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勞動法應屆畢業生

勞動法應屆畢業生

發布時間: 2022-05-06 15:24:58

❶ 當年應屆畢業生,簽訂了勞動合同,繳納了一個月的社保,還能算是應屆畢業生身份嗎

不算。

對應屆畢業生的界定:

1、應屆畢業生指:就是在應該畢業的年份畢業的畢業生。簡單地說,學生在大學的最後一年,就是應屆畢業生。

2、高校應屆畢業生:指在國家承認的高校就讀的,在該年份內取得畢業證書的高校學生。包括成人高考應屆畢業生,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

3、國家統一招生的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兩到三年)未落實工作單位,其戶口、檔案、組織關系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也按照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






(1)勞動法應屆畢業生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以下簡稱《勞動法》)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勞動合同作為勞動者與用工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協議。根據這個協議,勞動者加入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事業組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成為該單位的一員,承擔一定的工種、崗位或職務工作,

並遵守所在單位的內部勞動規則和其他規章制度;用人單位應及時安排被錄用的勞動者工作,按照勞動者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支付勞動報酬,並且根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提供必要的勞動條件,保證勞動者享有勞動保護及社會保險、福利等權利和待遇。

❷ 簽了勞動合同還算應屆畢業生嗎

簽了勞動合同,如果還是處於畢業的當年,就還是屬於應屆畢業生。應屆畢業生就是在應該畢業的年份畢業的畢業生。簡單地說,學生在大學的最後一年,就是應屆畢業生。如果過了畢業的那一年,已經到畢業的第二年了,就不算是應屆畢業生,而是往屆生了。只要是還是處於畢業的那一年的畢業生就是屬於應屆生的,應屆生的定義與是否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沒有關系。


法律依據:

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2.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❸ 應屆畢業生實習期內單位不交社會保險符合勞動法嗎

法律分析:應屆畢業生實習期內單位不交社會保險不符合勞動法。如果簽訂了勞動合同就有社保,公司是有義務給員工繳納社保的,這是國家強制規定的。如果簽訂了勞動合同還沒有繳納,則可以去勞動仲裁部門進行投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❹ 應屆畢業生屬於勞動合同法中的勞動者么

不是,只要和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的就適用《勞動合同法》,受勞動合同法的保護盒約束。

❺ 剛畢業簽了勞動合同還能算應屆畢業生嗎

簽了勞動合同,如果還是處於畢業的當年,就還是屬於應屆畢業生。應屆畢業生就是在應該畢業的年份畢業的畢業生。簡單地說,學生在大學的最後一年,就是應屆畢業生。如果過了畢業的那一年,已經到畢業的第二年了,就不算是應屆畢業生,而是往屆生了。

應屆畢業生指在應該畢業的年份畢業的畢業生。簡單地說,學生在大學的最後一年,就是應屆畢業生。應屆畢業生可以報考公務員或者簽了勞動合同,這點大家都已經清楚,在畢業前,允許先參加考試,等拿到畢業證後再審查學歷。



應屆畢業生分四種:即將要畢業的,但是還沒拿到畢業證,或者已經停止學習了,處於實習狀態的;拿到畢業證了,但拿到畢業證的時間不超過擇業期年限的(超過則為往屆生);高校應屆畢業生,指該年度畢業的畢業生,(博士畢業生,碩士研究生畢業生,普通應屆畢業生);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指經統招的全日制高等教育當年度畢業的學生。

❻ 大學應屆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簽訂,勞務派遣勞動合同,有什麼法律風險和應對措施

第一,簽協議前,畢業生一定要全方位地了解用人單位的相關情況。
第二,畢業生在簽約時要按照正常程序進行。畢業生持用人單位的接收函到院系領取就業協議書,先由畢業生、院系在協議書上簽署意見後交用人單位,由用人單位簽署意見後再交給學校,學校簽字後納入就業計劃,協議書生效。
第三,簽署協議書時,一定要認真、真實地填寫協議書內容。如果報考了研究生或准備出國,應事先向用人單位說明,並在協議書中註明。以往有畢業生向用人單位隱瞞這些情況,而後遭到違約處理。
第四,畢業生在簽約時也要考慮對自身權益的保護。協議具有雙向約定的作用,如果有雙方需要相互承諾的部分,一定要在協議書或補充協議上加以說明。
第五,畢業生在簽約中,一定要注意條款的合理性。我國勞動法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畢業生收取報名費、培訓費、押金、保證金等,並以此作為是否錄用的決定條件。
第六,畢業生、用人單位雙方都不得單方面拖延簽約周期。畢業生遇到問題而猶豫不決時,最好能夠及時咨詢高校就業部門負責老師,徵求相關的意見和指導。
第七,簽訂就業協議書後,一定要簽署勞動合同。正式的勞動合同可能是學生畢業前簽訂、畢業後生效的,也可能是畢業後簽訂、立即生效的。一般就業協議書也會在勞動合同生效時,而終止其效力。

❼ 簽了就業證明還算應屆畢業生嗎

法律分析:簽了就業協議後,只要還未畢業的,還算是應屆畢業生。應屆畢業生是即將畢業的學生。當一名學生進入其教育層次中的最後一學年的時候,這一年當中,該學生為應屆畢業生。在校生參加工作的,一般不視為就業,與用人單位之間暫時不屬於勞動關系。法律依據:勞動部關於印發《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的通知》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可以不簽訂勞動合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一條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調整勞動關系,建立和維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勞動制度,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與之建立勞動合同關系的勞動者,依照本法執行。

❽ 簽訂勞動合同後,還算應屆畢業生嗎會對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有影響嗎

1、簽訂勞動合同後,不算應屆畢業生了。
2、影響就是不能報考限定應屆生報考的崗位。
3、總的說來,也沒啥影響,因為反正要畢業了,保留擇業期來保持應屆生身份,除非有人給你提供經濟來源,不然兩年內不工作(或兼職)很可能會與社會脫軌(很難找好工作)。考上還好,考不上事情就大了。
4、畢業後,邊工作邊備考,有經濟基礎還可以報班。

❾ 國家勞動法是怎樣保護應屆大學生的

您好:《勞動法》及《勞動合同法》沒有規定應屆或歷屆大學生有特殊照顧,也未規定沒讀過大學的也不能照顧。但國務院政策有時會有點優惠或照顧,這跟勞動法是沒有關系的。

以上僅供參考,如合適請採納,謝謝!

❿ 應屆畢業生試用期最長不超過幾個月


【法律分析】
根據《勞動法》第二十一條勞動合同可以約定試用期。試用期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九條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十九條 勞動合同期限三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一個月;勞動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滿三年的,試用期不得超過二個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試用期不得超過六個月。

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只能約定一次試用期。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期限不滿三個月的,不得約定試用期。

試用期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勞動合同僅約定試用期的,試用期不成立,該期限為勞動合同期限。

第二十條 勞動者在試用期的工資不得低於本單位相同崗位最低檔工資或者勞動合同約定工資的百分之八十,並不得低於用人單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資標准。

第二十一條 在試用期中,除勞動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條和第四十條第一項、第二項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在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說明理由。

熱點內容
檔案法規檔案政策 發布:2025-02-08 00:26:39 瀏覽:335
道德經都 發布:2025-02-08 00:20:03 瀏覽:489
民事訴訟法判決給錢沒錢 發布:2025-02-08 00:04:29 瀏覽:767
二建法規編 發布:2025-02-08 00:03:48 瀏覽:359
法律援助向哪裡申請 發布:2025-02-07 23:53:51 瀏覽:236
行政法學綜述 發布:2025-02-07 23:31:58 瀏覽:38
食品安全法中的社會共治 發布:2025-02-07 23:25:06 瀏覽:441
思想道德文獻 發布:2025-02-07 23:19:44 瀏覽:87
法律的效力大於行政法規 發布:2025-02-07 23:07:21 瀏覽:394
法學考研英語要求 發布:2025-02-07 22:53:53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