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條款大全 » 法宣在線行政訴訟法

法宣在線行政訴訟法

發布時間: 2022-05-07 03:05:21

『壹』 行政訴訟法全文

第六章 起訴和受理
第七章 審理和判決
第八章 執 行
第九章 侵權賠償責任
第十章 涉外行政訴訟
第十一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證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行政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三條 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人民法院設行政審判庭,審理行政案件。
第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
第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
第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
第七條 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第八條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行政訴訟的權利。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布法律文書。
人民法院應當對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
第九條 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有權進行辯論。
第十條 人民檢察院有權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
第二章 受案范圍
第十一條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
(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
(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
(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
(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
(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
(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
(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
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第十二條 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
(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
(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
(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
(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
第三章 管 轄
第十三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四條 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
(二)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
(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
第十五條 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第十七條 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八條 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十九條 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條 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
第二十一條 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自己管轄時,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
第二十二條 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
第二十三條 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移交下級人民法院審判。
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
第四章 訴訟參加人
第二十四條 依照本法提起訴訟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原告。
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第二十五條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
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

『貳』 行政法。行政訴訟法有什麼區別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區別是:

1、性質不同:

行政法是一種實回體法,而行政訴訟答法是程序法。

2、適用的主體不同:

行政訴訟法主要是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的程序依據;而行政法主要是行政機關行使行政權力,實施公務行為的實體依據。

3、適用的階段不同:

行政訴訟法是審理行政案件時適用的程序法,因而是事後救濟程序;而行政法是關於行政行為作出的依據;它於行政行為的全過程,不僅包括事後救濟程序,也包括事前、事中程序。

【法律依據】

《行政訴訟法》第一條規定,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所謂行政法,是指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和接受行政法制監督過程中而與行政相對人、行政法制監督主體之間發生的各種關系,以及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行政法由規范行政主體和行政權設定的行政組織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行政行為法、規范行政權運行程序的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監督的行政監督法和行政救濟法等部分組成。

『叄』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五版)》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姜明安 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提取碼: rp4q

書名: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作者:姜明安 編

豆瓣評分:6.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1-8

頁數:657

內容簡介: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5版)》是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的要求,為高校法學專業14門核心課程編寫的專門教材之一。《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5版)》全面、系統、深入地闡釋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研究的范圍主要包括行政法的一般原理、原則及行政法、行政法學的歷史發展;行政法主體的一般理論及行政主體的職責、職權、管理手段與行政相對人的權利、義務;行政行為的一般理論及行政行為的性質、特徵、構成要件、合法要件與各種類別行政行為的運作程序;行政救濟的一般理論及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性質、功能、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管轄、程序與裁判標准;行政賠償的一般理論及行政賠償責任構成要件、歸責原則、賠償范圍、方式、標准與程序等。《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5版)》主要以我國行政法治實踐和行政法學說為基本研究素材,同時吸收、借鑒了國外行政法學研究的大量成果。《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5版)》在繼承、批判和揚棄國外行政法學的控權論、管理論、行政權力本位論、相對人權利本位論等各種學術流派的基礎上,初步形成和建立了有中國特色的行政法學理論體系框架。

作者簡介:

姜明安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其主要著作和論文有:《行政法學》(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行政法與行政訴訟》(中國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出版)、《行政訴訟法學》(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出版)、《論行政自由裁量權及其法律控制》(載《法學研究》1993年第1期)、《行政的現代化與行政程序制度》(載《中外法學》1998年第1期)等。

『肆』 行政訴訟法的行政訴訟的起訴條件和行政賠償訴訟的起訴條件有哪些區別

您好,1,行政賠償訴訟首先要求確定的是行政行為違法,才能得到國家賠償,而行政訴訟僅僅確認具體行政行為違法或者撤銷具體行政行為,不涉及賠償問題。
2,行政賠償訴訟可以進行調解,但是行政訴訟不適用調解。
3,行政賠償訴訟強調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對自己提出的主張,各自提供證據,但是行政訴訟強調行政機關自證其行為合法。
4,依據的法律不一樣。前者主要依據國家賠償法(新的),後者主要依據行政訴訟法。
5,行政訴訟的監督對象是行政主體。司法機關只能監督行政機關而不是公務員個人。行政賠償訴訟的規范對象是公務員個人。這是因為,國家雖然可以以其財產承擔金錢責任,但國家作為抽象的主體卻不可能「具體」地犯錯,侵權行為終歸只能是由具有意志能力的具體的公務員做出的,所以只有以公務員為監督對象,對其進行規范才可能促其踐行法治,實現其職務行為的理性化、法理化。
6,行政訴訟的審查對象是行政行為。行政賠償訴訟的審查對象是公務員的公職行為。 7,行政訴訟奉行合法性原則,以公法規范為主要法律淵源。行政賠償訴訟奉行違法性(過錯)審查原則
8,行政訴訟的原告資格非常廣泛。行政訴訟是客觀合法性監督之訴,所以在原則上一切法律主體都可以提起行政訴訟。行政賠償訴訟的原告資格相對狹窄,當事人只有在主觀權利受損時才能提起賠償訴訟,但在行政訴訟中,只要利益受損就可以起訴。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伍』 2016法宣在線的習題答案怎麼找

二、多選題
90、(多選題)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青海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的目的是( )。 A.加強法制宣傳教育 B.貫徹實施依法治國方略 C.樹立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 D.代替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正確答案:ABC
91、(多選題)青海省行政區域內的( )開展法制宣傳教育,適用《青海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A.國家機關B.社會團體C.企事業單位 D.其他組織正確答案:ABCD 92、(多選題)青海省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應當全面規劃,實行( )的原則。
A.義務教育與收費教育相結合B.經常教育與集中教育相結合C.普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
D.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相結合正確答案:BCD
93、(多選題)根據《青海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的規定,法制宣傳教育要根據不同對象確定相應的教育內容,增強法制宣傳教育的( )。 A.針對性 B.有效性 C.普遍性D.大眾化正確答案:AB
94、(多選題)根據《青海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規定,法制宣傳教育的重點人員是( )。 A.擔任各級國家機關領導職務的人員B.行政執法人員 C.司法人員D.青少年和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正確答案:ABCD
95、(多選題)根據《青海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的規定,( )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個體工商戶進行法制宣傳教育。
A.經濟管理部門B.行業管理部門C.公安D.司法機關正確答案:AB
96、(多選題)青海省公務員( )、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時,應當將相關法律知識列入考試、考核內容。A.政審 B.錄用C.晉升職務D.部門借調正確答案:BC
97、(多選題)根據《青海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的規定,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殘疾人聯合會應當結合自身特點,對( )進行法制宣傳教育。
A.職工B.青少年C.婦女D.殘疾人正確答案:ABCD
98、(多選題)根據《青海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的規定,中小學校應當聘請具有法律知識或者行政執法、司法工作經驗的人員兼任( ),協助學校開展法制宣傳教育。 A.法制校長B.法制副校長C.法制輔導員D.法制班主任正確答案:BC
99、(多選題)《青海省農村牧區扶貧開發條例》所稱扶貧開發,是指本省各級人民政府、社會各界通過( )等方式,幫助扶貧對象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增強發展能力,實現脫貧致富的活動。A.政策支持B.資金投入C.項目扶持D.技術服務正確答案:ABCD
100、(多選題)青海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對生存條件惡劣地區的扶貧對象實施( )。A.自願易地搬遷B.培育和發展後續產業C.發放高額環境補貼 D.幫助搬遷戶改善生存和發展條件正確答案:ABD
101、(多選題)青海省扶貧開發應當遵循的原則有( )。
A.政府主導B.社會參與 C.自力更生D.覆蓋扶貧正確答案:ABC
102、(多選題)民族區域自治具有以下哪些特徵?( )
A.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實行的B.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實行的
C.民族區域自治是通過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得以體現和實現的D.民族區域自治是區域自治與民族自治的正確結合正確答案:ABCD
103、(多選題)我國對民族貿易和民族特需用品生產的優惠政策主要有哪些?( )
A.針對民族貿易網點和民族用品生產企業繼續流動資金貸款的優惠利率B.技改貸款貼息
C.稅收優惠 D.大量財政撥款正確答案:ABC
104、(多選題)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城市的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需要和條件,設立具有民族特點的( )。A.文化站B.文化館 C.書店D.圖書館正確答案:ABD
105、(多選題)宗教教職人員( )等活動,受法律保護。
A.主持宗教活動B.舉行宗教儀式C.從事宗教典籍整理D.進行宗教文化研究正確答案:ABCD 106、(多選題)重點排污單位應當如實向社會公開( )。
A.主要污染物的名稱B.主要污染物排放方式C.主要污染物排放濃度和總量D.主要污染物超標排放情況正確答案:ABCD
107、(多選題)以下選項中哪些屬於《環境保護法》提出的「四統一」聯合防治協調機制?( )A.統一監測指標B.統一監測設備調試和校正標准C.統一監測數據傳輸方式
D.統一執行正確答案:ABC
108、(多選題)「雜訊敏感建築物」是指( )等需要保持安靜的建築物。
A.醫院B.學校C.科研單位D.住宅正確答案:ABCD
109、(多選題)建設項目的環境雜訊污染防治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 )。
A.同時設計B.同時施工C.同時完工D.同時投產使用正確答案:ABD
110、(多選題)下列選項中的中國公民,哪些屬於不享有選舉權的情況?( )
A.劉某,剛滿16周歲B.李某,被剝奪政治權利期間C.張某,被勞動教養D.鄧某,患精神病
正確答案:AB
111、(多選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 )。 A.批評 B.控告 C.侮辱 D.誹謗和誣告陷害正確答案:CD
35、(多選題)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 )的自由。
A.言論 B.出版 C.集會、結社 D.遊行、示威正確答案:ABCD
112、(多選題)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設( )等委員會,辦理本居住地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並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眾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A.人民調解B.治安保衛C.公共衛生D.社會事務正確答案:ABC
113、(多選題)下列有關我國公民權利的表述符合憲法的規定的是( )。
A.我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B.我國公民對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 C.任何國家機關在接到公民提出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後,可以視情況查清事實,負責處理 D.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造成損失的,受害人有依法取得賠償的權利正確答案:ABD 114、(多選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是指( )。
A.每個公民都有按照自己的意願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B.有信仰這種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種宗教的自由C.有在同一宗教里信仰這個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個教派的自由D.有過去信教而現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過去不信教而現在信教的自由正確答案:ABCD 115、(多選題)我國《憲法》規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 )。
A.拆除公民的住宅 B.侵犯公民的住宅 C.侵入公民的住宅 D.搜查公民的住宅正確答案:CD 116、(多選題)我國《憲法》規定的人身自由權利包括( )。
A.人身自由不受侵犯B.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C.住宅不受侵犯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
正確答案:ABCD
117、(多選題)根據現行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下列表述正確的有( )。
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B.勞動、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都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是公民的基本義務C.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區、自治州和自治縣 D.民族自治地方的國家機關即民族自治機關正確答案:AC
118、(多選題)所有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即( )上的平等。
A.權利能力B.實施法律 C.執行法律 D.適用法律正確答案:BCD
119、(多選題)我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主要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和( )。
A.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B.公民的儲蓄和其他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C.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不受侵犯D.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正確答案:AD
120、(多選題)根據憲法制定的機關不同,可以把憲法分為( )。
A.民定憲法B.欽定憲法C.協定憲法D.意定憲法正確答案:ABC
121、(多選題)憲法的基本原則主要有( )。
A.議會主權原則B.法治原則 C.基本人權原則D.權力制約原則正確答案:BCD
122、(多選題)憲法確立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原則,並對公民的( )作了全面的規定,為推動人權事業全面發展、保證廣大人民群眾充分享有民主權利,提供了憲法保障。
A.基本權利 B.基本義務C.基本規范D.基本道德正確答案:AB
123、(多選題)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可以概括為以下哪幾個方面?( )
A.人民主權原則B.基本人權原則C.法治原則D.民主集中制原則正確答案:ABCD
124、(多選題)政黨作為政治性的社會組織,具有明確的( )。
A.政治綱領 B.政治目標 C.組織體系 D.領導機構正確答案:ABCD
125、(多選題)在我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 )制度,是與我國國體相適應的政黨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A.多黨合作B.政治協商C.全民所有D.社會主義正確答案:AB
126、(多選題)中國共產黨與民主黨派實行互相監督,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通過提出( )的方式進行的政治監督,是我國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A.決策B.意見C.批評D.建議正確答案:BCD
127、(多選題)政協的主要職能是( )。
A.修訂法規B.政治協商C.民主監督D.組織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參政議政
正確答案:BCD
128、(多選題)在我國現階段,非公有制經濟是指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 )等形式。A.國家與個人合作企業 B.個體經濟 C.私營經濟 D.在中國境內的中外合資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正確答案:BCD
129、(多選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憲法保護( )不受侵犯。
A.社會主義公共財產B.公民的私有財產權C.企業所有財產D.外國人所有財產正確答案:AB 130、(多選題)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內容?( )
A.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B.人民掌握國家權力,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組織形式和制度C.人民代表大會產生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其對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受其監督,對其負責 D.人民代表大會受人民監督正確答案:ABCD
131、(多選題)完全由特別行政區行使的權力有( )。
A.特別行政區內部的行政管理權B.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C.獨立的財政、稅收D.獨立的金融權
正確答案:ABCD
132、(多選題)《中國共產黨黨章》總綱中提出的三大歷史任務是( )。
A.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B.完成祖國統一C.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D.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正確答案:BCD
133、(多選題)堅持民主集中制要求( )。
A.加強組織性紀律性,在黨的紀律面前人人平等B.加強對黨的領導機關和黨的領導幹部的監督,不斷完善黨內監督制度C.黨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確地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原則問題上進行思想斗爭,堅持真理,修正錯誤D.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的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正確答案:ABCD
134、(多選題)黨員如果沒有正當理由,在下列哪些情況下被認為是自行脫黨?( )
A.連續六個月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 B.不行使選舉權 C.不交納黨費D.不做黨所分配的工作
正確答案:ACD
135、(多選題)黨的地方各級領導機關是( )。
A.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B.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 C.黨的地方各級代表大會所產生的委員會
D.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正確答案:BC
136、(多選題)下列哪些基層單位,可以成立黨的基層組織?( )
A.街道社區B.人民解放軍連隊C.學校D.科研院所正確答案:ABCD
137、(多選題)關於黨員的權利,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A.有權在黨的會議上參加關於黨的政策和理論問題的討論,但不得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
B.有權閱讀按照規定可以閱讀的黨內文件C.有權提出接受教育和培訓的要求 D.有權參加黨的中央和地方組織的關於黨的政策和理論問題的討論正確答案:BCD
138、(多選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執行情況的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幹部的( )的重要依據。 A.業績評定 B.獎勵懲處C.選拔任用 D.輪崗交流正確答案:ABC
139、(多選題)對嚴重違犯黨紀的黨組織的紀律處理措施有( )。
A.改組B.重組C.解散 D.合並正確答案:AC
140、(多選題)當事人逾期無正當理由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可以採取的措施有( )。
A.由作出處罰的行政機關強制執行B.到期不繳納罰款的,每日按罰款數額的百分之三加處罰款
C.根據法律規定,將查封扣押的財物拍賣或者將凍結的存款劃撥抵繳罰款D.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正確答案:BCD
141、(多選題)行政機關作出( )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A.責令停產停業 B.吊銷許可證或者執照 C.較大數額罰款D.行政拘留正確答案:ABC
142、(多選題)民法主要調整( )。
A.財產關系B.人身關系 C.所有社會關系D.政治關系正確答案:AB
143、(多選題)財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行政機關返還( )。
A.罰款B.沒收的違法所得 C.非法財物D.沒收非法財物的拍賣款項正確答案:ABCD 144、(多選題)下列關於行政處罰的適用表述正確的是( )。
A.違法行為在一年內未被發現的,不再給予行政處罰 B.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可以處以兩次以上罰款C.不滿14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不予行政處罰,責令監護人加以管教
D.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人有違法行為的,應從輕或減輕行政處罰正確答案:CD 145、(多選題)《社會保險法》明確了我國社會保險的基本險種,主要包括( )。
A.養老保險 B.醫療保險C.失業保險 D.工傷和生育保險正確答案:ABCD
146、(多選題)以下可以設定行政強制措施的法律規范有( )。
A.法律 B.行政法規 C.地方性法規 D.部門規章正確答案:ABC
147、(多選題)有下列( )情形,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A.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B.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C.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D.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一年的正確答案:ABC
148、(多選題)根據我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勞動者不必繳納的保險費有( )。
A.養老保險費 B.失業保險費C.工傷保險費 D.生育保險費正確答案:CD
149、(多選題)公務員辭去公職有限制性條件的規定,即下列哪些情形下公務員不得辭去公職?( )
A.未滿國家規定的最低服務年限的 B.重要公務尚未處理完畢,且須由本人繼續處理的C.在涉及國家秘密等特殊職位任職的 D.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司法程序尚未終結。正確答案:ABCD 150、(多選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可以是( )。
A.刑事案件的被告人 B.刑事案件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 C.對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負有賠償責任的單位 D.刑事被告人的近親屬正確答案:ABC
151、(多選題)關於不作為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 A.行為人因為不履行撫養義務而構成遺棄罪,屬於純正的不作為犯B.行為人以消極的身體動作違反刑法的命令規范而構成犯罪的,屬於純正的不作為犯 C.行為人以消極的身體動作違反刑法的禁止性規范而構成犯罪的,屬於不純正的不作為犯 D.不作為不是什麼都沒有做,而是沒有實施法律要求的行為。因此,行為人在戰時駕飛機逃避服兵役,構成逃避兵役罪的,仍然是不作為正確答案:ABCD
152、(多選題)關於犯罪中止,下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
A.犯罪中止既可以發生在預備階段也可以發生在實行階段B.犯罪告一段落,歸於未遂之後,不可能出現犯罪既遂C.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結果的,應當免除處罰D.對於中止犯,造成損害結果構成犯罪既遂的,應當減輕處罰正確答案:ABC
153、(多選題)根據《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下列哪些證據是原告或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可以申請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 )。
A.由國家機關保存而須由人民法院調取的證據 B.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
C.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證據D.當事人沒有時間收集的證據正確答案:ABC 154、(多選題)著作權人享有的人身權有( )。
A.發表權 B.署名權C.修改權D.保護作品完整權正確答案:ABCD
155、(多選題)下列哪些是對不正當競爭行為進行社會監督的主體?( )
A.經營者B.消費者C.新聞媒體D.行業協會正確答案:ABCD
156、(多選題)在市場競爭中,不正當價格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有( )。
A.季節性降價 B.歧視性價格 C.欺騙性價格D.協議控制價格正確答案:BCD
157、(多選題)《民事訴訟法》規定,證據包括( )。
A.當事人的陳述 B.電子數據C.鑒定意見 D.勘驗筆錄正確答案:ABCD
158、(多選題)我國民事訴訟中,下列哪些人員可以成為證人?( )
A.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相當的10周歲的未成年人 B.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成年人
C.了解案件情況的有關單位D.了解案件情況的當事人的近親屬正確答案:ACD159、(多選題)下列屬於經營者集中的情形有( )。
A.甲廠與乙廠合並B.甲廠通過取得乙廠股權對乙廠實行控制C.甲廠取得乙廠百分之十股權,成為乙廠股東 D.甲乙兩廠訂立合同,合同中表明乙廠若作重大決定須經甲廠同意正確答案:ABD 160、(多選題)仲裁委員會應當具備下列哪些條件?( )
A. 有自己的名稱、住所和章程 B.有該委員會的組成人員C.有聘任的仲裁員D.有必要的財產
答案:ABCD
161、(多選題)生產者在下列哪種情況下對消費者不承擔最終賠償責任?( )
A.消費者從生產者處購買的化妝品不具有包裝上標明的使用效果 B.某人從生產者處盜竊其開發中的高壓鍋樣品,在使用時被炸傷C.因銷售者貯存不當致使葯品變質而使某患者服葯後過敏
D.消費者使用產品後發生不適,但現在科學技術無法證明產品與不適之間的關正確答案:BCD 162、(多選題)下列財產哪些是夫妻一方的財產?( )
A.一方因工傷而獲得的醫療費B.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因發表著作而獲得的稿費C.遺囑和遺贈所得的財產D.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正確答案:AD
163、(多選題)行政訴訟中,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的是( )。
A.律師B.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C.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D.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正確答案:ABCD
164、(多選題)可以延長反壟斷審查期限的情形有( )。
A.反壟斷執法機構書面通知經營者延期的B.經營者同意延長審查期限的C.經營者提交的文件、資料不準確,需要進一步核實的 D.經營者申報後有關情況發生重大變化的正確答案:BCD 165、(多選題)下列產品中存在《產品質量法》所稱的"缺陷"的有哪些?( )
A.致人中毒的假酒 B.口感不佳的劣酒 C.易醉人的高度酒 D.突然爆炸炸壞傢具的汽酒(爆炸原因為氣壓過高)正確答案:AD
166、(多選題)關於緩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對於累犯不適用緩刑 B.對於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適用緩刑C.對於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適用緩刑 D.雖然故意殺人罪的法定最低刑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緩刑條件,仍然可以適用緩刑正確答案:ABD
167、(多選題)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 )等津貼。
A.職務津貼B.地區附加津貼 C.艱苦邊遠地區津貼 D.崗位津貼正確答案:BCD
168、(多選題)行政監督的對象是( )。
A.行政機關的對內行為B.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C.行政工作人員的職務行為 D.行政工作人員的個人行為正確答案:BC
169、(多選題)行政監督的內容包括哪些?( )
A.執政黨的監督B.國家權力機關的監督和司法監督C.行政機關內部的監督D.公民監督正確答案:ABCD
170、(多選題)社會輿論監督的主要形式有( )。 A.政府內部監督 B.新聞輿論監督
C.監察機關監督 D.公眾輿論監督正確答案:BD
171、(多選題)在依法行政過程中,完善行政決策機制,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
A.完善各級政府重大行政決策的事項范圍和具體操作規則B.完善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
C.完善重大行政決策專家咨詢論證和風險評估機制 D.嚴格執行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制度和集體討論決定製度正確答案:ABCD
172、(多選題)行政許可的實施主體包括( )。
A.民定的行政機關 B.法定的行政機關C.被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 D.被委託的行政機關正確答案:BCD

『陸』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五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七版)》(姜明安 主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J21C3DSzcmGTEMfutfacLQ 密碼:6t7h

書名: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七版)

作者:姜明安 主編

豆瓣評分:7.2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3-13

頁數:716

內容簡介:

本教材是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的要求,為高校法學專業16門核心課程編寫的專門教材之一。該書全面、系統、深入地闡釋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以我國行政法治實踐和行政法學說為基本研究素材,同時吸收、借鑒了國外行政法學研究的大量成果。教材在繼承、批判和 揚棄國外行政法學的控權論、管理論、行政權力本位論、相對人權利本位論等各種學術流派的基礎上,初步形成和建立了有中國特色的行政法學理論體系框架。 本書第六版問世以來,陸續發生了幾件對本書內容有重要影響的大事,「迫使」我們不得不對本書進行全面修訂,推出本書的最新版——第七版。否則,本書的內容將會落後於時代,與現實脫節,給以本書為教材的廣大高校師生帶來困難、困惑。近年來發生的對本學科有重要影響的大事主要有四:一是中共十九大召開,推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二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通過了新的《憲法修正案》和《監察法》,對國家監察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三是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新的《行政訴訟法司法解釋》,對2014年和2017年修正的《行政訴訟法》的適用問題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解釋,條文達163條之多;四是國務院對《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和《規章制定程序條例》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修改和重新發布。有鑒於此,我們於今年4月啟動了對本書第六版的大修,使該書的內容與時俱進,以反映和體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理論,反映和闡釋近年來行政法的新法律、新法規、新司法解釋,反映和闡釋這些法律、法規、司法解釋所確立的新規范及所構建的新制度。

作者簡介:

姜明安 北京大學法學院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警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最高人民檢察院專家咨詢員、民政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委員、文化部文化法制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法律顧問、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人民政府行政復議委員會非常任委員。 主要研究領域為行政法和行政訴訟法。

『柒』 《行政訴訟法》歷史意義

1988年3月,一位勇敢的浙江農民包鄭照因不服蒼南縣政府強行拆除其樓房的處罰決定,成了共和國歷史上第一個將縣政府推上被告席的農民。無數新聞傳媒為之沸騰了,無數中國人為之深深震驚了,富於歷史巧合的是,就在農民包鄭照作出這一頗具悲壯色彩的人生抗爭後不久,在共和國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行政訴訟法》,在1989年4月4日召開的七屆全國人大第2次會議上破土而出。在中國歷史上,《行政訴訟法》破天荒地全面確立了「民告官」制度,這對數千年來信奉「民不可以告官」的中國人所帶來的心理沖擊和思想震動,用石破天驚來形容亦不為過,隨之,無數遭受行政權不法侵害的中國普通百姓,紛紛將行政機關告上了法庭。據統計:《行政訴訟法》出台前的1983年至1989年3月,全國各級法院受理的行政訴訟案僅為18萬多件,而從1989年4月《行政訴訟法》頒布後至1990年10月,僅僅一年半時間,全國各級法院受理的一審行政訴訟案就已達到17萬多件。1998年與1989年相比,受理的行政訴訟案更是猛增了10倍!《行政訴訟法》的出台,也從根本上改造了行政機關的思維定勢,一向說一不二的行政機關開始意識到:普通百姓不再是可以隨意捏來捏去的橡皮泥。從此以後,諸多的行政機關開始小心翼翼地在法制的軌道上執法,以避免被推上法庭的危險。也正是從《行政訴訟法》開始,監督權力、保護人權的現代民主法治思想成了行政立法的重要准則,此後,《行政訴訟法》、《行政監察法》、《行政復議法》等重要法律紛紛問世,這些「控權」行政法,不僅是現代法制的經典標志,也閃爍著共和國民主法治建設最為耀眼的星光。
行政訴訟既是民主政治的產物,也是民主政治的內容。首先,民主意味著政府由人民代表機關產生,服從人民代表機關制定的法律,政府行為如違反法律的規定,必須受到追究。追究的主體除了人民代表機關外,還必須有專門的常設的機關,這主要就是法院(行政法院或普通法院)。其次,民主意味著政府權力接受監督和制約,沒有監督和制約的權力必然變成專制的權力。而民主監督、制約機制的基礎環節是人民,但人民必須通過享有國家權力的專門機關並遵循適當的法律程序實現監督和制約(權力必須以權力制約,監督必須有序和規范地進行、否則,人民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等都不能發揮實際的制約、監督效用)。此外,民主,特別是現代民主,還意味著保護少數,意味著對受到政府違法行為侵犯的相對人的制度化救濟。民主的重要形式雖然是少數服從多數,但並不等於多數專制,多數壓制少數。少數人的利益必須通過適當的法律途徑予以保護,特別是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政府違法行為侵犯後,法律必須為之提供相應的救濟途徑。因為政府侵犯相對人的權益並不會使它失去大多數人對它的信任,導致代表機關的罷免等政治程序。為了保護政府行為侵犯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通過法律設置制度化的救濟機制顯然是必要的。沒有這種救濟機制的民主是不完善的民主,是不能完全真正反映全體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民主。

『捌』 行政訴訟法56條釋義是什麼

法律分析:行政訴訟法56條釋義如下:訴訟期間,不停止行政行為的執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執行:1、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2、原告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並且停止執行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3、人民法院認為該行政行為的執行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4、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當事人對停止執行或者不停止執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五十六條 訴訟期間,不停止行政行為的執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定停止執行:(一)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二)原告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並且停止執行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的;(三)人民法院認為該行政行為的執行會給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四)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當事人對停止執行或者不停止執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一次。

『玖』 查閱<行政訴訟法>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章總則第二章受案范圍第三章官轄第四章訴訟參加人第五章證據第六章起訴和受理第七章審理和判決第八章執行第九章侵權賠償責任第十章涉外行政訴訟第十一章附則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證人民法院正確、及時審理行政案件,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和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行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三條人民法院依法對行政案件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人民法院設行政審判庭,審理行政案件。第四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第五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對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合法進行審查。第六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依法實行合議、迴避、公開審判和兩審終審制度。第七條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的法律地位平等。第八條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行政訴訟的權利。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人民法院應當用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進行審理和發布法律文書。人民法院應當對不通曉當地民族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提供翻譯。第九條當事人在行政訴訟中有權進行辯論。第十條人民檢察院有權對行政訴訟實行法律監督。第二章受案范圍第十一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對下列具體行政行為不服提起的訴訟:(一)對拘留、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不服的;(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不服的;(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法律規定的經營自主權的;(四)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申請行政機關頒發許可證和執照,行政機關拒絕頒發或者不予答復的;(五)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六)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發給撫恤金的;(七)認為行政機關違法要求履行義務的;(八)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第十二條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下列事項提起的訴訟:(一)國防、外交等國家行為;(二)行政法規、規章或者行政機關制定、發布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三)行政機關對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獎懲、任免等決定;(四)法律規定由行政機關最終裁決的具體行政行為。第三章管轄第十三條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行政案件。第十四條中級人民法院管轄下列第一審行政案件:(一)確認發明專利權的案件、海關處理的案件;(二)對國務院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案件;(三)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案件。第十五條高級人民法院管轄本轄區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管轄全國范圍內重大、復雜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第十七條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也可以由復議機關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第十八條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訴訟,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第十九條因不動產提起的行政訴訟,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第二十條兩個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轄權的案件,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向兩個以上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最先收到起訴狀的人民法院管轄。第二十一條人民法院發現受理的案件不屬於自己管轄時,應當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第二十二條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由於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轄權的,由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人民法院對管轄權發生爭議,由爭議雙方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報它們的共同上級人民法院指定管轄。第二十三條上級人民法院有權審判下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移交下級人民法院審判。下級人民法院對其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認為需要由上級人民法院審判的,可以報請上級人民法院決定。第四章訴訟參加人第二十四條依照本法提起訴訟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原告。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第二十五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經復議的案件,復議機關決定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作出原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被告;復議機關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的,復議機關是被告。兩個以上行政機關作出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的,共同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是共同被告。由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該組織是被告。由行政機關委託的組織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委託的行政機關是被告。行政機關被撤銷的,繼續行使其職權的行政機關是被告。第二十六條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二人以上,因同一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樣的具體行政行為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認為可以合並審理的,為共同訴訟。第二十七條同提起訴訟的具體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作為第三人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參加訴訟。第二十八條沒有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第二十九條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託一至二人代為訴訟。律師、社會團體、提起訴訟的公民的近親屬或者所在單位推薦的人,以及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可以受委託為訴訟代理人。第三十條代理訴訟的律師,可以依照規定查閱本案有關材料,可以向有關組織和公民調查,收集證據。對涉及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的材料,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保密。經人民法院許可,當事人和其他訴訟代理人可以查閱本案庭審材料,但涉及國家秘密和個人隱私的除外。第五章證據第三十一條證據有以下幾種:(一)書證;(二)物證;(三)視聽資料;(四)證人證言;(五)當事人的陳述;(六)鑒定結論;(七)勘驗筆錄、現場筆錄。以上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第三十二條被告對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第三十三條在訴訟過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證人收集證據。第三十四條人民法院有權要求當事人提供或者補充證據。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行政機關以及其他組織、公民調取證據。第三十五條在訴訟過程中,人民法院認為對專門性問題需要鑒定的,應當交由法定鑒定部門鑒定;沒有法定鑒定部門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鑒定部門鑒定。第三十六條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訴訟參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動採取保全措施。第六章起訴和受理第三十七條對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先向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法規規定的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法規規定應當先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第三十八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行政機關申請復議的,復議機關應當收到申請書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決定。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申請人不服復議決定的,可以在收到復議決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復議機關逾期不作決定的,申請人可以在復議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三十九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在知道作出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四十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況耽誤法定期限的,在障礙消除後的十日內,可以申請延長期限,由人民法院決定。第四十一條提起訴訟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認為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四)屬於人民法院受案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第四十二條人民法院接到起訴狀,經審查,應當在七日內立案或者作出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第七章審理和判決第四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內,將起訴狀副本發送被告。被告應當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有關材料,並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答辯狀副本發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第四十四條訴訟期間,不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一)被告認為需要停止執行的;(二)原告申請停止執行,人民法院認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執行會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並且停止執行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裁定停止執行的;(三)法律、法規規定停止執行的。第四十五條人民法院公開審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四十六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合議庭的成員,應當是三人以上的單數。第四十七條當事人認為審判人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審判,有權申請審判人員迴避。審判人員認為自己與本案有利害關系或者有其他關系,應當申請迴避。前兩款規定,適用於書記員、翻譯人員、鑒定人、勘驗人。院長擔任審判長時的迴避,由審判委員會決定;審判人員的迴避,由院長決定;其他人員的迴避,由審判長決定。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第四十八條經人民法院兩次合法傳喚,原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視為申請撤訴;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第四十九條訴訟參與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情節輕重,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或者處一千元以下的罰款、十五日以下的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有義務協助執行的人,對人民法院的協助執行通知書,無故推拖、拒絕或者妨礙執行的;(二)偽造、隱藏、毀滅證據的;(三)指使、賄買、脅迫他人作偽證或者威脅、阻止證人作證的;(四)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已被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的;(五)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方法阻礙人民法院工作人員執行職務或者擾亂人民法院工作秩序的;(六)對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訴訟參與人、協助執行人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罰款、拘留須經人民法院院長批准。當事人對決定不服的,可以申請復議。第五十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不適用調解。第五十一條人民法院對行政案件宣告判決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或者被告改變其所作的具體行政行為,原告同意並申請撤訴的,是否准許,由人民法院裁定。第五十二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為依據。地方性法規適用於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審理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案件,並以該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依據。第五十三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參照國務院部、委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制定、發布的規章以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省、自治區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制定、發布的規章。人民法院認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發布的規章與國務院部、委制定、發布的規章不一致的,以及國務院部、委制定、發布的規章之間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請國務院作出解釋或者裁決。第五十四條人民法院經過審理,根據不同情況,分別作出以下判決:(一)具體行政行為證據確鑿,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符合法定程序的,判決維持。(二)具體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決撤銷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⒈主要證據不足的;⒉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⒊違反法定程序的;⒋超越職權的;⒌濫用職權的。(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職責的,判決其在一定期限內履行。(四)行政處罰顯失公正的,可以判決變更。第五十五條人民法院判決被告重新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實和理由作出與原具體行政行為基本相同的具體行政行為。第五十六條人民法院在審理行政案件中,認為行政機關的主管人員、直接責任人員違反政紀的,應當將有關材料移送該行政機關或者其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人事機關;認為有犯罪行為的,應當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檢察機關。第五十七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第五十八條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當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逾期不提起上訴的,人民法院的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發生法律效力。第五十九條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認為事實清楚的,可以實行書面審理。第六十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准,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第六十一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一)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法規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但是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依法改判;(三)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或者由於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也可以查清事實後改判。當事人對重審案件的判決、裁定,可以上訴。第六十二條當事人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認為確有錯誤的,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級人民法院提出申訴,但判決、裁定不停止執行。第六十三條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認為需要再審的,應當提交審判委員會決定是否再審。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權提審或者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第六十四條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發現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有權按照審判監督程序提出抗訴。第八章執行第六十五條當事人必須履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行政機關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一)對應當歸還的罰款或者應當給付的賠償金,通知銀行從該行政機關的帳戶內劃撥;(二)在規定期限內不執行的,從期滿之日起,對該行政機關按日處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三)向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人事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並將處理情況告知人民法院;(四)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的刑事責任。第六十六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具體行政行為在法定期間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第九章侵權賠償責任第六十七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受到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造成損害的,有權請求賠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單獨就損害賠償提出請求,應當先由行政機關解決。對行政機關的處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賠償訴訟可以適用調解。第六十八條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工作人員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由該行政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所在的行政機關負責賠償。行政機關賠償損失後,應當責令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第六十九條賠償費用,從各級財政列支。各級人民政府可以責令有責任的行政機關支付部分或者全部賠償費用。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第十章涉外行政訴訟第七十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行政訴訟,適用本法。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第七十一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行政訴訟,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組織有同等的訴訟權利和義務。外國法院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組織的行政訴訟權利加以限制的,人民法院對該國公民、組織的行政訴訟權利,實行對等原則。第七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同本法有不同規定的,適用該國際條約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第七十三條外國人、無國籍人、外國組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行政訴訟,委託律師代理訴訟的,應當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機構的律師。第十一章附則第七十四條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應當收取訴訟費用。訴訟費用由敗訴方承擔,雙方都有責任的由雙方分擔。收取訴訟費用的具體辦法另行規定。第七十五條本法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拾』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第一項是什麼

第七十條第一項:主要證據不足的;
《行政訴訟法》第七十條行政行為有下列情回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決撤銷答或者部分撤銷,並可以判決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為:

(一)主要證據不足的;

(二)適用法律、法規錯誤的;

(三)違反法定程序的;

(四)超越職權的;

(五)濫用職權的;

(六)明顯不當的。

熱點內容
大學依法治國論文 發布:2025-02-07 21:43:59 瀏覽:114
法院補償器 發布:2025-02-07 21:30:25 瀏覽:238
人大立法環保調研 發布:2025-02-07 21:13:41 瀏覽:382
欽州人民法院領導 發布:2025-02-07 21:08:57 瀏覽:227
私募基金公司出具法律意見書 發布:2025-02-07 20:52:10 瀏覽:642
司法拍賣成交率 發布:2025-02-07 20:26:14 瀏覽:254
梧州十大傑出律師 發布:2025-02-07 20:19:36 瀏覽:680
所得稅立法 發布:2025-02-07 20:04:38 瀏覽:131
法社會中的戀愛與婚姻的論文 發布:2025-02-07 19:26:09 瀏覽:336
在職法律碩士聯考大綱 發布:2025-02-07 19:20:55 瀏覽:346