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關於拒絕辯護人辯護
『壹』 刑事審判中能否拒絕律師辯護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在審判過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絕辯護人繼續為他辯護,也可以另行委託辯護人辯護。法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五條規定:在審判過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絕辯護人繼續為他辯護,也可以另行委託辯護人辯護。
『貳』 刑事訴訟案件什麼情況下可以拒絕辯護
拒絕辯護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絕辯護人為其辯護;
第二種是,辯護律師拒絕辯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絕辯護這個知識點相關的法條有,《刑法》第39條、《最高法院解釋》第38條、第36條、第164條、第165條。
《最高法院解釋》第38條和第165條是對《刑事訴訟法》第39條的進一步說明;《最高法院解釋》36條規定的是強制辯護。為了便於理解和講解,下面列出這幾條的具體內容。《刑事訴訟法》第39條規定:「在審判過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絕辯護人繼續為他辯護,也可以另行委託辯護人辯護。」
《最高法院解釋》第36條規定:「被告人沒有委託辯護人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為其指定辯護人:
(一)盲、聾、啞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二)開庭審理時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
(三)可能被判處的人。」第38條規定「被告人堅持自己行使辯護權,拒絕人民法院指定的辯護人為其辯護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並記錄在案;被告人具有本解釋第三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拒絕人民法院指定的辯護人為其辯護,有正當理由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但被告人需另行委託辯護人,或者人民法院應當為其另行指定辯護人。」第165條規定:「被告人當庭拒絕辯護人為其辯護,要求另行委託辯護人的,應當同意,並宣布延期審理。被告人要求人民法院另行指定辯護律師,合議庭同意的,應當宣布延期審理。
『叄』 被告人拒絕辯護人為其辯護可以嗎
被告人拒絕辯護人為其辯護分兩種情形:對於不是法院指定辯護律師的情形,被告人可以拒絕辯護人為其辯護,但拒絕的結果是被告人必須重新聘請辯護人或自行辯護;對於是法院指定辯護律師的情形,即盲、聾、啞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人、開庭審理時不滿十八周歲的未成年人、可能被判處死刑的人,如果拒絕律師為其辯護,必須有正當理由,否則人民法院不予准許,如果有正當理由經人民法院准許的,其必須另行委託辯護人或由人民法院來另行指定。
『肆』 刑事案件當事人可以拒絕辯護么
當事人刑訴能拒絕辯護,可以自行辯護也可以另行委託辯護人辯護。被告人如果屬於盲、聾、啞人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開庭審理時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以及可能被判處死刑的人;拒絕人民法院指定的辯護人為其辯護,有正當理由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但被告人需另行委託辯護人,或者人民法院應當為其另行指定辯護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四十五條
在審判過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絕辯護人繼續為他辯護,也可以另行委託辯護人辯護。
『伍』 刑事案件中被告人如何拒絕辯護
法律分析:被告人拒絕接受辯護,本質上是撤銷對辯護人的授權。法院面對被告人的此項權利行使,原則上只能予以尊重與配合。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辯護律師與被告人委託的辯護人一樣,其存在的正當性亦取決於被告人的信任,因此被告人原則上也有拒絕接受其辯護的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45條 在審判過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絕辯護人繼續為他辯護,也可以另行委託辯護人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