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勞動法婚假多少天
Ⅰ 勞動法規定婚假幾天
【法律分析】
勞動法規定婚假是三天。依法辦理結婚登記的公民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1、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2、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不再享受晚婚假獎勵,只有3天法定婚假。3、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4、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國家對於婚假的時效性並沒有做出規定,但各個公司對婚假的時間會做出限制。不同公司單位的制度不同,有些需要在領證後半年內休假,有些需要三個月或是一年, 如果超出時間,公司則認為自動放棄婚假權利。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一條 勞動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親假、婚假、喪假期間,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
Ⅱ 北京婚假規定多少天
目前,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我國的法定婚假為3天,並且,我國現在已經取消了關於晚婚假的規定。
溫馨提示:每個地方的具體政策會有所不同,建議您可以向單位的人事部門或者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相關部門進行咨詢。
【法律依據】
《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2016修正)》
第十六條 依法辦理結婚登記的夫妻,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假期七天。
《重慶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第二十六條 依法辦理結婚登記的夫妻享受婚假十五日。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女職工,在國家規定產假的基礎上增加產假三十日。產假期間享受在崗職工同等待遇。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女職工,經本人申請,單位批准,產假期滿後可連續休假至子女一周歲止,休假期間的月工資按照不低於休假前本人基本工資的百分之七十五發給,但不得低於當年本市最低工資標准。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的女職工產假期間,男方所在單位應當給予護理假十五日,護理假期間享受在崗職工同等待遇。
《國家勞動總局、財政部關於國營企業職工請婚喪假和路程假問題的通知》
一、 職工本人結婚或職工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和子女) 死亡時, 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由本單位行政領導批准,酌情給予一至三天的婚喪假。
二、 職工結婚時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職工在外地的直系親屬死亡時需要職工本人去外地料理喪事的,都可以根據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三、 在批準的婚喪假和路程假期間,職工的工資照發,途中的車船費等,全部由職工自理。
四、 以上規定從本通知下達之日起執行。
Ⅲ 勞動法的婚假15天里,包括雙休日嗎
休假包括雙休日在內,需要一次性休完,不能分段休假。
《勞動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條規定: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休假包括雙休日在內,需要一次性休完,不能分段休假。
所謂的法定,就是根據《計劃生育條例》的規定:
1、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4、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3)北京勞動法婚假多少天擴展閱讀:
婚假期間的工資應當按這樣的原則確定:
(1)勞動合同有約定的,按不低於勞動合同約定的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相對應的工資標准確定。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確定的標准高於勞動合同約定標準的,按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標准確定。
(2)勞動合同、集體合同均未約定的,可由用人單位與職工代表通過工資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應簽訂工資集體協議。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無任何約定的,假期工資的計算基數統一按勞動者本人所在崗位(職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資的70%確定。
Ⅳ 國家規定婚假有幾天
各地計劃生育條例婚假統計:(2018年3月9日更新)
北京:婚假3天+晚婚假7天=10天(擬取消晚晚婚)
上海:婚假10天(已取消晚婚假)
天津: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重慶:婚假5天+晚婚假10工作日
安徽:婚假3天(已取消晚婚假)
福建:婚假15天(已取消晚婚假)
甘肅:晚婚的婚假=30天
等等
國家關於婚假的規定:
1、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不再享受晚婚假獎勵,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4、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4)北京勞動法婚假多少天擴展閱讀:
婚假,是指勞動者本人結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假是勞動者結婚時給予的假期,並由用人單位如數支付工資,這是對勞動者的精神撫慰,體現了政府對勞動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對其權益的保護,對於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
2016年6月,29個省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其中有11個省份刪除了相關晚婚假的條例,與國家法律規定保持一致,僅有三天法定婚假。這些省份包括廣東、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寧夏、廣西、安徽、湖南、天津、山東。
婚假天數
2015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規定,符合政策生育的夫妻可以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至於生育假如何延長,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等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
自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修訂後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以來,各地相繼開始修訂地方計生條例。據查,至少已有安徽、山西、江西、廣西、廣東、湖北、天津、浙江、寧夏9個省份的新計生條例正式出台。
這9個地方在新規定中均取消了晚婚假,同時對產假和男性陪產、護理假做出一定調整。調整後,山西婚假達30天,安徽、江西等地的產假有158天,廣西和寧夏男性的陪產假延長到25天。
2016年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青海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依法辦理結婚登記的夫妻可以享受婚假十五日[3]
此外,北京、吉林、遼寧、山東、四川、雲南等地的計生條例修正案草案已在徵求意見或等待省級人大審議通過。
婚假天數
在法律層面沒有規定,只在行政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層面。[1980]勞總薪字29號規定:婚假1-3天,結婚雙方不在一地的另外給予路程假,此文件當時針對國營企業。通常我們都按最長3天計算。
晚婚假天數
全國各地不一致,在各地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有規定,大部分省市是延長或增加婚假天數(加合關系),也有的直接規定了符合晚婚的婚假天數(包含關系)。具體見《全國各省婚假天數一覽表 》。
注意:晚婚假天數規定應按最新文件
晚婚:男滿25周歲/女滿23周歲初次結婚
按照1982年《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指示》的規定,按法定結婚年齡推遲3年以上結婚為晚婚;婦女24周歲以上生育的為晚育。
我國《婚姻法》規定的法定結婚年齡,男子為滿22周歲、女子為滿20周歲。因此晚婚就是在法定婚齡基礎上,男女青年超過法定結婚年齡3年以上初次結婚,即男子年滿25周歲或者女子年滿23周歲結婚的;晚育,就是適當地推遲婚後初育的年齡,即婦女24周歲以上生育子女的。
2016年,各省關於「晚婚假」的存廢也已經塵埃落定。各地對原有的婚假、產假以及陪產假(即男士的護理假)均做出了相關的修改,從出台的規定來看,大多數省份的婚假都是在取消晚婚晚育、規定延長生育假的大原則之下,絕大多數省份的婚假天數是與國家法律規定保持一致的。
29個省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其中有11個省份刪除了相關晚婚假的條例,並沒有對婚假再做另外的相關規定,那麼這些省份婚假將與國家法律規定保持一致,僅有三天法定婚假。
這些省份包括廣東、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寧夏、廣西、安徽、湖南、天津、山東。山西、甘肅保留30天豪華婚假。
Ⅳ 2021北京婚假是十天嗎
2021年北京婚假是十天。
婚假是指勞動者本人結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婚假是勞動者結婚時給予的假期,並由用人單位如數支付工資,這是對勞動者的精神撫慰,體現了政府對勞動者的福利政策,也是對其權益的保護,對於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
全國各地不一致,在各地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有規定,大部分省市是延長或增加婚假天數,也有的直接規定了符合晚婚的婚假天數。
申請婚假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單位出具的證明;
2、夫妻雙方身份證,戶口本、結婚證原件;
3、國家法定年齡。
婚假申請流程如下:
1、公民帶上本人結婚證原件,復印件到單位準備;
2、按照單位制度要求填寫婚假申請表;
3、填寫申請交主管,經理等相關領導簽名;
4、上交婚假申請表,結婚證原件,復印件到人事部門核驗;
5、人事部門簽字確認享受婚假。
勞動者在婚假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
(一)元旦;
(二)春節;
(三)國際勞動節;
(四)國慶節;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第三十九條 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第三十六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第三條 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Ⅵ 北京婚假2021最新政策
法律分析:
婚假是新人的法定假日,是新人在結婚後的福利,因此婚假是帶薪休假的。公司不能夠用任何理由扣除新人休婚假期間的工資。我國《民法典》、《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中均為明確規定婚假天數。對於婚假天數的具體規定依舊停留在行政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層面:1980勞總薪字29號規定:職工本人結婚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由本單位行政領導批准,酌情給予一至三天的婚假;故婚假天數應取決於我國各地計劃生育條例的具體規定。
婚假休息時間相關規定:
1、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2、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同一地方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給予路程假。
3、在探親假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4、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將不再享受晚婚假獎勵也只有3天法定婚假。
5、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6、再婚者與初婚者一樣可享受法定婚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
第二十五條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北京市人口和計劃生育條例》第十六條:依法辦理結婚登記的夫妻,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假期七天。
根據2017年3月24日修訂的《北京市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
第二十條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晚婚的,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婚假外,增加獎勵假7天。晚育的女職工,除享受國家規定的產假外,增加獎勵假30天,獎勵假也可以由男方享受,休假期間不得降低其基本工資或者解除勞動合同;不休獎勵假的,按照女方一個月基本工資的標准給予獎勵。
Ⅶ 北京婚假多久有效期
法律分析:北京的婚假為10天,至於有效期限,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具體看用人單位如何實施。國家規定的婚假為3天,但各地地方法規有些對婚假做了延長或增加,北京的在享受國家規定婚假的基礎上,增加婚假7天,一共10天婚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二十五條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Ⅷ 法定婚假多少天
法律分析:
婚假:指勞動者本人結婚依法享受的假期,勞動者在享受假期的同時由用人單位如數支付工資。
首婚婚假
1、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不再享受晚婚假獎勵,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4、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二婚婚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和國家有關職工婚假的規定精神,再婚者與初婚者的法律地位相同,用人單位對再婚職工應當參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同初婚職工一樣的婚假待遇。
特別注意:2015年12月2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刪除了對晚婚晚育夫妻、獨生子女父母進行獎勵的規定,我國的初婚年齡約為25歲,初育年齡則約為26歲。全國至少已經有16個省份修訂了計生條例,大部分省份都執行法定的3天婚假,但是北京,上海、福建、西、遼寧、青海6地在取消晚婚假的同時,調整了原有的婚假天數。其中,北京、上海、遼寧三地均規定,除享受國家規定婚假外,增加婚假7天,婚假天數達到10天。福建、青海的婚假天數修改為15天。山西婚假天數修改為30天,在15個省份中最長。
法律依據:
《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中規定單位應該在勞動者完成結婚登記手續後予以三天婚假。
2017《勞動法》第四章第五十一條規定:「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
Ⅸ 北京婚假多少天
1、按法定結婚年齡(女20周歲,男22周歲)結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不再享受晚婚假獎勵,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結婚時男女雙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視路程遠近,另給予路程假。
4、在探親假(探父母)期間結婚的,不另給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
7、符合晚婚年齡(女23周歲,男25周歲)的,不再享受晚婚假獎勵,只有3天法定婚假。
《關於國營企業職工請婚喪假和路程假問題的通知》 第一條 職工本人結婚或職工的直系親屬(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時,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由本單位行政領導批准,酌情給予一至三天的婚喪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一條 勞動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喪假期間以及依法參加社會活動期間,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