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勞動法
① 勞動法是怎樣保護我們剛畢業的大學生的
如果你已經畢業了,那在法律能夠享受的保護是和普通勞動者一樣的,除了政府會有一些為了激勵用人單位錄用應屆畢業生而採取的免稅、臨時補貼等政策外,在勞動者權利方面應該是沒有什麼特權的。產生勞動爭議同樣適用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目前沒有專門保護應屆畢業生的法律規范。
如果是還未畢業但已經開始實習的大學生,由於還不符合勞動者的主體條件,所以還沒有相關的法律給予保護,三方協議簽訂了也只能保障畢業後的待遇,如果實習期間受到不公正待遇,也缺乏保障。
② 在校大學生可以簽訂勞動合同嗎
在校大學生可以簽訂勞動合同。
在校生與用人單位之間以建立長期、穩定的勞動關系為目的,勞動者遵守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從事用人單位安排的工作,有明確的工作崗位,並接受用人單位支付的報酬。
勞動合同,又稱勞動契約、勞動協議。勞動合同是調整勞動關系的基本法律形式,也是確立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勞動關系的基本前提,在勞動法中占據核心的地位。
簽訂勞動合同要遵循平等自願、協商一致的原則,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平等自願是指勞動合同雙方地位平等,應以平等身份簽訂勞動合同。自願是指簽訂勞動合同完全是出於本人的意願,不得採取強加於人和欺詐、威脅等手段簽訂勞動合同。協商一致是指勞動合同的條款必須由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意見後才能簽訂勞動合同。
簽訂勞動合同要符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在執行勞動合同制度過程中有些合同規定女職工不得結婚、生育子女;因工負傷協議「工傷自理」,甚至簽訂了生死合同等顯失公平的內容,違反了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使這類合同自簽訂之日起就成為無效或部分無效合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 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第十條 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③ 在校大學生與用人單位之間有勞動關系嗎
④ 在校學生(大學生)與用人單位的勞動糾紛不受勞動法保護嗎為什麼
對的。因為大學生具有學籍,他是個學生,並沒有和企業有勞動關系。勞動法
第二條
在中內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容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
也就是說大學生不可能與任何企業形成勞動關系,所以勞動法不保護大學生。
⑤ 在校大學生是否屬於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
在讀大學生無法成為《勞動法》中的勞動者。勞動者是勞動力的所有者和支出者,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通常又被稱為職工、雇員等。
根據法律規定,公民只有在滿足了年齡、健康、智力、行為自由等方面的要求後才能成為勞動法主體,即勞動者。
在我國,最低就業年齡規定為十六周歲,除文藝、體育和特種工藝單位經縣級以上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招用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為文藝工作者;
運動員和藝徒外,任何單位都不得與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發生勞動關系。
同時,法律明確規定,不得招用已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從事過重、有毒、有害的勞動或者危險作業。
對於在讀大學生而言,一般觀點認為,在校學生在行為自由方面受限,一般不得成為招工對象,僅在寒、暑假期間可被招為兼職工作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條訂立勞動合同,應當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願、協商一致、誠實信用的原則。依法訂立的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應當履行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第十條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已建立勞動關系,未同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一個月內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用工前訂立勞動合同的,勞動關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條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六條用人單位應將工資支付給勞動者本人。勞動者本人因故不能領取工資時,可由其親屬或委託他人代領。用人單位可委託銀行代發工資。用人單位必須書面記錄支付勞動者工資的數額、時間、領取者的姓名以及簽字,並保存兩年以上備查。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應向勞動者提供一份其個人的工資清單。
第七條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
⑥ 大學生受勞動法保護嗎
1、大學生在校期間復,制選用課余時間參加工作,勤工助學的,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所以不是法律意義上的勞動者,不受勞動法的調整,如果上班,與公司建議的是勞務關系,是受《合同法》的調整;
2、如果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用人單位將其納入正式員工管理並支付一定的報酬,其間因工作發生的事故傷害可參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執行;
3、法律依據:《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12.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關於技校學生工傷認定有關問題的復函》
馬鞍山市勞動保障局:
你局《關於技校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因工受傷能否認定工傷的請示》(馬勞社〔2008〕44號)收悉。經研究,現答復如下:
你市技師學院學生在某單位頂崗實習期間,用人單位將其納入正式員工管理並支付一定的報酬,其間因工作發生的事故傷害可參照《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規定執行。
此復。
二○○八年九月一日
抄送:各市勞動保障局
⑦ 勞動法里對大學生兼職有哪些規定嗎
大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其本身不算是正常勞動者,其仍屬於學校統一管理,不具有出版賣人力資源換取權報酬的資格,其兼職主要是為了增加社會實踐經驗,一般而言是不簽訂勞動合同的,只簽訂實踐用工協議或實習協議、勤工儉學協議什麼的,這是屬於勞務合同的一種,不屬於勞動法調整的范疇。對此,原勞動部頒發的《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第12條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兼職屬於雙重勞動關系的一種。但是,由於兼職所建立的勞動關系屬次要勞動關系,與原勞動關系處於主次地位,因此並不為法律所禁止。而法律明令禁止的是,處於虛實地位的多個勞動關系。如我們常說的停薪留職,與一個單位存在名義上的勞動關系,又同時與多個單位存在事實上的勞動關系。這種行為極大地混亂了我國的勞動管理秩序,因此為法律法規所禁止。如果兼職只是向對方提供勞務,而並未劃入其編制,受其管理與約束,那麼並不成立兼職的勞動關系,而只是勞務關系,不受勞動法調整。
⑧ 學生不受勞動法保護嗎
法律分析:學生受勞動法的保護。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學生不能從事全日制工作,但可以兼職,做見習生或實習生,應當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協議。從事全日制工作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勞務公司和用人單位之間簽訂勞務協議。即便是非全日制的和沒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只要付出了勞動,領取了工資,也就與用人單位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勞資雙方都要受到《勞動法》的保護和約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六十八條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時計酬為主,勞動者在同一用人單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小時,每周工作時間累計不超過二十四小時的用工形式。
⑨ 大學生在校期間打工遭受侵權是否可以依據《勞動法》來維權
現實困惑
孫某是某高校的大一學生,家庭條件比較困難。為了籌措大二的學費,暑假期間,孫某找了一份促銷工作和一份兼職錄入工作。孫某每天的工作都排得滿滿的,雖然很辛苦,但一想到開學的學費,孫某就渾身有了力氣。然而事實並沒有她想像的那麼美好。一個月過後,其兼職錄入的公司依約支付了她的工作報酬,其參與促銷的那家公司說促銷工資要一個月後才能發。孫某無奈,只能等待。然而一個月過去了,她去索要工資時,卻發現該公司人去樓空。孫某氣憤難耐,想要去勞動爭議委員會申訴。那麼大學生打工遭受侵權是否可以依據《勞動法》來維權呢?
律師答疑
孫某打工遭受侵權不受《勞動法》調整。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規定,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與勞動者之間,只要形成勞動關系,即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並為其提供有償勞動,適用勞動法。但是由於學生身份特殊,暑期打工與用人單位只是形成暫時的勞務關系,實際並沒有成為用人單位的成員,因此與用人單位之間構成的不是勞動關系。勞動部《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因此,孫某與促銷公司未形成勞動關系,不受《勞動法》的保護,不能到勞動爭議委員會申訴。
但是孫某可以追究促銷公司的違約責任。根據《合同法》第2條的規定,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孫某與促銷公司通過口頭協議,約定孫某提供一個月的勞務,公司為其支付報酬,形成了合同關系,根據《合同法》第60條的規定,促銷公司應該為孫某支付勞務報酬。必要時,孫某可以起訴促銷公司,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法條鏈接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2.中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與勞動者之間,只要形成勞動關系,即勞動者事實上已成為企業、個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並為其提供有償勞動,適用勞動法。
12.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
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第六十條第一款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⑩ 大學生是勞動者嗎
通常情況下,在讀大學生無法成為《勞動法》中的勞動者,法律依據是《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十二條:「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儉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但是具體還要看情況而定。
1、如果名義上是實習生,而實際就是勞動者,則該大學生適用於《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的調節。
2、如果該大學生實際就是實習生,則不適用於上述法,適用於《民法典》,甲乙雙方的權利義務受簽訂的或者口頭約定的「實習協議書」規范。
3、目前,我國法律規定,在校大學生不適用於《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只有離開學校走向社會的年滿16周歲以上的就業者,適用上述法律法規以及《職工帶薪休假》等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