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奮斗者協議違反勞動法嗎
⑴ 某公司奮斗者資源申請書引發熱議,該公司做法合法合規嗎
肯定是不合法的,即這種奮斗者協議,基本是違法無效的。比如,其中提到的自願加班,放棄加班費,放棄帶薪休假,主動接受公司淘汰等,這些都是和《勞動法》相違背的。還有要求員工自願放棄仲裁。這就是赤裸裸的霸王協議。
萬事都有個度,不要把別人都當成傻子,這樣的公司肯定會失掉民心,誰還替你賣命。
⑵ 華為「奮斗者承諾書」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華為「奮斗者承諾書」的主要內容是:承諾人深刻理解公司所處行業充滿風險和不確定性,競爭激烈而殘酷。為獲得分享公司長期發展收益的機會,願意長期艱苦奮斗,努力工作。
承諾人承諾自願成為奮斗者,自願放棄在公司工作期間的帶薪年休假及帶薪年休假工資。即使離職,無權也不會要求公司支付未休帶薪年休假工資。
據了解,曾夢2012年入職華為,入職的時候不僅簽了勞動合同,還附帶著簽了一份「只有放棄在公司期間的帶薪年休假及帶薪年休假工資」的承諾。
2018年5月,曾夢與華為公司發生糾紛,被華為公司辭退。曾夢將華為訴至法院,請求法院判令華為公司支付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年終獎、加班工資、未休年假工資,共計91萬元。
(2)華為奮斗者協議違反勞動法嗎擴展閱讀
法院認定「奮斗者承諾書」有效:
一審法院審理該起勞動爭議案後,認為華為公司解除與曾夢的勞動關系合理,並無證據證明曾夢書寫《承諾書》時存在欺詐、脅迫或者乘人之危的情形,判令華為公司支付曾夢未發放的三年年終獎和律師費共計245018元,駁回其它訴訟請求。
曾夢和華為公司均不服判決提起上訴。2019年9月3日,二審法院判令維持一審判決,曾夢不服判決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
曾夢告訴記者,10月20日晚,他收到了法院的再審裁定書,廣東高院認為二審認定事實清楚,駁回了他的再審申請。
⑶ 華為公司違反新勞動合同法的幾點表現
華為事件來是指,在新勞動法源實施前,也就是從2007年9月底開始,國內外頗有影響力的通訊設備製造商——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計7000多名工作滿8年的老員工,相繼向公司提出請辭自願離職。這次大規模的辭職是由華為公司安排的,辭職員工隨後即可以競聘上崗,職位和待遇基本不變,惟一的變化就是再次簽署的勞動合同。全部辭職老員工均可以獲得華為公司支付的賠償。華為自擺烏龍事件,暴露出企業對法律解讀方面的偏差,但立法者及有關部門也應該進行反思,假如當初對容易引起歧義或容易被鑽空子的相關法律條文給出正確的解讀,華為「辭職門」事件何至於發生?立法者及有關部門應該汲取這次教訓,最大可能地避免類似的失誤再次出現。同時,相關企業在依據新法作出重大決定之前,也應該請教立法者或權威的法律專家,對相關法律進行正確的解讀,以免作出錯誤的決定。
⑷ 的「奮斗者協議」有法律作用嗎,可以視為對《勞動法
第一種博弈是眾所周知的囚徒博弈。一人坦白,一人沉默的話,坦白者釋放,沉默著關10年。都坦白關5年,都沉默關1年。
第二種博弈我們姑且叫他奮斗逼博弈。一人奮斗一人斗爭,奮斗者拿到一個苦逼工作,斗爭者暫時放棄工作。都奮斗兩個人一起拿到更苦逼的工作。兩個人一起斗爭則帶來很高的收益因為議價能力暴漲。
很多人都說,找工作自己不想當奮斗逼,是因為囚徒博弈。
我以前一直懶得反駁,今天突然看到又有人說了,腦子里不知道哪根筋搭錯,就想來扯個明白。
這尼瑪你告訴我哪裡是囚徒博弈了?
囚徒博弈之所以是囚徒博弈的根本原因是:
無論對方做哪種選擇,自己選擇坦白都是收益更高的策略,所以最終雙方為了追求個人最大收益,都會坦白。
奮斗逼博弈呢?個人最大收益就是團體最大收益,你不選擇一起斗爭,還選擇心甘情願當奴隸,美其名曰,這是囚徒博弈,你家的囚徒博弈長成這樣?博弈論老師要被你氣得去跳世貿大樓了好嗎?
更何況,奮斗逼博弈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囚徒博弈的困境是一次性的,但是奮斗逼博弈不是。
⑸ 公司要求員工自願簽奮斗者協議,這種做法合法嗎
成渝釩鈦科技有限公司讓員工自願簽署《奮斗者自願申請書》,做“公司奮斗者”,需自願加班,放棄帶薪休假,放棄加班費,自己能力不足時接受公司淘汰,並承諾不與公司產生法律糾紛。這種做法是和我國勞動合同法相違背的,是違法的。
根據《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加班應當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徵得勞動者同意,且每天加班時間不得超過3小時,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並依法支付加班工資或安排補休。勞動者有權拒絕加班,知會主管或者安排加班的管理人員即可。用人單位違法延長工作時間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監察投訴,由勞動監察給予警告、責令改正,並處罰款。
國務院《勞動保障監察條例》第二十五條用人單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或者規章延長勞動者工作時間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並可以按照受侵害的勞動者每人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標准計算,處以罰款。
⑹ 如何從用人單位、勞動者、你自己以及勞動法的角度看待「奮斗者協議」
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⑺ 法院認定「奮斗者承諾書」有效,法院認定的依據是什麼
40歲的曾夢曾在2012年入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2018年5月,華為公司以曾夢曠工三日為由將他解聘。曾夢將華為公司訴至法庭,請求法院判令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的賠償金、年終獎、加班工資、未休年休假工資,共計約91萬元。而此案的一個爭議焦點為,曾夢在入職華為公司時除了簽訂勞動合同外,還手寫了一份《成為奮斗者承諾書》(下稱《承諾書》),該承諾書中提到其自願放棄在公司工作期間的帶薪年休假及相應的工資。因為這個《承諾書》的緣故,曾夢在一審和二審中均獲得了華為公司只需支付正常期間的工作收入的結果。那麼究竟為什麼這個《承諾書》會被法院承認呢?
⑻ 對華為奮斗者協議的理解
「公司要求員工自願簽奮斗者協議」這個公司的行為,屬於典型的畫虎不成反類犬。
先說一個觀點,即這種奮斗者協議,基本是違法無效的。比如,其中提到的自願加班,放棄加班費,放棄帶薪休假,主動接受公司淘汰等,都是法盲條款。跟勞動法相關的法律條款,都是強制性條款,即你要麼順從它們,要麼歸於無效。
而根據勞動法等規定,加班肯定是要給加班費的,帶薪休假如果放棄未休,是要給補償的,公司淘汰相當於單方面解約,肯定是要符合勞動法規定的。如果違反這些規定,你的任何合同條款都是無效的。
像華為這些企業,為什麼能讓員工簽奮斗者協議?因為要麼給股權,要麼給獎勵,錢給到位了。任何權利,本質上都需要勞動者自己去維護,所謂民不舉官不究。如果公司把股權或激勵給到位了,有人願意接受,那也沒什麼。
最怕的就是錢沒給到位,但還要求人家簽這種賣身契一樣的協議,就扯淡了。嘴上說的是自願,而行動上卻都是強迫,就屬於赤裸裸的違法行為了。
總而言之,這種高難度擦邊球協議,只有願意讓利給員工的大公司,才有可能實施。其他的企業,最好不要學。一學就是東施效顰,畫虎不成反類犬。
⑼ 華為《奮斗者協議》中聲明「自願放棄所有帶薪年休假」是否違法
私企的規章制度基本上沒有不違法勞動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