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保證書
❶ 為取保候審送達保證書應注意什麼
取保候審保證書注意事項:在取保候審期間,應該嚴格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發生變動的,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發生變動的,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❷ 寫了保證書還會被拘留嗎
寫保證書,和拘留不是一回事。如果是需要治安處罰的,按《治安管理處罰法》需要治安拘留的,仍然會對你進行拘留。如果是刑事案件,符合刑事拘留條件的,仍然會對你刑事拘留。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八十二條,公安機關對於現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後即時被發覺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犯罪後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❸ 檢察院讓家屬去寫保證書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取保候審保證書是保證人出具的保證取保候審人隨時聽候司法機關傳喚、審訊的法律文書。取保候審作為一種刑事訴訟強制措施,主要適用於罪犯輕微、社會危險性不大、不需要逮捕或者有其他特別情況的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這類人,只要有人願意擔保,就可以不採取刑事拘留的手段,而採取靈活的措施,保證訴訟程序的進行。關於保證人的資格,法律規定,保證人必須年滿18周歲,有政治權利,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與本案沒有牽連,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因此,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的父、母、兄、弟、姐、妹等均可作保證人。確保被保證人接受傳訊的能力,否則,保證就將失去作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六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由公安機關執行。
❹ 取保候審保證書如何寫
某某人民法院:
我與被告人是關系。我願作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保證人,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以下義務:
(一)監督被保證人遵守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
(二)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第第一款規定的行業,及時向執行取保候審的公安機關報告。
保證人:日期:取保候審的相關法律知識:
【法律依據】:《檢察院刑訴規則》第五十五條人民檢察院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
《檢察院刑訴規則》第五十六條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審,案件移送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後,對於需要繼續取保候審的,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對犯罪嫌疑人辦理取保候審手續。取保候審的期限應當重新計算並告知犯罪嫌疑人。
❺ 取保候審保證書 範本
法律分析: 取保候審保證書
我叫_____,性別_____,出生日期_____,現住__________,身份證件名稱_____,號碼_____,單位及職業_____,聯系方式_____,與犯罪嫌疑人_____是_____關系。
我自願作如下保證:
監督犯罪嫌疑人在取保候審期間遵守下列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發生變動的,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監督犯罪嫌疑人遵守以下規定:
(一)不得進入等場所;
(二)不得與會見或者通信;
(三)不得從事等活動;
(四)將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本人未履行保證義務的,願承擔法律責任。
此致
公安局
保證人:
日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 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與本案無牽連;
(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
(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條 保證人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一)監督被保證人遵守本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
(二)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本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向執行機關報告。
被保證人有違反本法第七十一條規定的行為,保證人未履行保證義務的,對保證人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發生變動的,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責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項或者多項規定:
(一)不得進入特定的場所;
(二)不得與特定的人員會見或者通信;
(三)不得從事特定的活動;
(四)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兩款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沒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證金,並且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對違反取保候審規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❻ 取保候審保證書怎麼寫
取保候審保證人保證書的寫法:
1、寫明保證人和被保證人即取保人的身份信息;
2、寫明申請為被保證人採取取保候審的訴求和相關事由;
3、必要時應夏敏相關證據,證明被保證人具備取保的條件;
4、註明申請取保的司法機關名稱、保證人簽字以及具體日期等。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七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審:
(一)可能判處管制、拘役或者獨立適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三)患有嚴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採取取保候審不致發生社會危險性的;
(四)羈押期限屆滿,案件尚未辦結,需要採取取保候審的。
取保候審由公安機關執行。
❼ 取保候審保證書內容
法律分析:保證書內容包括:我願作為被告人取保候審的保證人,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以下義務:1、監督被保證人遵守《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2、發現被保證人可能發生或者已經發生違反《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行為,及時向執行取保候審的公安機關報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九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於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❽ 取保候審保證書,範本
法律分析:取保候審保證書
保證人:————(寫明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職業、住址、與被保證人的關系;如果是單位作保的,應寫明單位名稱、負責人姓名、與被保證人的關系、住址)
被保證人:————(寫明姓名、性別、年齡、籍貫、職業、住址)
————因————(寫明案由)一案被——————(司法機關名稱)立案偵查。保證人————願意擔保————(被保證人)不逃避偵查和審判,並隨時聽候司法機關的傳喚。
此致
——————(司法機關名稱)
保證人:————(簽字)
————年——月——日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六十八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決定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應當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
《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 保證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與本案無牽連;(二)有能力履行保證義務;(三)享有政治權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四)有固定的住處和收入。
❾ 一般取保候審簽三書,和保證書是什麼意思
摘要 取保候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規定的一種刑事強制措施。它是指在刑事訴訟中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對未被逮捕或逮捕後需要變更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為防止其逃避偵查、起訴和審判,責令其提出保證人或者交納保證金,並出具保證書,保證隨傳隨到,對其不予羈押或暫時解除其羈押的一種強制措施。
❿ 公安讓寫保證書意味著什麼
法律分析:公安機關讓寫保證書,只是保證以後應該怎麼做,具體看是什麼情況,如果讓你寫保證書,卻不抓你·,這個對以後是沒有影響的,也不會留下案底,如果寫完保證書,根據你所犯得罪,還需要抓你,對以後就是有影響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可以依法從寬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責任,已經追究的,應當撤銷案件,或者不起訴,或者終止審理,或者宣告無罪:
(一)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認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過追訴時效期限的;
(三)經特赦令免除刑罰的;
(四)依照刑法告訴才處理的犯罪,沒有告訴或者撤回告訴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規定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