開)、公眾參與(聽取陳述)、迴避原則(利害迴避)

Ⅷ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什麼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導和規范行政法的立法、執法以及指導規范行政行為的實施和行政爭議的處理的基礎性法則,是貫穿於行政法具體規范之中,同時又高於行政法具體規范體現行政法基本價值觀念的准則。

資料擴展:

行政法的基本原則既包括行政法的實然狀態的原則,又包括行政法的應然狀態的原則。包括以下原則:行政法治原則、適度性原則、互動性原則、程序正當原則。

不同的定義體現了對行政法基本原則認識的逐步深化,也體現了其所依據的行政法基礎理論的發展。四種行政法基本原則的概念都包含了相同的含義,即對行政法制定、實施等全部活動具有指導作用。

在行政法基本原則的功能中,其「指導」作用才是最根本的,才是行政法基本原則的核心價值所在,也是行政法基本藉以建立和展開的基礎。

Ⅸ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什麼該如何去理解

行政法基本原則是指導和規范行政法的立法、執法以及指導規范行政行為的實施和行政爭議的處理的基礎性法則,是貫穿於行政法具體規范之中,同時又高於行政法具體規范體現行政法基本價值觀念的准則。
行政法基本原則定義理解:

一是指導行政法制定、執行、遵守以及解決行政爭議的基本准則,是整個行政法的理論基礎,是貫穿於整個行政法的主導思想和核心觀念。它又分為實體性基本原則和程序性基本原則.
二是貫穿行政法之中,指導行政法的制定和實施等活動的基本准則,它是人們對行政法規范的精神實質的概括,反映著行政法的價值和目的所在。
三是貫穿行政法律規范之中,指導行政權的獲得、行使及對其監督的基本准則,也是揭示行政法基本特徵並將其與其他部門法區別開來的主要標志。
四是只貫穿於行政法始終,指導行政法的制定和實施的基本准則或原理,是行政法精神實質的體現,是行政法律規范或規則存在的基礎。

Ⅹ 行政程序的正當性

法律分析:行政程序的履行要有相應的法律、法規規定,同時還要有行政主體履行行政程序的事實依據。不同的具體行政行為,其行政程序不同。人民法院對違反法定程序的具體行政行為,應當判決撤銷,或者判決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我國沒有專門的行政程序法,對行政程序的規定,主要體現在部門法律、法規和規章中。

法律依據:《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

第八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於國務院編制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前,向國務院報請立項。國務院有關部門報送的行政法規立項申請,應當說明立法項目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依據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以及擬確立的主要制度。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向社會公開徵集行政法規制定項目建議。

第九條 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根據國家總體工作部署,對行政法規立項申請和公開徵集的行政法規制定項目建議進行評估論證,突出重點,統籌兼顧,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報黨中央、國務院批准後向社會公布。列入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行政法規項目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適應改革、發展、穩定的需要; (二)有關的改革實踐經驗基本成熟; (三)所要解決的問題屬於國務院職權范圍並需要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第十條 對列入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行政法規項目,承擔起草任務的部門應當抓緊工作,按照要求上報國務院;上報國務院前,應當與國務院法制機構溝通。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及時跟蹤了解國務院各部門落實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的情況,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國務院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在執行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予以調整。

熱點內容
合同法關於合同有失 發布:2025-02-08 05:36:27 瀏覽:433
司法考試怎麼繳費 發布:2025-02-08 05:21:06 瀏覽:906
刑法評判 發布:2025-02-08 05:16:56 瀏覽:881
改革開放四十年刑事訴訟法 發布:2025-02-08 05:05:21 瀏覽:681
合同法糾紛涉及到家人嗎 發布:2025-02-08 04:54:10 瀏覽:102
世俗道德 發布:2025-02-08 04:52:35 瀏覽:96
民事訴訟法申請法院調取證據的規定 發布:2025-02-08 04:44:01 瀏覽:802
軍事情報條例 發布:2025-02-08 04:29:39 瀏覽:652
刑事訴訟法關於賠償物質損失的條款 發布:2025-02-08 04:01:54 瀏覽:958
促進法治化營商環境 發布:2025-02-08 04:01:16 瀏覽: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